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質心

質心為多質點系統的質量中心。若對該點施力,系統會沿著力的方向運動、不會旋轉。質點位置對質量加權取平均值,可得質心位置。以質心的概念計算力學通常比較簡單。質心對應的英文有 center of massbarycenter(或 barycentre,源自古希臘βαρύς heavy + κέντρον centre[1])。後者指兩個或多個物體互繞物體的質量中心。

Barycenter天文學天文物理上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從一個物體的質心轉移一個距離至彼此的質心,可以簡化成二體問題來進行計算。在兩個天體當中,有一個比另一個大許多的情況下(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質心通常會位於質量較大的天體之內。因而較小的天體會在軌道上繞著共同的質心運動,而較大的僅僅只會略微"抖動"。地月系統就是這樣的狀況,倆者的質心距離地球的中心4,671公里,而地球的半徑是6,378公里。當兩個天體的質量差異不大時,質心通常會介於兩者之間,而這兩個天體會呈現互繞的現象。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夏戎,還有許多雙小行星聯星,都是這種情況的例子。木星太陽的質量相差雖然超過1,000倍,但因為它們之間的距離較大,也是這一類型的例子[2]

在天文學,質心座標是非轉動座標,其原點是兩個或多個天體的質心所在。國際天球參考系統是質心座標之一,它的原點是太陽系的質心所在之處。

在幾何學,質心不等同於重心,是二維形狀的幾何中心

二體問題

新視野號所見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夏戎的系統的質心。

性质

質心不一定要在有重力場的系統中才會有意義,而重心則否。值得注意的是,除非重力場是均勻的,否則同一物質系統的質心與重心通常不在同一假想點上。对于密度均匀、形状对称分布的物体,其质心位于其几何中心处[3]

在两质点系统中,取质心为原点,两质点连线为x轴,则两质点坐标与质量有如下关系:

[3]

例子

雙星互繞時它們的質心位置:


兩顆星體質量差不多,例如休神星

兩顆星體質量不同,例如冥王星冥衛一

兩顆星體質量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地球月球

兩顆星體質量有極大的不同,例如太陽地球

兩顆星體以橢圓軌道互繞,此狀況通常稱為聯星

重心

重力作用的平均位置,定義為各質點相對於重心(質心)的位置向量乘上各質點的重力之和(合力矩)為零。

均勻重力場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場可被認定為均勻且平行向下,所以重心會等同於質心。 在物理學,使用「質心」來表示質量分布的好處,從以合力來考慮連續體的重力可以看出。考虑一个体积为V的体系(不一定是刚体),并设在物体内位置矢量为r的点的密度为ρ(r)。在均匀的重力场中,每个点r的场的作用力f由下式给出:

其中dm是在點r的質量,g 是重力加速度,以及k 是定義垂直方向的單位向量。 在这个体系中选择位置矢量为R的点为参考点,计算出點r所受的合力

以及點r相对點R合力矩:

如果这个参考点R正好选在质心,则有

这就意味着合力矩T=0。因为其合力矩为零,可以视为体系所有的质量集中于质心,而没有体系自身转动的效应。

非均勻重力場

常用於天體力學

平行場

一些不均勻的引力場中可以通過可變但並行的場來建模: g(r) = g(r)n,其中n是一些常數單位矢量。雖然不均勻的引力場不能完全平行,但如果物體足夠小,這種近似可能是有效的。[4]然後可以將重心定義為構成組成物體位置的特定加權平均值。即是質心平均超過每個粒子的質量,重心平均超過每個粒子的重量:

此处 i粒子和W 所有粒子的(标量)总重量。[5] 该方程始终具有独特的解决方案,并且在并行场近似中,它与扭矩要求兼容。.[6] 一个常见的例子涉及地球领域的月亮。使用加权平均定义,月球的重心比其质心更低(更接近地球),因为它的下部受地球引力的影响更大。[7]

(以下為未翻譯內容,歡迎協助翻譯)

标题
球形場

如果外部重力场是球对称的,那么它相当于点质量的场 M ,质点在球对称的中心 r。此时,重心可定义为一点,在该点上物体的合力可由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得到:

此处G引力常数m是物体的质量。若合力非零,该等式有独一解,而且此解满足扭矩上的要求。[8] A convenient feature of this definition is that if the body is itself spherically symmetric, then rcg lies at its center of mass. In general,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r and the body increases, the center of gravity approaches the center of mass.[9]

Another way to view this definition is to consider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of the body; then rcg is the apparent source of gravitational attraction for an observer located at r. For this reason, rcg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M relative to the point r.[10]

參見

参考资料

  1.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2. ^ MacDougal, Douglas W. Newton's Gravity: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the Mechanics of the Universe. Berli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December 2012: 199. ISBN 1-4614-5444-1. 
  3. ^ 3.0 3.1 赵凯华 罗蔚饮. 胡凯飞 , 编.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 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124. ISBN 978-7-04-015201-2. 
  4. ^ Beatty 2006,第45頁.
  5. ^ Beatty 2006,第48頁; Jong & Rogers 1995,第213頁.
  6. ^ Beatty 2006,第47–48頁.
  7. ^ Asimov 1988,第77頁; Frautschi et al. 1986,第269頁.
  8. ^ Symon 1964,第259–260頁; Goodman & Warner 2001,第117頁; Hamill 2009,第494–496頁.
  9. ^ Symon 1964,第260, 263–264頁.
  10. ^ Symon 1964,第260頁.

外部链接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