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
珍妃(1876年2月27日—1900年8月15日),谥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帝的嬪妃。光绪帝溫靖皇貴妃之胞妹。1889年入宮被封為珍嬪。 珍妃是光绪帝后宫中最受宠的嫔妃,但她於戊戌政變后被软禁,并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前夕逝世,一说是被慈禧太后强迫投入井中而死。 生平光緒二年二月初三日出生[1],生母侍妾趙氏。 按照清代挑選八旗秀女的年屆來計算,本應在光緒二年、光緒五年、 光緒八年和光緒十一年挑選外八旗秀女,這四場外八旗選秀最終都沒有舉行,直到光緒十一年,宮內才傳出懿旨,要在光緒十二年舉行外八旗選秀[2]。這場外八旗選秀持續到光緒十四年才正式結束,過程中進行了數次挑選[2]。光緒十二年二月十九日,進行第一次挑選,備選秀女總共有九十三名,其中三十六名被記名,包括日後的孝定景皇后和瑾妃;同年八月二十一日,進行第二次挑選,記名秀女從三十六名減至十四名;光緒十三年二月十七日,進行第三次挑選,二十五名新及歲秀女中的十五名被記名,包括日後的珍妃;光緒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之前被記名的二十九名秀女以及兩名地方官之女,進行挑選,最終有十五名秀女被記名;同年十月初五日,十五名記名秀女入宮,進行最終遴選[2]。當日,副都統桂祥之二十一歲女葉赫那拉氏被指立為皇后,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五歲女他他喇氏被封為瑾嬪,而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三歲女他他喇氏則被封為珍嬪[3][4]。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壽西宮麗皇貴太妃位下官女子二名、壽三所玟貴妃位下官女子三名、壽三所璷妃位下官女子一名,被調配到景仁宮,預備服侍即將入宮的珍嬪[5];正月二十六日清晨,瑾嬪、珍嬪正式入宮;二月十八日,行瑾嬪、珍嬪冊封禮。 珍嬪入宮後多病。光緒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珍嬪「肝經有熱,肺胃痰飲,挾以寒火郁遏」,以致「胸悶咳嗽,咯之不爽」,有學者認為她患有勞嗽之症,可能是因為被患有多系統結核病的光緒帝傳染所引致的[6],直至十二月十九日,珍嬪「瘟熱漸退,表凉漸解,身疼頭痛輕減,肝胃火郁未消」,但是仍然「時或薰蒸」,以致「咽喉腫,而嚥之作疼」,並且「胸滿懶食,腹膨作脹,榮分過期未行」[7]。 得宠与获罪光绪大婚之后,皇后逐渐失寵,而瑾妃性情忠厚,不懂巴结人,與皇后走得很近,似乎同病相憐,与光绪相处漠漠。 珍妃生性乖巧,頗有心思,善解人意,聰明才智;工翰墨擅奕棋,於是珍妃憑借才智,深受光绪皇帝寵愛,日侍皇帝左右,加之珍妃工翰墨、会下棋,与光緒皇帝共食饮、共玩乐,“德宗尤寵愛之”,而與隆裕皇后不甚親睦。 根據史料記載珍妃曾怀孕,但在1894年10月28日懷孕約三個月的時候,她和慈禧的關係變得更加惡化。慈禧明知珍妃已懷孕,卻還對珍妃罰以「褫衣廷杖」重刑,导致小产。后來珍妃又得了婦科病,再也没有怀孕[8]。 珍妃入宫时,照片技術已傳入中国,但在当时相机被认为是污巧之物,会取人魂魄,致使人损寿;然而珍妃深受西洋之學影響,托人買來照相機,在景仁宮與養心殿拍照,成为清宫后妃中最早照相的嬪妃。 珍妃因年幼而最活泼,又聪明伶俐,思想较为开通,性格也很开朗。珍妃了解光緒皇帝沒有拍照過,所以在紫禁城為光緒皇帝拍照,但光緒帝之照片最後還是被慈禧所銷毀。 慈禧太后最初喜歡珍妃,認為珍妃聪明漂亮、乖巧伶俐、活潑機敏又知書達理,慈禧甚至經常要珍妃幫自己批閱奏章,而珍妃心靈手巧,為慈禧批答也百無一失。慈禧又听說珍妃寫了一手好字,写字画画的技艺提高得极快,挑剔的慈禧也常夸奖她,便常要她寫福、祿、壽、喜的擘窠大字,作為慈禧賞賜大臣的禮物。珍妃性喜丹青,又可兩手各執一枝筆,同時寫出娟秀的梅花篆字,慈禧還特地叫宮中的女畫師繆素筠教她繪畫花卉。 據傳,珍妃為了方便與光緒皇帝伴讀,會女扮男装,穿戴男子的冠服。 根據清朝制度,妃子例银每年300两,嫔为200两。根據珍妃開支檔案[9],於光绪二十三年及二十四年分別用银1,440两及1,012两,扣除例銀及賞銀,兩年各虧空670两左右。 對日甲午戰爭時,支持光緒皇帝的文廷式、志銳與對日持妥協態度的李鴻章極度不和;李鴻章授意心腹楊崇伊向慈禧参奏,誣陷珍妃干政與觊觎后位。[來源請求] 也因此文廷式被革職,志銳被貶為烏里雅蘇台参讚大臣。珍妃曾賣官[10]胡思敬的《國聞備乘》記載:“魯伯陽進四萬金于珍妃,珍妃言于德宗,遂簡放上海道”。 慈禧曾当面拷问珍妃,并从其宮中搜获记有其卖官收入的帳本。 光緒二十年十月,珍妃所居的景仁宮的八品官職首領史志祿,因錯差務而被革職,發配吳甸五年;景仁宮太監高萬枝在外招搖、干預公事,考慮到其不法情節較重,而被處死[11]。十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頒懿旨,指出本朝家法嚴明,後宮妃嬪從不准干預朝政。瑾妃和珍妃從前賢良謹慎,所以被薦舉晉封為妃,但是她們「近來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事」,於是貶瑾妃、珍妃為瑾貴人、珍貴人,以示薄懲[12]。同日,珍貴人位下有兩位官女子退出宮[13]。十一月初一日,慈禧太后下達兩道懿旨。第一道懿旨指出瑾貴人和珍貴人被恩准在上殿當差隨侍,但是要她們謹言慎行,改過自新。平日的裝飾和衣服都要按照宮內的規矩穿戴,所有使用的物件都不准違例。除了遇年節時,允許兩人照例向光緒帝呈遞食物以外,其餘時候都不能私自向光緒帝呈遞新巧稀奇的物件及穿戴等項。如果瑾貴人和珍貴人不遵守這些規則,一定會受到重責。第二道懿旨則指出皇后有統轄六宮之責。若妃嬪不遵家法,如在皇帝前干預國政、顛倒是非,皇后應嚴加訪查,從重懲辦,決不寬貸[14]。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慈禧太后頒懿旨:「加恩瑾貴人賞還瑾妃,珍貴人賞還珍妃」;同年十一月十二日,行瑾妃、珍妃冊封禮[15]。 光緒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珍妃位下有一名官女子因病退出宮[16],使珍妃身邊僅餘下五名官女子,此空缺直到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才進行填補[17]。 光緒二十四年,珍妃已經移居永和宮,與其姐瑾妃同居,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永和宮珍妃位下有三位官女子(即蘇拉七十兒之女大妞、蘇拉常得之女大妞、蘇拉福壽之女二妞)同時「因病退出宮」[18],使珍妃身邊僅餘下三位官女子,之後再無填補此三人的空缺。 沉井与后事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初六日,珍妃位下僅餘的三名官女子(即蘇拉林銑之女三妞、蘇拉廣連之女大妞、蘇拉長興之女二妞)被撥給永和宮瑾妃當差[19],使珍妃身邊沒有任何官女子服侍她。同年七月二十日,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七月二十一日辰時,光绪帝、慈禧太后等人出宮避難,當時珍妃已經坠井身亡。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初四日,珍妃安葬在恩濟莊過營地一座;十一月二十八日未時,光緒帝、慈禧太后等人回鑾至紫禁城;十一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頒懿旨,指出「上年京師之變,倉猝之中,珍妃扈從不及,即於宮內殉難」,追贈珍妃為珍貴妃[21]。同年十二月初三日,瑾妃位下的五名官女子,包括曾經服侍珍妃的三名官女子,被調配到鐘粹宮當差,服侍皇后[22]。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日,一名剛從瑾妃處調配到鐘粹宮服侍皇后的官女子「失腳落井」去世[23];正月初九日,兩名曾經服侍過珍妃的鐘粹宮官女子(即蘇拉長興之女二妞、蘇拉廣連之女大妞)同時因笨退出宫[24];二月初十日,一名曾經服侍過珍妃的鐘粹宮官女子(即蘇拉林銑之女三妞)因笨退出宫[25],自此宮內再沒有服侍過珍妃的宮女。 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初二日巳時,珍貴妃金棺從恩濟莊塋地的地宮中起出;三月初三日辰時,珍貴妃金棺自恩濟莊奉移,運至西陵梁格莊行宮東院正殿暫安[26];十一月十三日,端康皇貴妃到梁格莊行宮,在光緒帝和孝定景皇后的梓宮前舉哀行禮,然後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十一月十四日,端康皇貴妃到泰陵、昌陵、慕陵奠酒,然後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十一月十六日,即光緒帝和孝定景皇后入葬崇陵當日,珍貴妃金棺於卯正三刻移出梁格莊行宮,並且在午正三刻到達崇陵妃園寢,安奉在蘆殿內,端康皇貴妃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同日申時,珍貴妃金棺奉安在崇陵妃園寢的西寶圈[27]。 民國十年(1921年)三月,追封珍貴妃為恪順皇貴妃。 相片争议与丈夫光绪帝类似,关于她的相片亦有争议。故宫博物院在1930年、1960年分别公布过两张珍妃相片,照片中女子相貌相差甚远。1930年在《故宫周刊》“珍妃专号”发布珍妃照片。转述75岁的刘姓宫女回忆,称此照片为光绪二十一、二十二年(1895年、1896年)在南海拍摄。前清宫太监禁唐冠卿、陈紫田认为并非珍妃。2013年,第一张“珍妃”照片的女子后代公开家族照片,最终确定她为婉容的祖母[28][29]。 1960年《故宫博物院院刊》刊出第二张珍妃照片,照片上半部有“贞贵妃肖像”五个字。经两位前清太监指认为珍妃。 1990年代,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旧藏人物照片集》(1990年)和《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1994年)展示没有“贞贵妃肖像”五字的珍妃照片版本。 2021年3月,历史影像学者徐家宁在成都讲座中谈及此照片。他指原版照片上的“贞贵妃肖像”五个字通常是暗房合成,说明照片底片采用明胶银盐纸基工艺处理。这种工艺直到1910年代末才开始在中国流行。他亦指珍妃额前极短的刘海,是1900年代从娼妓传出的一种时髦发型——“满天星”[30]。 1910年出版的画册《海上惊鸿影》已经收录了1960年版的珍妃照片。事实上,这张照片上的人物是北京名妓黄云仙,她后来又改花名为“湘云”。有关黄云仙人生的记载极少,一说于1918年时赎身为民[31]。现今不能断言珍妃是否有留存于世的照片。 家庭
文藝作品
影视形象
注释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Information related to 珍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