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藤內閣(日语:齋藤內閣/さいとうないかく Saitō Naikaku */?)是日本樞密顧問官、退役海軍大將齋藤實就任第30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後,自1932年(昭和7年)5月26日至1934年7月8日組成的內閣。
概要
1932年5月15日,犬養毅在總理大臣官邸內遭到海軍少壯派軍人刺殺,導致由其領導的犬養內閣於5月26日總辭[1][2]。依大正民主時代傳統,應由甫在眾議院大選獲勝的立憲政友會成員繼任,其中呼聲最高的人選為曾任司法大臣的鈴木喜三郎;然而當時僅存的元老西園寺公望擔憂若繼續由文人領導內閣,將更容易被正急速擴大的軍部 (日本)勢力干擾運作,在幾經考慮後決定推薦軍事人脈較廣、政治經驗豐富的穩健派退役海軍大將、前海軍大臣齋藤實繼任[3][4]。在經昭和天皇同意任命後,齋藤於1932年5月26日就任為內閣總理大臣[5]。
在齋藤內閣任內,日本外交態度漸趨強硬,不僅承認滿洲國並與之建交,更在國際聯盟派遣調查團、提出《國聯特別大會關於中日爭議報告書》正式譴責日本的侵略行為後,於1933年3月退出國聯[6][7]。
1934年1月,《時事新報》報導政府向帝國人造絹糸(現帝人)收賄,引發輿論譁然,包括帝人社長、大藏省銀行局局長、臺灣銀行總裁、商工大臣及鐵道大臣等16位官員皆遭到調查起訴,並有多達100人以上的相關人士遭到收押,史稱帝人事件(後證明為平沼騏一郎主導捏造的冤案,全員宣判無罪)[8][9];齋藤內閣頓失多名重臣,最終於7月總辭,由岡田啟介繼任組閣[10]。
內閣成員
除部分特殊情況外,本內閣閣員皆於1932年5月26日就任[5]。
國務大臣
其它
政務次官
本內閣之政務次官於1932年6月1日就任[18]。
職位名
|
姓名
|
出身
|
備註
|
外務政務次官
|
瀧正雄
|
眾議院/無黨籍
|
無
|
内務政務次官
|
齋藤隆夫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無
|
大藏政務次官
|
堀切善兵衛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自上任內閣留任
|
陸軍政務次官
|
土岐章
|
貴族院/無黨籍(研究會)/子爵
|
無
|
海軍政務次官
|
堀田正恒
|
貴族院/無黨籍(研究會)/伯爵
|
自上任內閣留任
|
司法政務次官
|
八並武治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無
|
文部政務次官
|
東鄉實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無
|
農林政務次官
|
有馬賴寧
|
貴族院/無黨籍(研究會)/伯爵
|
1933年4月21日卸任[19]
|
織田信恒
|
貴族院/無黨籍(研究會)/子爵
|
1933年4月21日就任[19]
|
商工政務次官
|
岩切重雄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無
|
遞信政務次官
|
志賀和多利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1932年8月11日卸任[20]
|
牧野良三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1932年8月11日就任[20]
|
鐵道政務次官
|
名川侃市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無
|
拓務政務次官
|
堤康次郎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無
|
參與官
本內閣之參與官於1932年6月1日就任[18]。
職位名
|
姓名
|
出身
|
備註
|
外務參與官
|
澤本與一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1933年6月23日卸任[21]
|
西脇晉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1933年6月23日就任[21] 1933年12月21日卸任[22]
|
松本忠雄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1933年12月22日就任[22]
|
内務參與官
|
勝田永吉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無
|
大藏參與官
|
上塚司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無
|
陸軍參與官
|
石井三郎
|
眾議院/無黨籍
|
無
|
海軍參與官
|
川島正次郎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無
|
司法參與官
|
岩本武助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無
|
文部參與官
|
石坂豐一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無
|
農林參與官
|
松村謙三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無
|
商工參與官
|
松村光三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無
|
遞信參與官
|
立花種忠
|
貴族院/無黨籍(研究會)/子爵
|
無
|
鐵道參與官
|
板谷順助
|
眾議院/立憲政友會
|
無
|
拓務參與官
|
木村小左衛門
|
眾議院/立憲民政黨
|
無
|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
|
※備註:姓氏是 首相的姓氏,姓氏之後的數字代表組閣次數,「改」代表 改組內閣,「改」之後的數字代表改組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