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式裝甲戰鬥車是陸上自衛隊搭配戰車使用的步兵戰鬥車,也是日本第一款開發,目前唯一服役步兵戰鬥車。防衛省稱呼為89FV,陸自內稱FV。
特徴
陸上自衛隊在成立後採用多種自製裝甲運兵車,不過在冷戰中期蘇聯BMP步兵戰鬥車系列出現,帶起一波強化步兵伴隨武力的潮流;搭配裝甲車的機械化步兵需要更強的防護力與支援火力,自衛隊跟上了這波開發熱潮,在1980年委託三菱重工開發,1984年實驗車開始製造,原型車1986年出廠,經過相關測評於1989年服役。
89式的車體結構採用軋壓均質鋼裝甲,較過去以鋁合金打造的裝甲運兵車要更有防護力,機動性上為偕同90式戰車因此具有時速70公里以上的機動力,自衛隊在考量作戰型態多為國內防禦,因此車體不具備浮航渡河的能力。車體因為需要容納士兵,不可避免的要比當時服役的日製主力戰車都來得高,也就更容易被發現;另外車體兩面和車體後部都有車内隊員射擊用射孔;防彈玻璃移動蓋的槍眼7具。
IFV主武器為Oerlikon公司授權製造90口徑35mm KDE機炮還有裝備APDS(穿甲彈)和HEI(燒夷彈)二種類彈種使用、火控系統使它有對空射擊能力。副武裝是機炮同軸的74式車載7.62mm機槍、砲塔兩側各1具79式反載具飛彈,可對敵軍小型登陸艦或是裝甲單位給予充分破壞力,步兵艙內另儲備2發備射彈。
-
-
車體後部車門
-
35mm砲彈
-
乘員機槍射口
-
2010年的閱兵方隊
-
地雷掃除具
-
車員的位置
服役狀態
89式的問題不僅在造價,還有戰略情勢的改變。在冷戰結束的當下,俄羅斯入侵北海道這種想定微乎其微,作為與戰車部隊共同打擊侵略敵軍的步兵戰鬥車根本毫無之地,量產優先順序上也就被順延。在1989-2004年(平成16年)僅生產68輛,之後便未編列預算採購,實質等同停產。
配發部隊也符合89式的原始想定,配合主力戰車的機械化步兵部隊,而符合這種性質的部隊僅有身為戰車師的第7師團下轄之第11普通科連隊;目前第11普通科連隊的1、3、5中隊為使用此型戰具的少數實戰單位,目前此部隊的配備的73式裝甲車已經替換為89式或96式裝甲運兵車。過去還有戰車教導隊普通科教導連隊第1中隊(改編第五中隊後撤裁),其它的就只有其他還有北部方面教育連隊普通科教育中隊和陸上自衛隊武器學校也有少數配備。
第11普通科連隊砲塔前面各中隊的標誌如下
- 第1中隊:老鷹頭部後面加上「1」數字。
- 第3中隊:向左看的三頭魔犬、右方有第二次大戰中日本軍航空機名稱(零、雷電、疾風等)。
- 第5中隊:蜜蜂、後方有「5」數字。
採購數量
89式裝甲戰鬥車採購數量[1][2]
予算計上年度 |
採購數量 |
予算計上年度 |
採購數量 |
予算計上年度 |
採購數量
|
平成元年度(1989年) |
8輛 |
平成7年度(1995年) |
7輛 |
平成13年度(2001年) |
1輛
|
平成2年度(1990年) |
9輛 |
平成8年度(1996年) |
3輛 |
平成14年度(2002年) |
1輛
|
平成3年度(1991年) |
9輛 |
平成9年度(1997年) |
3輛 |
平成15年度(2003年) |
1輛
|
平成4年度(1992年) |
6輛 |
平成10年度(1998年) |
2輛 |
平成16年度(2004年) |
1輛
|
平成5年度(1993年) |
7輛 |
平成11年度(1999年) |
2輛 |
|
|
平成6年度(1994年) |
6輛 |
平成12年度(2000年) |
2輛 |
合計 |
68輛
|
後繼
未來,89式和87式偵察警戒車都將由更輕且可空運快速機動佈署的未來輪型裝甲車與近接戰鬥車給取代。砲塔可能將使用預計砲塔國產開發的埋頭彈機砲(CTA機関砲)和彈藥;而近年來釣魚台附近的潛在不穩定因子已經逼使自衛隊轉自美國購買兩棲突擊載具,後續是否還會出現其他變數則未定。
各國步兵戰車比較
延生型
登場影視作品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JapanDefense.com. [2020-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2).
- ^ 防衛白書の検索. [2020-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