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納定律 (Verner's law),由卡爾·維爾納 於1875年提出,該定律描述了發生在原始日耳曼語 (PGmc)中的一次歷史音變 ,指出了,出現在非重讀音節 的末尾的清擦音 *f, *þ, *s和*x,經過濁化 轉變成了*b, *d, *z和*g。
疑團
發現了格林定律 以後,在運用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不規則現象。原始印歐語 (PIE)的清塞音 *p, *t, *k按照格林定律本應該在原始日爾曼語中分別轉變成*f, *þ(齒間擦音)和*x(舌根擦音),通常情況下的確是這樣的。但是,在一大批的同源詞中,以其在拉丁語 、古希臘語 、梵語 、和波羅的語 中的形態可斷定其PIE音素 是*p, *t, *k,在日爾曼語中卻表現爲濁塞音*b, *đ, *g。
起先,少許的「異常」並未引起過多的關注,學者們更熱心於發現更多「規則」的實例。然而,終究還是有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不再滿足於這些「聽話」子集,而是決心要構建出普遍適用的「無例外」的音變規則體系。
一個由PIE的*t到PGmc的*d的典型例子是*ph₂tēr(「父」,*h₂ 表示喉音 ,e上的一橫是長音記號)與*fađēr的對映(而不是預期的*faþēr )。有趣的是,同爲親屬稱謂且結構也相似的PIE:*bʰreh₂tēr (「兄弟」)所對映的PGmc:brōþēr則完全符合格林定律。更有意思的是,我們經常會發現,與PIE:*t對映的*þ和*đ還可以分別出現在同一詞根的不同形態中,如*werþ-(「轉」)字的單數 第三人稱 過去時 爲*warþ,而複數 型和過去分詞 卻作*wurđ-(加相應的屈折詞尾)。
解答
卡爾·維爾納第一個開始去探求,究竟是甚麼原因決定了這兩種結果的分配。通過觀察,他發現,這些發生了不按「規則」的濁化的清擦音不會出現在詞首,而且前臨的元音在PIE中都是非重音。在現代日爾曼語中重讀音節多固定在詞首,但是原始的PIE重音位置很多都在希臘語和早期梵語中保留了下來。*ph₂tēr 和*bʰreh₂tēr 之間最要緊的區別就在於,前者的重音在第二音節,後者卻是位於詞首(cf.梵語的pitā́ 和bhrā́tā )。
類似的,*werþ- 和*wurđ- 的差異也因重音位詞幹和屈折詞尾(首音節輕讀)的不同而得以解釋。還有其他一些符合維爾納定律的例子,比如:現代德語 的ziehen | (ge)zogen(「拉」)< PGmc. *tiux- | *tug- < PIE *déuk- | *duk´- (「引」).
維爾納定律還有一個伴隨產物:即在此規則下,PIE中的s在PGmc的某些詞中轉變成了z。繼而,在斯堪的納維亞語 和西部日爾曼語支 的德語、荷蘭語 、英語 和弗里斯蘭語 中,z又轉變成了r,維爾納定律解釋了某些屈折變化中/s/和/r/的交替。比如,古英語 動詞ceosan(「選」,現代英語作「choose」),複數過去時爲curon過去分詞爲 (ge)coren < *kius- | *kuz- < *ǵéus- | *ǵus- (「嘗,試」)。假如聲母未發生轉變的話,coren的詞形可能會一直保存在英語中(cf. kiesen : gekoren(choose,古語))。但是維爾納的/r/在「were」(現代英語系動詞 「是」的複數過去時)中就沒有被磨滅——were < PGmc. *wēz- 與was(「是」的單數過去時)對立。類似的lose(英語lost「丟失」的弱化形)也有一個forlorn與之相配(cf.荷蘭語verliezen : verloren;在德語的對映詞中,/s/已經磨滅,lose對映爲verlieren,forlorn對映verloren)。
維爾納定律的時限
日爾曼語言發生了重移至詞首的轉變之後維爾納定律就不再適用了。因為古語的重音位置才是導致此類濁化的必要條件,從清輔音向相應濁化變體轉變所依賴的環境被重音的移動取消了。然而最近有觀點認為維爾納定律在「後」格林定律 時代仍然有效。专家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即使转化方向相反最终结果也有可能是一样的。
意義
卡爾·維爾納於1876年在歷史語言探索 雜誌上發表了題爲Eine Ausnahme der ersten Lautverschiebung (「一個音變特例」)論文中闡述了他的發現。但是早在一年前在他寫給Vilhelm Thomsen (維爾納的朋友和導師)的一封私信中他就已經簡要地講述了這一理論。
維爾納的發現在年輕一代比較語言學家——所謂新語法學家 ——中間激起了極大的熱情。因為它爲新語法學家們所追求的無例外的音變規則("die Ausnahmslosigkeit der Lautgesetze ")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延伸閱讀
Ramat, Paolo, Einführung in das Germanische (Linguistische Arbeiten 95) (Tübingen, 1981)
Wolfram Euler , Konrad Badenheuer: Sprache und Herkunft der Germanen — Abriss des Protogermanischen vor der Ersten Lautverschiebung [Language and Origin of the Germanic Peoples — Compendium of the Proto-Germanic Language prior to First Sound Shift ], 244 p., ISBN 978-3-9812110-1-6 , London/Hamburg 2009
Kortlandt, Frederik , Proto-Germanic obstruents. — in: Amsterdamer Beiträge zur älteren Germanistik 27, p. 3–10 (1988).
Koivulehto, Jorma / Vennemann, Theo , Der finnische Stufenwechsel und das Vernersche Gesetz. - in: 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und Literatur 118, p. 163–182 (esp. 170–174) (1996)
Noske, Roland, The Grimm–Verner Chain Shift and Contrast Preservation Theory. — in: Botma, Bert & Roland Noske (eds.), Phonological Explorations. Empirical, Theoretical and Diachronic Issues (Linguistische Arbeiten 548), p. 63–86. Berlin: De Gruyter, 2012.
Vennemann, Theo , Hochgermanisch und Niedergermanisch. — in: 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und Literatur 106, p. 1–45 (1984)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