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姆登号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是作为教练船使用;在战间期,它曾为训练军校学员(英语:Seekadett)而进行了数次环球巡航,期间多次到访东亚、美洲和印度洋地区。在1936-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它也曾短暂参与了非干预巡逻(英语:Non-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该舰受命前往德国海岸外围布设雷区,并被一架撞向它的英国轰炸机炸损。1940年4月,作为占领挪威首都奥斯陆的部队的一份子,她还参加了入侵挪威的行动。此后,该舰恢复在波罗的海的培训任务。直至1941年9月被派往波罗的海舰队,并在入侵苏联期间负责支援德国的行动。培训职责于1942年恢复,并一直持续到1944年底,它才又参加了在斯卡格拉克海峡的布雷行动。在同年12月的一次搁浅事故中受损后,它前往柯尼斯堡进行维修。1945年1月,舰只加入了东普鲁士的撤离行动,以躲避苏联军队的推进。在基尔维修期间,埃姆登号一再受到英国轰炸机的破坏,为防止被击沉,它后来在港口外围搁浅。在战争的最后几天,它被炸毁以防止受俘。至1950年,其残骸最终在原地完成拆解报废。
埃姆登号的主舰炮本应为八门安装在四座双联装炮塔内的150毫米55倍径速射炮,但协约国裁军当局拒绝批准这款武器。相反,它在单座炮塔中安装了既有库存中的150毫米45倍径速射炮(英语:15 cm SK L/45)。炮架为C/16型,它们在发射45公斤(99英磅)炮弹的初速为835米每秒(2,740英尺每秒)。[8]炮管的仰角可提升至40°,最大射程为17,600米(19,200碼)。它们共提供960发弹药,其中每炮120发。埃姆登的防空武器由两门88毫米45倍径高射炮(英语:8.8 cm SK L/45 naval gun)组成,后续又增至三门。它们总共备有900至1200发弹药。根据设计,舰只将在甲板上搭载八具500毫米(20英寸)鱼雷管的双发射装置,但至竣工时仅安装了四具。在1934年,它们被更具威力的533毫米(21.0英寸)管所取代。舰只共可携带12枚鱼雷。[3]
1921年12月8日,埃姆登号在威廉港的国家海军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因受到1920年代德国政局的动荡和财政短缺的影响,导致舰只的工期延误,至1925年1月7日才下水。在下水仪式上,由时任海军指挥部长的汉斯·曾克尔上将发表演说;而已故海军上校卡尔·冯·穆勒(英语:Karl von Müller)的遗孀则主持为舰只命名——他是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第一代埃姆登号的末任舰长。九个月后,新巡洋舰于1925年10月15日正式投入舰队服役。作为海军学员的训练舰,埃姆登号被分配至北海海军基地(英语:Marinestation der Nordsee);它在入役后即展开海上试航,但这些试航因舰只需要在国家海军船厂进行改装而中断,其中包括重建作战桅杆。当所有工作于1926年完成后,它开始进行单舰训练,并曾多次造访北欧海域的外国港口。1926年8月和9月,它参加了年度舰队演习,后于10月再次返回船厂,以增加后部烟囱高度,从而与前部相匹配。埃姆登号在当时被分配至海军训练监察局。[10]
到达峡湾附近后,埃姆登号将350名士兵转移至R艇,让他们上岸。然而,出其不意的效果消失了,并且在进入峡湾的狭窄区域后发生的德勒巴克湾海战(英语:Battle of Drøbak Sound)期间,布吕歇尔号在与奥斯卡斯堡要塞(英语:Oscarsborg Fortress)的交火过程中被击沉。在德国人中断袭击之前,吕措号也遭到了破坏。失去布吕歇尔号之后,埃姆登号和吕措号将更多的士兵从峡湾派遣上岸,以便他们从后方攻击海岸防御。随着地面部队发动攻击,埃姆登号和吕措号于15:55驶近至奥斯卡斯堡要塞,并开始提供火力掩护。随后,德国人于4月9日与其它挪威部队达成了投降条件。埃姆登号遂于4月10日上午进入奥斯陆港,此后作为协调陆、海、空三军行动的联合通讯中心使用。它于4月24日被解除了这一职能,但仍然停留在奥斯陆直至6月7日。在此期间,海军总司令、海军元帥埃里希·雷德尔曾于5月17日登舰视察。埃姆登号于6月8日返抵斯维内明德,并在那里恢复了培训职责。[19][18]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5. ISBN 0-87021-459-4.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0-87021-913-8.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and 3).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11-2.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Peter. German Light Cruisers of World War II: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848321946.
O'Brien, Phillips Payson. Technology and Naval Comba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London: Frank Cass. 2001. ISBN 978-0-7146-5125-5.
Paloczi-Horvath, George. The German Navy from Versailles to Hitler. McLean, David and Preston, Antony (编). Warship 1997–1998.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7. ISBN 0-85177-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