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角(英語:Sha Kok,代號R07)是香港沙田區議會下轄的其中一個選區,1985年設立,1991年定為單議席選區,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獨立民主派人士陳兆陽。
範圍
選區位於沙田圍,現時由沙角邨和愉城苑組成,與其相連的選區有王屋、博康、乙泉,並且以城門河與沙田市中心選區相對,投票站設於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沿革
1982年區議會選舉沙田全區劃為四個選區,採用雙議席選區制度,計有沙田市中心、小瀝源、田心谷及火炭,合共八席,當時沙角邨入伙不久,而附近一帶未有大型發展,由於人口不足以為一個選區,故此沙田圍至馬鞍山一帶劃入小瀝源選區,選舉由陳盧燕冰及馮培林勝出。
1985年區議會選舉,因應人口大幅增加,雙議席小瀝源選區分拆為多個選區,沙角選區正式出現,當時包括觀音山、圓洲角、沙角邨及愉城苑一帶,定為雙議席選區,選舉吸引到六人參選,結果由陳漢英及劉煜棠當選,而爭取連任的時任小瀝源議員陳盧燕冰則以46票差距排名第三,未能連任。
1988年區議會選舉,沙角選區大致不變,只有觀音山一帶劃入城門東選區,共有四人參選爭奪兩個席位,最終由陳漢英及譚阜全勝出。
1991年區議會選舉,因應圓洲角一帶私人屋苑人口持續上升,沙角選區劃出圓洲角王屋村一帶成為王屋選區後,改為單議席選區,由於當時只有陳漢英參選本區,故此陳氏因而自動當選。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將愉城苑由沙角選區劃到當時新設的乙明選區後,仍為單議席選區。1994年區議會選舉吸引到三人參選,結果由得到港同盟匯點聯合推薦的梁炳華以1,356票多於1,332票報稱無黨派的楊倩紅及255票的一二三民主聯盟馮培林當選。選後港同盟匯點合併成立民主黨,梁亦為創黨成員。
1999年區議會選舉,公民力量成員楊倩紅擊敗梁炳華首度當選沙角選區議員;由於乙明、博康同時由公民力量成員勝出,令沙田圍一帶成為公民力量的根據地。
其後楊倩紅於2003年及2007年區議會選舉均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連任。2011年區議會選舉,選區人口約15,057人[4],其中有9,618位選民[5],議席由公民力量]時任議員楊倩紅與獨立社會工作者張德榮爭奪,最終楊倩紅以2,425票擊敗張德榮勝出[6]。2014年2月12日,新民黨與公民力量結盟,楊倩紅其後加入新民黨。
2015年區議會選舉,因應乙明選區在水泉澳邨入伙後人口大幅增加而超過人口上限,愉城苑相隔廿二年再次劃入沙角選區,當時估算約16,543人[7],其中9,933位選民[8],議席由楊倩紅及新民主同盟成員陳兆陽爭奪。最終陳兆陽取得2,627票擊敗楊倩紅勝出,結束楊的區議會生涯,並連同毗鄰的博康選區趙柱幫擊敗陳國添成功當選,以及乙明選區丘文俊成功連任,新民主同盟成功一統沙田圍三個選區[9]。然而三人由於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前夕於區內為鄭家富助選,而非支持黨友范國威,結果選後被新民主同盟革除會籍。[10]2017年12月三人連同其他無黨派沙田區議員組合為沙田區政加強合作。
2019年區議會選舉,陳兆陽競逐連任,但因為曾經在facebook分享過一張寫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圖而被選舉主任留難,遲遲未獲得確認參選資格,後來更加發信審查他的政治立場,陳為安全起見,決定派出助理張婉盈作為「Plan B」,幸而陳兆陽最後成功入閘,主要對手就是掛上新民黨與公民力量「雙牌頭」出戰的夏劍琨,最後陳取得4,321票擊敗得到2,930票的夏[11],成功連任。2021年6月25日,沙田區政宣佈解散,成員改以獨立民主派身份活動。2021年7月,陳氏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辭去區議員職務。
歷屆議員
歷屆選舉結果
參考資料
|
---|
|
|
|
以上包括已分拆、合併或更改名稱,但不包括範圍改變而保留原名或已重設的選區,並列出選區取消時所屬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