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大祭司 (英語:Judas Priest )是英國 重金屬 樂團,1969年成立於伯明罕 ,截至2016年已發行17張專輯[ 1] ,全球銷售量約4500萬張[ 2] 。1970年代後期,樂團在音樂上有極具影響力的創新和開拓。1980年發行代表作《不列顛鋼片 》,開始獲得商業成功,並取得重金屬音樂性的突破[ 3] 。
除獲得葛萊美獎 「最佳金屬演出」,也獲得MTV 評選為「史上偉大金屬樂團」第二名,並入選VH1 頻道「搖滾榮耀」、「40首偉大金屬歌曲」〈打破法律〉和「史上經典硬式搖滾歌曲」〈你料不到〉[ 1] 。
音樂特色為主唱羅柏·哈爾福德 高亢的歌劇式唱腔、破壞力極強的雙吉他。他們將皮衣皮褲、鉚釘 、哈雷機車 和其他禁忌物品作為表演的一部分[ 3] ,引起後來大量的金屬樂團效仿[ 4] 。猶大祭司在重金屬樂團中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地位、典範和影響力。他們統一了金屬樂音調,被視為僅次黑色安息日 之後的重金屬始祖之一[ 5] ,也使主唱羅柏·哈爾福德贏得「金屬之神」的稱號[ 6] [ 7] [ 8] 。
歷史
組建與早期(1969 - 1974年)
1969年,猶大祭司最初成立於西米德蘭城市區 ,當時第一批陣容為:亞倫·阿特金斯 (主唱)、約翰·佩里 (吉他手)、布魯諾·史提芬希爾 (貝斯手)與約翰·帕特里奇 (鼓手)[ 9] [ 10] 。樂團的名字是布魯諾取的,源自巴布·狄倫 的歌曲〈弗蘭基李和和猶大祭司的歌謠 〉[ 11] 。成員也都是在布魯諾的住家排練。然而組團後不久,成員約翰·佩里就突然逝世[ 12] ,吉他的位置便由厄尼·查塔威 取代[ 13] 。同年的11月25日,樂團在沃爾索爾 的喬治酒店進行第一次公開演出。1969年12月和1970年1月,到蘇格蘭 進行第一次巡演。1970年4月20日,在坎諾克 的青年中心演出後,成員解散,猶大祭司的名字和擁有權歸於亞倫。
之後在黑郡 ,亞倫認識了一支名為「貨物」的樂團,成員包括吉他手K·K·唐寧 、貝斯手伊恩·希爾 與鼓手約翰·艾利斯 [ 3] 。唐寧與希爾都是從小生活在西布羅米奇 的孩子,他們十幾歲就已成為好友,也喜歡一樣的音樂,如黑色安息日 、齊柏林飛船 、深紫 、吉米·罕醉克斯 、何許人 、鮮奶油 與雛鳥 ,並一起學著彈奏樂器。1970年10月,「貨物」結束活動,三名成員在伯明罕 加入了亞倫的猶大祭司。樂團在亞倫的繼母家排練。1971年3月,猶大祭司重新出發,在埃辛頓 的聖約翰大廳進行了首演。
隨著唐寧逐漸成為領導者,樂團捨棄了藍調 元素,專注在硬式搖滾 上。鼓手約翰很快的離團,伯明罕區的樂手艾倫·摩爾 與克里斯·坎貝爾 都曾短暫的遞補。他們負責過一些知名樂團的暖場,如虎皮鸚鵡 、瘦李奇 和飛人 ,也吸引了黑色安息日吉他手東尼·艾歐密 的注意。1973年5月,樂團面臨財務困難,有家庭壓力的主唱亞倫與鼓手克里斯都決定離團[ 14] 。當時,伊恩·希爾正與一位女孩交往,她推薦弟弟羅柏·哈爾福德 接任主唱[ 3] 。羅柏加入後,也帶來他以前的樂團成員約翰·辛區 接任鼓手[ 3] 。以這個陣容,樂團在英國展開了巡演[ 3] 。
專輯《搖滾蘿拉》(1974 - 1975年)
1974年4月,在樂團進錄音室錄製第一張專輯前,他們的唱片公司海鷗唱片 建議再增加一個樂手。由於唐寧不願納入鍵盤,他選擇前飛帽樂團 的葛倫·蒂普頓 加入擔任吉他手[ 15] 。為了因應改成雙吉他編制的新陣容,葛倫也立刻加入了創作行列。1974年8月,樂團先發行了首張單曲〈搖滾蘿拉 〉。
在錄製過程中,所有的成員是同時演奏收音的,並非個別錄下音軌再混音[ 16] 。但因技術問題導致錄音品質不佳,曾做過黑色安息日前三張專輯的製作人羅傑·貝恩 則要求樂團,先不要收錄一些現場觀眾喜愛的歌曲,如〈威士忌女人〉、〈暴君〉、〈種族滅絕〉和〈開膛手 〉。也把十分鐘長的曲子〈魚子醬和冰毒〉剪到剩兩分鐘[ 17] 。
1974年9月6日,猶大祭司發行首張專輯《搖滾蘿拉 》。為宣傳新專輯,樂團首次展開國際巡迴[ 18] ,他們到了德國 、荷蘭 、挪威 和丹麥 演出[ 19] [ 20] 。但這張專輯最終的銷量十分慘淡,總計賣不到一萬張,樂團再度面臨財務困難,導致鼓手約翰·辛區離團,前成員艾倫·摩爾回歸接任。他們試著與海鷗唱片確保月薪五十英鎊的協議,但唱片公司的一些要求,最後還是讓他們拒絕了[ 21] 。1976年後,除了〈貪心〉,《搖滾蘿拉》內的收錄曲都沒有在現場表演過,直到2011年的巡迴才在現場演唱[ 22] 。在2011年的回顧性研究,美國音樂資料庫Allmusic 表示「雖然這張粗略的處女作不受關注,但猶大祭司已經展現了潛力和獨特原創性」[ 23] 。
專輯《命運之翼》(1975 - 1977年)
1975年底,樂團展開下一張專輯的錄製,但著重在製作人身上。海鷗唱片只給他們兩千英鎊的錄音預算[ 24] ,成員們限制自己一天只吃一餐,並兼差打工:葛倫去做園丁、唐寧在工廠當工人、伊恩去當貨車司機[ 25] 。
1976年3月23日,發行第二張專輯《命運之翼 》,這張專輯有許多舊創作,包括上一張被剃除的曲目。專輯的第一曲〈變遷的受害者 〉嘗試了迷幻元素,它取材自亞倫創作的〈威士忌女人〉[ 26] 和羅柏創作的〈紅燈女〉[ 27] 。專輯中,樂團增強了沉重複雜的吉他即興重覆段、古典色彩的雙吉他演奏、更情緒化和高音調的唱腔,使得聲音更有重金屬味[ 28] 。主唱羅柏在發行後開玩笑說:「當初有買《搖滾蘿拉》的人,應該把它燒了」[ 29] 。
很快的,樂團登上雷丁里茲音樂節 ,展現強勁的表演風格,並深受好評[ 30] 。但這張專輯發行時,碰上龐克搖滾 在英國的強勢崛起[ 31] ,銷售量仍舊疲軟,鼓手艾倫·摩爾再次離團[ 32] 。因不滿海鷗唱片的消極態度[ 33] ,樂團提前解除合作關係,在新經紀人大衛·漢明斯 的幫助下,轉與關注《命運之翼》的哥倫比亞/CBS唱片 簽約,並獲得六萬英鎊的錄音預算。不過,這也導致前兩張專輯、試聽帶和所有相關的演出影像版權,都落入海鷗唱片手中[ 34] 。藉此,猶大祭司也拋棄所有前衛搖滾 的元素,筆直走向硬式搖滾的改良與深化[ 35] 。
在1997年的回顧性研究中,加拿大重金屬雜誌《豪言與血拳 》資深編輯馬丁·帕夫 表示:「《命運之翼》不但確立了猶大祭司的音樂和圖像風格,其靈巧的演奏技術、歌劇式唱腔和黑暗主題,全都定義了往後的重金屬曲風。如鐵娘子 、超級殺手 、金屬製品 、麥加帝斯 和范海倫 全都受到它的影響」[ 36] 。
逐漸成名(1977 - 1979年)
1976年,西門·菲利浦 擔任鼓手。1977年1月展開新專輯錄製,深紫樂團的貝斯手羅傑·格洛弗 擔任製作人,音訊工程師為馬克·道森 [ 37] [ 38] 。4月8日,發行第三張專輯《罪後罪 》,這張曲風進化的新作品在美國就賣破50萬張,獲頒美國唱片業協會金唱片認證 [ 39] 。在英國專輯排行榜 也登上第23名[ 40] ,樂團的知名度被廣泛普及,並登上了電台輪播。但鼓手西門·菲利浦拒絕成為正式成員,於是羅傑·格洛弗推薦萊斯·賓克斯 加入[ 41] 。
1978年2月10日,發行第四張專輯《玷汙的階層 》,五名成員都有歌曲創作,新鼓手萊斯展現了強大的鼓技和豐富才華[ 41] 。此時期開始,唐寧轉為節奏吉他,主奏吉他由葛倫擔任[ 42] 。葛倫逐漸主宰樂團的詞曲創作與表演,他開始加入點弦 ,而唐寧的影響力則開始減弱[ 43] 。10月9日,發行第五張專輯《殺戮機器 》,因命名爭議,在美國改稱《末路狂飆》[ 44] 。同時展開末路狂飆巡迴 ,並將日本 的其中兩場演出發行為首張現場專輯《在東方解放 》,獲頒白金唱片認證[ 45] 。
雖然猶大祭司的專輯通常都有類似黑色安息日、齊柏林飛船和深紫樂團的痕跡,但《殺戮機器》已開始不同以往,它的重金屬聲更加純粹,不變的是黑暗主題。自《殺戮機器》發行起,他們便創造出強烈的舞台表演風格,首先將重機騎士的打扮變化成重金屬音樂的標準形象[ 3] 。他們開始穿戴皮衣皮褲、鉚釘 、鐵鏈等具有性虐戀 風格的服飾作為表演的一部分[ 46] ,這種風格也是猶大祭司最鮮明的形象。尤其是主唱羅柏,他經常在舞台上戴雷朋 太陽眼鏡、穿鉚釘皮背心、騎乘哈雷機車進行演唱。成為重金屬時尚 的先鋒,許多樂團前仆後繼的模仿他們[ 3] 。
取得商業成功,開啟重金屬狂潮(1979 - 1991年)
1981年世界巡迴中的猶大祭司
自《殺戮機器》與《在東方解放》發行後,樂團的錄音與混音品質逐漸精進。他們的演奏風格也逐漸加重,例如〈激勵〉和〈鑽石與鐵鏽〉的現場演奏往往比錄音室版本更重、更快[ 47] 。1979年底,因樂團想尋求更蠱戮的樂風、減少爵士風格,導致鼓手萊斯不滿而退出[ 41] ,於是鼓手換成了戴夫·霍蘭德 [ 48] 。這個陣容將會發行六張錄音室專輯、一張現場專輯,並達到不同程度的里程碑和商業上的成功。
第六張專輯《不列顛鋼片 》
1980年3月,展開不列顛鋼片巡迴 ,共計演出了75個場次。4月14日,發行第六張專輯《不列顛鋼片 》成為樂團最具突破性的代表作[ 49] ,它登上英國專輯排行榜第4名[ 50] ,銷售量首次突破一百萬張,獲頒白金唱片認證[ 51] 。並獲得AllMusic與About.com 的五顆星滿分評價[ 52] [ 53] 。專輯中再度強化速度、侵略性與旋律感,將重金屬音樂打入主流市場,開啟金屬樂團的時代[ 54] 。收錄曲如〈聯盟 〉、〈打破法律 〉和〈夜生活 〉在英美電台中頻繁播放[ 55] 。炭疽 吉他手伊恩·斯科特 在自傳《我這個人:就是炭疽那傢伙的故事》中表示:「這是一張真正定義重金屬的專輯」[ 56] 。
在不列顛鋼片世界巡迴結束之後,樂團終於獲得足夠的資金,飛到西班牙 擁有先進設備的伊維薩錄音室 錄音室展開工作。1981年2月13日,展開全球閃擊戰巡迴 ,共計演出了76個場次[ 57] 。2月26日,發行第七張專輯《切入點 》,在全新風格上做出更響、更亮,也更有張力的作品。如〈踏上旅程 〉和〈日光天使〉[ 58] 。同樣取得好成績,獲得金唱片認證[ 59] 。
1982年7月17日,發行第八張專輯《尖叫復仇 》,使樂團的名聲地位更上層樓,征服了北美唱片市場[ 60] 。它在全球賣破五百萬張,獲頒2×白金唱片認證[ 61] 。進一步確立樂團在音樂史上的地位,成為最有影響力的重金屬樂團之一[ 60] 。8月,他們也占據美國各大電台的熱播排行榜,如〈你料不到 〉、〈電眼 〉和〈乘風遠去〉[ 60] 。
80年代中期,猶大祭司繼續成功之路。1983年,發行單曲〈風火輪 〉,受到各大搖滾電台的熱播。1984年1月4日,展開金屬征服者世界巡迴 ,發行第九張專輯《信仰捍衛者 》,持續樂團的百萬銷售紀錄[ 62] 。一些批評者認為,這張專輯曲風沒有什麼變化,簡直是《尖叫復仇第二章》[ 63] 。
1985年7月13日,樂團至美國費城 參與了拯救生命 大型演唱會,與黑色安息日、齊柏林飛船同台。[ 64]
1986年4月14日,發行第十張專輯《渦輪 》,他們首次使用吉他合成器 ,兩位吉他手也開始應用掃弦 技術[ 65] 。銷量依舊獲得金唱片認證[ 51] 。主唱羅柏稱這是猶大祭司最愛恨交加的專輯:「有些人喜歡我們透過技術實驗出不同的聲音,有些人卻不贊同它改變了樂團傳統,覺得這樣做很主流」[ 66] 。同時,樂團展開了規模更大的生命之源世界巡迴 ,共計演出了99個場次。1986年5月31日,紀錄片《重金屬停車場 》拍攝了樂團在美國的演唱會情形[ 67] 。
1987年6月21日,發行第二張現場專輯《祭司...現場! 》,獲金唱片認證[ 62] 。
1988年,將哈雷機車騎上舞台的主唱羅柏
1988年5月17日,發行第十一張專輯《砸下去 》,並展開金屬僱傭兵世界巡迴 ,共計演出了99個場次。原本《渦輪》是要以雙碟形式發行,一張是商業旋律風格、另一張是更重的原始重金屬,但唱片公司反對[ 68] 。樂團錄製了兩首新歌〈奔忙〉與〈回頭是岸〉,但由於決策問題最終沒有收錄[ 69] 。然而這張專輯收到較差的評價,被批評沒有創意、樂團在詞曲創作上已沒有過去的努力,並被認為猶大祭司的風光不再[ 70] 。鼓手戴夫在錄製時發生了健康問題,因此有一部分音軌是來自鼓聲音源機 。1989年,因健康和家庭問題,戴夫退出樂團。隨後,一直想加入猶大祭司的美國樂手史考特·特拉維斯 接受樂團面試,得到了正式鼓手位置[ 71] 。
1990年7月,猶大祭司的兩位樂迷詹姆斯·文斯和雷蒙德·貝納普自殺身亡[ 72] ,家長稱樂團第四張專輯《玷汙的階層》中的〈我們都比不上 〉害他們的兒子自殺,因此樂團被告上美國法院,被迫延遲新專輯與歐洲巡迴計畫。猶大祭司被兩位樂迷的家長索賠620萬美元。8月24日,法官依照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裁定猶大祭司不需負責,庭審駁回訴訟[ 73] 。演員比爾·希克斯 對此案件表示:「一個成功的樂團會想殺死自己的消費群嗎?這訴訟太荒謬了」[ 74] 。
1990年9月3日,發行第十二張專輯《痛苦終結者 》,獲金唱片認證[ 61] 。這張專輯除了〈邪惡之觸 〉,其他曲目都削弱了80年代風格的合成器。它獲得第33屆葛萊美獎 提名「最佳金屬樂演奏獎 」,但最終敗給金屬製品 [ 75] 。專輯中,雙踏大鼓具有快速過門的特色、人聲也提高音域 、雙吉他展現複雜的掃弦、即興重覆段比起以往更加猛烈快速。這張專輯成為猶大祭司的經典作品之一,在金屬百科 上獲得93%的正面評價[ 76] 。不但改變了外界看法,也影響了鞭擊金屬 、速度金屬 與力量金屬 的發展[ 77] 。
10月,展開宣傳《痛苦終結者》的世界巡演,替他們暖場的樂團包括了麥加帝斯、潘特拉 、神碑 和聖約 。1991年1月23日,參加在巴西舉辦的里約搖滾 音樂節,聚集約十萬人。
1991年8月,羅柏在多倫多 的演出中受傷,他在舞台上騎著機車時,因被乾冰的煙霧掩藏,導致他沒看見鼓座後面的設備而猛力撞上[ 78] 。表演暫停數分鐘後,恢復知覺的羅柏繼續完成剩餘演出,最後才去醫院。貝斯手伊恩·希爾後來表示:「他一定很痛」[ 79] 。
主唱離團、樂團沉寂(1992 - 1996年)
1991年7月4日,主唱羅柏宣布將要離開猶大祭司,8月17日是他離開前最後的演出。9月,他組了自己的鞭擊金屬樂團「戰鬥 」[ 80] 。他也針對唱片公司對樂團的限制而控告了Sony唱片 。由於合約上載明的義務,羅柏到1992年5月才正式退出[ 81] 。失去主唱的猶大祭司立即陷入困境,除了1993年5月18日發行紀念20周年精選輯《1979至93年金屬作品 》時,羅柏有回來樂團一小段時間外,樂團足足沉寂了四年,沒有任何活動和消息[ 80] 。
在1998年的採訪中,羅柏對MTV表明自己的同性戀 傾向[ 82]
「基於重金屬是講求男子氣概與英雄主義的音樂,為了做個稱職的主唱,我隱瞞了很久,這給我帶來極端的抑鬱和孤立感」[ 83] 。他也告訴《蒙特婁憲報 》:「原本以為金屬樂迷會疏遠我。但我收到來自世界各地令人難以置信的寬容回應,很多人支持我出櫃。金屬樂迷都一樣,他們富有同情心和愛心,這讓我如釋重負,感覺好多了」[ 84] 。
新主唱加入(1996 - 2003年)
1996年,吉他手唐寧偶然從朋友那拿到一卷美國致敬樂團「不列顛鋼片」的表演錄影帶,他們在一個偏僻的鄉下演出,專門翻唱猶大祭司的作品,團名也是猶大祭司1980年的專輯名[ 85] 。唐寧發現主唱"開膛手"提姆·歐文斯 的歌聲非常神似羅柏,於是邀請他到英國面試。提姆在成員面前唱完〈開膛手 〉後,當場錄取[ 80] 。在加入猶大祭司之前,提姆只是俄亥俄州 一個平凡的印表機推銷員[ 85] ,他在一夜之間進入自己憧憬的傳奇樂團、擔任主唱,紐約時報 以「金屬頭成為金屬之神」作為標題大幅報導[ 86] 。
獲得新主唱的猶大祭司,在1997年10月28日發行第十三張專輯《獵頭者 》,但評價褒貶不一。只給了兩顆星的Allmusic表示:「新主唱很有膽識,但這張專輯只是《痛苦終結者》的翻版,沒有創意,連唐寧和葛倫都變成男孩版的超級殺手。猶大祭司不放棄金屬的精神值得讚揚,但這張新作還是差強人意」[ 87] 。金屬網站「金屬重生」則有不同看法:「〈子彈列車〉似乎是〈痛苦終結者〉的衍生,快、重、咄咄逼人,令人難忘」[ 88] 。新專輯受到市場冷淡的反應,樂團檢討評估究竟哪裡出了問題,最終他們認為應該折衷,既要包含老樂迷喜歡的80年代作品,也要有些採樣器、工業風格的節奏[ 60] 。
2001年,提姆這段被視為「美國夢」成真的故事,被華納兄弟 公司拍成好萊塢 電影《搖滾巨星 》[ 85] 。這部以提姆為原型改編的電影,由馬克·華伯格 主演。原先片名叫《金屬之神》,並打算取得猶大祭司的授權合作。但樂團發現劇本沒有根據事實後回絕,華納兄弟公司更改劇本及片名[ 89] 。這部電影雖然讓許多觀眾認識了猶大祭司和金屬樂,但提姆表示「這是他們從我的故事編造出的東西。如果可以起訴,我會的」[ 85] 。吉他手葛倫也說:「我們拒絕這部電影用猶大祭司的名字,這不是我們樂團的故事,它也不是提姆的夢想」、「如果人們因為電影的故事情節而誤解猶大祭司,那我們將會訴諸法律行動」[ 85] [ 89] 。
2001年7月16日,發行第十四張專輯《崩壞 》,收到的評價和《獵頭者》大同小異,且銷量下滑[ 90] 。Allmusic表示:「這是張有趣的專輯,聽的時候會覺得:"這樂團好像猶大祭司"。雖然這是非常棒的專輯,但它配不上猶大祭司的歷史地位和名聲。他們已經是另一支樂團了,應該改個團名才對」[ 91] 。
前主唱回歸、搖滾榮耀(2003 - 2006年)
2005年的猶大祭司
2002年開始,流傳著羅柏將會回到猶大祭司的消息[ 90] [ 80] 。經過十一年的分開,2003年7月,猶大祭司和羅柏·哈爾福德宣布重聚[ 92] 。而提姆則和樂團友好的分開,他隨後加入「冰凍大地 」擔任主唱[ 93] 。
2004年5月11日,發行典藏套裝盒組《金屬秘笈 》。恢復原陣容的猶大祭司也展開了懲戒世界巡演 ,並參加了奧茲音樂節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都報導了猶大祭司與羅柏的回歸[ 80] 。
2005年3月1日,發行第十五張專輯《懲戒天使 》,登上告示牌200大專輯榜 第17名,是他們在美國前三高的名次[ 94] 。這張專輯被認為是樂團的成功回歸,他們照慣例展開全球宣傳巡演[ 90] ,Allmusic表示:「毫無疑問,金屬之神回來了」[ 95] 。
2006年5月25日,猶大祭司進入VH1 頻道「搖滾榮耀」行列[ 96] 。6月,懲戒世界巡演後,主唱羅柏宣布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金屬之神娛樂 ,以保護自己的版權,並希望扶助更多新的金屬樂團[ 90] 。
專輯《諾斯特拉達姆士》、獲葛萊美獎(2008 - 2010年)
2009年的猶大祭司
2008年6月17日,發行第十六張專輯《諾斯特拉達姆士 》,樂團同時展開2008/2009世界巡迴 ,共計演出了143個場次[ 97] 。這是他們第一張概念專輯,靈感來自於十六世紀的法國預言家諾斯特拉達姆士 [ 98] 。樂團在錄製時加入交響樂器,包括鍵盤和合唱團,這是他們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嘗試[ 99] 。音樂網站「音樂衛星 」表示:「《諾斯特拉達姆士》剔除了速度金屬和硬式搖滾,取而代之的是交響金屬 。顯而易見,他們在一個陌生的風格裡奮鬥著」[ 100] 。金屬網站「金屬重生」則表示:「儘管《諾斯特拉達姆士》是一張很正經的好專輯,但肯定不會是猶大祭司的經典佳作,它是偉大金屬樂團的冒險和實驗產品」[ 88] 。主唱羅柏表示:「我們有些樂迷只想聽《痛苦終結者》《痛苦終結者》和《痛苦終結者》。當然,這很正常,不過如果想聽《痛苦終結者》你大可放CD來聽。我認為,一個樂團就應該讓他們去做想做的音樂。我們做的音樂,有些人立刻就有共鳴,有些則需要花一些時間」[ 8] 。
2009年2月初,猶大祭司加入各大樂團聯名反對票券高價轉售(黃牛票)的行列,他們譴責這種不當行為,並呼籲樂迷只透過官方的管道來購買門票[ 101] 。同月,樂團在英國、愛爾蘭、瑞典、葡萄牙、義大利、法國舉行歐洲巡演。6月至8月,完成北美巡演。2009年7月14日,發行第五張現場專輯《現場:邪惡之觸 》,其中收錄的現場曲〈黨同伐異 〉獲第52屆葛萊美獎 「最佳金屬樂演奏獎」[ 102] ,此前曾經歷四次葛萊美奬提名都未能獲獎。主唱羅柏表示:「獲獎的霎那,一切似乎都變了。你成為葛萊美俱樂部的一員,真是妙不可言。"葛萊美獎...猶大祭司",這是世上最好的事情之一」[ 103] 。
吉他手唐寧退休、墓誌銘世界巡演(2010 - 2011年)
2011年的猶大祭司
2010年12月7日,猶大祭司宣布將舉行告別巡演「墓誌銘世界巡迴 」,巡演從2011年6月7日開始,結束於2012年5月26日[ 104] 。在2011年1月接受採訪時,主唱羅柏針對樂團即將退休表示:
「我認為現在是時候了,你懂的。我們不是第一支說要告別的樂團,這只是人生旅程必經的路。明年初我們還會公布一些消息,所以,我們最主要是想請大家考慮一下,不要再難過了啦。開始慶祝吧!為我們大家、為猶大祭司幹過的豐功偉業而開心吧!」[ 105]
2011年1月27日,樂團宣布已經在進行創作,並聲明對未來的計劃:「這絕不是樂團的終點。事實上,我們目前正在編寫新的曲子,但我們打算這是最後一次大規模世界巡演」[ 106] 。5月26日在洛杉磯的新聞發布會上,吉他手葛倫談到新的創作方向:「是個大雜燴,在某種程度上,這次的專輯有更多的感悟。我想,這也是我們的告別專輯,雖然它可能不會是我們的最後一個作品。為了向我們的樂迷們致意,裡面有一些金屬國歌」[ 107] 。
新任吉他手李奇·福克納
4月20日,猶大祭司透過新聞稿以及線上音樂刊物發表官方聲明:
「猶大祭司遺憾的宣布 - 吉他手K·K·唐寧已經從樂團正式退休了,他將不會參加墓誌銘世界巡迴演唱會。樂團尊重他的決定,也希望他一切順利。其餘成員們一致認為,不論有多漫長而艱難,都應該繼續前進,不會讓世界各地的樂迷失望。由現年31歲 - 令人尊敬的吉他手李奇·福克納 (他曾與鐵娘子貝斯手史提夫·哈里斯 的女兒蘿倫·哈里斯 組團)接替即將開始的墓誌銘世界巡迴。他已完美融入樂團,李奇是一位偉大的天才,即時搶救了我們失火的舞台!墓誌銘巡迴的曲目將會涵蓋歷年所有的猶大祭司專輯,包括一些從未登台的經典老歌!由於樂團預計明年發行新專輯,金屬之神將再次巡視這顆星球,金屬樂、燈光、雷射光、機車和地獄之火已萬事齊備,這場秀不容錯過![ 108] 」
5月10日,主唱羅柏接受採訪時表示:「唐寧永遠無法被取代,他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需要任何山寨版的唐寧」[ 109] 。他也表達了對新任吉他手李奇的看法:「人們都在說,李奇是唐寧的年輕版複製人,看起來好像有唐寧的DNA,我認為這只是外表上的巧合。我們不可能說"喂,找個像唐寧的吉他手來替補吧",這太蠢了,我們要的是一個優秀的金屬吉他手,而李奇正是我們要找的人。能贏得這個位置是由於他的技術,而不是外表」[ 110] 。
5月25日,樂團在《美國偶像第十季 》中壓軸演出了〈夜生活〉和〈打破法律〉,這是替換吉他手後的首次演出[ 111]
。6月7日,樂團展開墓誌銘全球巡迴,首站為荷蘭 ,終站回到故鄉英國,共計演出了120個場次[ 112] 。10月18日,發行典藏套裝盒組《單曲精選 》,收錄1977年至1992年的51首單曲[ 113] 。
專輯《靈魂救贖》(2011 - 2016年)
2015年的猶大祭司
2011年8月,在《告示牌 》雜誌的採訪中,主唱羅柏表示:「我和葛倫大約有12到14首的歌曲雛型了,其中4首準備要錄製及混音。好消息是,明年猶大祭司的新專輯將會問世」[ 114] 。然而,一年後仍未發行新專輯。在2012年8月,《告示牌》雜誌又採訪了羅柏,他說:「直覺告訴我,明年我們將會看到成品,但我們不想承諾確切時間。我的態度就是"當它準備好的時候才能發表"。我不認為我們會懈怠,也不打算因為大家想聽、就一鼓作氣把它丟出來。為了關注和照顧所有的歌曲,我們做了很多工作。看著所有的一切,然後辛勤挑出最好的聲音,這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115] 。
2013年6月5,主唱羅柏證實,墓誌銘世界巡迴不會是樂團最後一次的巡迴:「我們的齒輪又轉動了,特別是因為李奇的加入,我們突然意識到,現在有更多的機會」[ 116] 。12月22日,樂團的官方網站宣布,2014年的某一天將會推出最新專輯[ 117] 。
2014年1月5日,猶大祭司被畫進動畫情景喜劇《辛普森家庭 》,〈打破法律〉也在節目中播放,他們的音樂被誤植為死亡金屬 [ 118] 。為此製片方又特別做了霸子·辛普森 向猶大祭司道歉的影片[ 119] 。
3月17日,在洛杉磯舉行的第三屆羅尼·詹姆斯·迪歐大獎的頒獎典體上,主唱羅柏除了談論他已故的朋友羅尼·詹姆斯·迪歐 ,也宣布新專輯已經完成[ 120] 。4月28日,樂團官方網站上傳了名為〈靈魂救贖〉的新單曲音軌[ 121] 。
7月8日,發行第十七張專輯《靈魂救贖 》,登上告示牌200大專輯榜第1名,是他們成立以來在美國最高的名次[ 122] 。另外在捷克 與芬蘭 也登上第1名[ 123] 。新作品得到廣泛好評,被譽為是一張經典的猶大祭司專輯。About.com表示:「這張專輯有很多驚人的吉他獨奏,新的吉他手李奇似乎激勵了樂團,他的詞曲創作非常契合這支傳奇老牌樂團,猶大祭司像換了血一樣充滿活力。當然還有'金屬之神'羅柏·哈爾福德,年過六旬的他仍然能在關鍵時飆出高音」[ 124] 。AllMusic也表示:「這是猶大祭司最明智、最自信也最冠冕堂皇的新時代專輯,它能夠與《命運之翼》和《不列顛鋼片》一同高居在上。毫無疑問,它夠格與那個時代的專輯並列」[ 125] 。金屬網站「金屬重生」則表示:「強悍的雙吉他陣線依舊,唐寧可以被取代嗎?不能,但是李奇做得很好。幾十年來,他們在金屬風格內探索過、改變過方向,有時成功、有時付出巨大代價。然而,猶大祭司最擅長的就是直球對決,總是帶頭衝破舊有的重金屬,也正是這張專輯傳遞的精神」[ 88] 。
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7日,樂團展開靈魂救贖巡迴 ,在全球五大洲共計演出了129個場次。摩托頭 、威豹 、龍族悍將 、撒克遜 等知名樂團都擔任了他們的暖場團[ 126] [ 127] 。
2015年11月,吉他手李奇接受Reverb.com 採訪時表示,樂團將在2016年展開新專輯的製作[ 128] 。2016年4月,美國搖滾樂雜誌《Loudwire 》披露了羅柏、葛倫和李奇回到錄音室工作的照片[ 129] 。
特色
音樂風格和影響力
猶大祭司開創的雙吉他攻擊,具有快速節奏,和非藍調、更乾淨的金屬樂聲,以及複雜編曲、快速過門與高音域的尖吼歌聲,對後來的歷史有重大影響[ 130] 。作家伊恩·克里斯蒂 在他的書《野獸之聲:重金屬完全甩頭史 》裡面寫道:
「黑色安息日的觀眾,領略了影響深遠的聲音。到了70年代中期,瘦李奇 帶來陰沉貝斯和複雜的雙吉他、埃利斯·庫珀 的舞台藝術、皇后樂團 的炙熱吉他和艷麗歌聲、以及打響中世紀題材的彩虹 ...。直到猶大祭司的出現,才從硬搖滾各種不同的亮點中,簡化並統一了金屬樂音調。這是第一次,重金屬成為一個真正屬於它自身的流派」[ 131]
其音樂風格根植於重金屬,也透過不同專輯展現過各種元素,成為往後各式重金屬流派的衍生源頭。首張專輯《搖滾蘿拉》偏重藍調搖滾 與硬式搖滾 ,同時也具有沉重即興重覆段的特徵,是毀滅金屬 的衍生源頭之一[ 132] 。第二張專輯《命運之翼》偏重前衛搖滾 ,開始呈現精湛的詞曲創作、歌劇式唱腔、古典色彩的雙吉他協奏與尖囂的獨奏,另外,也嘗試了迷幻元素、鍵盤音色與快速變拍。是速度金屬 、力量金屬 、交響金屬 與前衛金屬 的衍生源頭之一,也是現代重金屬成熟的開端[ 133] 。第三張專輯《罪後罪》削弱前衛搖滾的風格,開始使用雙踏大鼓 打擊十六分音符 低音節奏,與吉他的十六分音符低音節奏相結合,加強節奏感和侵略感,對金屬樂有決定性的重大影響,特別是對鞭擊金屬 的影響力[ 134] 。
經過成員不斷的試驗調校,第四張專輯《玷汙的階層》開始脫離傳統,緊湊的即興重覆段、密集化的鼓點、音色更清晰的貝斯[ 135] ,大幅稀釋了藍調搖滾的味道,完全成為重金屬音樂。是速度金屬和鞭擊金屬的衍生源頭之一,也表露了英國重金屬新浪潮 運動的早期跡象[ 136] ,被《金屬之鎚 》雜誌列為「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金屬樂專輯」[ 135] 。第五張專輯《殺戮機器》成為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典範之一,藍調元素消失,更前衛的快速點弦、同步的貝斯與大鼓低音、加快速度的節奏,繼續擴張侵略性[ 137] 。第六張專輯《不列顛鋼片》有重大突破,將金屬樂再度精進,速度、層次與感染力都明顯提升,以他們的方式統合金屬樂的音調,超越當時所有樂團的專輯,是現代重金屬音樂最主要的衍生源頭之一[ 138] 。
第七張專輯《切入點》強化上一張的風格,將重金屬變得更響亮,提高張力。第八張專輯《尖叫復仇》平衡了旋律風格和重型節奏。第九張專輯《信仰捍衛者》開始展現更激烈的速度、更強悍瘋狂的即興重覆段和更高亢的唱腔,而且不失旋律性。是力量金屬 的衍生源頭之一[ 139] 。第十張專輯《渦輪》開始了實驗性質,嘗試使用吉他合成器,使重金屬變得華麗,是前衛金屬的衍生源頭之一[ 65] 。第十一張專輯《砸下去》拋棄合成的吉他聲,回到快節奏的速度、鞭擊金屬風格[ 140] 。第十二張專輯《痛苦終結者》在傳統和極端形成完美交叉,暴力的雙主奏吉他攻擊、驚人的尖叫唱腔與非常戲劇性的氛圍,持續助長速度金屬的狂潮[ 140] 。第十四張專輯《崩壞》則含有新金屬 和工業金屬 的元素。
開創性
K·K·唐寧和葛倫·蒂普頓是非常著名的雙吉他組合
金屬媒體網站「金屬叛逆者」表示:「黑色安息日創造了重金屬,但將它完善的是猶大祭司」[ 133] 。他們是現今所有重金屬音樂的根源,該類型音樂圈的音樂人們也一再表示,猶大祭司是第一個真正的重金屬音樂[ 141] 。炭疽吉他手伊恩·斯科特說:「若沒有猶大祭司,就沒有今天的重金屬」。超級殺手吉他手凱瑞·金 說:「感謝猶大祭司,否則我今天沒機會玩這樣的音樂」[ 142] 。邪神大敵 吉他手麥可·阿莫特 也說:「對我來說,真正的重金屬是猶大祭司。因為他們除了金屬樂,沒有加任何其他東西。他們就是純度100%的重金屬。而像金屬製品那樣的樂團,已經沒有那麼金屬了」[ 143] 。
他們所奠定的基礎,對許多金屬樂手產生巨大影響,橫跨三個世代。從80年代初的英國重金屬新浪潮、速度金屬,80年代末的鞭擊金屬、力量金屬,到90年代初的死亡金屬等等[ 88] 。在聲音技術上,他們融合黑色安息日的沉重、深紫的技巧,加上些微的齊柏林飛船和他們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成為重金屬的祖先。在他們身後,逐漸發展出各大金屬流派[ 144] 。在1970年代末,很多硬式搖滾樂團就開始學習他們的元素,包括很多搖滾樂團也轉型為重金屬樂團。
此外,兩位吉他手也具有開創性意義。葛倫曾透露,他複雜獨奏的靈感是來自古典音樂 和吉米·罕醉克斯 ,並不斷納入新的技術,風格靈活,經常展現高度精準和侵略感的演奏[ 42] ,而唐寧傾向更原始、更粗麻、更強調速度的激情演奏[ 145] 。他們頻頻相互較勁、試圖超越對方的吉他獨奏,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兩人都是「雙吉他對決 」概念的先行者[ 146] 。在音樂中,這種手法能推升戲劇性張力,且能高度壓迫、刺激感官,使聽者難以喘息或情緒高漲,一直是重金屬音樂常被應用的典範[ 88] 。
地位
1999年、2002年與2008年,許多知名金屬樂團合作發行了三張《向猶大祭司致敬 》合輯,這些樂團包括萬聖節 、伽瑪射線 、摩托頭 等,顯示其對金屬樂的影響舉足輕重。另外,有許多頂尖的樂團在成立之初,就是從翻唱猶大祭司開始的,例如鞭擊金屬四巨頭中的超級殺手[ 88] 。猶大祭司在重金屬樂團中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地位、典範和影響力。主唱羅柏·哈爾福德並贏得「金屬之神」的稱號[ 8] [ 6] [ 7] 。2013年,獲MTV 評選為「史上最偉大的金屬樂團」第二名,僅次於黑色安息日[ 147] 。
現場表演和影響力
在人聲上,可以橫跨五個八度音 的主唱羅柏,其高亢、尖亮、乾烈的歌聲,與眾不同且辨識度極高,他的特色影響了力量金屬與黑腔的發展[ 133] 。他曾透露受到小理察 、貓王 、珍妮絲·賈普林 和勞勃·普蘭特 的影響,他們在專輯中的示範,讓他學會將自己的演唱能力推向極限[ 148] 。羅柏開創了具有驚人力量的歌唱技巧,與羅尼·詹姆斯·迪歐和布魯斯·迪金森 都是歌劇式唱腔的先驅,他們的技巧後來被力量金屬主唱與許多搖滾歌手採用[ 149] [ 150] 。他常遊走於低音咆哮、顫音、假音到刺耳的高聲尖叫之間,並且毫不費力的轉換腔調[ 151] 。羅柏也提到自己是皇后樂團的超級歌迷,其主唱佛萊迪·墨裘瑞 是他的英雄[ 152] 。
服飾
黑色皮革與金屬鉚釘是羅柏的招牌形象
除了聲音,猶大祭司顯著的視覺風格也革新、並定義了重金屬時尚。在1978年之前,金屬樂團幾乎都穿嬉皮 風格的服飾,例如鮮豔襯衫、毛衣和高腰喇叭褲等[ 153] 。當猶大祭司發行第五張專輯《殺戮機器》時,他們開始穿起完全不同的服飾:打上金屬鉚釘的皮衣、皮褲、皮手套、手環、腰帶、護腿、皮靴和鎖鏈,就連吉他背帶也打上滿滿的鉚釘。因銜接上講究陽剛氣息的英國重金屬新浪潮,這種全黑的皮革/金屬裝扮成為展現男子氣概的典範,也是重金屬音樂最根深蒂固的象徵[ 152] 。
首先將哈雷機車騎上舞台的主唱羅柏,引入重機騎士的硬派風格。他也時常戴上警帽和墨鏡、手持皮鞭、在腰際掛著手銬,將S&M風格引入重金屬音樂[ 152] 。很快的,其他樂團紛紛效仿猶大祭司的穿著,例如鐵娘子 第三任主唱保羅·迪安諾 ,他也開始穿上皮夾克和鉚釘手環。這在80年代初引發了一場金屬樂復興,猶大祭司的音樂與形象都一躍成名。英國重金屬新浪潮、死亡金屬、鞭擊金屬與挪威早期的黑金屬,都開始借鑒羅柏的服裝風格[ 152] 。
2009年,羅柏在採訪中說起這段緣故:「這是出於我們的試驗。我記得在寫〈末路狂飆〉這首歌的時候,腦海中整個形象就出來了,我們想把機車騎上舞台。照理講,如果我要騎重機演唱,就該穿件重機外套才合適。當時我們正在發展更響亮、躁進和侵略性的音樂,但是外表還沒有到位。我上台前都會看著鏡中的自己,於是拿起夾克和背心,把能找到的鉚釘全用上了。最後,我們看來起終於像自己做的音樂了。很快的,樂迷也選擇穿這種服裝,成為它代表的形象。一路走來就是這麼奇妙」[ 154] 。
成員
伊恩·希爾
羅柏·哈爾福德
葛倫·蒂普頓
史考特·特拉維斯
李奇·福克納
錄音室樂手
西門·菲利浦 – 鼓手(1977年)
唐·艾瑞 – 鍵盤手、合成器(1990年,2001年,2005年,2008年)
第一批成員
亞倫·阿特金斯 – 主唱(1969 - 1973年)
約翰·佩里 – 吉他手(1969年)
厄尼·查塔威 – 吉他手(1969年)
布魯諾·史提芬希爾 – 貝斯手(1969 - 1970年)
約翰·帕特里奇 – 鼓手(1969 - 1970年)
音樂作品
影像作品
單曲
風火輪 (1983年)
愛的刺痛(1984年)
有些人該甩甩頭了 (1984年)
渦輪情人 (1986年)
鎖定 (1986年)
家長陪同 (1987年)
約翰尼·B·古德 (1988年)
砸下去 (1988年)
我是搖滾客(1988年)
痛苦終結者(1990年)
邪惡之觸 (1991年)
夢遊者(1992年)
下地獄(1997年)
機械員(2001年)
革命 (2005年)
戰爭(2008年)
靈魂救贖(2014年)
重要獎項
2007年 - Kerrang!音樂獎名人堂
2010年 - 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
2015年 - Kerrang!音樂獎獨立精神獎
參考資料
^ 1.0 1.1 Glasgow SECC | Judas Priest Epitaph Tour 2011 . Glasgowvant. 1999-02-22 [2011-07-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3-22) (英语) .
^ Judas Priest Albums Ranked Worst to Best .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6-09-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31) (英语)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An Interview with Judas Priest's Ian Hill . PopMatters . 2015-06-01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0-17) (英语) .
^ Daniel Bukszpan《The Encyclopedia of Heavy Metal: Completely Revised and UpdatedPaperback》(2012)ISBN 978-1402792304 ,第12頁
^ Ian Christe 《Sound of the Beast: The Complete Headbanging History of Heavy Metal 》(2004)ISBN 978-0380811274 ,第19-20頁
^ 6.0 6.1 Judas Priest’s Rob Halford Explains ‘Metal God’ Trademark .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9-19) (英语) .
^ 7.0 7.1 Rough Guides《The Rough Guide to Heavy Metal (Rough Guide Reference)》(2005)ISBN 978-1843534150 ,第172頁
^ 8.0 8.1 8.2 猶大聖徒公佈告別巡演 重金屬傳奇退出歷史舞台 . 新浪 . 2010-12-09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14) (中文) .
^ The Judas Priest History . Jugulator.net. [2014-05-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5-30) (英语) .
^ Former Judas Priest Singer Completing Work on Autobiography . Blabbermouth.net. 2004-07-02 [2014-05-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3) (英语) .
^ AL ATKINS EX-SINGER IN JUDAS PRIEST The origin of the name Judas Priest is in a novel by Louis L'amour, Treasure Mountain. – JUDAS PRIEST 1969 -1973 . Allanatkins.pwp.blueyonder.co.uk. 1973-02-19 [2010-11-0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9-03) (英语) .
^ Al Atkins interview about Judas Priest and his latest album Serpent's Kiss . Klemen Breznikar. [2016-02-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4-11) (英语) .
^ Early Judas Priest Guitarist Ernie Chataway Dies at 62 . Loudwire . [2014-05-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27) (英语) .
^ Ex-Judas Priest Singer Says Band Could’ve Sounded Like AC/DC If He Stuck Around . Ultimateclassicrock.com. [2014-05-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2-06) (英语) .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K.K. – Glenn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Post on the official Judas Priest Facebook pag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1-12-02. Retrieved 2011-12-14.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Rocka Rolla . [2007-10-2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7-10-16).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Forging The Metal . Thexquorum.com. [2014-04-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3-18) (英语) .
^ Hotell Sentralt i Tønsberg - Quality Hotel Klubben . Nordicchoicehotels.no. [2014-04-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7-03) (英语) .
^ Newspaper cutting : Lydsjokk pa Klubben . Kkdowning.net. [2014-04-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11-12) (英语) .
^ Judas Priest Behind The Music Remastered: Judas Priest . MTV . [2014-05-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4-27) (英语) .
^ Judas Priest - Never Satisfied statistics . Setlist.fm. [2015-11-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23) (英语) .
^ 猶太祭司 在Allmusic 上的頁面. [2011-07-01].
^ Martin Popoff 《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 ,第41頁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 ,第39頁
^ Bogdanov, Vladimir; Chris Woodstra; Stephen Thomas Erlewine. All music guide to rock: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rock, pop, and soul . Hal Leonard. 2002: 第605–606頁 [2016-09-18 ] . ISBN 978-0-87930-653-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16) (英语) .
^ Popoff, Martin. Top 500 Heavy Metal Songs of All Time . ECW Press. 2003 [2016-09-18 ] . ISBN 978-1-55022-530-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2-15) (英语) .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 ,第30-31頁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 ,第29頁
^ Judas Priest Newcastle City Hall October 1978 . Vintage Rock.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0-14) (英语) .
^ Brian J. Bowe《Judas Priest: Metal Gods》Enslow Publishers.(2009)ISBN 978-0766030299 ,第39頁
^ Neil Daniels 《The Story of Judas Priest: Defenders of the Faith》Omnibus Press.(2007)ISBN 978-0857122391 ,第102頁
^ Brian J. Bowe《Judas Priest: Metal Gods》Enslow Publishers.(2009)ISBN 978-0766030299 ,第41-42頁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 ,第41-42頁
^ Jeff Wagner《Mean Deviation: Four Decades of Progressive Heavy Metal》Bazillion Points Books.(2010)ISBN 978-0979616334 ,第17頁
^ Martin Popoff《The Collector's Guide To Heavy Metal》Collector's Guide Publishing .(1997)ISBN 978-1896522326 ,第280–281頁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 ,第49頁
^ Credits: Sin After Sin . Allmusic . [2010-03-19 ] (英语) .
^ Gold & Platinum . 美國唱片業協會 .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01) (英语) .
^ Roberts, David. British Hit Singles & Albums 19th. London: Guinness World Records Limited. 2006: 第291頁. ISBN 1-904994-10-5 (英语) .
^ 41.0 41.1 41.2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Prato, Greg. Biography: Judas Priest . Allmusic. [2010-06-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8-31) (英语) .
^ 42.0 42.1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artin Popoff《The Collector's Guide To Heavy Metal》Collector's Guide Publishing .(1997)ISBN 978-1896522326 ,第341頁
^ Daniels, Neil. The story of Judas priest: Defenders of the faith . Omnibus Press . 2007 [2016-09-18 ] . ISBN 978085712239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3-01).
^ Gold & Platinum . 美國唱片業協會 .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0-05) (英语) .
^ Heavy Metal: The Music and Its Culture - Deena Weinstein - Google Boeken . Books.google.com. [2014-05-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23) (英语) .
^ Unleashed in the East > Overview' . AllMusic . [2007-04-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04) (英语) .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Alumni Profile . Thexquorum.com. [2014-05-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5-15) (英语) .
^ Robinson, Joe. 11 Classic Rock Artists That Shaped Heavy Metal .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3-05-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3-16) (英语) .
^ " Judas Priest Artist Official Charts" . 英國專輯排行榜.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12-18) (英语) .
^ 51.0 51.1 Gold & Platinum .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0-05) (英语) .
^ British Steel review . AllMusic. [2012-05-0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8-18) (英语) .
^ Bowar, Chad. Judas Priest - 'British Steel: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 About.com . [2012-05-0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3-24) (英语) .
^ British Steel - 30th Anniversary專輯資訊 . Omusic . [2016-09-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9-19) (中文) .
^ Rocker, Ron. Judas Priest - Breaking The Law Lyrics . SongMeanings.com. [2016-03-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5) (英语) .
^ Scott Ian 《I'm the Man: The Story of That Guy from Anthrax》(2014)ISBN 978-0306823343 ,第30頁
^ Judas Priest - Hell Bent For Leather Live San Bernardino 1981 . YouTube . 2011-07-29 [2014-05-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6-30) (英语) .
^ Huey, Steve. AllMusic review . [2013-05-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05) (英语) .
^ Gold & Platinum .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01) (英语) .
^ 60.0 60.1 60.2 60.3 Screaming for Vengeance Info Page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10-27).
^ 61.0 61.1 Gold & Platinum .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14) (英语) .
^ 62.0 62.1 Gold & Platinum .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2-12) (英语) .
^ Defenders of the Faith Info Page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2016-09-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7-02-05) (英语) .
^ Collins recalls Led Zep ‘disaster’ . Classic Rock.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11-09) (英语) .
^ 65.0 65.1 Huey, Steve. Judas Priest - Turbo review . AllMusic. All Media Guide. [2014-05-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5-28) (英语) .
^ Travers, Paul. Treasure chest.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Love in Rock. Rob Halford. Kerrang! . No. 1211. 2008-05-24: 第52頁 (英语) .
^ Kelly O. Heavy Metal Rules, All That Punk Shit Sucks . The Stranger. 2011-05-18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5-24) (英语) .
^ Sharpe-Young, Garry. Metal: The Definitive Guide: Heavy, NWOBHM, Progressive, Thrash, Death, Black, Gothic, Doom, Nu . Jawbone Press. 2007: 第36頁. ISBN 9781906002015 (英语) .
^ songDisplay . Mike Stock Music. [2016-09-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11-26) (英语) .
^ RIAA Searchable Database: search for Judas Priest .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15-06-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1-04) (英语) .
^ Interview with Scott Travis from the DVD "Classic Albums – British Steel" . [2010-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7-12) (英语) .
^ Moore, Timothy. Scientific Consensus and Expert Testimony: Lessons from the Judas Priest Trial . Skeptical Inquirer . 1996-11-20 [2006-11-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08-05) (英语) .
^ Moore, Timothy. Scientific Consensus and Expert Testimony: Lessons from the Judas Priest Trial . Skeptical Inquirer . 1996-11-05 [2006-11-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08-05) (英语) .
^ Bill Hicks ; John Lahr . Love All the People: Letters, Lyrics, Routines . Constable & Robinson . 2004 [2015-04-20 ] . ISBN 1-84119-878-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7-03) (英语) .
^ Morse, Steve. Grammys focus on fresh faces, jilt Madonna . 波士頓環球報 (紐約時報公司 ). 1991-02-11 [2009-12-17 ] . (原始内容 (fee required) 存档于2019-07-01) (英语) .
^ Painkiller . 金屬百科 . [2016-09-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6-08) (英语) .
^ 猶大祭司之豪佛 Halford . 五大唱片. [2016-09-18 ] (中文) . [失效連結 ]
^ Ling, Dave. Judas Priest: The Making of Painkiller . Daveling.co.uk. 2003-12-25 [2007-07-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4-11-07) (英语) .
^ Q&A with Rob Halford Overview . 蒙特婁憲報 . [2009-08-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4) (英语) .
^ 80.0 80.1 80.2 80.3 80.4 War of Words Info Page . 金屬百科 .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9-18) (英语) .
^ War of Words Info Page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2007-04-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7-02-05) (英语) .
^ Rob Halford Discusses Sexuality Publicly for the First Time . MTV News . 1998-01-15 [2010-05-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7-04) (英语) .
^ 《經典搖滾客》一生搖滾 傳奇主唱坦然出櫃 . Yahoo奇摩 . 2014-06-03 [2016-09-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6-04) (中文) .
^ 11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Rob Halford . Loudwire. 1998-01-15 [2016-09-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5-19) (英语) .
^ 85.0 85.1 85.2 85.3 85.4 Death of a salesman birth of a rock star . 衛報. 2011-11-09 [2016-09-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27) (英语) .
^ A Metal-Head Becomes A Metal-God. . 紐約時報 . 1997-07-27 [2016-09-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14) (英语) .
^ Jugulator review . AllMusic.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8-16) (英语) .
^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Judas Priest (n) 1. Heavy Metal! Any questions? . No Life Til Metal. [2016-09-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12-30) (英语) .
^ 89.0 89.1 Judas Priest Turn Their Backs on "Rock Star" Movie . MTV.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9-30) (英语) .
^ 90.0 90.1 90.2 90.3 Judas Priest Biography . 100 XR.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14) (英语) .
^ Demolition review . AllMusic.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5) (英语) .
^ Interview with Rob Halford of Two . NY Rock. [2012-09-0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9-07) (英语) .
^ Tim "Ripper" Owens interviewed by Metal Rules. . Metal Rules . [2011-11-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3-06) (英语) .
^ Judas Priest . 告示牌 (雜誌) .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6-16) (英语) .
^ Angel of Retribution review . AllMusic.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26) (英语) .
^ [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Saulnier, Jason. Rob Halford Interview, Judas Priest Singer talks Rare Recordings . Music Legends. 2011-04-16 [2013-05-0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8-04) (英语) .
^ >Judas Priest Confirmed For Denmark's Roskilde Festival . blabbermouth.net. [2008-03-10 ] (英语) .
^ Nostradamus (album) . [2013-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3-13) (英语) .
^ Stagno, Mike. Judas Priest – Nostradamus . Sputnik Music . 2008-06-14 [2014-11-02 ] (英语) .
^ Judas Priest Issues Warning About Ticket Prices . idiomag . 2009-02-13 [2009-02-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06-28) (英语) .
^ Judas Priest Grammy Nomination for Dissident Aggressor . Judaspriest.com. 2009-12-04 [2010-11-0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12-13) (英语) .
^ Reesman, Bryan. Rob Halford: Back To The Future . Attention Deficit Delirium. 4 June 2010 [2010-06-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6-28) (英语) .
^ JUDAS PRIEST Announces Farewell 'Epitaph' Tour – Dec. 7, 2010 . Blabbermouth.net. 2010-12-07 [2010-12-08 ] (英语) . [永久失效連結 ]
^ ROB HALFORD Doesn't Want Fans To Be Sad About JUDAS PRIEST's Upcoming Farewell Tour . Blabbermouth.net. 2011-01-11 [2011-01-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1-15) (英语) .
^ JUDAS PRIEST Working on New Material – Jan. 27, 2011 . Blabbermouth.net. 2011-01-27 [2011-01-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1-30) (英语) .
^ JUDAS PRIEST: More Video Footage Of Los Angeles Press Conference – 2011-05-25 . Roadrunner Records . [2011-10-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8-20) (英语) .
^ News – K.K. DOWNING retirement Press Release . JudasPriest.com. 20 April 2011 [10 July 201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7-02) (英语) .
^ JUDAS PRIEST Begins Rehearsing For 'Epitaph' World Tour . Blabbermouth.net. 2011-05-10 [2011-05-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5-14) (英语) .
^ Judas Priest’s Rob Halford: New Guitarist’s Skills, Not Resemblance to K.K. Downing, Earned Him the Job .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1-06-15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10) (英语) .
^ JUDAS PRIEST Performs On 'American Idol' Finale; Video Available . Blabbermouth.net. 2011-05-25 [2011-05-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5-29) (英语) .
^ Richard Warrell. Judas Priest – Hammersmith Apollo, London (26/05/2012) . Born Music Online. 2012-05-25 [2012-08-20 ] (英语) . [永久失效連結 ]
^ JUDAS PRIEST To Release 'Single Cuts' In August . Blabbermouth.net. 2011-06-07 [2011-06-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11) (英语) .
^ JUDAS PRIEST Singer Says '12 Or 14' Songs Have Been 'Completely Mapped Out' For Next Album . Blabbermouth.net. 2011-09-01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10) (英语) .
^ Judas Priest Hints at New Music for 2013 . 告示牌. 2012-08-06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7-12) (英语) .
^ JUDAS PRIEST's Rob Halford, Richie Faulkner Talk Epitaph, 40th Anniversary – "It's Not The End of Touring; We Are Still Going To Be Going Out There" . Bravewords.com. 2013-06-05 [2013-06-1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6-12) (英语) .
^ Official Judas Priest news: Christmas message . JudasPriest.com. 2013-12-22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4-29) (英语) .
^ Beaumont-Thomas, Ben. The Simpsons apologise to Judas Priest for calling them 'death metal' . 衛報 . 2014-01-14 [2014-01-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25) (英语) .
^ Bart Simpson Apologizes for Calling Judas Priest 'Death Metal' . 滾石 (雜誌) . 2014-01-13 [2014-01-2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4-30) (英语) .
^ Rob Halford: New Judas Priest Album Is ‘Finished’ and ‘F—ing Heavy’ . Loudwire. 2014-03-19 [2014-03-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4-07) (英语) .
^ Judas Priest Unveil New Track from Upcoming Album . Tapp Out Music. [2014-05-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11-06) (英语) .
^ Judas Priest . 告示牌雜誌.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6-10) (英语) .
^ Judas Priest: Redeemer Of Souls . 國際唱片業協會 . [2016-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6-10) (英语) .
^ Bowar, Chad. Judas Priest - Redeemer of Souls . About.com. [2014-07-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7-15) (英语) .
^ Monger, James Christopher. Review: Redeemer of Souls . Allmusic. [2014-07-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7-12) (英语) .
^ Judas Priest 2015 Redeemer of Souls Tour Schedule With Saxon . 2015-01-11 [2015-03-2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4-02) (英语) .
^ Judas Priest Tour Schedule . [2015-03-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11-05) (英语) .
^ Spotlight On: Judas Priest’s Richie Faulkner . Reverb.com . 2015-11-18 [2016-12-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7-29) (英语) .
^ Judas Priest Are Back in the Studio . Loudwire . 2016-04-19 [2016-12-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4-22) (英语) .
^ Robert Walser《Running With the Devil: Power, Gender, and Madness in Heavy Metal Music》(1993)ISBN 0-8195-6260-2 ,第6頁
^ Ian Christe 《Sound of the Beast: The Complete Headbanging History of Heavy Metal 》(2004)ISBN 978-0380811274 ,第19-20頁
^ Blast From The Past: Judas Priest – Rocka Rolla . Metal Recusants. 2014-09-06 [2016-09-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5-02) (英语) .
^ 133.0 133.1 133.2 Blast From The Past: Judas Priest – Rocka Rolla . Metal Recusants. 2014-09-06 [2016-09-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5-02) (英语) .
^ Cope, Andrew Laurence. Black Sabbath and the Rise of Heavy Metal Music . Ashgate Publishing. [2016-09-20 ] . ISBN 978140949398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25) (英语) .
^ 135.0 135.1 Judas Priest: Fall To Your Knees And Repent, If You Please . Louder Sound. 2011-06-20 [2018-04-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13) (英语) .
^ Stained Class review . AllMusic. 2010-12-07 [2010-1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4) (英语) .
^ Rock Hard (Hrsg.)《Best of Rock & Metal die 500 stärksten Scheiben aller Zeiten》(2005)ISBN 3-89880-517-4 ,第82頁
^ Roy Wilkinson. How Judas Priest invented heavy metal . 衛報. 2010-05-20 [2014-0-1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5-29) (英语) .
^ Judas Priest – Defenders of the Faith . Metal Recusants. 2015-03-05 [2016-09-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1-14) (英语) .
^ 140.0 140.1 Judas Priest – Painkiller . Metal Recusants. 2015-09-03 [2016-09-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9-04) (英语) .
^ ДОКТОР TIPTONИЗ JUDASPRIESTДАЕТ УРОК . fight-right. 1983-06-30 [2016-09-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9-23) (俄语) .
^ Joel McIver《The Bloody Reign of Slayer》(2009)ISBN 978-1847721099 ,第29頁
^ Interview – Michael Amott of Arch Enemy . CrypticRock. 2014-07-09 [2016-09-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14) (英语) .
^ Judas Priest - Metalogy (Columbia) 2004 . No Life Til Metal. [2016-09-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3-10) (英语) .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K.K. – Glenn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usic - Album Review - Judas Priest - Painkiller . RevelationZ. [2016-09-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23) (英语) .
^ MTV's Top 10 Heavy Metal Bands of All-Time . MTV. [2016-09-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5-11) (英语) .
^ Four Decades of Hellfire with Judas Priest (Interview) . Rock Cellar Magazine. [2016-09-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2-21) (英语) .
^ Hit Parader's Top 100 Metal Vocalists of All Time . Hearya.com. [2010-08-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9-08) (英语) .
^ Bruce Dickinson And Ronnie James Dio Are Heavy Metal's Top Singers . Legacy.roadrunnerrecords.com. [2010-08-01 ] (英语) . [永久失效連結 ]
^ Prato, Greg. AllMusic biography . AllMusic. [2015-11-0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1-05) (英语) .
^ 152.0 152.1 152.2 152.3 How Judas Priest invented heavy metal . 衛報. 2010-05-20 [2016-09-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0-06) (英语) .
^ Hell Bent Forever - Judas Priest's Rob Halford Interviewed . The Quietus. 2009-02-11 [2016-09-21 ] (英语) .
^ ROB HALFORD: 'I've Always Had Fun With Costume Changes With JUDAS PRIEST' . Blabbermouth.net. 2009-05-24 [2016-09-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6-09) (英语) .
外部連結
表演者 早期影響 非表演者 (艾哈邁德·艾特根獎) 音樂卓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