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臺灣話:Sū-tián-bú-biō),又稱臺南大關帝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主要奉祀關聖帝君。其為臺灣早期建造的關帝廟,該廟宇為17世紀中葉,永曆十九年(1665年)鄭成功子鄭經於承天府(今臺南市)建文、武、真武、城隍諸廟。武廟即今日之祀典武廟,在赤崁樓之南,由關帝廳擴建而成。 歷史沿革1720年代,清世宗雍正帝為了消弭反滿思想,極力排斥民間將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關公並祀,除了宣揚佛教之外,清朝於中國境內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也因此在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關帝祖宗三代為公爵,並將全國部分大型關帝廟改為官祀,並加設三代殿。受此影響,當時稱為「大關帝廟」的該廟,改名並晉昇為現今的「祀典武廟」,而該名稱沿用至今。 據祀典武廟管理委員會蒐集之文獻資料內容,祀典武廟位於赤崁樓正南方,俗稱「大關帝廟」或「武廟」,係為了區別在新美街上的另一座被稱為「小關帝廟」的開基武廟而言。[1]祀典武廟以其建廟之早、文物之豐、格局之壯偉、地位之尊崇,故其名列臺灣地區重要一級古蹟。 明鄭時期,永曆十九年(1665年),鄭經於臺南府城建造許多廟宇,其中建「文廟」於桂子埔(又稱鬼仔埔,即今日臺南孔子廟);建「真武廟」於鷲嶺,(即今日中和境北極殿);立明室宗廟於承天府署(赤崁樓)西南方,(即今日大天后宮);又建關帝廟、佛祖廳於宗廟之東北角,亦即赤崁樓之正南方,亦有城隍廟。關帝廟正是祀典武廟的前身。但建廟之確切年份,據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之相關資訊,尚無法考究其確切年份。 史料上第一次記載之重修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臺廈道道員王效宗主持,重建與擴建關帝廳,將廟門改為南向,並擴大格局使其擁有正殿、後殿、左右廡廊及初拜殿、三川門、廟前石埕等,即大致抵定今日所見之格局。 而另一次有紀錄之重修紀錄,後式微。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臺廈道陳濱主持重修,次年改建為規模龐大的廟宇。雍正三年(1725年),清廷敕封關公的祖先三代公爵,並製神位,供奉於後殿三代廳。且於雍正五年(1727年),奉旨舉辦春秋二祭,使之成為全臺規模最大,也是唯一擁有「祀典」尊崇的武廟,並與「全臺首學」之臺南孔子廟並列,享有「祀典武廟」之稱。 日治時期後,武廟不再列入官方祀典,也失去其原為官方單位之優勢地位,但仍在人民心中仍維持其信仰上的崇高地位。昭和丁卯年(昭和二年,1927年)重修,於昭和己巳年(昭和二年,1929年)舉行完工落成典禮。由羅秀惠提落成建醮碑記。在台灣民眾黨與新文協對立期間。武廟也成為民眾黨與新文協較勁的地盤。[2] 1983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祀典武廟名列其中,開始規劃整修。 1997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祀典武廟改為國定古蹟。 祀神[3]
建築與文物
主殿建築舊貌最初一元子園時期的建築包含佛祖廳、上帝廳(今三代廳)、關帝廳(今正殿倒轉180度)形成的院落。祀典武廟規模全盛期,依康熙四十二年蔣元樞《重修關帝廟圖說》所示,當時祀典武廟坐北朝南,有旗杆、八字牆、三川殿、正殿、正殿後天井過水廊、後殿、後殿後禪堂,西側有座北朝南觀音廳院落兩進及照壁,再西側有一院落供奉保生聖母。武廟南方有官廳二進與馬使爺廳面對而立。[4] 今貌現今的祀典武廟坐北朝南,正面面向永福路、北倚民族路,東路有三川門、初拜殿、丹墀及兩過水廊、再拜殿、正殿、後天井、三代廳,約寬8公尺,縱深66公尺[4]:56。後天井可通往西側坐西朝東觀音廳院落,北側有廟室(太歲廳)、月老祠,南側有北向西社,觀音廳後方有坐北朝南六合堂和軒亭,武廟南方有春秋閣及馬使爺廳,規模宏大。 三川殿、初拜殿、前天井三川殿硬山頂三開間,開三門,深進9架,牌樓面設在中脊下方將三川殿空間一分為二,因而步口寬闊,後方緊接三開間六架卷棚硬山頂初拜殿,與三川殿後廳空間連為一體。前天井分上下兩高度,左右三開三開間過水廊極為狹窄高挑。 再拜殿、正殿再拜殿為三開間,8架卷棚歇山頂,與重檐歇山頂的正殿,透過正殿下檐的卷棚暗厝連接,形成一過度空間。正殿較拜殿高出許多,正殿屬於三開間升三開間式,山牆的位置落在邊架架棟的位置,可說是兼顧形式美感及結構。[5]進深13架,點金柱架內為三通五瓜,上下簷間距大,空間高敞,通風採光良好,殿宇氣勢巍峨,大木結構也以雄渾見稱。前點金柱裝設門扇及欄杆,分隔拜殿加卷棚的空間與正殿主要空間。神房設在後點金柱與後牆之間,後牆左右各開一門通往後天井。 後天井、三代廳後天井左側為磚牆,上有瓦牖,右為綠釉欄杆,有樓梯往下可通觀音廳。三代廳在後天井後方,硬山頂,三開間,深進11架,點金柱架內三通五瓜,前點金柱裝隔扇門,明間六扇隔扇,次間各兩扇。 附屬建築
觀音廳、西社、六和堂觀音廳前有三開間六架歇山頂拜亭,左右設山牆,有八卦洞門,以減柱造與觀音廳前簷柱連接,空間簡潔、合而為一。觀音廳硬山頂,三開間,進深11架,與三代廳相仿。明間後牆在主神神龕旁左右共開兩門,較少見,可通往六和堂。六和堂三開間,明間設門扇,次間設窗,深進7架,明間帶四柱八架卷棚軒亭,[4]室內設有八卦門分隔明間與次間;南邊西社坐南朝北,四開間,右側多出盡間。7架穿斗式,明間設隔扇,次間開窗,後方帶六架軒,設神龕。盡間不帶軒。 其他
祀典武廟在永福路側的山牆是其最大特色,最高正殿12公尺,長66公尺[4]:56,由於各殿的高度、造型不一,依各殿的高度呈現起伏的變化。從「三川燕尾」、「硬山規壁」、「歇山」「歇山重簷」到「硬山燕尾」等造型,其間各進各落的的區別,與其間的尊卑秩序,具有一目了然的視覺效果,造型頗為美觀。[6] 廟門用門釘而不繪門神,中門各七十二顆、側門左右各五十四顆。「九」為陽數之極,並以此倍數呈現帝王之尊貴,也是祀典武廟之地位表徵。三川步口仰頭可見架棟上刺花裝飾,有插角(雀替)通隨、束隨、看隨、斗座、斗供、吊筒、爪筒等,精緻華麗、吉祥動物與花草紋樣,木雕豐富精美
祀典武廟正門龍邊外牆原設有一座百年惜字亭,年代為台南市唯二古老。因設置區緊鄰一旁私有民宅,因產權問題未劃入古蹟範圍而長年荒廢。2014年民宅拆除老屋時將惜字亭一併拆除[7]。2016年祀典武廟與鄰房土地所有權人協調價購土地[8],2017年依照原設計圖重建新惜字亭[9][10]。 環境觀音廳後有一株梅樹,相傳是明寧靖王所植。西社前植有石榴樹,也增添廟內勝景。祀典武廟原本與大天后宮相通,經六合堂院落旁通道可互通,通道現已封閉。 文物廟內文物有咸豐七年(1857年)咸豐帝御筆「萬世人極」匾額、「文武聖人」、「文經武緯」、「至大至剛」、「至聖至神」等均為府城名匾。 其中又以正門上方所高懸的「大丈夫」匾,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由臺澎丘道楊廷理所敬獻。其詞出自《孟子》滕文公篇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更為府城四大名匾。 建築修建年表[4]
其他
相關條目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