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翼龙属
辐射翼龙属(学名:Radiodactylus,意为“辐射的手指”)是非神龙翼龙科神龙翼龙超科翼龙已灭绝的一个属,来自早白垩世今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属下包括单一物种蓝氏辐射翼龙(Radiodactylus langstoni)。[1] 发现辐射翼龙仅所知于正模标本SMU 72547,为菲利普·穆瑞(Phillip Murry)等人(1991年)首次描述的一块近乎完整的左肱骨。[2]该标本呈三维状态完好保存,无明显损坏。肱骨仅缺少三角嵴近端及远端部分,骨轴轻微扭曲变形的中部区域存在断裂。辐射翼龙由布里安·安德烈斯(Brian Andres)和提摩西·迈尔斯(Timothy S. Myers)于2013年首次命名,模式种是蓝氏辐射翼龙(Radiodactylus langstoni)。属名取自“放射性”一词的前缀radio(指在紧急溢洪道施工期间发现SMU 72547的科曼奇峰核电站)及在古希腊语中有着“手指”之意的dactylos(翼龙属名常见后缀,指其修长的翼指)。种名langstoni致敬被安德烈斯和迈尔斯(2013年)誉为“德克萨斯翼龙学之父”的已故的小万恩·蓝斯顿(Wann Langston Jr.)博士。正模标本收集于索莫威尔县斯阔溪北侧的格伦罗斯组,时间可追溯至距今约1.19至1.12亿年的早白垩世晚期下阿尔布阶。[1] 描述安德烈斯和迈尔斯(2013年)根据近端的高大矩形三角嵴及肱骨远端气腔孔的独特组合鉴别辐射翼龙。这种大型翼龙亦有肱骨远端的方形横截面及无尺骨结节的肱骨远端的垂直凹槽等自衍征。辐射翼龙正模标本最初由穆瑞等人(1991年)根据被认为可能代表祖征的共同特征归入神龙翼龙超科。据安德烈斯和迈尔斯(2013年)称,辐射翼龙与神龙翼龙超科均有高大的矩形三角嵴及朝向腹侧的大型尺骨嵴,与神龙翼龙科均有远端气腔孔(亦见于大多数无齿翼龙超科)。肱骨显然缺乏很多无齿翼龙类和古神翼龙科等其它翼龙演化支所具有的特征。远端气腔孔的存在及肱骨远端缺乏三角嵴等特征支持该属与神龙翼龙科的姐妹群关系。肱骨头无深马蹄形横截面及肱骨轴上明显的髁上突将辐射翼龙与神龙翼龙科成员区分开来。[1] 种系发生学尽管被穆瑞等人(1991年)描述为一种神龙翼龙科,并由安德烈斯与迈尔斯(2013年)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恢复成包含所有其它神龙翼龙科的演化支的姐妹群,但辐射翼龙仍被分类为非神龙翼龙科的新神龙翼龙类。虽与神龙翼龙科近缘,但辐射翼龙体型较小,生存年代也远早于真正的神龙翼龙科。此外2003年亚历山大·克尔纳(Alexander Kellner)及大卫·安文(David Unwin)先后给出的神龙翼龙科系统发育定义均将该物种排除在神龙翼龙科之外。二者的姐妹群关系得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泛围最广的翼龙系统发育分析的支持,确保为该材料建立新属新种的合理性。[1]下列分支图展示了尼古拉斯·朗里奇(Nicholas Longrich)等人2018年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其中将本属恢复为新翼手龙总科演化支的基干成员。[3]
参见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