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臺南三山國王廟

23°00′06″N 120°12′10″E / 23.001708°N 120.202846°E / 23.001708; 120.202846

三山國王廟
潮汕會館
三山國王廟正面
位置 臺灣臺南市北區西門路三段100號
建成时间 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
网站台南三山國王廟facebook官網
官方名称三山國王廟
類型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詳細登錄資料

臺南三山國王廟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廟內主祀三山國王[註 1],左右殿分別奉祀天后聖母韓文公

沿革

創建年代爭議

地方志的記錄

乾隆十七年(1752年)間,魯鼎梅主修、王必昌纂輯之《重修臺灣縣志》紀錄:「三山國王廟在小北門內鎮北坊水仔尾。廟祀粵潮州巾山、明山、獨山之神(三山在揭陽縣界。原廟在巾山之麓,賜額「明貺」。潮之諸邑,皆有祠祀。粵人來臺者,咸奉其香火,故建廟云)。雍正七年(1729年),知縣楊允璽、左營遊擊林夢熊率粵東諸商民建 。」[1]是臺南三山國王廟最早的歷史紀錄。

前嶋信次的乾隆七年說

前島信次在1938年發表的〈臺南の古廟〉一文中,[2]依據三點理由認為臺南三山國王廟創見時間應為乾隆七年,而非《重修臺灣縣志》所載的雍正七年:

  1. 創建人中知縣楊允璽、游擊林夢熊乃自乾隆七年(1742年)來臺,且廟中未曾發現雍正年間的匾額或碑記。
  2.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所修之《重修臺灣縣志》中,所記錄徐德峻〈新建三山明貺廟碑記〉中記載「壬申小春之月動工,癸酉冬季之辰完竣。」的字句。顯示這間三山國王的修建乾隆壬申(乾隆十七年,1752年)到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年),應是徐德峻筆誤,實為乾隆七年(1742年)至九年(1744年)。
  3. 臺南三山國王廟雖存有乾隆七年以前,巡臺御史楊二酉之木製題聯(現已不存),但前島信次認為楊二酉是山西 出身之官吏,與臺南三山國王廟素無淵源,年代雖早,卻應是後人仿其筆跡刻寫,與該廟關係不深。

雍正七年說

戴文鋒在〈臺南三山國王廟創建年代考論〉中[3],提出以下觀點:

  1. 透過分析《重修臺灣縣志》作者修書的經過與廟記的記載,論證因修志使用潤飾筆法,而將兩位後來的官吏列入建廟之事中。
  2. 徐德峻之碑文紀錄「擇地於邑西城廂」之地理位置,與臺南三山國王廟「在小北門內鎮北坊水仔尾」之記錄有所差異。並指出其記錄應為現今嘉義市成仁街三山國王廟廣寧宮。
  3. 臺南三山國王廟存有巡臺御史楊二酉的木製對聯,進一步考證其來臺任職期間為乾隆四年(1739年)至六年(1741年)之際。則臺南三山國王廟不可能遲至乾隆七年方才建造。

戴氏重新肯定的臺南三山國王廟是雍正七年(1729年)創建的說法。

發展

臺南三山國王廟 鎮殿獨山國王

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時,潮州舉人傅修林文榜等潮州人士增建韓文公祠,並為了提供祭祀費用,而買了店屋三間,在舊縣頂市仔頭收租。而在興建韓文公祠之前,廟左側的聖母祠應已興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時,臺灣總兵官顏鳴皋提倡整修,此次並將韓文公祠改建成與主廟相連的兩進式廟宇。八年後(1784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修,這次整修並大致定下了三山國王廟的樣貌。而後嘉慶七年(1802年)時,監生翁峻和生員陳應機等人予以重修,這次除整修韓文公祠外,並於廟後添置了會館以供潮州人往來臺灣與中國大陸,另外也又買了六間店屋,將租金收入作為祭祀費用。此後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咸豐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與光緒十三年(1887年)時又陸續有整修過。

日治時期的1899年4月9日,總督府在此設置「台南師範學校」。1918年,該校擴編改制成「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設立台南分校」,並遷到赤崁樓。之後廟產遭到盜賣,韓文公祠與天后聖母祠淪為肥料倉庫,後殿則變成線香製造及木工廠。

進入民國之後,廟產因收歸國有而缺乏管理,直到五十三年(1964年)申請宗教團體登記後,該廟才由臺南市潮汕同鄉會管理,十年後(1974年4月2日)才又成立了廟宇管理委員會。而因這段期間廟宇外貌殘破,遂於五十八年(1969年)進行整修,之後廟方、信眾又進行數次維修。而在八十三年(1994年)時,由政府出資進行大規模維修,工程從該年4月20日持續到八十五年(1996年)11月26日方告竣工,而成今貌。[4]

建築特色

天后聖母祠的門神

該廟座東向西,面寬是由三棟三開間的祠廟組成。中間是三山國王殿,由三川殿拜殿正殿組成,而拜殿兩側有著龍虎井。而左右兩側的韓文公祠與天后聖母祠空間布局則大致相同,由三川殿及正殿組成,兩殿以過水廊相接,內埕則有水井。而在三山國王廟與天后聖母祠均有門可通後埕,再接會館。後殿中央祀有三山國王夫人,一度移至正殿祭拜,現已移回;龍邊設有誠心壇,為三山國王廟之公堂[註 2]

其建材均由潮州運來,並雇潮州匠師營建,故呈現與臺灣廟宇常見之閩南式建築不同的潮州式風格。例如廟牆是以磚疊砌,再塗以白灰,無牆堵裝飾;屋瓦是黑色,且屋脊平直無翹起等。[5][6]

活動

臺南三山國王廟 【賽水仙】

三山國王聖誕

每當主神-三山國王聖誕,廟方會舉行祀宴、犒軍等活動,其中又以獨山國王聖誕時最為盛大。

慶元宵 賽水仙

連雅堂《雅言》:「台南舊有賽花之舉。每歲元宵,各以所養水仙陳於三山國王廟,互誇奇麗」。[7]從清朝開始,每年元宵節時,潮州為慶祝元宵節,便會舉行如放煙火、水仙花展以及演潮劇奏潮樂等活動以酬神,是昔日府城之盛事。惟自九一八事變隔年起便停止放煙火及辦水仙花展,直到進入民國才逐漸恢復活動之舉行。

圖片

相關條目

註釋

  1. ^ 獨山國王為主。
  2. ^ 為神靈辦公、辦案之地。

參考資料

  1. ^ 王, 必昌. 重修臺灣縣志. 台北市: 臺灣銀行. 1962: 180. 
  2. ^ 前島信次. 臺南の古廟. 科學の臺灣. 1938, (1、2(1938)): 347-351. 
  3. ^ 戴文鋒. 臺南三山國王廟創建年代考論. 思與言. 2005.06, 43: (2): 179-224. 
  4. ^ 《臺南市三山國王廟文宣》. 臺灣: 臺南市三山國王廟管理委員會. 2012年2月 (中文(臺灣)). 
  5. ^ 在廟口說書. 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ISBN 978-986-6782-47-3. 
  6. ^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957-30880-4-5. 
  7. ^ 台南市的都市成長與變遷以及民俗活動的消長. [201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5). 

外部連結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