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月4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43年2月4日(東半球為2月5日,也是春節)。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中国、苏联、日本、阿拉斯加領地、加拿大,日偏食則覆蓋了北太平洋及周邊沿岸地區。[2]
日食概況
出現區域
中國東北地區在2月5日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然後本影向東,劃過苏联、日本,跨越北太平洋,在阿留申群島以南約950公里的洋面達到最大食分,不久後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在阿拉斯加進入北美洲,在2月4日日落時分結束於加拿大西北部。
本影經過的陸地依次包括:
除了上述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到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苏联遠東東部、东亚東部、菲律宾除西南側以外的大部、北美洲西部和北太平洋的眾多島嶼。其中國際日期變更線兩側大約各有一半,該線以東的部分在2月4日看到日食,以西的部分在2月5日看到日食。[2][5]
基本參數
- 類型:日全食
- 食甚中心處(位於阿留申群島以南約950公里的北太平洋)資料:
觀測
由於處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間,且全食帶所在的中國東北地區已被满洲国控制,中国科學家並未對此次日全食做任何觀測。《中央日報》僅發表了一篇很短的報導「東京日全食」(實際上东京不在全食帶內,只能看到日偏食)。[6]
日本水澤(今已併入奧州市)的國際緯度觀測所(今國立天文台的水澤VLBI觀測所)派出了觀測隊前往北海道釧路市觀測日全食,同行的及川誠一拍攝了日全食照片。[7]當地觀測條件較好,初虧發生在日出後11分鐘的6:46,1小時5分鐘後食既,太阳被完全遮掩,全食階段持續了近2分鐘。東京天文台(今已併入國立天文台)派出了7支觀測隊,前往釧路市、厚岸町等地,觀測取得成功。[8]
阿拉斯加的蘇厄德、瓦爾迪茲、科迪亞克等地均能看到日全食,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拉治也恰在全食帶北緣附近,該市東南部能看到日全食。阿拉斯加大學在2月4日,即日食當天組織了講座,介紹日食的相關信息。[9]
相關的日食
1942-1946年的日食
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註:1942年3月16日和1942年9月10日的日偏食屬於上一組交點年系列。1946年5月30日和1946年11月23日的日偏食屬於下一組交點年系列。
沙羅周期
沙羅周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週期120,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為933年5月27日至1041年7月30日的7次日偏食、1059年8月11日至1492年4月26日的25次日環食、1510年5月8日至1564年6月8日的4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582年6月20日至2033年3月30日的26次日全食、2051年4月11日至2195年7月7日的9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62.11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發生於1997年3月9日,共持續了2分50秒。[10]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1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55至65次: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
---|
日食列表 | 世紀 | 前20世紀-前11世紀 | |
---|
前10世紀-前1世紀 | |
---|
1世紀-10世紀 | |
---|
11世紀-20世紀 | |
---|
21世紀-30世紀 | |
---|
|
---|
沙罗周期 | |
---|
日食观测 | |
---|
古代日食 | |
---|
|
---|
日全食 | |
---|
日环食 | |
---|
日偏食 | |
---|
全環食 | |
---|
其他行星 | |
---|
相關主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