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行星故事

1951年3月《行星故事》封面,艾伦·安德森绘

行星故事》(英語:Planet Stories)是1939至1955年虚构之家出版的美国纸浆科幻杂志,主要刊登太空或其他行星题材的星际历险小说,早期主要面向青少年读者。杂志共发行71期,均由马尔科姆·里斯任主编或总编。《行星故事》与《行星漫画》基本在同期面世,《行星故事》早期很可能是靠《行星漫画》输血维持。《行星故事》的稿酬费率不高,不足以吸引业界领先的作家,但偶尔还是有艾萨克·阿西莫夫克利福德·西马克等名家投稿。1952年杂志发布菲利普·狄克售出的第一部小说,此后又刊登他的四部作品。

利·布拉克特雷·布萊伯利是《行星故事》两大代表作家,许多小说都以浪漫化的火星为背景,受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异星战场》系列小说影响很大。布萊伯利在杂志发表的作品包括《火星紀事》早期小说。布拉克斯在《行星故事》刊登的作品以埃里克·约翰·史塔克系列历险小说最富盛名,1949年夏面世。布拉克特与布萊伯利携手创作的《红雾罗蕾莱》1946年登上杂志后广受好评,文中性爱桥段按如今标准实在不算什么,但当时还是有读者批评过分露骨。杂志插图和封面以诱人美女为主,几乎所有封面都是衣着暴露的落难女子或外星公主。

出版史

1944年春《行星故事》的封面由格雷厄姆·英格斯创作,是他唯一的科幻纸浆杂志封面

科幻文学作品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就开始出版,但起初没有独立发行,直到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推出历史上第一本纯科幻杂志《惊奇故事》才改变局面。到了30年代末,科幻杂志市场已进入首轮井喷。[1]大型纸浆杂志出版商虚构之家(Fiction House)在大萧条期间陷入困局,所幸1934年在侦破和爱情纸浆杂志领域打开局面。1939年初公司推动《丛林故事》(Jungle Stories)首涉科幻文学,但只是作品内容勉强涉及科幻,如亚特兰蒂斯幸存者之类,还不是正儿八经的科幻杂志。1939年底,虚构之家决定新增科幻杂志产品线,《行星故事》由此诞生,主要负责爱情文学的“爱情浪漫”(Love Romances)子公司负责出版。新杂志创刊号是1939年冬季刊,一同发行的还有漫画杂志《丛林漫画》(Jungle Comics)和《行星漫画》(Planet Comics)。《行星故事》是季刊,两本漫画杂志都是月刊,《行星故事》早期很可能是靠漫画月刊输血维持下来。[2]

《行星故事》面世后先由马尔科姆·里斯(Malcolm Reiss)主编,此后杂志刊头上注明的主编人选虽有变化,但监督拍板和实际主控权一直是他把控,主编栏写有其他人名时,里斯便是杂志“总编”。威尔伯·皮科克(Wilbur S. Peacock)1942年秋第一个接过里斯的主编位置,1945年秋季刊后切斯特·怀特霍恩(Chester Whitehorn)接手,但只过三期就改为保罗·佩恩(Paul L. Payne),从1946年秋主编至1950年春。[3]

1950年夏,主编《丛林故事》的杰罗姆·比克斯比Jerome Bixby)接手《行星故事》,不久杂志由季刊改成双月刊。一年多后,里斯从1951年9月开始再度接手,但只负责三期就在1952年3月转交杰克·奥沙利文(Jack O'Sullivan)。[4]市场调查文献表明,1953年《行星故事》的费率仅每个单词一到两美分,远不及当时的主流杂志[5][6][注 1]。1954年夏杂志改回季刊周期,但纸浆杂志市场逐渐崩溃,1955年夏季号沦为绝响[4]

内容和评价

颇具特色的《行星故事》封面,亚历山大·莱登弗罗斯特绘。杂志促使“巨眼怪物”成为科幻美术的重要创作主题[8]

虚构之家显然决定从速推出《行星故事》,以致里斯没时间购买新杂志所需素材,需与朱利叶斯·施瓦兹Julius Schwartz)等作家经纪人合作为创刊号选材。仓促选定的文章品质平平,但里斯工作非常勤奋而且精力十足,就文章品质不佳向读者致歉之余也改善后来的杂志质量。[2]杂志专注星际历险[3],背景多为原始社会,按今日标准称为“劍與魔法”背景[9]。这些小说现今称为太空歌劇行星冒险小说,即以外星球或星际空间为背景的动作历险通俗剧,旨在面向青少年读者但反响不一[2][3]。《行星故事》早期大部分素材是少数写手创作,如纳尔逊·邦德Nelson S. Bond)贡献的封面小说就有八篇,还有其他文章。雷·卡明斯Ray Cummings)与罗斯·罗克林Ross Rocklynne)提供14篇,利·布拉克特Leigh Brackett)总共在本杂志发表17篇小说。[9]

杂志的信件交流专栏非常活跃,刊登的热心读者来信往往很长,还经常登载知名作家来信,有些来信的科幻迷后来在科幻文学领域打响名气。科幻史学家麦克·阿什利Mike Ashley)就称达蒙·奈特Damon Knight)的信“堪称传奇”,1950年夏季号刊登羅伯特·西爾柏格的来信,称赞雷·布莱伯利的作品构想哪怕不算优秀也很有创意。[9][10]杂志编辑投入大量精力确保来信专栏生动友好,据作家兼编辑罗伯特·朗兹Robert A. W. Lowndes)回忆,“里斯真诚且彬彬有礼,威尔伯很喜欢脱掉外套,与群众打成一片”[11]

《行星故事》仍以太空历险通俗剧为主,此后几年小说品质提升,这其中布拉克特与布莱伯利居功至伟。两人受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异星战场》(John Carter)系列小说影响很大,许多作品都以浪漫化的火星为背景。布拉克特的创作功底在20世纪40年代显著提升,从公式化的纸浆历险文学变得更加成熟,成为所在时代最成功的行星冒险小说作家。[12]《行星故事》1949年夏登载她的《火星地下墓穴女王》(Queen of the Martian Catacombs),拉开广受好评的探险家埃里克·约翰·史塔克Eric John Stark)系列人气小说帷幕[9]。她的作品对其他作家影响很大,特别是加德纳·福克斯林·卡特Lin Carter)与玛丽昂·齐默·布拉德利[12]。布拉克特后来表示,“所谓太空歌剧其实就是江湖传说,人类史上一直有市场的英雄传奇”[9]。科幻批评家约翰·克卢特John Clute)认可《行星故事》的品质,称杂志“内容远比封面复杂”[13]

亚历山大·莱登弗罗斯特为布莱伯利小说《百万年野餐》创作的内页插图

布莱伯利在《行星故事》发表的小说有两篇后来纳入《火星紀事》,其中《百万年野餐》(The Million Year Picnic)是该系列第二篇[12][14]。他还与布拉克特合作写出《红雾罗蕾莱》(Lorelei of the Red Mist)并在1946年夏发表,该文源自布拉克特的构想[9][12]。布莱伯利在杂志发表的作品表明他对科技进步态度谨慎,特别是1953年11月的《太阳金苹果》(The Golden Apples of the Sun),还有原载1952年6月28日《科里尔周刊》(Collier's Weekly),1954年1月《行星故事》转载的《雷声》(A Sound of Thunder[9][注 2]。纸浆杂志史学家蒂姆·德福斯特(Tim de Forest)认为,《行星故事》对科幻文学最重要的贡献便是布莱伯利所发小说[14]

贡献《行星故事》的不乏名家,如艾萨克·阿西莫夫克利福德·西马克Clifford D. Simak)、詹姆斯·布利什James Blish)、弗雷德里克·布朗和达蒙·奈特[12]。1942年杂志刊登阿西莫夫的小说《朝圣》(Pilgrimage),他曾向其他刊物投稿被拒,并按各编辑要求反复改写,如按約翰·W·坎貝爾要求加入宗教信仰元素,又因里斯要求删除。里斯最后采纳稿件并把标题改成《火焰黑修士》(Black Friar of the Flame)。[15][注 3]

1950年担任杂志主编的杰罗姆·比克斯比是创作西部文学为主的成名作家,对科幻文学非常了解。他当主编的时间不长,但对杂志改善贡献良多。他说服名家为杂志提供高质量素材,在星际历险主题文学领域搜寻不同寻常的作品:1951年3月杂志发表波尔·安德森的《塞尔蒂斯决斗》(Duel on Syrtis),讲述地球人在火星追踪外星人;西奧多·史特金的《X星恶魔》讲述外星人绑架地球女子。[16]1952年比克斯比离职后,《行星故事》在科幻文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菲利普·狄克,杂志七月刊登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遥不可及的巫伯》(Beyond Lies the Wub)。狄克此后两年还在《行星故事》发表四篇文章,如讲述人类在机器人世界面临歧视的《詹姆斯·克罗》(James P. Crow)。[9]

凯利·弗雷斯创作的1953年11月杂志封面,显示1947年春杂志开始采用的新封面商标和哈里·哈里森所称“两性异形

《行星故事》显然以青少年读者为目标,估计1939年同期面世的《行星漫画》对吸引青少年读者了解科幻作品作用很大,不过阿什利认为《行星故事》引来的很可能大多是老读者,“仍对早期科幻怀念不已”[2]。评论家兼科幻史学家托马斯·克莱尔森表示,《行星故事》给人“回顾20世纪30年代及以前”的感觉,20世纪20年代给根斯巴克早期杂志创作封面的弗兰克·保罗Frank R. Paul)为《行星故事》创作大量内页插图,令上述印象更形稳固。保罗独特的风格与早期科幻文学紧密相连。[9]封面画作同样讲究戏剧效果,常见美丽的人类或外星公主与一看就不好惹的外星人。早期杂志封面还有副标题“异世界的奇特历险——未来世纪的宇宙”,直到1946年底停用。[9][17]

《行星故事》几乎所有作品都属太空歌剧,但基本剧情不乏变化。地球有时面临威胁,但更多的故事发生在异世界,地球人卷入外星地域争端。当地经常会有美丽的外星公主,配合八九不离十的爱情主线。[9]利·布拉克特笔下女子相对而言不那么俗套,她自认笔下女主角“胸怀热血、脾气火爆、有勇有谋”。[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行星故事》读者最有可能发现能战斗的女主角,而不是别人为她们而战[19]。性爱一直是纸浆杂志的禁忌,但《行星故事》部分作品对性爱的描写比竞争对手直接[9]。读者对此偶有怨言,1949年虽有读者来信支持“抛弃禁忌”[20],但早在1946年就有来信谴责《红雾罗蕾莱》,自称需要“李施德林清洗口中脏味”[9]。杂志封面画作往往强调性感,科幻作家兼评论家哈里·哈里森讽刺封面就像“太空两性异形”:男子身着沉重的航天功能服,女子身上就变成透明的比基尼或其他泳装[21]

杂志大部分插图由汉尼斯·博克Hannes Bok)提供,早期封面大多是艾伦·安德森(Allen Anderson)绘制,其后凯利·弗雷斯Kelly Freas)贡献众多封面彩图。亚历山大·莱登弗罗斯特Alexander Leydenfrost)为《行星故事》所绘画作颇得认可,克莱尔森认为莱登弗罗斯特的作品集中体现20世纪40年代《行星故事》大部分代表风格。[3][9]不过,他的封面画作评价不及内页黑白插图[22]。画家兼科幻史学家戴维·哈迪David A. Hardy)称赞莱登弗罗斯特所作黑白插图“光影运用几乎可比伦勃朗[23]

书目详细信息

十一 十二
1939 1/1
1940 1/2 1/3 1/4 2/1
1941 1/6 1/7 1/8 1/9
1942 1/10 1/11 1/12 2/1
1943 2/2 2/3 2/4 2/5
1944 2/6 2/7 2/8 2/9
1945 2/10 2/11 2/12 3/1
1946 3/2 3/3 3/4 3/5
1947 3/6 3/7 3/8 3/9
1948 3/10 3/11 3/12 4/1
1949 4/2 4/3 4/4 4/5
1950 4/6 4/7 4/8 4/9
1951 4/10 4/11 4/12 5/1 5/2 5/3
1952 5/4 5/5 5/6 5/7 5/8 5/9
1953 5/10 5/11 5/12 6/1 6/2 6/3
1954 6/4 6/5 6/6 6/7 6/8 6/9
1955 6/10 6/11
《行星故事》出版详细信息,左侧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数
字代表“卷号/期数”,下划线代表该期是以季节而非月份标示,颜色对应主编:[4][9][24]

    马尔科姆·里斯     威尔伯·皮科克     切斯特·怀特霍恩     保罗·佩恩
    杰罗姆·比克斯比     杰克·奥沙利文

《行星故事》的主编分别是:[4][9][24]

  • 马尔科姆·里斯:1939年冬至1942年夏;
  • 威尔伯·皮科克:1942年秋至1945年秋;
  • 切斯特·怀特霍恩:1945年冬至1946年夏;
  • 保罗·佩恩:1946年秋至1950年春;
  • 杰罗姆·比克斯比:1950年夏至1951年7月;
  • 马尔科姆·里斯:1951年9月至1952年1月;
  • 杰克·奥沙利文:1952年3月至1955年夏。

《行星故事》共发行71期且都是纸浆杂志,绝大多数是128页并定价20美分,1950年11月减至112页,价格反而涨到25美分。1952年3月减至96页,但下一期就恢复112页,1954年夏又削减到96页直到停刊。[9]

杂志先是季刊,1943年短暂尝试双月刊,但在推出三月和五月号后又换回1943年秋。1950年秋季号的下一期是1950年11月,此后保持双月刊到1954年5月,之后又是1954年夏季号,再保持季刊周期直到停刊。这年冬季的杂志所标不是1954年冬,而是1954/55年冬。[9]杂志卷号始终保持规则,前五卷各12期,第六卷11期,书脊上所印卷号三次出错,但标头页没问题:第5/10期(即第五卷第十期)错标成5/8,5/11错标成6/3,6/11错标成6/12[25]

杂志的英国重印版1950年3月面世并持续到1954年9月,上面有期号但不标日期而且删减严重,只有64到68页[25]。确知发行的有12期,江湖传言声称还有第13期但未经科幻目录学家证实[9]。英国版由彭伯顿出版社(Pembertons)出版,另有记载称首期是流线出版社(Streamline Publications)发行[3][9][25]。英国版第七至八期还转载《惊心故事》(Startling Stories)与《惊险奇观》(Wonder Stories)的非小说素材[9]美国新闻公司从1948年秋到1951年3月共出版12期加拿大版《行星故事》,与对应各期美国版完全相同[25]

其他刊物

1950年夏,虚构之家推出《行星故事》姐妹刊《两本完整科学历险书籍》(Two Complete Science-Adventure Books),计划每期刊登两篇小说。杂志每年发行三期,一直持续到1954年春[12][26]。1953年,科幻之家出版转载杂志《科幻巅峰》(Tops in Science Fiction),转载《行星故事》发表的作品,但只持续两期便停刊,其中第二期几乎无人问津[27][28]

1975年,巴兰坦图书推出利·布拉克特编辑的《行星故事精选》(The Best of Planet Stories)第一辑,包含1942至1952年杂志刊登的七篇小说[9]。原计划还会继续推出,但一直不见下文[3]

注释

  1. ^ 1944年《行星故事》的费率是每个单词1到1.5美分[7]
  2. ^ 托马斯·克莱尔森(Thomas Clareson)称《雷声》是《行星故事》仅有的转载作品[9]
  3. ^ 众多评论认为《火焰黑修士》是阿西莫夫最烂的作品,作者本人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标题没起好,早期还有一两篇比该文更糟[15]

脚注

  1. ^ Malcolm Edwards & Peter Nicholls, "SF Magazines", in Clute & Nicholls,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p. 1066–1068.
  2. ^ 2.0 2.1 2.2 2.3 Ashley, Time Machines, pp. 151–152.
  3. ^ 3.0 3.1 3.2 3.3 3.4 3.5 Malcolm Edwards, "Planet Stories", in Clute & Nicholls,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 937.
  4. ^ 4.0 4.1 4.2 4.3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 336.
  5. ^ de Camp, Science-Fiction Handbook, pp. 102–103.
  6. ^ de Camp, Science-Fiction Handbook, pp. 114–115.
  7. ^ Brackett, "The Science-fiction Field", p. 27.
  8. ^ Kyle, Pictorial History, p. 96.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Thomas D. Clareson, "Planet Stories", in Tymn & Ashley,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Weird Fiction Magazines, pp. 476–481.
  10. ^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 47.
  11. ^ Ashley,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 Vol. 2, p. 58.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Ashley, Time Machines, pp. 193–194.
  13. ^ Clute, Science Fiction: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p. 101.
  14. ^ 14.0 14.1 de Forest, Storytelling in the Pulps, Comics and Radio, p. 76.
  15. ^ 15.0 15.1 Asimov, In Memory Yet Green, pp. 313, 326.
  16. ^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p. 11–12.
  17. ^ ISFDB.
  18. ^ Carter, Creation of Tomorrow, p. 186.
  19. ^ Carter, Creation of Tomorrow, p. 189.
  20. ^ Carter, Creation of Tomorrow, p. 192.
  21. ^ Harry Harrison, "Machine as Hero", in Holdstock,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 97.
  22. ^ Jon Gustafson and Peter Nicholls, "Alexander Leydenfrost", in Clute & Nicholls,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 718.
  23. ^ David Hardy, "Art and Artists", in Holdstock,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 126.
  24. ^ 24.0 24.1 Ashley, Time Machines, p. 247.
  25. ^ 25.0 25.1 25.2 25.3 "Planet Stories", in Tuck,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Vol. 3, pp. 582–583.
  26. ^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 351.
  27. ^ Ashley, Time Machines, p. 224.
  28. ^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 45.

来源

外部链接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