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州,南朝劉宋孝建元年(454年)分荊州之江夏、竟陵、隨、武陵、天門5郡,湘州之巴陵郡,江州之武昌郡,豫州之西陽僑郡設置,州治夏口(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齊、梁、陳因之,轄域日益縮小。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為鄂州。
行政區劃
劉宋
- 江夏郡
- 治夏口(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
- 下轄領縣:惠懷縣、沌陽縣、灄陽縣、孝昌縣(454年設置)、沙陽縣(舊屬武昌郡,宋初隸之)、蒲圻縣(舊屬武昌郡,宋初隸之)及汝南僑縣
- 安陸郡
- 孝建元年(454年)分江夏郡設置,元徽四年(475年)改隸司州。治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
- 下轄領縣:安陸縣、曲陵縣(469年省入安陸縣)、應城縣(分安陸縣置)、安蠻縣(原為安蠻左郡,463年來隸,後又短暫設郡,宋末復歸)
- 竟陵郡
- 治石城(今湖北省鍾祥市)。
- 下轄領縣:雲杜縣、竟陵縣、新市縣、霄城縣、新陽縣、萇壽縣(470年置縣)
- 隨郡
- 元徽四年(475年)改隸司州。治隨(今湖北省隨州市)。
- 下轄領縣:隨縣、永陽縣(劉宋時置縣)、闕西縣(宋末置縣)、西平林縣(宋末置縣)
- 武陵郡
- 治臨沅(今湖南省常德市)。
- 下轄領縣:臨沅縣、龍陽縣、漢壽縣、沅南縣、遷陵縣、舞陽縣、酉陽縣、黚陽縣、沅陵縣、辰陽縣
- 天門郡
- 巴陵郡
- 治巴陵(今湖南省岳陽市)。
- 下轄領縣:巴陵縣、下雋縣、監利縣、州陵縣、綏安縣(467年省)
- 武昌郡
- 義陽郡
- 舊屬荊州,泰始五年(469年)度郢州,元徽四年(475年)改隸司州。治平陽(今河南省信陽市)。
- 下轄領縣:平陽縣、義陽縣、鄳縣、鍾武縣、寶城縣、平春縣、環水縣
- 西陽僑郡
- 僑寄西陽(今湖北省黃冈市東)。
- 下轄領縣:西陵縣、蘄水左縣、東安縣(原稱東安左縣)、希水左縣、建寧左縣(舊屬建寧左縣)、陽城左縣(舊屬建寧左縣)、赤亭左縣、彭波左縣、蘄陽縣及西陽僑縣、義安僑縣、孝寧僑縣、弋陽僑縣。
- 建寧左郡
- 大明八年(463年)廢郡併入西陽僑郡。治建寧左縣(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南)。
- 安蠻左郡
- 大明八年(463年)廢郡為安蠻縣,併入安陸郡。泰始初又立為郡,宋末省。治所不明。
南齊
南朝齊郢州,下領江夏郡、竟陵郡、武陵郡、巴陵郡、武昌郡、西陽郡、齊興郡、方城左郡、北新陽郡、義安左郡、南新陽左郡、北遂安左郡、新平左郡、宜人左郡、建安左郡。
- 江夏郡
- 治夏口城(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
- 下轄領縣:沙陽縣、蒲圻縣、灄陽縣、沌陽縣、惠懷縣、孝昌縣(齊時改隸司州南義陽郡)及汝南僑縣
- 竟陵郡
- 治萇壽(今湖北省鍾祥市)。
- 下轄領縣:萇壽縣、竟陵縣、雲杜縣、霄城縣、新市縣、新陽縣
- 武陵郡
- 治臨沅(今湖南省常德市)。
- 下轄領縣:臨沅縣、沅陵縣、零陵縣(南齊置)、辰陽縣、酉陽縣、沅南縣、漢壽縣、龍陽縣、舞陽縣、黚陽縣、遷陵縣(南齊時廢)
- 巴陵郡
- 武昌郡
- 西陽僑郡
- 僑寄西陽(今湖北省黃岡市東南)。
- 下轄領縣:西陵縣、蘄水縣、義安左縣(原為義安僑縣,南齊置左縣)、希水左縣、東安左縣、蘄陽左縣及西陽僑縣、期思僑縣、孝寧僑縣。
- 齊興郡
- 永明三年(485年)置郡。治上蔡(今湖北省鍾祥市北)。
- 下轄領縣:綏懷縣、齊康縣、茸波縣、綏平縣、齊寧縣及上蔡僑縣
- 方城左郡
- 北新陽郡
- 義安左郡
- 南新陽左郡
- 南齊時置。治所不明。
- 下轄領縣:南新陽縣、新興縣、北新陽縣、角陵縣、新安縣
- 北遂安左郡
- 新平左郡
- 宜人左郡
- 建安左郡
- 邊城郡
- 南齊時置,永明四年(485年)移屬豫州。治邊城(今河南省商城縣東)。
- 建寧郡
- 南齊建元元年(479年)置,永明四年(485年)移屬豫州。治建寧(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南)。
- 齊昌郡
- 南齊建元年間(479-482)置,永明四年(485年)移屬豫州。治齊昌(今湖北省蘄春縣西南)。
梁
南朝梁郢州,下領江夏郡、沔陽郡、營陽郡、州城郡、武昌郡、建安郡、上雋郡、巴陵郡、夜郎郡及西陽郡、南陽郡2個實土僑郡。
陳
南朝陳初,郢州為王琳所據。天嘉元年(560年)二月陳朝太尉侯瑱敗王琳,三月梁主蕭莊所署郢州刺史孫瑒舉州投降。下領江夏郡、上雋郡(舊屬雋州,560年隸之)、武昌郡、齊安郡(579年為北周攻沒)、西陽僑郡(579年為北周攻沒)。
長官
- 宋郢州刺史(454年-479年)
- 齊郢州刺史(479年-502年)
- 梁郢州刺史(502年-560年)
- 陳郢州刺史(560年-589年)
參考文獻
-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 ^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 ^ 《宋書·卷九·本紀第九》
- ^ 《宋書·卷十·本紀第十》
- ^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 ^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 ^ 《南齊書·卷四·本紀第四》
- ^ 《南齊書·卷五·本紀第五》
- ^ 《南齊書·卷六·本紀第六》
- ^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 ^ 《南齊書·卷八·本紀第八》
- ^ 《梁書·卷二·本紀第二》
- ^ 《梁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
- ^ 《梁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八》
- ^ 《梁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三》
- ^ 《梁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八》
- ^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 ^ 《梁書·卷四·本紀第四》
- ^ 《資治通鑑·卷一六五·梁紀二十一》
- ^ 《陳書·卷九·列傳第三》
- ^ 《梁書·卷五·本紀第五》
- ^ 《資治通鑑·卷一六六·梁紀二十二》
- ^ 《梁書·卷六·本紀第六》
- ^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
- ^ 《陳書·卷三·本紀第三》
- ^ 《陳書·卷四·本紀第四》
- ^ 《陳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六》
- ^ 《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 ^ 《陳書·卷十五·列傳第九》
- ^ 《陳書·卷十三·列傳第七》
- ^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
参考资料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南朝卷》
- 《宋書·州郡志》
- 《南齊書·州郡志》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