貞治之變
貞治之變 (日语:じょうじのへん),或稱貞治政變,發生在日本南北朝時代後期(室町幕府早期)的貞治5年(正平21年,1366)。是令斯波義將(時任室町幕府執事,即之後的管領)與其父斯波高經 (2代將軍的側近,具實力的守護大名)失去權勢的事件。 背景康安元年(1361年),執事細川清氏失勢(康安政變),投降南朝後,斯波高經(出家後法號道朝)受2代將軍足利義詮的信任,於貞治元年(1362年)推薦4男義將出任執事(之後的管領一職)。另一方面,根據《太平記》記載,推翻細川清氏出力甚多的佐佐木道譽(京極高氏),推薦女婿,也就是高經3男氏頼出任執事失敗,因此對高經心懷怨恨。 斯波高經更推舉5男義種擔任小侍所,孫子義高(次男氏經之子)就任引付頭人,貞治4年(1365年)推義種就任侍所職務,幕府中樞要職幾乎集中於斯波氏的手裡。這些舉動引起道譽等有力的守護大名的強烈反彈,貞治2年(1363年)7月,已有謠言甚囂塵上,傳聞反對勢力正集結準備討伐高經[1],因道譽在同年未能阻止南朝軍入侵攝津,而遭高經解除攝津守護之職。 翌年(貞治3年,1364年),幕府在三條坊門修建御所,要求各地方守護共同分擔相關營建工作時,高經以赤松則祐工期延宕為由而沒收其領地,得罪了赤松氏。另外,負責五条大橋興建工作的佐佐木道譽,為籌募營造費用,向京都各家各戶徵收棟別錢,但高經因建造太慢而自行出資,在幾天之內便將架好橋梁,令道譽顏面盡失[2]。道譽為了報復,在高經招待將軍義詮在家中舉辦宴會同一天,刻意在京都西郊大原野召開壯麗的賞花宴會;對此,高經則以道譽滯納二十分之一稅為由,沒收攝津多田莊,道譽等人與高經的對立已難以避免。 事件的經過貞治5年8月8日(1366年9月13日)夜間,將軍足利義詮突然宣稱,已經識破斯波高經的陰謀,在三條坊門集結軍隊,並遣使命令高經「所詮急可下向、不下向者、可治罰」(按:應急離京返回封地,否將受罰)[3]。高經體悟到事態已無法挽回,翌日早上放火燒掉宅邸,在兒子義將、義種與被官陪伴下往越前潛逃。 放逐高經的理由,表面上是因為興福寺遭高經下屬強徵賦稅,信徒向朝廷控訴所致。[4]。當時也傳說高經被流放是神罰,因為他將春日大社(與藤原氏氏神、氏寺的興福寺有緊密連結)的神木(春日神木)帶回京都[5][6]。然而,如同上述,一般認為京極氏、赤松氏等大名對高經的不滿,才是迫使將軍義詮作此決斷的原因。《太平記》中,義詮對於拼命辯解的高經,含淚說道:「今世之中,尚無隨我心之事,暫下越前之方,宥諸人懲處」[7](按:當今時局,即使身為將軍也無法隨心所欲,請暫時前往越前,將寬宥諸人之罪)。 斯波一族安守本分地回到封地越前,不同於在此之前北朝內部政治鬥爭中,落敗的一方往往轉而依附南朝,如觀應之亂中的足利直義、足利尊氏,由義詮側近轉投南朝的仁木義長、細川清氏等。這是因為在足利義詮政權之下,大内弘世・山名時氏等具實力的地方守護大名,在貞治2年(正平18年)歸順北朝(幕府),北朝的優勢在此時已大致確立,全國各地也逐漸從南北朝的動亂中安定下來。高經等人一進入越前後,幕府隨即由京極高秀(道譽之子)、赤松光範、山名氏冬、土岐頼康、畠山義深等大名組織大軍,包圍高經避居的杣山城以及義將的根據地栗屋城。隔年,貞治6年(正平22年,1367年)7月,高經病歿於城内。 事變的影響斯波氏沒落之後,足利義詮隨即沒收其領国若狭、越前、越中、摂津等地的守護職,充為幕府的御料所,派遣奉行人前往管理,恢復寺社本所領並停止半濟制度[8][9]。義詮藉此壓縮地方有力守護大名的權力,同時重獲公家、寺社的信賴,大大地提高幕府統治的安定。貞治6年(正平22年),仁木義長重回室町幕府,斯波義將也受到許可,上洛朝覲[10](並復任越中守護的職務),連下野至讃岐的細川頼之(清氏的從兄弟)也上洛,確立了守護大名服從於將軍義詮的足利幕府體制。然而,義詮在此之後突然發病,12月逝世(享年38)。依據遺言,形成由管領細川頼之輔助新將軍義滿的政治體制(《太平記》的故事敘述也隨此事完結)。 然而,義滿・頼之抑制守護的政策,使反對賴之的一派逐漸增加,頼之的專斷如同義詮時期高經権勢再現。結局與高經因貞治之變而失勢一樣,由於康曆政變,頼之受到罷免,並被迫出家。代之而起的是高經之子・義將成為管領。義滿利用政變強化將軍権力一事,與父親任內的貞治之變有異曲同工之妙。義滿之後更討伐土岐氏、山名氏、大内氏,從而奠立了室町幕府全盛時期。 參考文獻
相關項目
註釋下列引文以原文呈現,並將日文舊字改為今日使用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