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7′13.5″N 121°13′32.7″E / 24.953750°N 121.225750°E / 24.953750; 121.225750
中壢車站位於臺灣桃園市中壢區,為臺灣鐵路公司縱貫線的鐵路車站,因應桃園都會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工程,現今車站站房為臨時建物,於2024年6月啟用[3]。
車站概要
本站為一等站。目前為地面車站,分為鐵路西側的前站和東側的後站兩棟建築,兩者以跨站天橋連接。本站未來將配合桃園都會區鐵路地下化計畫改建為地下車站,不再有前後站之分,並成為臺鐵縱貫線、桃園捷運機場線和綠線(中壢延伸線)的交會站,其中機場線與綠線共用月台,形成同月台平行轉乘[4]。車站附近設有公車站牌可轉乘市區公車。
車站構造
- 臺鐵(縱貫線,即將改建為地下化):
- 縱貫線車站代碼:1100(舊編碼:108)
- 前站及後站站房均為地上兩層之建築。其中臨時前站為2棟建築物,並進行出入口分流。(不包括3樓跨站天橋)
- 側式月臺(第1月臺)1座、島式月臺(第2月臺)1座。(原2024年6月15日以前的第1月臺與第2月臺停用)
- 側式月臺緊貼鐵路警察局中壢派出所與臨時後站,北端另設置站內天橋1座。
- 因側式月臺狹窄且須進行人潮分流,於5至6車間設有[後站出口]通道,供電子票證旅客出站。
- 桃園捷運(機場捷運延伸段興建中)
- 未來將延伸至此站。
- 往臺北車站方向(老街溪站)。
- 規劃為地下3層之車站,設有1座島式月臺及2股軌道,站體長約153公尺、寬約16.4公尺。設有2處獨立出入口,分別設置電扶梯、樓梯及無障礙電梯。
臨時站第一階段月臺配置(2024年6月16日啟用[5][6])
地面層
|
臺鐵共構大樓
|
出入口
|
|
B1F
|
共用穿堂層
|
臺鐵售票處、剪票口 、驗票閘門
|
|
轉換層
|
預辦登機區
|
|
B2F
|
臺鐵月臺層
|
1A月臺
|
西部幹線 往臺北、基隆/宜蘭方向(中原)→
|
|
1B月臺
|
西部幹線 往臺北、基隆/宜蘭方向(中原)→
|
2A月臺
|
←西部幹線 往臺中、高雄方向(平鎮)
|
島式月臺
|
2B月臺
|
←西部幹線 往臺中、高雄方向(平鎮)
|
穿堂層
|
服務臺、自動售票機 、驗票閘門、化妝室
|
|
B3F
|
月臺層
|
②月臺
|
← 機場線 往臺北車站方向(老街溪站)
|
島式月臺
|
①月臺
|
← 機場線 往臺北車站方向(老街溪站)
|
歷史月臺配置
2006年6月前
- 軌道
□|||□||||| 左起第一股道(前站一側)
- 臺鐵車站前、後站與各月臺間以地下道相互連結。地面有島式月臺一座,側式月臺一座,8條股道,其中三條為停靠軌。
1
|
1
|
█ 西部幹線 (順行待避- 對號列車不靠站情況)
|
往內壢、鶯歌、山佳方向
|
█ 西部幹線(順行)
|
往 桃園、樹林、板橋、臺北 方向
|
2
|
|
█ 西部幹線(順行通過)
|
通過線
|
3
|
2A
|
█ 西部幹線(逆行)
|
往 楊梅、湖口、新竹 方向
|
█ 西部幹線(逆行通過)
|
不靠站通過
|
4
|
2B
|
█ 西部幹線(逆行待避)
|
往埔心、楊梅、富岡方向
|
█ 西部幹線(順行待避- 對號列車有靠站情況)
|
往內壢、鶯歌、山佳方向
|
5~8
|
無月臺
|
█ 工務用
|
中壢車站貨場軌道
|
2006年6月~2019年3月9日
- 軌道
□|□||□||||| 左起第一股道(前站一側)
- 因捷運化之改建,增建一座島式月臺,同時第2月臺改稱第3月臺。(第2股道在月臺改建後從通過線改為與新建島式月臺相鄰)
1
|
1
|
█ 西部幹線(順行)
|
往 桃園、樹林、板橋、臺北 方向
|
█ 西部幹線(順行待避-對號列車不靠站情況)
|
往 內壢、鶯歌、山佳 方向
|
█ 東部幹線(直通逆行)
|
往 桃園、板橋、臺北 方向
|
2
|
2
|
█ 西部幹線(順行待避-對號列車有靠站情況)
|
往 內壢、鶯歌、山佳 方向
|
█ 西部幹線(順行通過)
|
不靠站通過
|
3
|
3A
|
█ 西部幹線(逆行通過)
|
不靠站通過
|
█ 西部幹線(逆行)
|
往 湖口、新竹、竹南 方向
|
4
|
3B
|
█ 西部幹線(逆行待避)
|
往埔心、楊梅、富岡方向
|
5
|
無月臺
|
█ 中壢車站貨場軌道
|
公務用
|
6~8
|
2015年6月拆除停用
|
2019年3月10日~2024年6月15日
□|□||□ 左起第一股道(前站一側)
- 第一月臺與第二月臺中間包夾一股道(西班牙式月臺佈局),大部分停靠順行列車(列車門只開第一月臺側,第二月臺A側原則上不使用)。
- 站內設有地下道連接第一、第二、第三月臺;北邊天橋連接第一、第二、第三月臺並設有無障礙電梯;南邊臨時後站天橋連接各月臺及後站[9],也設有無障礙電梯。
- 因新建車站立體化前的臨時站,4、5股道停用拆除。本站取消逆行待避功能,所有須待避的逆行列車改至其他車站待避。
1
|
1
|
█ 西部幹線(順行-區間車)
|
往 內壢、鶯歌、山佳、樹林、萬華 方向
|
█ 西部幹線(順行-對號列車)
|
往 七堵、基隆 方向
|
█ 西部幹線(順行待避-對號列車不靠站情況)
|
往 七堵、基隆 方向
|
█ 東部幹線(直通逆行)
|
往 桃園、板橋、臺北 方向
|
1
|
2A
|
█ 西部幹線
|
與第1月台使用同股道,一般不使用本側月台
|
2
|
2B
|
█ 西部幹線(順行待避-對號列車有靠站情況)
|
往 臺北、基隆 方向
|
█ 西部幹線(順行通過)
|
不靠站通過
|
█ 西部幹線(區間車逆行到達、順行發車)
|
往 桃園、松山、南港、七堵 方向
|
3
|
3A
|
█ 西部幹線(逆行-對號列車/區間車)
|
往 楊梅、湖口、新竹 方向
|
█ 西部幹線(逆行通過)
|
不靠站通過
|
4
|
3B
|
█ 此股道已拆除
|
因為新建車站立體化前的臨時站 4、5股道於2019年3月10日起停用拆除
|
5
|
無月臺
|
6~8
|
股道已於2015年6月停用拆除
|
歷史
本站在前清乾隆時一片荒蕪,尚屬蕃社,乾隆30年始有福建漳州人招募民眾開墾移居本地,當時地名為「澗仔壢」。乾隆50年淡水、新竹兩縣設立,因位屬兩縣中央,故稱中壢並成為交通要衝。光緒19年(1893年)11月30日台北-新竹間鋪設鐵路,同時設立「中壢火車碼頭」,為中壢站起源[10]。
站房曾經歷3次改建:
-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台灣割讓予日本,於1896年7月5日更名「中壢驛」,辦理一般運輸業務,當時站房屬木造站房。
- 1945年:因地方日漸繁榮,且日式木造站房已經不敷使用,於1950年改建為鋼筋水泥站房,該建築是台灣戰後由鐵路局最先改建之車站。
- 1970年:由於地方快速發展、站房設施不敷使用而再度改建,於1971年1月18日完成使用[11]。
後站之增建
有鑑於中壢地區因發展迅速、市區交通四通八達而造成前站交通壅塞,後站工程於1993年開工、1995年12月31日正式啟用,不但紓解旅客進出車站之問題,也帶給後站地區繁榮及旅客進出極大的方便(該站體於2020年10月14日起停用並即將拆除,請見中壢車站#立體化之改建)。
捷運化之改建
工程於2004年2月動工將原岸壁式第1月台縮減,並增建新第2月台(島式月台),舊第2月台在工程完工後改為第3月台。全部工程已經於2006年6月底完工,車站北端並增建天橋一座,連接前站至第2及第3月台,方便旅客進出站。
立體化之改建
- 2009年9月30日: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計畫先期工程臨時軌舖設工程開工。
- 2018年9月15日:中壢臨時車站及跨設天橋設計規劃,2019年4月正式開工興建,預計在2020年9月份完工啟用[12][13][14]。
- 2020年10月14日:中壢後站臨時站啟用,同時停用舊後站與連接的站內地下道(地下道僅通各月台)。
- 2020年10月15日:封閉站外地下道往舊後站的通道。
- 2020年10月22日:封閉站外地下道往前站與臨時後站的通道,站外地下道完全封閉。
- 2024年6月15日:22時33分,發出北上最後一班屏東往七堵150次自強號列車;同日22時34分,發出南下最後一班基隆往苗栗1267次區間列車後,原前站站房、月臺及鐵軌走入歷史。前站改往一旁的臨時前站,月臺及鐵軌改往靠後站一側的平面臨時站場繼續營運。
- 2024年6月16日:中壢前站臨時站啟用[15]。
預定時程
電子票證業務之發展
- 2008年8月1日:可使用悠遊卡搭乘基隆至本站間的19個站,並接受悠遊卡加值服務。
- 2010年3月26日:本站可使用一卡通搭乘瑞芳-新竹間的29個站(不含暖暖),並接受一卡通加值服務。
- 2011年1月1日:因應台鐵多卡通驗票閘門啟用,於本站持悠遊卡或一卡通皆可使用多卡通驗票閘門,並將悠遊卡之使用範圍擴展至與一卡通相同。
桃園捷運
利用狀況
根據2023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47,834[2],在台鐵各站中排行第3名。
-2000年
|
年
|
年間
|
1日平均
|
上車
|
下車
|
上下車
|
來源
|
上車
|
上下車
|
1903 |
無資料 |
18,196 |
[18] |
|
50
|
1904 |
無資料 |
19,686 |
|
54
|
1905 |
無資料 |
21,211 |
|
58
|
無資料
|
1921 |
127,456 |
123,949 |
251,405 |
[18] |
349 |
689
|
1928 |
231,377 |
221,648 |
453,025 |
634 |
1,238
|
無資料
|
1935 |
168,800 |
179,500 |
348,300 |
[18] |
[a]
|
無資料
|
1946 |
674,669 |
612,331 |
1,287,000 |
[19] |
1,848 |
3,526
|
無資料
|
1951 |
1,284,315 |
1,332,931 |
2,617,246 |
[20] |
3,519 |
7,171
|
1952 |
1,155,095 |
1,186,407 |
2,341,502 |
3,156 |
6,398
|
無資料
|
1975 |
3,992,516 |
3,968,494 |
7,961,010 |
[21] |
10,938 |
21,811
|
1976 |
3,461,528 |
3,442,976 |
6,904,504 |
[18] |
9,458 |
18,865
|
1977 |
2,870,378 |
1,873,333 |
4,743,711 |
7,864 |
12,996
|
1978 |
無資料
|
1979 |
無資料
|
1980 |
3,882,601 |
1,024,005 |
4,906,606 |
[18] |
10,608 |
13,406
|
1981 |
4,038,913 |
4,318,884 |
8,357,797 |
11,066 |
22,898
|
1982 |
4,193,416 |
4,319,310 |
8,512,726 |
11,489 |
23,323
|
1983 |
4,330,693 |
4,543,457 |
8,874,150 |
11,865 |
24,313
|
1984 |
4,335,958 |
4,979,225 |
9,315,183 |
11,847 |
25,451
|
1985 |
4,554,958 |
5,079,512 |
9,634,470 |
12,479 |
26,396
|
1986 |
6,377,334 |
5,309,211 |
11,686,545 |
17,472 |
32,018
|
1987 |
4,676,831 |
5,154,889 |
9,831,720 |
12,813 |
26,936
|
1988 |
5,138,559 |
5,288,380 |
10,426,939 |
[22] |
14,040 |
28,489
|
1989 |
5,295,123 |
5,570,920 |
10,866,043 |
[23] |
14,507 |
29,770
|
1990 |
5,767,022 |
5,975,303 |
11,742,325 |
[18] |
15,800 |
32,171
|
1991 |
5,396,168 |
5,721,511 |
11,117,679 |
[24] |
14,784 |
30,459
|
1992 |
5,576,459 |
6,062,806 |
11,639,265 |
[18] |
15,236 |
31,801
|
1993 |
5,507,585 |
6,143,585 |
11,651,170 |
15,089 |
31,921
|
1994 |
5,371,947 |
5,940,802 |
11,312,749 |
14,718 |
30,994
|
1995 |
5,460,480 |
6,919,069 |
12,379,549 |
14,960 |
33,917
|
1996 |
5,722,166 |
6,277,319 |
11,999,485 |
15,634 |
32,785
|
1997 |
6,761,224 |
7,256,467 |
14,017,691 |
18,524 |
38,405
|
1998 |
7,071,585 |
7,604,044 |
14,675,629 |
19,374 |
40,207
|
1999 |
8,187,321 |
8,460,248 |
16,647,569 |
22,431 |
45,610
|
2000 |
9,317,529 |
9,394,528 |
18,712,057 |
25,458 |
51,126
|
2001年至今
|
年
|
年間
|
1日平均
|
上車
|
下車
|
計
|
來源
|
上車
|
上下車
|
2001 |
8,923,100 |
8,912,094 |
17,835,194 |
[18] |
24.447 |
48,864
|
2002 |
8,319,930 |
8,399,959 |
16,719,889 |
22,794 |
45,808
|
2003 |
7,624,436 |
7,782,625 |
15,407,061 |
[25] |
20,889 |
42,211
|
2004 |
7,997,525 |
8,228,672 |
16,226,197 |
21,851 |
44,334
|
2005 |
7,835,862 |
8,040,642 |
15,876,504 |
21,468 |
43,497
|
2006 |
8,032,485 |
8,184,456 |
16,216,941 |
22,007 |
44,430
|
2007 |
8,027,495 |
8,230,870 |
16,258,365 |
21,993 |
44,543
|
2008 |
8,765,169 |
8,824,028 |
17,589,197 |
23,949 |
48,058
|
2009 |
9,118,893 |
9,127,273 |
18,246,166 |
24,983 |
49,989
|
2010 |
9,435,478 |
9,671,886 |
19,107,364 |
25,851 |
52,349
|
2011 |
10,161,229 |
10,257,600 |
20,418,829 |
27,839 |
55,942
|
2012 |
10,459,647 |
10,607,579 |
21,067,226 |
28,578 |
57,561
|
2013 |
10,598,036 |
10,719,059 |
21,317,095 |
[26] |
29,036 |
58,403
|
2014 |
10,581,350 |
10,690,335 |
21,271,685 |
[27] |
28,990 |
58,279
|
2015 |
10,398,851 |
10,493,743 |
20,892,594 |
[28] |
28,490 |
57,240
|
2016 |
10,163,815 |
10,254,645 |
20,418,460 |
[29] |
27,770 |
55,788
|
2017 |
10,071,104 |
10,169,895 |
20,240,999 |
[30] |
27,592 |
55,455
|
2018 |
9,817,079 |
9,957,419 |
19,774,498 |
[31] |
26,896 |
54,177
|
2019 |
9,820,743 |
9,936,247 |
19,756,990 |
[32] |
26,906 |
54,129
|
2020 |
8,621,536 |
8,733,022 |
17,354,558 |
[33] |
23,556 |
47,417
|
2021
|
6,151,043
|
6,235,049
|
12,386,092
|
[34]
|
16,852
|
33,934
|
2022
|
6,641,301
|
6,735,882
|
13,377,183
|
[35]
|
18,195
|
36,650
|
2023
|
8,665,629
|
8,793,915
|
17,459,544
|
[36]
|
23,741
|
47,834
|
圖片集
參考資料
註釋
來源資料
外部連結
- 臺灣鐵路公司
- 桃園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
---|
(鶯歌←)鳳鳴 – 桃園 – 中路 – 桃園醫院 – 內壢 – 中原 – 中壢 – 平鎮 (→埔心) 第一階段為鳳鳴、桃園、內壢、中壢、平鎮五站切換至地下化新站體,預計於2033年通車;第二階段開放其餘三座車站,預計於2034年通車。 |
|
|
---|
|
註釋:「灰色正體」為興建中之車站;「灰色斜體」為規劃中之車站。 |
|
|
---|
| 機場線 | |
---|
綠線 | |
---|
註:「灰色」為有計劃並興建中或待啟用的車站;「斜體」為規劃中或研究階段的車站(以上皆為非官方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