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英語:Causeway Bay,代號B04)是香港灣仔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82年設立,1994年採用現名,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獨立民主派人士邱汶珊。
範圍
選區位於銅鑼灣東角,現時由告士打道、銅鑼灣天橋、告士打道、禮頓道、開平道、希慎道、利園山道、羅素街、波斯富街包圍,包括以軒尼詩道和怡和街為中心的香港大廈、京士頓大廈、禮信大廈、樂聲大廈、百德大廈等商住大廈和港鐵銅鑼灣站。選區名稱源於原有銅鑼灣地名,與其相鄰的選區有鵝頸、維園及大坑,基於區內未有合適地點,投票站設於區外摩頓臺的灣仔區文娛康樂體育會。
沿革
銅鑼灣選區可以追溯至1982年區議會選舉的銅鑼灣中選區,涵蓋現時鵝頸及銅鑼灣選區,當時選出一名議員。由於區內人口增加,1984年香港政府定為雙議席至1991年選舉。(東區在1994年以前亦設有銅鑼灣南、銅鑼灣北及銅鑼灣東選區,為現時維園、城市花園、炮台山、天后及寶馬山選區之前身)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銅鑼灣選區由銅鑼灣中選區分拆出鵝頸選區後更名而成。
1994年區議會選舉,時為港同盟成員的謝永齡接替港同盟原銅鑼灣中選區議員白心參選,以1,101票擊敗另一位候選人廖榮定578票當選。港同盟匯點選後10月合併成立民主黨,謝亦有加入,擔任過民主黨中央委員,更曾在1995年立法局選舉循民選區議會組成的選舉委員會界別當選立法局議員,但基於中方設立臨時立法會取代港英最後一屆立法局,謝只保留區議員身份。
1999年區議會選舉,議席有三名候選人角逐,謝永齡爭取連任,對上民主建港聯盟李均頤及自由黨李兆富,結果謝以783票當選(李均頤得630票,李兆富289票)。2003年區議會選舉,謝永齡角逐連任,繼續受到民建聯李均頤對壘。今次謝以1,190票擊敗對手的974票,基於灣仔區民主派佔多數,謝永齡於2004至2007年期間獲推選為灣仔區議會副主席。
2007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改變策略,民建聯李均頤轉到大佛口選區,本區改由新世紀論壇伍婉婷以獨立人士身份挑戰已退出民主黨的謝永齡,最後伍以834票勝出謝的709票,伍選後積極參與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活動。2011年區議會選舉,伍婉婷與民主黨方奕霖及人民力量鄺國柱競爭議席,最後伍以超過四分三票勝出。
2015年區議會選舉,因應灣仔區議會加入維園及大坑選區選區代號由B04改為B06,在未有其他參選人之下,伍婉婷自動當選。[4]
2019年區議會選舉,基於愛群及鵝頸選區人口過少,需要增加人口,連帶本區以至相隔一段距離的大坑選區亦受影響,經諮詢後本區部分位於禮頓道的樓宇劃入鵝頸選區,同時吸收希雲街部分大廈,以減少人口的變動,代號亦回復為B04。選舉由灣仔起步邱汶珊以1,918票多於伍婉婷的1,572票當選[5][6],同時為泛民主派收復自2007年失落於建制派的議席。2021年1月6日灣仔起步宣佈解散,邱汶珊繼續以無黨派身份活躍。[7]2021年7月9日,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邱汶珊回應立場新聞查詢表示,已於當日向區議會辭職。[8]
歷屆議員
屆別 |
議員 |
政治聯繫
|
1994年-1999年 |
謝永齡 |
|
民主黨
|
2000年-2003年
|
2004年-2007年
|
2008年-2011年 |
伍婉婷 |
|
港島聯
|
2012年-2015年
|
2016年-2019年
|
2020年-2021年7月9日 |
邱汶珊 |
|
灣仔起步 → 無黨籍
|
2021年7月10日-2023年 |
待補選
|
歷屆選舉結果
資料來源與註釋
外部連結
|
---|
|
|
|
以上包括已分拆、合併或更改名稱,但不包括範圍改變而保留原名或已重設的選區,並列出選區取消時所屬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