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日语:地方創生/ちほうそうせい chihō sōsei */?)是日本政府為了修正東京一極集中、減緩地方人口減少、提升日本整體活力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總稱[1]。該口號是在2014年(平成26年)9月3日第2次安倍改造內閣成立後的總理大臣記者會中提出[2]。又稱在地安倍經濟學(ローカル・アベノミクス)[3]。
概要
不斷加速的人口減少成為日本社會的巨大負擔。為了改善東京圈人口流入造成地方至都市地區人口減少的狀況,規劃由地方自治體依據各區域人口動向與未來人口預估(地方人口願景)、產業實際情況、國家綜合戰略等,打造自身的「地方版綜合戰略[注釋 1]」。國家依據地方的獨立性、未來性、區域性、直接性和注重結果的原則[7]提供資訊、人力資源和財政等各種協助[1],從而在地方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與人口流入,滿足年輕世代對婚姻、生子、育兒的期望,讓地方符合時代變動,維護安全的生活環境並促進區域之間的合作,實現地域活性化與維持良性循環[1]。
國家綜合戰略具體目標與展望如下。
- 2020年主要目標[8][9]
- 地方年輕人雇用人數:5年內達30萬人(2015年5.9萬人→2016年9.8萬人)
- 年輕世代正式雇用勞動者等(含自願非正規雇用勞動者等)比率[10]與其他世代同水準(2014年的15~34歲比率為92.7%,全部世代比率為93.7%→2015年分別為93.6%、94.0%)
- 女性就業率:77%(2014年70.8%→2015年71.6%)
- 地方往東京圈的人口流入:減少6萬人(2014年增加1732人),東京圈往地方的流出:增加4萬人(2014年減少11,152人)→(2015年流入超過12萬人)(2019年日本人流入超過14萬6千人,因此目標年度延後至2024年[11])
- 實現可安心結婚、生產與育兒的社會(2013年度的認可者比率為19.4%,目標40%以上)
- 女性生產第一胎前後的繼續就業率:55%(2010年38%→2015年53.1%)
- 結婚希望實績指標[注釋 2]:80%(2010年68%)
- 夫婦期望子女數(平均2.12人)實現率:95%(2010年、2015年為93%)
- 公共交通高便利性區域的居住人口比率:三大都市圈90.8%(2014年度90.5%→2015年度90.6%)、地方中核都市圈81.7%(78.7%→79.1%)、地方都市圈41.6%(38.6%→38.7%)
- 地域公共交通網形成計畫的擬定總數:100件(2015年11月底剩60件→2016年9月底剩13件)
- 長期願景(中長期展望)[8]
- 希望出生率達1.8,修正東京一極集中,2050年左右的實質GDP維持在1.5~2%,2060年人口維持在一億人左右
政策
新型交付金
新型交付金是用來補助各地方自治體提出的地方版綜合戰略,包含了地方創生推進交付金、地方創生加速化交付金等[13]。主要用於地方自立性事業以及要求官民合作的開創性事業[14]。例如人口流入政策,自治體可擬定具體的數值目標如一定期間的流入人數與增加率等,由國家評估後決定補助金額與補助對象事業。同時每年由國家與民眾審核進度,必要時得對事業重新審查或變更補助金[15]。為了達成目標,應設下具體的數値目標,訂立能衡量績效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並建立「PDCA」,同時各事業應積極招募民間資金,轉型成不須國家補助的自主型事業[14]。
國家綜合戰略設定的主要KPI如下[8][9]。
- 六次產業化市場:10兆日圓(2013年度4.7兆日圓→2014年度5.1兆日圓)
- 農林水產物等輸出金額:1兆日圓(2014年6117億日圓→2015年7451億日圓)
- 訪日外國旅客消費額:8兆日圓(2014年2.0兆日圓→2015年3兆4771億日圓)
- 地域中核企業、中核企業候補的支援:3年協助2000社,創造雇用人數8萬人(2014年度0.1萬人→2015年度0.1萬人)
- 年度地方移住協調件數:11,000件(2014年約4000件→2015年度約7600件)
- 企業地方據點機能強化件數:增加7500件(2015年目標値808件→2016年1403件),地方雇用人數增加4萬人(2015年目標値6600人→2016年11,560人)
- 就讀地方大學比例:平均36%(2015年度32.3%→2016年度32.2%)
- 年輕人就業率:79%(2014年76.1%→2015年76.1%)
- 高需求產婦的協助:100%(2015年度86.4%)
- 男性產假與育嬰假取得率:13%(2014年2.30%→2015年2.65%)
- 「小據點」形成數:1000處(2016年度722處)
- 居民活動組織(地域營運組織)形成數:3000團體(2014年度1656團體→2015年度1680團體)
- 連攜中樞都市圈的形成數:30圈域(2015年4圈域→2016年17圈域)
- 中古、整建市場規模:20兆日圓(2013年11兆日圓)
政府相關機構的地方移轉
從修正東京一極集中的角度,研擬將中央省廳與研究、研修機關等移轉至地方。國家根據道府縣的提案,從活化地方經濟與人口流入的良性循環,維持與提升機構機能,全國性的理解移轉,防止不必要的財政負擔與組織、人員肥大化,地方官民合作、成立接收體制等觀點進行研究[16]。新設政府相關機構時,除非必要,否則一律規劃在東京圈外。
特區
國家為了活化地方針對特定區域鬆綁限制的制度。又稱特別區域[17]。
國家戰略特區
為了強化產業國際競爭力與成為國際經濟活動的據點,實施結構改革與監管改革的特區[18]。國家戰略特區中,以地方創生為目的的特區稱做「地方創生特區」。
主要監管改革案例如下。
- 創業、開業、就業
- 醫療
- 農林水產業
- 保育、教育、社會福利
- 社區營造
- 政令、條例等限制的特例措施[62]
綜合特區
為了日本經濟社會的活化與持續性発展,針對產業結構與國際競爭條件變化,以及少子高齡化等經濟社會情勢變化,實施強化產業國際競爭力與地方活化政策的特區[63]。可分為以強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為目的的「國際戰略綜合特區」與以地方活化為目的的「地域活性化綜合特區」[64]。
構造改革特區
透過結構改革活化地方的特區[76]。2015年法律修正後追加以下特例[77]。
- 通常需取得國家資格的導遊改為完成地方自治體研修課程[77](《通譯案內士法》特例[78])
- 地方道路公社可將收費道路設施的收費等營運權賣給民間[79](《道路整備特別措置法》及《民間資金等活用公共設施等整備促進法》特例[80])
資訊、人材支援
地域經濟分析系統的提供
提供將企業間交易與各產業資訊、每小時人員流動等大數據視覺化的地域經濟分析系統「RESAS」與資料的API。部分資訊開放給一般民眾查詢[81][82][83]。同時開設RESAS的線上課程[84]。
地方創生學院
為了培育地方版綜合戰略事業人材的線上課程。分為基礎課程及三個專門課程[85][86]。
地方創生人材支援制度
派遣國家公務員與大學研究者、民間智庫人材輔佐市町村長,協助有意實施地方創生的市町村推動綜合戰略的制度[87][88]。
地方創生接待人
國家為地方自治體設立的地方創生諮詢窗口。由各個都道府縣出身且具有相關經驗的各省廳職員出任[89][90]。
專業人材事業
設置可讓各地方企業與都市圈等企業進行人才交流的據點。為了促成地域活性化的良性循環,積極協助地方企業進行事業改革與新商品開發等[91][92]。
地域活性化傳教士
為了培育人才以強化地方成長力與創造就業機會,引進具有對地方產業、農林水產業、觀光等特定領域知識的專門人士[93][94]。
地域再生、計畫
地域再生制度
為了地方活化與創造就業機會,依據《地域再生法》協助地方自治體推動「地域再生計畫」的制度[95]。實施的政策包含無論農地面積等要求皆可轉化為企業與NPO法人設施、企業將總部移轉至地方的租稅優惠措施[96]、吸引觀光客、向道路與港口等基礎建設整備事業提供補助金等[97]。此外,國家還設立「地方創生應援稅制(企業版故鄉納稅),企業針對特定對象事業捐款,最大可獲得六成的減稅優惠[注釋 3]」。另也針對50歲以上中高齡者移住地方的生活據點「生涯活躍社區(日本版CCRC)」,與集中醫療、教育、交通等各種生活機能的「小據點」,實施資訊、人材、財政的協助,並實施移住者就業與看護服務等相關手續的簡便化[99][100]。
市中心活性化
為了達成市中心都市機能與經濟活動的活性化,對少子高齡化、消費生活等社會環境變化進行協助的制度。市町村擬定的中心市街地活性化基本計劃由內閣批准後將獲得國家的各種協助[101]。
都市再生制度
21世紀型都市再生計畫與從環境、防災、國際化等觀點推動土地有效利用之制度[102]。為了打造日常生活必要服務都可在住家附近完成的「緊湊型都市」,變更都市再生基本方針以提升生產率與降低都市經營成本[103]。
環境模範都市、環境未來都市
以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達成低炭社會與永續發展的「環境模範都市」為基礎,實現擁有低炭與節能等環境價値、看護與育兒等社會價値、就業與觀光等經濟價値的「環境未來都市」[104]。
政策活用的具體實例
政府相關機構的地方移轉
除了文化廳將在數年內移至京都府,目前已規劃了23機關50件移轉案[16]。2016年度各機關提出移轉時程表[105]。
特區的活用
- 愛知縣研究公設民營學校的設置與活用企業跨入農業的特例[43]。
- 関西圈(京都府、大阪府、兵庫縣)
- 兵庫縣養父市利用農業特例,邀請新業者參與廢耕地的再生與農家餐廳的營運。另還鼓勵古民家轉做住宿設施[58]。
- 廣島縣、愛媛縣今治市共同推動民間主導的道之驛與無人機橋梁點檢等。另外,廣島縣還推動外國人之家事協助、創業、診療,今治市則期望透過獸醫大學與地方產業觀光吸引外國人材[117][118]。
- 福岡縣福岡市、北九州市
- 北九州市透過步行協助機器人,與被看護者使用的床與輪椅轉移裝置等開發,推動看護機器人的實用化。同時對於首都圈高齡者移往北九州的「回流」(U Turn)現象,設置「Senior HelloWork」,擴大高齡者就業與提升人力資源和專門知識的積累。另外也推動民宿與古民家等歷史建築轉用住宿設施等觀光政策[119]。
資訊、人材活用
- 在大學開設地域經濟分析系統「RESAS」的講座,讓學生等年輕一輩能了解地方現狀與未來。另外為了普及RESAS,針對高中生與一般民眾開設利用RESAS對於地方現狀與課題進行分析與提出減決方案的政策創意競賽[120][121]。
評價、論點
- 2016年度新型交付金要求額為1000億日圓,低於2014年度加上修正預算的1700億日圓,引起全國知事會的不滿[122]。政府對此表示[123],1000億日圓規模的「地方創生加速化交付金」將加在2015年度修正預算內[124]。
- 政府相關機構的地方移轉是期望由國家帶頭帶領民間企業將總部分散至地方,但中央省廳目前僅有文化廳決定全面移轉,消費者廳等移轉案依然難產,被批評中央魄力不夠[125]。
- 對於特區的外國人醫師臨床修練制度條件鬆綁並可在地方診療所就業一事,日本醫師會會長橫倉義武批評「規定一間診療所僅須一名指導醫師帶外國人醫師會產生很多安全上的問題」,更認為應該明確寫出指導醫師的資格要件[126]。
- 從都道府縣提出的地方人口願景中,有未實施任何人口刺激措施的道府縣,在未來人口評估中顯示可解緩人口減少幅度。但部分地方議員與學者認為其出生率與人口流入等預估數據缺乏根據,大都市的出生率也有待改善[127]。
- 一份針對負責地域振興的自治體職員調查中,約八成職員表示有意願持續推動,但約有25%職員認為其政策低於平均水準,小型町村則達50%以上。原因是因為職員對於金融、經濟知識的不足,以及創業協助的知識與人力資源的缺乏等。須進一步推動相關知識的進修,與民間企業的人事交流,以及與地方金融機關合作[128]。
- 東京移入人口大半是在15歲至29歲的年輕人,許多是大學上京後就留下繼續就職與結婚。政府對此在2016年政府綜合戰略修正版中加入研擬限制東京新增設大學,並擴大東京圈學生到地方企業實習等方案[129][130]。然而,限制東京新增設大學也被批評侵害大學經營的自由[131]。
- 2014年擬定的「城鎮、人、工作創生綜合戰略」中,目標2020年要讓東京圈移往地方的人口流出增加四萬人,地方移往東京的人口流入減少6萬人,消除東京圈人口淨流入,然而19年東京圈流入人口比流出人口多約14萬8千人,並且是連續3年成長。對此安倍首相在2020年2月4日的預算委員會中表示「20年度難以逆轉」[132]。
政治動向
2014年9月3日,負責地方創生的大臣石破茂、內閣府副大臣平將明、內閣府大臣政務官小泉進次郎、大臣補佐官伊藤達也就任[133]。同日閣議決定設置城鎮、人、工作創生本部[134]。
同年11月21日,城鎮、人、工作創生法、改正地域再生法成立[135]。
2014年度修正預算加入1700億日圓「地方創生先行型交付金」、2500億日圓「地域消費喚起、生活支援型交付金」。前者用於觀光振興與產業振興、人材培育等事業,後者用於商品券、故鄉名產商品、旅行券、多子家庭協助等政策[136]。
2015年10月7日的內閣改造,石破就任地方創生擔當的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平與小泉卸任。新副大臣福岡資麿、政務官牧島可憐就任[137]。
同年12月24日,閣議決定修正國家綜合戰略。透過地方旅館等住宿設施與餐飲店等相互合作的「日本版DMO」帶動地方整體的觀光戰略[138][139]。
2016年1月20日,包含1000億日圓的地方創生加速化交付金等共3188億日圓的2015年度修正預算通過[124]。
同年3月29日,包含地方創生推進交付金1000億日圓與綜合戰略相關事業費約6579億日圓、共計約1兆5500億日圓的2016年度預算通過[140]。
同年8月3日的內閣改造,政務三役全員卸任,新大臣山本幸三、副大臣松本洋平、政務官務台俊介就任[141][142][143][144]。
同年12月22日,閣議決定修正國家綜合戰略。研擬限制東京新增設大學、財政支援地方帶動型產業、閒置房屋的觀光使用等[130]。
資料來源
注釋
- ^ 法律上的用語為「都道府縣、市町村城鎮、人、工作創生綜合戰略」。稱作「○○縣城鎮、人、工作創生綜合戰略」與「○○町綜合戰略」等[4][5][6]。
- ^ 「調査時點5年前18~34歲人口有配偶者比率(國勢調査)與5年以內希望結婚者的比率合計(A)」,與「調査時點23~39歲人口有配偶者比率(國勢調査)(B)」的比率(=B/A)[12]。
- ^ 與可拿到特產品等回禮的個人版故鄉納稅不同,企業版僅有感謝狀,沒有回禮[98]。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