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
|
日期 | 每兩年 |
---|
国家/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颁发单位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
首次颁发 | 1981年 |
---|
最近颁发 | 2024年 |
---|
應屆得主 |
- 優秀電視劇
- 優秀導演
- 優秀編劇
- 優秀男演員
- 優秀女演員
|
---|
|
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电视剧飞天奖,通称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承办,始于1981年,是中国大陸创办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电视剧评选活动,被视为中国大陆电视剧的官方最高奖项,“飞天奖”每年举办一届,自2005年起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评选范围为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或各地卫视频道播出的电视剧,以及在全国性重点视频网站首播的电视剧和网络剧。奖杯形态为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女神形象。
沿革
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开展“全国优秀电视节目评选”,评选范围为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翌年改为“全国优秀电视剧评选”。
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委托《电视文艺》《中国广播电视》《电视周报》三家报刊联合主办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剧评选”活动,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命名为“飞天奖”,每年举办一次,评选范围为年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1984年,增设优秀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及各类编导、技术单项奖,成为国内单项奖最为齐全的电视剧评选活动,并另举行授奖大会。1989年,第九届电视剧“飞天奖”与第三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在太原联合举办颁奖仪式,开创两奖联颁的先例。1992年,更名为“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
第18届“飞天奖”起,撤销男女配角演员评选。第19届起,扩大参选剧目,未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也可参加评选。第21届起,电视剧“飞天奖”与电视文艺“星光奖”联合颁奖。2003年,为庆祝首届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举办,第22届、23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合并举行颁奖[2],从这两届开始撤销了大部分技术单项奖的评选。2005年起,正式并入“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改为每两年举行一届。第27届“飞天奖”为庆祝建国60周年,特别设置“60年60人突出贡献奖”。
2013年,受“晚会节俭令”影响,原定9月举行的第29届“飞天奖”颁奖典礼延至12月,与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合并举行颁奖仪式。本次典礼一切从简,不设红毯。
2018年,因机构改革,原“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更名为“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第32届“飞天奖”起,沿用多年的电视剧一二三等奖改为各种题材的“优秀电视剧”奖,将全国性重点视频网站首播的电视剧纳入评选范围[3]。第34届“飞天奖”起,将纯网络剧纳入评选范围。
歷届概況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得奖者在同一奖项的累积次数(两次以上标注)。
奖项设置
現存獎項
曾設獎項
- 最佳男配角(第4-18屆)
- 最佳女配角(第4-18屆)
- 优秀电视短剧、小品奖
- 优秀音乐奖
- 优秀音像奖
- 优秀剪辑奖
- 优秀美术奖
- 优秀摄像奖
- 优秀译制电视剧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80年代 |
- 肖雄(1983)
- 相虹、范艳华(1984)
- 空缺(1985)
- 空缺(1986)
- 方青卓(1987)
- 马兰(1988)
- 空缺(1989)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1980年代 |
- 蔡晓晴《蹉跎岁月》(1983)
- 滕敬德、席与明《高山上的花环》(1984)
- 孙周《今夜有暴风雪》(1985)
- 许雷《寻找回来的世界》(1986)
- 陈家林《努尔哈赤》(1987)
- 虞志敏《秋白之死》(1988)
- 冯小宁《病毒·金牌·星期天》(1989)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中国大陸影视颁奖典礼及影展 |
---|
电影 | 三大官方奖项 | |
---|
国家协会奖 | |
---|
官方电影节 | |
---|
其他電影展 | |
---|
其他獎項 | |
---|
负面獎項 | |
---|
已停辦 | |
---|
|
---|
电视 | |
---|
网络影视 | |
---|
影视音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