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開基靈祐宮

開基靈祐宮
小上帝廟
開基靈祐宮正面 地图
位置 臺灣臺南市中西區赤崁東街86號
坐标22°59′50″N 120°12′12″E / 22.997202°N 120.203235°E / 22.997202; 120.203235
建成时间創建:永曆十九年(1665年)
官方名称開基靈祐宮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詳細登錄資料

開基靈祐宮,位於台灣臺南市中西區,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廟內主祀北極玄天上帝,因建廟最早,故冠有「開基」二字[1]。學者陳在正認為該廟至少於永曆十九年(1665年)前後已建成,且早於鷲嶺北極殿[2]。此外該廟過去是軍民合建廟宇,各次重修也有官員出資,學者石萬壽認為這顯示該廟具有半官方性質,張溪南、黄明漢等則認為該廟與北極殿(大上帝廟)同為官廟[1][3]

該廟為了與同主祀玄天上帝的「大上帝廟」區分,所以時人俗稱該廟為「小上帝廟」[4][1]。小上帝廟之別稱,已可見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王禮所撰之《臺灣縣志》。而除了主祀的玄天上帝外,廟內還有陪祀王靈天君、馬府千歲等神祇。

沿革

立廟由來

該廟為明鄭時所建,建於當時承天府署(今赤崁樓)背面,屬府治鎮北坊[註 1]。而關於建廟的年代,清代舊志皆以「偽時建」或「鄭氏所建」帶過,而日治時期的寺廟台帳記載則為明永曆廿五年(1671年)[4]。廟方出版的沿革則曾寫說在明永曆年間(1665年─1671年)[1],不過後來已更改為明永曆十九年(1665年)。而學者陳在正考證明代遺臣王忠孝所撰〈東寧上帝序〉一文,認為該廟是明鄭時期鎮將林陞及其部下黃某,奉請真武大帝神像[註 2]到東寧府治鎮北坊建廟崇祀,囑託王忠孝為主倡者[註 3]。而該廟即是開基靈祐宮,後來鄭氏再建大上帝廟[2]。因王忠孝於永曆十八年(1664年)四月渡台,十九年冬末病,二十年四月廿八日(1666年5月31日)病歿,故認為該廟約於明永曆十九年(1665年)前後建成,並且早於北極殿(大上帝廟)[2]。陳在正遂據此認為創建於明永曆廿五年(1671年)之說有誤[註 4][2]

發展

進入清朝之後,開基靈祐宮增建後殿,供奉首任臺灣知府蔣毓英之祿位牌[3]。而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時,總鎮張玉麒調任來臺時遭遇風浪,夢見神明披髮跣足自檣而降,後風浪才平靜下來,上岸後至該廟祭拜,見神袍猶濕,認為是該廟主神顯靈救他便將該廟予以整修,重建後之廟宇格局為「立祠三進,前置三川門以分內外,中建正殿以奉聖神,末設後殿以祀蔣侯,左右護龍圍繞以為廟室。鑿池沼於中庭,養玄龜以示北極,立照牆於前埕,映朱霞以煥廟堂」[3][1][註 5][註 6]而該廟的信徒以文武吏卒為主,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於東安坊的臺灣縣署右有城守營,前有鎮標右營,每日槍砲演習,噪音不斷且連續七任知縣均在任內去世,臺灣縣知縣魯鼎梅認為縣署不祥且過於狹隘,將縣衙遷到赤崁樓右側(今臺南市成功國小)並整修赤崁樓供人遊玩,使該廟香火大盛,但信徒裡的一般士民仍較少,故之後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臺灣縣知縣陳炳極主倡再次重修、咸豐六年(1856年)總理詹廷貴倡議重新修繕[註 7]主要由官方及吏卒出資[3][4][1]

而進入日治時期後,由於文武吏卒的撤離,導致該廟香火不濟,而有了上帝典當冠冕之諷,但1914年該廟仍有重修過,山牆上有士紳合捐銀錢的「重修靈祐宮碑記」。1932年由於要擴建明治公學校(今成功國小),拆除了位於校地裡的部分,而信徒則將整座廟宇移到三川門前重建。而在重建時,將廟宇原本的方位做了180°的轉向,從座西朝東改成座東向西以繼續使用原有的三川門[4][1]

二次大戰時,該廟屋頂受到轟炸而毀損,遂於1948年重修,於隔年完工[4]。1972年、1984年亦有修建[4][1]。2004年、2005年再次修復,並在本次修復過程中,在前殿後步口發現原為日治時間前步口的清水磚框、垂花、短柱目前已填塞磚塊之遺跡,是該廟於日治時期建築轉向的有力證據,這些歷史證據保留在現地進行展示[1]

建築特色

該廟現在座東朝西,由廟埕、三川門、內埕、過水廊、拜殿與正殿組成,寬為三間。三川門前的抱鼓石是該廟現存最精緻的建築構件,此外廟中還收藏有嘉慶二年(1797年)之石香爐、神龕兩旁鑲有道光九年 (1829年)的對聯、道光十五年(1835年)臺灣府臺灣縣知縣陳炳極所獻「赫聲濯靈」與咸豐六年(1856年)總理職員詹廷貴之「天樞北極」的古匾[4][1]

廟內構件「黑柱紅樑」,有別於一般廟宇常見以紅色為主調的做法,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玄天上帝代表北方之神,北方屬水,水色黑,因此裝飾主色大量採用黑色。此外,廟內彩繪石雕有不少府城名師作品,如正殿「三十六官將」壁畫即為蔡草如所繪[4][1]、過水廊兩側的四幅壁畫為潘岳雄所畫、拜殿與正殿間水槽樑上的彩繪、正殿大楣的彩繪則為陳壽彝作品,正殿猛龍石雕亦為陳壽彝所勾勒,丁清石亦在拜殿兩側石雕留下其作品。

交誼境

祀典大天后宮頂大道祀典興濟宮首貮境萬福庵祀典武廟米街廣安宮開基玉皇宮、十間巷共敬堂、草寮後菱洲宮臺南藥王廟、玉勅玄靈壇、府城普威殿

其他

許丙丁台語神怪小說小封神》便是依開基靈祐宮為故事的主軸。

延伸閱讀

  • 《惠安王忠孝公全集》:〈東寧上帝序〉

註釋

  1. ^ 舊址約是在成功國小運動場內[1]
  2. ^ 陳在正認為此神像來自明成化四年(1468年)總兵黃廷標所倡建之漳州漳浦銅陵北極殿[2]
  3. ^ 〈東寧上帝序〉部分原文:「邇者總戎林君提兵入內地,舟泊銅陵,見荒廟中有真武尊像在焉,遂奉以東。其同事黃君者,銅人也。曰:『此吾里夙所敬者。』神與人若相巧然,遂有建廟之募,屬余為之引。……」[5][2]
  4. ^ 陳在正亦認為〈大上帝廟桐山營四條街公眾合約〉所提出的軍民攜帶香火來臺建廟之說及明裔朱氏迎奉之說也是錯誤的[2]
  5. ^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王禮《臺灣縣志》:「小上帝廟,偽時建。總鎮張玉麟調臺,中流震風,夢神披髮跣足自檣而降,波恬浪靜抵岸,因重新帝廟焉。後為郡侯蔣公毓英祠;時江西觀察命下,士民不忍其去,故立祠祀之。」
  6. ^ 乾隆十二年(1747)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元帝廟,即真武廟,康熙二十四年知府蔣毓英修,高聳甲于他廟。一在鎮北坊,總鎮張玉麟渡台遭風,夢神披髮跣足自檣而降,風恬抵岸,因重新之,後為知府蔣毓英祠。」又《附考》記:「元帝廟在東安坊者,稱大上帝廟,鄭氏所建,康熙年間重修。在鎮北坊者稱小上帝廟,鄭氏所建,康熙三十七年重修」
  7. ^ 嘉慶二年(1797年)也有重修[1]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張溪南、黄明漢. 《臺南上帝爺信仰研究》.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頁79、83、102、104、107─109. ISBN 978-986-03-9420-7.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陳在正. 《台灣海疆史》〈台南大小上帝廟的建立年代考—明遺臣王忠孝《東寧上帝序》讀後感〉. 揚智. 2003-03: 623–628頁. ISBN 9578184808. 
  3. ^ 3.0 3.1 3.2 3.3 石萬壽. 《樂君甲子集》.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03: 頁228. ISBN 957-01-6745-9.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11: 頁110. ISBN 957-30880-4-5. 
  5. ^ 王忠孝. 《惠安王忠孝公全集》.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12月: 22–23頁. ISBN 9570031611. 

外部連結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