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中國古郡名。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1]。
建置沿革
漢代
西漢時郡治不詳,或云西陵(縣治在今武漢市新洲區一帶),或云安陸(縣治在今雲夢縣)[2],東漢治西陵,屬荊州刺史部。西漢末年,江夏郡領十四縣:西陵、竟陵、西陽、襄、邾、軑[3]、鄂、安陸、沙羡、蘄春、鄳、雲杜、下雉、鍾武。東漢時省襄、鍾武二縣,增置平春縣、南新市縣[4]。
建安年间,权臣曹操攻打荆州牧刘表,夺取了江夏郡的一部分[5]。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手下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所杀,孙权占据江夏南部[6]。同年曹操平定荊州諸郡,佔據荊州北部,自此兩家瓜分荊州南北。
三國
東漢末年時,江夏郡分屬魏、吳兩國,曹操領有江夏郡北部的襄、蘄春、北新市、鄳、西陽、軑、邾、安陸,孫權則領有江夏郡南部的西陵、南新市、竟陵、鄂、沙羡、雲杜、下雉、鍾武。三國鼎立後,孫權數度伐魏,攻取了江夏北部的蘄春、安陆、石陽,240年夺取邾并于次年筑城[7]。晉建立后,羊祜任荆州刺史,重新占据夏口北岸,孙吴在江夏郡的领地压缩回沔口周边的临江狭窄地带。晋于太康元年(280年)滅吳,江夏郡移治安陸,改吳國所置江夏郡為武昌郡。
異說
- 後世研究註者謝鍾英個人認為,孫權攻江夏郡只取得其同年析置的蘄春郡,並以劉表命長子劉琦繼任江夏太守作為引證,所以江夏沒有被孫權攻佔[8]。而且認為劉琦萬人留鎮夏口,江夏全境屬於劉琦所有[9]。赤壁之戰後,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劉琦死後由其手下推劉備繼任,江夏郡南岸的沙羨、鄂縣、下雉等地被孫權佔領,這個時候孫權才有江夏[10]。謝鍾英論點與史書記述相反,史書則記述208年孫權數伐黃祖已得江夏南部,而當時劉琮投降曹操平定荊州諸郡,劉琦不可能如謝鍾英所說擁有江夏全境。劉備與劉琦一同奔到夏口北,由於曹操襲來之後二人奔入孫氏的江南境地[11],之後聽從魯肅的計劃所以劉備進住孫權境地的鄂縣樊口[12]。蜀書說劉琦死後其臣下推劉備為荊州牧[13],但是《資治通鑒》等史書則記述是孫權表劉備為荊州牧,周瑜分南岸地給劉備才有地盤[14]。另外建安二十年(215年),割湘水為界分割東西,史書兩方各有說法。吳書劉備向孫權求和請盟,孫權派諸葛瑾回報劉備,重新盟好,孫權割湘水,還零陵給劉備,之後分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自己,分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劉備[15]。蜀書則說劉備與孫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屬東,南郡、零陵、武陵屬西[16]。《三國志》吳書及《資治通鑒》說孫權主導分割,《三國志》蜀書說劉備主導分割,各執一詞。清代學者吳增僅和楊守敬研究也與史書記述相同,208年孫權破黃祖得到江夏南部[17]。無論三國志或是其他史書,劉備都沒有獲得過江夏,相反史書記述是魏吳所屬以及互相爭奪,及後晉所得。
- 謝鍾英又引诸葛亮说“孙权不能越江,魏贼也不能渡漢水”,所以認為孙权得到江夏後,因為能力只能自保所以被魏奪取土地。近代學者認為曹魏在江陵作战期间占领了沔北的安陆、新市、云杜、竟陵诸县和石阳、邾,魏吴以汉水为界[18]。史書記述與謝鍾英相反,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均在沔南而不是沔北[19],陈健梅指“黄武中沔北之地入魏,吴失安陆、新市两县,然云杜、竟陵在沔南,仍为吴境”[20];宋杰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魏、吴荆州图及梁允麟《三国地理志》魏国江夏郡条,认为云杜县治今湖北京山县,与南新市(治今湖北京山东北)相近,且黄龙元年(229年)吴将张梁还建议“遣将入沔,与敌争利”并得到孙权的赞同,可见当时吴国势力仅在沔口附近,尚未溯汉水进军收复失地,而竟陵县治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距离沔口有三百余里,当属曹魏,故赞成谢鍾英的说法。但孫權一直都有越江攻城略地。黄武七年(228年),安陆县尚在孙权治下。[21]清朝吴增仅、杨守敬认为孙权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领有安陆县,与南新市都在嘉禾初年即约232年为魏所占[22]。按《元和郡縣圖志》記述,安陸则本屬於魏晉領土[23]。另外按史書記述,曹操平定荊州後領有沔北,任文聘為江夏太守鎮守沔口(漢口漢水)[24]。孫權曾經派兵攻打文聘不能克,在魏青龍後就是嘉禾中年份被吳攻下沔州,吳將張梁因功為沔中督[25],陸遜和諸葛瑾屯沔口[26]。沔地先屬魏後屬吳,直到晉朝重新收復[27]。史書記述竟陵由後漢管治,三國時代由吳所得,地理在石城,直到晉滅吳後才得此地[28]。
- 当代学者李晓杰认为曹魏江夏郡领有石阳、鄳、平春、西陵、西阳、軑等六县,吴江夏郡领有沙羡、鄂、下雉、竟陵、云杜、安陆、南新市、蕲春、邾等九县[29]。当代学者钱林书认为孙权消灭黄祖时曾置石阳县,但很快被曹操占领[30]。
南北朝
宋時移治夏口,為郢州州治。南朝齊、梁、陳因之。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江夏郡,其地屬鄂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鄂州为江夏郡。江夏郡領四縣:江夏、武昌、永興、蒲圻。[31]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江夏郡為鄂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江夏郡領四縣:江夏、武昌、永興、蒲圻。天寶二年(743年),開山洞置唐年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江夏郡為鄂州。[32]
人口
行政長官
江夏太守(前121年—9年)
江夏大尹(9年—25年)
江夏太守(25年—300年代)
江夏相(300年代—403年)
江夏太守(403年—404年)
江夏相(404年—420年)
江夏太守(420年—424年)
江夏內史(424年—479年)
江夏太守(479年—481年)
江夏內史(481年—500年)
江夏太守(500年—565年)
江夏內史(565年—589年)
江夏郡太守(607年—621年)
江夏郡太守(742年—758年)
- 崔僔(天宝年间)
- 康某(天宝年间)
- 董某(756年—757年)
- 崔寓(757年)
- 韦良宰(757年—759年)[102]
國主
晉朝江夏國(300年代—403年,404年—420年)
蘭陵國(291年—300年代)/江夏國(300年代—403年,404年—420年)[103][104][105]
|
以举门无辜受祸及伐蜀之功封,食邑4800戶→85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蘭陵公 |
成公 |
衛瓘 |
291年追封 |
|
|
蘭陵世子 |
貞世子 |
衛恒 |
|
衛瓘子
|
2 |
蘭陵公→江夏公 |
|
衛璪 |
?—311年 |
衛恒子
|
3 |
江夏郡開國公 |
|
衛崇 |
|
衛瓘玄孙
|
4 |
江夏郡開國公 |
|
衛准 |
|
|
5 |
江夏郡開國公 |
|
? |
|
|
6 |
江夏郡開國公 |
|
衛璵 |
?—420年 |
衛准孫
|
宋受禪,國除
|
劉宋江夏國(424年—479年)
江夏國(424年—479年)丨食邑5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夏郡王 |
文獻王 |
劉義恭 |
424年—465年 |
宋武帝第五子
|
2 |
江夏郡王 |
宣王 |
劉叡 |
465年追封 |
劉義恭第二子
|
3 |
江夏郡王 |
愍王 |
劉伯禽 |
465年追封 |
劉義恭第十三子
|
4 |
江夏郡王 |
|
劉子綏 |
465年—466年 |
劉義恭兄孫
|
5 |
江夏郡王 |
|
劉伯猷 |
467年—471年 |
劉義恭兄孫
|
6 |
江夏郡王 |
|
劉躋 |
471年—479年 |
劉義恭兄孫
|
齊受禪,降封沙陽縣開國公
|
南齊江夏國(481年—494年)
江夏國(481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夏郡王 |
|
蕭鋒 |
481年—494年 |
齊高帝第十二子
|
伏誅,國除
|
南齊江夏國(494年—500年)
江夏國(494年—500年)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夏郡王 |
|
蕭寶玄 |
494年—500年 |
齊明帝第三子
|
伏誅,國除
|
南陳江夏國(565年—589年)
江夏國(565年—589年)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夏郡王 |
|
陳伯義 |
565年—589年 |
陳文帝第九子
|
陳亡,國除
|
參見
註釋及徵引文獻
參考書目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
|
|
|
注释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