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竖眼(460年—526年5月20日),东清河郡贝丘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临川区)人[1],北魏官员。
生平
傅竖眼沉着坚毅,雄壮勇猛,从小有父亲傅灵越的风范。虚龄七岁时,傅竖眼同乡的盗贼杀死牲口,逼着傅竖眼一起吃,傅竖眼在屋中得到了肉食后在户外哭泣,盗贼们十分吃惊惭愧,停下进食就逃散了。傅竖眼的同乡听说此事后,没有不尊重佩服的[2]。傅竖眼归附北魏后,镇南将军王肃见到了他,感到他很不一般,而且王肃对傅灵越的节操很钦佩,于是对傅竖眼倾心结交,对他很是礼敬,上表请求任命傅竖眼为自己的参军。于是傅竖眼以镇南府中兵参军为起家官,兼领校尉[2]。傅竖眼跟随王肃征讨,屡有战功,逐渐升任给事中、步兵校尉、左中郎将,经常担任统军,东征西讨。魏宣武帝时期,傅竖眼出任建武将军。景明四年(503年),傅竖眼跟随任城王元澄南征扬州,元澄派傅竖眼、王神念等人进军驻扎在大岘、东关、九山、淮陵[3],分别调遣江陵,日夜赶路据有,总领大军,前后相接。王神念攻克关要、颍川两城,杀死南梁军主费尼,但是南梁宁朔将军韦惠、龙骧将军李伯由仍然固守大岘。元澄派遣统军党法宗和傅竖眼等人进军攻克大岘,于是包围了白塔、牵城,几天之间,韦惠等人都逃跑溃散[4]。党法宗和傅竖眼又率领部下两万人进攻到阜陵城,当时南梁阜陵城守将冯道根还没将防御工事修筑牢固,城中士兵不多,众人见到魏军都变了脸色。冯道根命令大开城门,自己从容穿上戎服登城,挑选精兵两百人出击,击败魏军。魏军见冯道根气闲神定,己方又作战不利,于是撤退[5][6]。之后傅竖眼就在合肥镇守,南梁百姓前来归附的有数千家[7][8]。
正始二年(505年)十一月,武兴郡氐人杨集义反叛,推举哥哥的儿子杨绍先为君主,进攻围困关城。朝廷以傅竖眼作为前锋部队,担任统军[2],梁州刺史邢峦派傅竖眼前往讨伐。杨集义的部下迎战,傅竖眼屡次击败他们,又乘胜追击。正始三年正月壬申(506年2月14日),傅竖眼攻克了武兴郡,活捉杨绍先送到洛阳,灭掉了武兴国[9][10][11]。傅竖眼回到洛阳后,因为任城王元澄前往东南讨伐南梁,魏宣武帝诏令傅竖眼担任大使,前往军中慰劳[2],不久魏宣武帝诏令傅竖眼出任假节、代理南兖州刺史。傅竖眼善于绥靖安抚,南方的百姓大多前来归附[12][8]。
傅竖眼又转任昭武将军、益州刺史。因为当地刚设置不久,所辖区域邻接巴僚,朝廷特地拨付傅竖眼三百名羽林虎贲,又进军号为冠军将军。延昌二年(513年),傅竖眼进攻南安郡,南梁将军张齐率领部下抵抗,傅竖眼撤退[13]。延昌三年十一月辛亥(514年12月8日),魏宣武帝诏令司徒高肇出任大将军、平蜀大都督,率领步兵和骑兵十万人征伐蜀地,又以傅竖眼为征虏将军、持节,率领步兵三万人先征讨北巴,平南将军羊祉向着涪城出兵,安西将军奚康生向着绵竹出兵,抚军将军甄琛向着剑阁出兵[14][15][16]。梁武帝得知北魏军队西进征伐,就派遣宁州刺史任太洪从阴平偷偷进入益州北部,想要煽动氐蜀,以断绝魏军的运粮线路。乘着魏宣武帝去世,北魏军队班师的机会,南梁就煽动诱使土著百姓,反扑攻破东洛、除口二处戍所,然后诈称南梁的大军还要相继前来,氐蜀相信了,一致纷纷归附南梁。任太洪率氐蜀数千人围逼关城,傅竖眼派宁朔将军成兴孙讨伐。军队停驻在白护,任太洪派遣辅国将军任北等人率领一千人,凭据险要地势抵,在虎径南山连续设置三营。成兴孙分派几位统军随时出击,三营均被攻破。任太洪又派遣军主边昭等人率氐蜀三千人,进攻逼近成兴孙的营寨,成兴孙奋力作战,被流箭射死。傅竖眼又派统军姜喜、季元度从东溪潜伏而入,然后折回出现在西岗,阻击梁军后路,内外夹攻,大破梁军,斩杀边昭和任太洪的前部将领王隆护。于是任太洪和关城五栅的梁军顿时逃散[17][8][18]。
傅竖眼性情恬淡朴素,不经营田产,吃穿以外的俸禄粟帛都赠赐给少数民族首领和抚恤部下士卒。傅竖眼对待蜀人以恩情信义为本,保境安民,不以小利侵犯掠夺百姓,发现有抢掠蜀中百姓带入北魏境内的,他都解救移送回本土。傅竖眼又严格约束部下,各郡县的长官肃然服从。远近各种少数民族相继投奔拜访傅竖眼,敬仰他的德政与教化[19][20],都想做北魏的百姓,所以蜀地百姓请求参军的旬月相继。魏宣武帝非常赞赏傅竖眼[8]。魏孝明帝初年,傅竖眼屡次请求解除益州刺史之职,朝廷就以元法僧接替他。益州百姓恋恋不舍,追随哭送数百里。傅竖眼到洛阳后,出任征虏将军、太中大夫。梁武帝派遣将领赵祖悦进军驻扎在硖石,准备向寿春进逼。镇南将军崔亮前往讨伐,委任傅竖眼为持节、镇南军司[21][22]。
元法僧到益州上任后大失民心。熙平元年(516年)五月,梁武帝派遣信武将军张齐乘蜀地民怨沸腾[23][24],入侵晋寿[20],并相继攻下葭萌、小剑等诸处据点,进逼围困益州城。北魏朝廷对西南局势深感忧虑,于是飞马到淮南征召傅竖眼。傅竖眼返回后,出任右将军、益州刺史,不久又加散骑常侍、平西将军、署理安西将军、西征都督,率步兵骑兵共三千以讨伐张齐。朝廷又发给傅竖眼铜印一千多方,须暂时授任官职者,六品以下傅竖眼即可委任。傅竖眼出了梁州,南齐的冠军将军勾道侍、梁州刺史任太洪等十几个将领各自在防区内堵截和阻击傅竖眼的军队。傅竖眼在三日之内,转战二百多里,铠甲不离身,连续打了九次胜仗。土民统军席广度等也在各处拦击贼军,斩杀任太洪及南齐征虏将军杨伏锡等人[25][26]。张齐引兵西退,逃往葭萌。蜀中百姓听説傅竖眼重新当了益州刺史,人人喜悦,每天有上百人在路旁迎接他。傅竖眼到任后,白水以东的百姓都安居乐业[27][28][29]。
在此以前,南梁信义将军、都统白水诸军事杨兴起,征虏将军李光宗袭击并占据北魏的白水旧城。熙平元年(516年)七月,傅竖眼派虎威将军强虬与阴平王杨太赤率一千多名士兵,夜渡白水,清晨与梁军交战,大败梁军,将杨兴起斩首,攻克光复了白水旧城。傅竖眼又派遣统军傅昙表等人在阴平大破南梁宁朔将军王光昭的军队。张齐困守白水,屯兵葭萌。傅竖眼分遗各位将军水陆并进,前往讨伐。张齐派宁朔将军费忻率领步兵骑兵共二千人前来迎战,军主陈洪起奋力作战击败费忻,乘胜追击攻至夹谷三栅附近。统军胡小虎四面进攻,梁军三处营寨都溃败。张齐亲率骁勇士兵两万多人与北魏各路军队交战,傅竖眼下令各部统帅同时奋击。军主许畅斩南梁雄信将军牟兴祖,另一军主孔领周射中张齐的脚,于是大破梁军,斩获很多。张齐就在虎头山下围栅扎寨,任令崇则屯据在西郡。傅竖眼再下令进讨,任令崇抛弃部下连夜逃遁。于是魏军进军征讨张齐,攻破两处营寨,斩首一万多,张齐身受重伤,逃窜而回[30][31]。小剑、大剑的梁军也弃城西逃,益州全境被平定[32]。灵太后下诏书慰劳嘉奖傅竖眼,赐给傅竖眼骅骝马一匹,宝剑一把[33][28]。
傅竖眼上表申请解除益州刺史职务,朝廷不同意,傅竖眼又转任安西将军、岐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如故,又转任抚军将军、梁州刺史[2]。梁州百姓得知傅竖眼担任本州刺史后,互相庆祝。然而傅竖眼到任后,遇到疾病无法全力处理政务,他的儿子傅敬绍险恶暴虐不讲仁义,贪财好色,成为百姓的大害,远近怨恨[34]。不久傅竖眼出任镇西将军、都督梁巴西益四州诸军事、西道大行台、兼吏部尚书,封武强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仍为梁州刺史[2]。孝昌元年(525年)三月,梁武帝派遣北梁州长史锡休儒、司马鱼和、上庸郡太守姜平洛等十支部队,统兵三万,入侵直城。傅竖眼派儿子傅敬绍统领部下开赴前线,倍道兼行,到达直城时,梁军已占据了直口。傅敬绍见梁军切断了归路,督促兼统军高彻、吴和等将领与梁军决战,大败梁军,俘虏斩首三千多人,锡休儒等人逃回魏兴郡[35][36][37][38][39]。
傅敬绍读书很多,也略微有些胆力,但是奢侈淫逸,洒脱不受约束,残害百姓。傅敬绍见到天下不安定,心怀异志,图谋不轨,想杜绝四方联络,擅自控制南郑,命令小妾的哥哥唐昆仑煽动搅乱外面的局面,聚众围城,傅敬绍本人作为内应。反叛的包围合拢后,事情却泄露了,城中的士兵将傅敬绍抓获,告知傅竖眼后就将傅敬绍处死。傅竖眼为此感到耻辱和愤怒,从而病倒[34],不久于孝昌二年四月廿四日(526年5月20日)去世,虚岁六十七。永安年间,赠予傅竖眼征东将军、齐州刺史[2]。魏孝武帝初年,再次赠予傅竖眼散骑常侍、司空公、都督相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国子如故,谥号武贞[40][36][2]。永熙三年二月七日(534年3月7日),傅竖眼葬于焊山之左[2]。
墓地与墓志
1982年4月,在淄博市文物普查中发现北魏傅竖眼墓志一盒。据调查,墓志出土于淄川区二里乡石门村东首的一墓葬内,墓葬原有高约八米的封土,1982年时已夷为平地。1970年此墓曾被社员挖开过,墓志即出土于该墓。从志文知此墓即北魏清河郡傅竖眼之墓。墓葬的形制及墓志在墓内所放位置已不详。同年将墓志运至馆内,墓志现藏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墓志青石质,三面磨光,长105厘米、宽73厘米、厚19厘米。志盖盈顶,三面磨光,底面内凹,两端安铁环,环孔直径15厘米;长105厘米、宽73厘米、厚22厘米。正面中央左侧刻字。志石面上阴刻细线方格,格内刻志文。志文正面37行,左侧面7行,共44行;满行,共1355字。志文为魏碑体,字迹清晰俊逸,镌刻精细,书写工整,为北朝书法佳品[1]。
家庭
祖父母
父母
夫人
子女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张光明, 《山东淄博市发现北魏傅竖眼墓志》, 《考古》 (02期), 1987年, (02期): 69–87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王连龙编撰. 《南北朝墓志集成》.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877–878. ISBN 978-7-208-16622-6 (中文(繁體)).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五》:八月,庚子,魏以镇南将军元英都督征义阳诸军事。司州刺史蔡道恭闻魏军将至,遣骁骑将军杨由帅城外居民三千余家保贤首山,为三栅。冬,十月,元英勒诸军围贤首栅,栅民任马驹斩由降魏。任城王澄命统军党法宗、傅竖眼、太原王神念等分兵寇东关、大岘、淮陵、九山,高祖珍将兵三千骑为游军,澄以大军继其后。坚眼,灵越之子也。
- ^ 《魏书·卷十九中·列传第七中》:先是朝议有南伐之意,以萧宝夤为东扬州刺史据东城,陈伯之为江州刺史戍阳石,以澄总督二镇,授之节度。至是勒兵进讨。以东关水冲,大岘险要,东关纵水,阳石、合肥有急悬之切;不图大岘,则历阳有乘险之援,淮陵陆道,九山水路,并宜经略。于是遣统军傅竖眼、王神念等进次大岘、东关、九山、淮凌,皆分部诸将,倍道据之;总勒大众,络绎相接。而神念克其关要、颍川二城,斩衍军主费尼。而宁朔将军韦惠、龙骧将军李伯由仍固大岘。澄遣统军党法宗、傅竖眼等进军克之,遂围白塔、牵城。数日之间,便即逃溃。
- ^ 《梁书·卷十八·列传第十二》: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
- ^ 《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修城未毕,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莫不失色。道根命开城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军因退。
- ^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竖眼,即灵越子也。沉毅壮烈,少有父风。入国,镇南王肃见而异之,且奇其父节,倾心礼敬,表为参军。从肃征伐,累有战功,稍迁给事中、步兵校尉、左中郎将,常为统军,东西征伐。世宗时为建武将军,讨扬州贼破之,仍镇于合肥,萧衍民归之者数千户。
- ^ 8.0 8.1 8.2 8.3 《北史·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竖眼即灵越子也,沉毅壮烈,少有父风。入魏,镇南王肃见而异之,且奇其父节,倾身礼敬,表为参军。以军功累迁益州刺史。高肇伐蜀,假竖眼征虏将军、持节,领步兵三万,先讨巴北,所至克捷。竖眼性既清素,不营产业,衣食之外,俸禄粟帛皆以飨赐夷首,振恤士卒。抚蜀人以恩信为本,保境安人,不以小利侵窃。有掠蜀人入境者,皆移送还本。检勒部下,守宰肃然。远近杂夷相率款谒,仰其德化,思为魏人矣。宣武甚嘉之。
- ^ 《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集义见梁益既定,恐武兴不得久为外藩,遂扇动诸氐,推绍先僭称大号,集起、集义并称王,外引萧衍为援。安西将军邢峦遣建武将军傅竖眼攻武兴,克之,执绍先送于京师,遂灭其国,以为武兴镇,复改镇为东益州。
- ^ 《北史·卷九十六·列传第八十四》:集义见梁、益既定,恐武兴不得久为外藩,遂扇动诸氐,推绍先僭称大号,集起、集义并称王,外引梁为援。安西将军邢峦遣建武将军傅竖眼攻武兴克之,执绍先,送于京师,遂灭其国,以为武兴镇,复改镇为东益州。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杨集义围魏关城,刑峦使建武将军傅竖眼讨之,集义逆战,竖眼击破之。乘胜逐北,壬申,克武兴,执杨绍先,送洛阳。杨集起、杨集义亡走。遂灭其国,以为武兴镇,又改为东益州。
- ^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后武兴氐杨集义反叛,推其兄子绍先为主,攻围关城。梁州刺史邢峦遣竖眼讨之。集义众逆战,频破走之,乘胜追北,仍克武兴。还洛,诏假节,行南兖州事。竖眼善于绥抚,南人多归之。
- ^ 《梁书·卷十七·列传第十一》:十二年,魏将傅竖眼寇南安,齐率众距之,竖眼退走。
- ^ 《魏书·卷八·帝纪第八》:辛亥,诏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步骑十万西伐。益州刺史傅竖眼出巴北,平南将军羊祉出涪城,安西将军奚康生出绵竹,抚军将军甄琛出剑阁。
- ^ 《魏书·卷一百五之四·志第四》:至三年六月辛巳,太白昼见。占曰“西兵大起,有王者之丧”。十一月,大将军高肇伐蜀,益州刺史傅竖眼出北巴,平南羊祉出涪,安西奚康生出绵竹,抚军甄琛出剑阁,会帝崩旋师。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七》:辛亥,以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将步骑十五万寇益州;命益州刺史傅竖眼出巴北,梁州刺史羊祉出涪城,安西将军奚康生出绵竹,抚军将军甄琛出剑阁;乙卯,以中护军元遥为征南将军,都督镇遏梁、楚。
- ^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转昭武将军、益州刺史。以州初置,境逼巴獠,给羽林虎贲三百人,进号冠军将军。及高肇伐蜀,假竖眼征虏将军、持节,领步兵三万先讨北巴。萧衍闻大军西伐,遣其宁州刺史任太洪从阴平偷路入益州北境,欲扰动氐蜀,以绝运路。乘国讳班师,遂扇诱土民,奄破东洛、除口二戍,因此诈言南军继至,氐蜀信之,翕然从逆。太洪率氐蜀数千围逼关城,竖眼遣宁朔将军成兴孙讨之。军次白护,太洪遣其辅国将军任硕北等率众一千,邀险拒战,在虎径南山连置三营。兴孙分遣诸统,随便掩击,皆破之。太洪又遣军主边昭等率氐蜀三千,攻逼兴孙栅,兴孙力战,为流矢所中,死。竖眼又遣统军姜喜、季元度从东嵠潜入,回出西岗,邀贼之后,表里合击,大破之,斩边昭及太洪前部王隆护首。于是太洪及关城五栅一时逃散。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八》:魏之伐蜀也,军至晋寿,蜀人震恐。傅竖眼将步兵三万击巴北,上遣宁州刺史任太洪自阴平间道入其州,招诱氐、蜀,绝魏运路。会魏大军北还,太洪袭破魏东洛、除口二戍,声言梁兵继至,氐、蜀翕然从之。太洪进围关城,竖眼遣统军姜喜等击太洪,大破之,太洪弃关城走还。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峦既罢去,魏以羊祉为梁州刺史,傅竖眼为益州刺史。祉性酷虐,不得物情。獠王赵清荆引梁兵入州境为寇,祉遣兵击破之。竖眼施恩布信,大得獠和。
- ^ 20.0 20.1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八》:魏益州刺史傅竖眼,性清素,民、獠怀之。龙骧将军元法僧代竖眼为益州刺史,素无治干,加以贪残,王、贾诸姓,本州士族,法僧皆召为兵。葭萌民任令宗因众心之患魏也,杀魏晋寿太守,以城来降,民、獠多应之;益州刺史鄱阳王恢遣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张齐将兵三万迎之。
- ^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竖眼性既清素,不营产业,衣食之外,俸禄粟帛皆以飨赐夷首,赈恤士卒。抚蜀人以恩信为本,保境安民,不以小利侵窃。有掠蜀民入境者,皆移送还本土。捡勒部下,守宰肃然。远近杂夷相率款谒,仰其德化,思为魏民矣。是以蜀民请军者旬月相继。世宗甚嘉之。肃宗初,屡请解州,乃以元法僧代之。益州民追随恋泣者数百里。至洛,拜征虏将军、太中大夫。萧衍遣将赵祖悦入屯硖石,以逼寿春。镇南将军崔亮讨之,以竖眼为持节、镇南军司。
- ^ 《北史·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明帝初,屡请解州,乃以元法僧代之,益州人追随恋泣者数百里。梁将赵祖悦逼寿春,镇南将军崔亮讨之,以竖眼为持节、镇南军司。
- ^ 《魏书校勘记·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五》:萧衍遣其信武将军衡州刺史张齐因民心之怨 按张齐,梁书卷一七有传,从未为衡州刺史,梁之衡州也不在此,疑有误。参卷九校记〔一〕。
- ^ 《魏书校勘记·卷九·肃宗纪第九·一》:萧衍衡州刺史张齐寇益州 按梁书卷一七张齐传,他从未当过衡州刺史,这时是益州的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梁衡州在含洭,今广东英德和益州远不相及,魏书此纪和卷七0傅竖眼传、卷九八萧衍传并称“衡州刺史”,疑皆误。
- ^ 《魏书·卷九·帝纪第九》:萧衍衡州刺史张齐寇益州,复以傅竖眼为刺史以讨之,频破贼军,斩其将任太洪首。
- ^ 《魏书校勘记·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六》:梁州刺史王太洪等十余将所在拒塞 按下文说“斩太洪”,自即此“王太洪”。然卷九肃宗纪熙平元年五月及卷九八萧衍传都作“斩其将任太洪”。纪于上年(景明四年)二月称“萧衍宁州刺史任太洪率众寇关城”,卷九八同,应即此被斩之梁将。这里“王”字乃“任”字之讹。
- ^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法僧既至,大失民和。萧衍遣其信武将军、衡州刺史张齐因民心之怨,入寇晋寿,频陷葭萌、小剑诸戍,进围州城。朝廷以西南为忧,乃驿征竖眼于淮南。既至,以为右将军、益州刺史,寻加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假安西将军、西征都督,率步骑三千以讨张齐。给铜印千余,须有假职者,听六品已下板之。竖眼既出梁州,衍冠军将军勾道侍、梁州刺史王太洪等十余将所在拒塞,竖眼三日之中,转战二百余里,甲不去身,频致九捷。土民统军席广度等处处邀击,斩太洪及衍征虏将军杨伏锡等首。张齐引兵西退,遂奔葭萌。蜀民闻竖眼复为刺史,人人喜悦,迎于路者日有百数。竖眼至州,白水已东,民皆宁业。
- ^ 28.0 28.1 《北史·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法僧既至,大失人和。梁遣其衡州刺史张齐因人心怨入寇,进围州城。朝廷以西南为忧,乃驿征竖眼于淮南,以为益州刺史。寻加散骑常侍、西征都督,率步骑三千以讨齐。给铜印千余,须有假职者,听六品已下板之。竖眼既出梁州,梁军所在拒塞,竖眼三日中转战二百余里,甲不去身,〔四0〕频致九捷。蜀人闻竖眼复为刺史,人人喜悦,迎于路者日有百数。竖眼至州,白水已东,人皆宁业。张齐仍阻白水屯,寇葭萌,竖眼分遣诸将水陆讨之,大破其军。齐被重创,奔而退,小剑大剑贼亦捐城西走,益州平。灵太后玺书慰劳,赐骅骝马一匹,宝剑一口。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八》:魏驿召镇南军司傅竖眼于淮南,以为益州刺史、西征都督,将步骑三千以赴之。竖眼入境,转战三日,行二百余里,九遇皆捷。五月,竖眼击杀梁州刺史任太洪。民、獠闻竖眼至,皆喜,迎拜于路者相继。张齐退保白水,竖眼入州,白水以东民皆安业。
- ^ 《魏书·卷九·帝纪第九》:秋七月庚午,重申杀牛之禁。丙子,诏兵士征硖石者复租赋一年。傅竖眼大破张齐,齐遁走。
- ^ 《梁书·卷十七·列传第十一》:而魏更增傅竖眼兵,复来拒战,齐兵少不利,军引还,于是葭萌复没于魏。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八》:张齐数出白水侵魏葭萌,傅竖眼遣虎威将军强虬攻信义将军杨兴起,杀之,复取白水。宁朔将军王光昭又败于阳平,张齐亲帅骁勇二万余人与傅竖眼战。秋,七月,齐军大败,走还,小剑、大剑诸戍皆弃城走,东益州复入于魏。
- ^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先是,萧衍信义将军、都统白水诸军事杨兴起,征虏将军李光宗袭据白水旧城。竖眼遣虎威将军强虬与阴平王杨太赤率众千余,夜渡白水,旦而交战,大败贼军,斩兴起首,克复旧城。又遣统军傅昙表等大破衍宁朔将军王光昭于阴平。张齐仍阻白水,屯寇葭萌。竖眼分遣诸将水陆讨之。齐遣其宁朔将军费忻督步骑二千逆来拒战,军主陈洪起力战破之,乘胜追奔,遂临夹谷三栅。统军胡小虎四面攻之,三栅俱溃。张齐亲率骁勇二万余人与诸军交战,竖眼命诸统帅同时奋击。军主许畅斩衍雄信将军牟兴祖,军主孔领周射齐中足,于是大破贼军,斩获甚众。齐乃栅于虎头山下,贼帅任令崇屯据西郡。竖眼复遣讨之,令崇弃众夜遁。乃进讨齐,破其二栅,斩首万余,齐被重创,奔窜而退。小剑、大剑贼亦捐城西走,益州平。灵太后玺书慰劳,赐骅骝马一匹,宝剑一口。
- ^ 34.0 34.1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三》:傅竖眼之初至梁州也,州人相贺。既而久病,不能亲政事。其子敬绍,奢淫贪暴,州人患之。严始欣重赂敬绍,得还巴州,遂举兵击严恺,灭之。以巴州来降,帝遣将军萧玩等将兵援之。傅敬绍见魏室方乱,阴有保据南郑之志,使其妻兄唐昆仑于外扇诱山民相聚围城,欲为内应。围合而谋泄,城中将士共执敬绍,以白竖眼而杀之,竖眼耻恚而卒。
- ^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竖眼表求解州,不许,复转安西将军、岐州刺史,常侍如故。仍转梁州刺史,常侍、将军如故。梁州之人既得竖眼为牧,人咸自贺。而竖眼至州,遇患不堪综理,其子敬绍险暴不仁,聚货耽色,甚为民害,远近怨望焉。寻假镇军将军、都督梁西益巴三州诸军事。萧衍遣其北梁州长史锡休儒、司马鱼和、上庸太守姜平洛等十军,率众三万,入寇直城。竖眼遣敬绍总众赴之,倍道而进,至直城,而贼袭据直口。敬绍以贼断归路,督兼统军高彻、吴和等与贼决战,大破之,擒斩三千余人,休儒等走还魏兴。
- ^ 36.0 36.1 《北史·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后转岐州刺史,仍转梁州刺史。梁州人既得竖眼为牧,人咸自贺。而竖眼至州遇患,不堪综理,其子敬绍险暴不仁,聚货耽色,甚为人害,远近怨望。寻假镇南将军,都督梁、西益、巴三州诸军事。梁遣其北梁州长史锡休儒等十军率众三万人寇直城,竖眼遣敬绍总众赴击,大破之。敬绍颇览书传,微有胆力,而奢淫倜傥,轻为残害,又见天下多事,阴怀异图,欲杜绝四方,擅据南郑。令其妾兄唐昆仑扇搅于外,聚众围城,敬绍谋为内应。贼围既合,事泄,在城兵执敬绍,白竖眼而杀之。竖眼恚,发疾卒。永安中,赠吏部尚书、齐州刺史,孝武帝初,赠司空公、相州刺史。
- ^ 《魏书·卷九·帝纪第九》:萧衍遣其北梁州长史锡休儒、司马鱼和、上庸太守姜平洛等入寇直城,梁州刺史傅竖眼遣息敬绍率众拒击,大破之,擒斩三千余人;休儒等走还魏兴。
- ^ 《魏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三月,衍遣其北梁州长史锡休儒、司马鱼和、上庸太守姜平洛等入寇直城,梁州刺史傅竖眼遣息敬绍率众大败之,擒斩三千人,休儒等遁走。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北凉州刺史锡休儒等自魏兴侵魏梁州,攻直城。魏梁州刺史傅竖眼遣其子敬绍击之,休儒等败还。
- ^ 《魏书·卷七十·列传第五十八》:敬绍颇览书传,微有胆力,而奢淫倜傥,轻为残害。又见天下多事,阴怀异图,欲杜绝四方,擅据南郑,令其妾兄唐昆仑扇搅于外,聚众围城,敬绍谋为内应。贼围既合,其事泄露,在城兵武执敬绍,白竖眼而杀之。竖眼耻恚发疾,遂卒。永安中,赠征东将军、吏部尚书、齐州刺史。出帝初,重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司空公、相州刺史,开国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