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馬家寶

馬家寶
出生1927年7月29日
 中華民國廣東省海豐縣
逝世1985年12月8日(1985歲—12—08)(58歲)
 英屬香港薄扶林瑪麗醫院
知名于绘画

馬家寶Ma Jir-bo,1927年8月26日—1985年12月8日),中國寫實派畫家,以惟妙惟肖的人像,栩栩如生的靜物畫及呼喚香港集體回憶的香江風景畫聞名,堪稱傲視同群的畫壇巨匠,深得西洋畫大師精粹的東方畫家,作品共約300幅油畫,50幅,水彩,以及若干中國水墨畫及書法作品。

生平

馬家寶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望族,父親馬日新為炭筆畫大師[1],祖父為清朝武秀才[2],抵禦國民革命軍時陣亡。馬父娶朱玉貞為妻,馬家寶出生後不久,馬氏舉家遷往香港。馬家寶七歲隨國畫大師高劍父(1879年-1951年)[3]習水墨畫,十三歲初隨中國油畫第一人李鐵夫(1870年-1952年)習西洋畫,1949年至1950年[4]再遇李氏,對其影響至鉅。

這段時間,馬氏與李鐵夫同住九龍鑽石山寮屋[5]。充滿愛國情操的李鐵夫[6],曾賣畫資助孫中山發動國民革命,其愛國意識令馬家寶大受熏陶,故大力支持共產革命,並將歐仁·德拉克羅瓦1830 年的《領導民眾的自由女神》,改編成1955年的《為了活》,對中國共產黨推崇備至。馬氏早期的作品高度政治化,充滿愛國激情及強烈的社會義憤,例如1961年的《沙家濱》,《血海》,1966年的《修女》及1971年的《醫生》。

李鐵夫於1950年夏返回內地。馬氏曾到長洲[7]居住數年,鑽研不同光線下的畫技,1966年搬回香港島,收首徒黃仲民。

1964年,《南華早報》[8]編輯撰文介紹馬氏隱居長洲的生活[9]。當時的泰國領事及後來盤谷銀行總經理鍾查理先生慕名而至,成為馬氏的忠實畫迷,購下部份作品帶返泰國。

也許馬氏對文化大革命感到失望,並厭倦了內地及香港的暴力事件,1971年以後的作品,再沒有以政治或社會公義為主題。

馬家寶畢生追求寫實主義畫風,並將1968年的《他畫他的爸爸》懸掛於畫室中央,提醒學生遠離抽象主義。馬氏深受尚·弗朗索瓦·米勒[10]的影響,繪畫對象包括農民(《秋收》,1978年),工人(《老當益壯》,1963年)及低下階層的普羅大眾(《稍息勞筋》,1976 年),矢志以「繪畫反映社會」,不畫群眾不理解的作品[11]。1970年,馬氏與譚慧敏(1939年 -)成婚,她曾於其畫室習畫兩年。兒子馬恩國並沒有選擇藝術為職業,在澳洲當上大律師,後回港發展。馬氏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招收了不少學生,包括王雲山,楊奕,陳仁富及鍾耀。

馬氏的畫風在1970年代越趨成熟,健康卻每況愈下,罹患肺病,氣喘,行動不便。1974年[12],他堅持登上太平山頂,繪畫維多利亞港全景。香港急速發展,昔日的維港美景一去不返,幸得這幅傑作為香港人留住集體回憶。

1977年,馬氏獲選為香港文藝界代表,出席10月1日北京國慶典禮。之前馬氏曾受香港新華社[13]梁威林社長委託,繪畫兩張大型肖像:《毛澤東主席》及《華國鋒主席》。國慶日當天,他更得到葉劍英廖承志的接待與歡迎。1977年9月,馬氏親手將兩幅作品交給社長,並在國慶日典禮的國旗旁邊展出,此後作品下落不明[14]

1980年代,馬氏的健康因腎結石而惡化,畫作不多。1985年只有兩幅油畫。1985年12月8日於瑪麗醫院因長期肺病及激光腎石手術的併發症病逝,得年58歲,辭別母親及妻兒。

馬氏的人生態度,可以他的一句說話總結:「死是最可怕的事,但於人類不能作出偉大的貢獻,那比死還更可怕。」(1975春)

1985年12月7日,馬氏病逝前一天,在日記上寫道:「畫是我的生命。我不怕死,這是自然的規律……(學生們)以後多寫畫,不要悲傷,我覺得完全舒服,因為我做了一個愛國畫家。」

作品

作品風格與馬氏追求

哈佛大學藝術教授Seymore Slive[15]曾將馬氏歸類為古典西洋畫畫家:「他早年習得西方畫家的傳統題材,畫風及技法,一開始即對色彩感覺敏銳。似乎他找到自己的風格與主題後,就一直堅持下去,無意實驗或轉用同代新銳畫家的不同技法。」馬氏沒有為創新而創新,繪畫不為大眾理解的作品。他明言堅信寫實主義,摒棄抽象主義:「畫家應該把畫筆去造福國家民族及全世界人類,切不可做寫怪畫的空頭藝術家。」


人像畫類作品

19世紀中葉以前,逼真技法依然深受重視,但攝影普及以後,畫家必須展現照相機無法表現的特質。優秀的人像畫家,除了描繪被畫者,更要表達出歷史,個性,情調與感覺。1507年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捕捉了扣人心弦的特質,令觀畫者與被畫者產生聯繫,卻不失神秘感[16]


自畫像類作品

林布蘭 《自畫像與莎斯姬亞》 (1635)

觀畫者可從自畫像了解畫家的個性,其外在及內心狀況。有別於林布蘭(1606年-1669年),馬氏沒有要求學生臨摹其自畫像,所以傳世的作品有限,僅得八幅,最早的一幅繪於1964年,最後是1983年,即逝世前兩年。他的首幅自畫像,展現了年輕卻成熟的自己,成畫於接受媒體採訪之前。馬氏希望趁機向世界宣示,他是熱愛和平的西洋畫畫家。1966年的《自畫像(喜慶)》與林布蘭1635年的《自畫像與莎斯姬亞》極之相似。

1636年,林布蘭在亞姆斯特丹的畫壇頗為吃香,獲海牙宮廷資助設立畫室,並迎娶了鎮長的千金,踏入名門。當時林布蘭已打進上流社會,名成利就,後莎斯姬亞(Saskia)被親戚侵吞父親的家產,林布蘭狀告得直。《自畫像與莎斯姬亞》中的夫婦二人,彷彿為波西米亞式的生活而洋洋自得,畫家的華衣美服與趾高氣揚的態度,被認為是在炫耀財富與年輕的嬌妻,孔雀餡餅則象徵窮奢極侈,常見於描繪敗家浪子的作品[17]

類似的鋪張,見諸馬氏1966年的《自畫像(喜慶)》。大虎蝦在當年是貴價高檔海產,常見於筵席,即使中產家庭也難以負擔,畫家更戴上皮手套,皮具在60年代是奢侈品。馬氏在其他自畫像[18]中穿著素雅,但這幅畫中的他,卻穿上白領襯衣,綠色絲質領帶,銅拉鍊開胸毛衣,綠色大衣和時尚開司米圍巾,這身打扮大概是馬氏當年所能負擔最昂貴的衣飾。

橙酒是進口貨,索價高昂,持杯的手勢與林布蘭相若,方向相反。馬氏的笑容及紅潤的嘴唇,明亮的印堂,顯示其身強力壯,且雙眼充滿希望,對未來躊躇滿志。林布蘭的醉眼與懷中象徵意義的妓女,代表畫家承認自己跟所有凡人一樣,背負貪婪與慾望的原罪,但馬氏並不把舒適生活和美食視為罪惡。這段時間,馬氏遇上盤谷銀行總經理,這位手頭寬裕的畫迷,日後購下他的畫作,可觀的收入令馬氏自信選對了職業畫家的道路。

比較這兩幅類似作品:

  • 手勢與表情

林布蘭手持酒杯的姿勢,相對於馬氏手持相同酒杯的謙恭,表達出不同程度的歡樂與奢華。馬氏在事業上初嚐成功滋味(以金錢衡量),而林布蘭年紀輕輕就收取豐厚的畫酬,所以林布蘭打扮成揮霍的浪子,就鋪張的感覺而言,《自畫像與莎斯姬亞》比《自畫像(喜慶)》來得強烈。

林布蘭抱住妻子莎斯姬亞的輕佻態度,直把其當成妓女(坐在醉漢腿上的女人,在17世紀被視為妓女)。馬氏卻正襟危坐,直視觀眾,這反映了兩者對金錢成就的態度有別。馬氏不敢耽於逸樂,避免出軌帶來不幸,所以他露出知足的笑容,林布蘭卻是狂放地大笑。

  • 畫意

眼神是人像畫的焦點,能界定模特兒與觀眾的關係。馬氏直視觀畫者,林布蘭則是往左下方斜視,以眼角餘光看觀眾。馬氏享受美酒,卻未如林布蘭醉態畢露。

  • 服裝與裝飾

兩者身穿華衣美服,林布蘭身邊更有炫耀富貴的孔雀餡餅,馬氏的頭盤大虎蝦同樣奢華,突顯了富裕的生活方式。

不少人看過馬氏與林布蘭的自畫像,都認為兩者畫風相似,難怪馬氏被譽為「東方林布蘭」。

反映家居生活類作品

居斯塔夫·庫爾貝 《畫室:現實的寓意,我七年來藝術生活的概括》 (1855)
維拉斯奎茲 《宮娥》 (1656)

17世紀,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畫作日趨普遍,很多畫家都用家居作為作品的場景,而非主題,從而透露主人的狀況,興趣乃至個性。窮困的馬氏身處人煙稠密的香港,被迫蝸居於狹小的寮屋,以家作為畫室。迪亞哥·委拉斯蓋茲1656年[19]的《宮娥》,影響了居斯塔夫·庫爾貝1855年[20]的《畫室:現實的寓意,我七年來藝術生活的概括》,啟發了馬氏創作1964年的《畫室》。

民間寓意類作品

寓意畫適用於突顯民間組織的地位及紀念國家事件,政府往往會資助這類作品,描述歷史大事的道德意義,歐仁·德拉克羅瓦的名作正是典範,紀念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查理十世的政權。象徵自由的女人,領導人民踩著烈士的遺體前進,一手高舉法國大革命的三色旗幟,一手揮舞刺刀火槍。堆積如山的屍體成為台階,讓赤足袒胸的自由女神邁步,走出畫框,踏入觀畫者的空間。

德拉克羅瓦的作品繪於1830年秋,無論是意識上或事實上,1830年的革命都與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相仿:窮人反抗君主,貴族及教會,但當年主要是城市貧民不滿苛刻的勞動條件,工人階級紛紛組織起來宣洩不滿,令德拉克羅瓦大受震撼,於是以貧苦大眾為繪畫對象。他在10月12日致兄弟的信中寫道:“辛勤使我怨懟全消,我沒有為國家打仗,但至少我會為她作畫。”

批評家認為,作為自由化身的女主角非常真實。法國的象徵瑪麗安娜,代表自由女神和不屈不撓的人民女神,儘管被當代藝評家貶為「可鄙」。政治家視此戲劇化作品為政治挑釁,故法國政府悄悄把畫藏起來。這幅畫又啟發了紐約市自由神像的造型,法國向美國送這份大禮,僅僅是《自由引導人民》成畫50年後的事,神像手持火炬的姿勢,恰如畫中的女人[21]

馬氏在《為了活》的背面寫上了註釋:「1944年海豐農民革命隊伍已很壯大,當時某鄉稱霸地主率領武裝,下鄉迫租時為農民遊擊隊截擊時情形。(此畫作於一九五五年馬家寶並記)」

比較這兩幅類似作品:

  • 社會階級成員

《自由引導人民》的戰士們由多個社會階級組成,有頭戴高帽的上層階級,革命中產階級或布爾喬亞,由持手槍的男孩為代表,他們武裝起義,號召各階層的人民反抗專制政權。《為了活》的戰士們,社會階級大同小異,包括無產階級和農民,他們唯一的目標是推翻壓迫與剝削他們的資產階級地主。共產主義鼓吹階級鬥爭,被剝削的低下階層起義,對抗並剷除富裕階級,達致無產階級專政。

  • 畫意
black and white formal headshot photo of the artist as a boy in jacket and tie. He has thick curly hair and very pale-colored eyes with a wary, uneasy expression.
Eugène Delacroix 《自由引導人民》 (1830)

眼神是人像畫的焦點,界定模特兒與觀眾的關係。《自由引導人民》與《為了活》中人物的眼神同樣暴烈和堅決,假如這是人物靈魂的關鍵,馬氏筆下的眼神大概比德拉克羅瓦更為傳神。

  • 強調紅色

在近乎單色調的作品中,男孩的紅布袋與紅旗互相呼應,向觀畫者傳達共產主義勝利的含義。1830年七月法國的起義,不以顏色為象徵,共產主義則以紅色為代表。畫家在近乎單色調的作品中描繪的兩塊紅色,充份表達出政治意識。

  • 行進方向

自由女神從背景向觀眾邁步,帶領右邊的男孩及左邊的高帽男子;赤裸上身的農民兵則走向畫面右方。男孩在左邊,農民兵在右邊的排位具有深層意義——左翼共產主義逐步滲透並取代右翼的法西斯主義。


反映抗議社會不公類作品

19世紀,抗議社會不公成了歐洲不少畫家的強烈元素。獨立於富裕的資助者,國家及教會,藝術家才能自由發揮。當時馬氏身處的香港,正值社會動盪,政治革命,內地移民湧入潮及工業化之初,遂藉作品表達對窮人受壓迫的憤慨,他們包括農工,礦工或工廠勞工。


反映政治題材類作品

政治家與統治者向來著重藝術的教化效用,史上偉大的元首,國王和女王,家族王朝及操控人民的國家,均善於以藝術自我宣傳,達致政治目的,表彰成就,維護威嚴。中國的例子之一是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像。

馬氏獲新華社社長梁威林[22]先生委託,於1977年8月及9月,為毛澤東主席及華國鋒主席繪畫2米乘1.5米的人像畫,這大概是他筆下最大的人像。馬氏在1977年9月23日將兩幅畫像送到梁社長的辦公室,相信曾於國慶日在香港展出,但此後一直不見影踪。


反映戰爭題材類作品

自古以來,不少畫作都以戰爭場面,表揚英勇的征戰,國家,統治者或元帥的顯赫武功,但戰爭同樣帶來殘酷的衝突與暴力。例如法蘭西斯科·德·哥雅描繪馬德里戰況的《1808年5月3日的處決》,以及1961年的《血海》,都是畫家以作品表達立場及義憤填膺的感受。這些作品中的戰爭,不再關於英雄主義或榮耀,而是殺戮與磨難。

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華,史稱第二次中日戰爭,受直接軍事行動波及的平民,死者1,073,496人,傷者237,319人;日軍空襲[23]導致335,934人死亡,426,249人受傷。哥雅集中描繪白衣者,劊子手並無面目,突顯個人苦難,男人高舉雙臂,儼如基督受難,其體型比例之大令其倍顯重要[24]。馬氏則描繪身穿軍服的日軍劊子手舉起刺刀,地上的赤裸婦女一邊乳頭遭割下,後方列隊的人群,則向觀畫者迎面走來,陸續被相同的方式處決。

法蘭西斯科·德·哥雅 《1808年5月3日的處決》 (1814)

風景畫類作品

水無常形,複雜如人生,有海面狂怒的風暴,也有靜謐的湖泊溪流,畫家們寫盡了水的各種狀態。大海或風平浪靜,或怒濤翻湧,馬氏1964年的《暴風中的小艇》,栩栩如生地描繪出海浪的動態,當時颱風襲港,帶來了暴風雨,馬氏在海邊駐足觀察。


鄉郊生活

多個世紀以來,畫家(尤其是北歐畫家),一再從農民生活提取豐富靈感。18世紀的風景畫充滿對田園的渴慕,畫家將鄉郊生活簡化成明媚的風光。法國的居斯塔夫·庫爾貝和尚·法蘭索瓦·米勒,則以描寫貧困農戶與粗重農活的有力作品,震撼了都市的民眾。在香港這種商業城市,農地日益少見,馬氏唯有到深圳寶安縣的大片稻田描繪收割的情景。


城市景色

畫家必須對整個城市有充份理解,才能描繪出城市的景色,因為作畫時往往會挑選代表該城市的地標。例如貝克赫德(1638-1698)筆下的荷蘭哈倫市場,阿列克謝耶夫(1753-1824)的莫斯科紅場,以及馬氏1974年的《維多利亞港》,都是能令觀畫者立刻認出該城市的作品。

阿列克謝耶夫《莫斯科紅場》 (1801)
貝克赫德 《荷蘭哈倫市場》 (1696)


都市生活

70年代的每個週末,馬氏都會帶同家人和學生走訪香港各區寫生,幾經艱苦,創作了大量都市生活作品。「馬氏猶如20世紀廣東的康斯特勃,為香港嶙峋的海岸與優美的高地融入鄉郊浪漫,當中不乏超現實的感覺——畫家事業高峰的時期,香港已不再是陽光明媚,稻田和農人的純真世界,而是轉口港和被煤灰籠罩的工業城鎮,充滿鬥爭及苦難。」畫家兒子馬恩國對上述Jing Zhang 在《時代雜誌》[25]的評論也有同感:「畫家要在作品中捕捉時代精神,家父正是這種畫家。他描繪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見證時代精神,令新生代大受啟發。他說過繪畫是沉默的藝術,如同詩歌,能表達畫家最內在的感受與潛意識。」

香港藝術館當然也認識這位香港的康斯特勃[26],所以在馬氏死後購入1978年的《長洲街景》。


靜物畫

羅馬人以壁畫及馬賽克製作靜物畫裝飾家居,中國古代也早有花鳥畫的悠久傳統,13,14世紀的元代畫家,就描繪了高雅的竹子和梅花。花卉除了可作裝飾之用,更具象徵意義。

例如百合是處女貞潔的傳統象徵,廣見於天使宣告聖母懷孕的畫作。至於在東方,菊花為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據說潔身自好的詩人陶潛,就對菊花情有獨鍾,而菊花也屬於四大季節花卉。

菊花<是中國數以百計詩歌的主題,畫家也往往與特定的花卉聯繫起來,例如梵高的向日葵。這位後期印象派畫家早年筆下的向日葵,採用的卻是寫實畫風。「他把自己看到的向日葵描繪出來,即使凋謝或枯萎仍如實反映」[27]。馬氏描繪盛放的菊花,反映他崇尚君子不畏強權的氣節。

梵谷《向日葵》 (1888)

所有靜物畫都或多或少蘊含虛無的哲思,哀嘆萬物必逝,通常以頭骨或時鐘等物為象徵。最著名的例子是彼得·克萊茲1630年的 《虛無》,描繪了倒放的酒杯及熄滅的蠟燭。克萊茲的形而上觀點,側重表達書本知識及其面對永恆的虛妄。書本包含知識,經驗及超越個人生命,啟發人心的不朽思想。馬氏自小受儒家的四書五經熏陶,對《勸學詩》[28]的訓誨深感認同,思想傳統保守,故在1966年的《古為今用》頌揚不斷學習。

Pieter Claesz 《虚无》(1630)

博物館收藏的馬氏珍品

1977年,大概是受到廣州魯迅[29]紀念館的委託,馬氏畫下一系列八幅魯迅訪港的肖像,這位左翼作家獲得毛主席的高度評價。1981年七月,這八幅畫悉數贈予廣州魯迅紀念館,現為廣東美術館藏品。

1987年,香港美術館購下馬氏兩幅畫作:《畫室》(1964年) 及《長洲街景》(1978年)

對馬家寶的評價

馬師生平關懷民瘼、痌瘝在抱,寫實畫中,甚多描述窮鄉僻壤貧民生活,而自奉淡樸、清茶薄酒已自滿足。——馬家寶紀念畫會同人敬撰《馬家寶紀念畫集序言》

絢爛與樸質,兼而有之。——黃國仁《馬家寶的油畫》

他才能孜孜不倦的由高度的技巧,再加以不斷的提錬,至於絕妙境界。——史朝暾《馬家寶油畫略介》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他在作品中,常用“險筆”(一筆下去,決定作品的成敗),如果不是造詣精湛,豈能隨意“走險”?而其所用“險筆”又常是作品的神韻所在。這樣,你就不得不嘆服了。——竹叟《評馬家寶油畫展》

馬氏在風景畫的色調中,顯見有意改變作風,他的近作喜用明朗的色調去描述大自然的光,讓燦爛鮮豔的色彩漸漸回到調色板上。——《偏在毫巔走險筆·敢向西月爭華光》

這是一個以最大的熱情對待自己的藝術創作、一個對藝術勞動辛勤的畫家。——稚堂《看馬家寶的畫》

馬先生的作品,無論是風景、人物或是植物都是取材於日常生活,不作誇張表達,不賣弄技巧,不隨風跟逐,是淡薄無華的,看畫如見其人。——梁愛詩(紀念馬家寶老師逝世二十周年師生作品展致詞)

馬老師外冷內熱他是言談比較少,但接觸久了,發覺他待人十分熱情特別是對晚輩及後進的幫助,我感覺他的一生就是熱愛國家民族對生活是追求的,他是既在藝術上嚴緊認真又是堅持傳統的技法亦都不斷探求創新。——王如登(紀念馬家寶老師逝世二十周年師生作品展致詞)

藝術生涯

求學時期 經歷、師從與畫展
1927年 8月26日出生
1934年 師隨高劍父習水墨畫
1940年 初隨李鐵夫習西洋畫
1948年 勝斯酒店展
香港美術教師展
1949年 再遇李鐵夫
南北名畫家書畫展
香港美術界慰勞人民解放軍展
1950年 祖國籌募公債展
長洲練畫
創作時期 經歷、創作與畫展
1953年 香港美術會展
1955年 創作《爲了活》
1956年 思豪畫廳師生展
1957年 金巴利道個展
1958年 香港華商總會個展
創辦華革會美術組,並擔任導師
1959年 華革會美術組師生展
1961年 創作《沙家濱》、《血海》
彌敦道個展
1963年 創作《老當益壯》
香港大會堂個展
美國佛羅列達州邁亞密國際畫廊畫展
1964年 創作《畫室》、《暴風中的小艇》
香港華聯書院美術系主任
1965年 香港大會堂個展
1966年 創作《自畫像(喜慶)》、《古為今用》、《修女》
搬回港島
收首徒黃仲民
1968年 創作《他畫他的爸爸》
1970年 成婚
1971年 創作《醫生》
1972年 香港大會堂個展
1974年 創作《維多利亞港》
香港大會堂師生展
1975年 香港酒店個展
香港中國航空公司油畫展
1976年 創作《稍息勞筋》
香港怡東酒店個展
香港中國航空公司師生展
巔峰時期 經歷、創作與畫展
1977年 創作《毛澤東主席》、《華國鋒主席》
星光行與香港美術界展
作為香港美術界代表出席10月1日北京國慶典禮,並展出領袖畫像
1978年 創作《秋收》
澳門三人中西畫展
1978年 創作《長洲街景》
1979年 香港美國領事館個人水彩畫展
香港大會堂師生展
廣東省美展
1980年 荃灣大會堂三人中西畫展
1981年 捐廣東省美術館《魯迅系列》八幅畫
倫敦、巴黎修業旅行
1985年 瑪麗醫院辭世
持續影響 紀念畫展
1987年 香港大會堂紀念展
1988年 中環三聯書店紀念展
1992年 香港大會堂紀念展
2005年 香港文化中心紀念展
2010年 香港大會堂紀念展

代表作

《涂經理》、《老華橋》、《曲高和寡》、《自畫像》、《長洲生活》、《秋郊》、《寒徹骨》、《博扶林牛房》、《椰菜》、《蟹》、《花》、《瓶》、《手》

參考文獻

1.李世莊、林亦英等著。《左右》第二期[M]。香港:香港藝術歷史研究會出版社。 1999

2.趙世光,《深切懷念畫家馬家寶》,香港大公報報刊,2005-5-21

3.趙世光,《趙世光紀念文集—談藝篇》,香港商報出版,247-248頁

馬家寶的傳承

1.梁愛詩梁爱诗 2.王如登王如登 3.陳仁富[1][永久失效連結] 4.王云山[2][永久失效連結][3][永久失效連結]

参考来源

  1. ^ 以碳(煤磚)在畫布,畫紙等媒介上繪畫和擦揉。畫家會以碳塊或類似石墨鉛筆的碳條,但較鬆散,表現手法較難操控。下筆後炭粉會恆久保留,但可以橡皮擦或軟麵包將顏色變淺。
  2. ^ 武秀才為明清兩朝通過御前軍事考核的初級軍官。
  3. ^ Michael Sullivan, Modern Chinese Artists –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p 41. See also
  4. ^ Michael Sullivan, Modern Chinese Artists –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erkeley, 2006), p 115.
  5. ^ Ma Jir-bo, ‘Li Tie-fu: The Person and His Paintings’ Wenweipo Daily, February 2, 1979.
  6. ^ Ma Jir-bo, ‘Li Tie-fu: The Person and His Paintings’ Wenweipo Daily, February 2, 1979; Helen Kwok, ‘The Art and Life of Ma Jiabao’ (1999) 2 Besides: A journal of Art History & Criticism 169 at p 171.
  7. ^ 長洲是香港島西南面十公里的小島,比香港多數區域更早有人聚居,2006年人口約23,000人,行政上屬於離島區。
  8. ^ 《南華早報》(SCMP)及《星期日南華早報》是香港英語報章,由SCMP集團出版,發行量104,000份。
  9. ^ Fredric Kaplan, ‘Artist in Cheung Chau: Prefers Western to Chinese Style’, South China Sunday Post Herald, May 17, 1964.
  10. ^ 尚·法蘭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國鄉郊巴比松畫派宗師之一,以繪畫農民聞名,被歸類為自然主義和寫實主義運動的畫家。
  11. ^ JR, ‘Painting to Reflect Societ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March 26, 1976, p 7
  12. ^ 維多利亞港(1972年)
  13. ^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不單為媒體辦公室,只是在英國將香港主權歸還中華人民共和國前的特定歷史下,借用新聞機構的名義,中國並不承認英國的殖民政權,自然不會在自己的領土上設立使館。直到1997年,新華社一直無名有實地為中國執行外交任務。1997年後,特區政府繼續承認新華社代表中央政府的地位,並於2000年1月18日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14. ^ Leung Sai-wah, ‘Ma Jirbo’s Portraits of Chairman Mao’, Taikungpao Daily, October 7, 2010, p C2.
  15. ^ Seymore Slive, Rembrandt scholar and Director, Fogg Art Museum, Gleason Professor of Fine Arts, emeritus, Harvard University. See 存档副本. [2015-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R Kanz, Portraits, (Taschen: Koln, 2008), p 38 - 39; David G Wilkins (ed), The Collins Big Book of Art: From Cave Art to Pop Art, (Collins Design : New York, 2005), p 320.
  17. ^ See Mariet Westermann, Rembrandt, (Phaidon Press Ltd : New York, 2000), p 96 - 98
  18. ^ 自畫像1970,自畫像1983.
  19. ^ R Kanz, Portraits, (Taschen: Koln, 2008), p 56 - 57.
  20. ^ R Kanz, Portraits, (Taschen: Koln, 2008), p 74 - 75; G Riat, Gustave Courbet, (Parkstone Press International : New York, 2008), p 122 - 123; J H Rubin, Courbet, (Phaidon Press Ltd : London, 1997), p 135 - 139.
  21. ^ See generally, David G Wilkins (ed), The Collins Big Book of Art: From Cave Art to Pop Art, (Collins Design: New York, 2005), p 453; P Crenshaw, R Tucker & A Bonfante-Warren, (eds) Discovering The Great Masters: The Art Lover'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Symbols in Paintings, (Universe: New York, 2009), p 294 - 295; Ingo Walther (ed) Masterpiece of Western Art : Vol II - From the Romantic Age to the Present Day, (Taschen: Koln, 2005), p 432.
  22. ^ 梁威林(1911年-2008年),生於廣西博白縣,1936年畢業於日本大學政治經濟專科,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上海參加抗日救亡工作,後任廣東省文化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部長,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社長,廣東省副省長,省第五屆政協主席。2008年在廣州逝世,享年98歲。
  23. ^ Ho Ping-it,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24. ^ David G Wilkins (ed), The Collins Big Book of Art: From Cave Art to Pop Art, (Collins Design: New York, 2005), p 488; C Stukenbrock & B Topper, 1000 Masterpieces of European Painting: From 1300 to 1850, (Konemann: Germany, 2005), p 412.
  25. ^ Jing Zhang, ‘Another Country. In the quirky paintings of Ma Jir-bo, Hong Kong becomes a place of enchanting rustic serenity’, The TIME Magazine, September 27, 2010, p 50 – 51.
  26. ^ Mallett, Susie. Ma Jir-bo, the Cantonese Constable!. [201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David G Wilkins (ed), The Collins Big Book of Art: From Cave Art to Pop Art, (Collins Design: New York, 2005), p 363.
  28. ^ 《勸學詩》為宋真宗所作: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29. ^ 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筆名魯迅,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以文言及白話寫作,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及翻譯作品。1930年於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聯盟,其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影響深遠,1949年後獲共產黨政權推崇備至,受到毛澤東畢生景仰。儘管同情左派的理念,魯迅並沒有像其他五四運動旗手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自由派作家。魯迅的作品有大量譯本,廣為英語讀者所知,最著名的是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2007年的233547號小行星 JR27命名為魯迅星。

外部連結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