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寺八廟,為清朝臺灣府府城(約今臺南市中西區)十五間寺廟的合稱。[1]
官方版本
一般說法(如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在1961年初開會討論之結果[2])如下:
七寺
八廟
耆老版本
此外在1993年4月27日臺南市政府舉辦之「八十二年度臺南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上,對於七寺八廟另有其他的版本[2]:
- 鄭明和(臺南市道教會常務理事):七寺部分相同,但八廟分別是大人廟、馬公廟、龍王廟、藥王廟、三官廟、辜婦媽廟、五帝廟與嶽帝廟。
- 蔡阿淦(大天后宮總幹事):七寺部分相同,而八廟分別是大媽祖廟、大關帝廟、嶽帝廟、府城隍廟、龍王廟、倪聖公廟、孔子廟、大上帝廟。
- 陳榮盛(臺南市道教會常務理事):七寺同前,但據其法國友人施伯爾敦教授之看法認為「八廟」實為「百廟」。
民間版本
七寺指開元寺、法華寺、竹溪寺、彌陀寺、黃蘗寺、龍山寺、重慶寺;八廟指大媽祖廟、大關帝廟、府城隍廟、縣城隍廟、風神廟、龍王廟、大人廟、馬王廟。但亦有學者認為「七寺八廟」是「奇寺百廟」之音訛,而十五廟之說為後人附會。
其它更完整的版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