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郡 |
---|
|
|
海山郡役所 |
1937年,海山郡管內圖 |
國家 | 台北州 |
---|
首府 | 海山郡板橋街板橋324番地 |
---|
面积 | |
---|
• 1932年 | 312.9728平方公里(120.8395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
• 1932年 | 93886 |
---|
|
政府 | |
---|
郡守 | |
---|
|
• 1920年-1924年 | 長谷川直吉 |
---|
• 1944年-1945年 | 倉澤政夫 |
---|
|
|
歷史 | |
---|
|
• 成立 | 1920年 |
---|
• 废除 | 1945年 |
---|
|
|
|
行政分區 | 3街、2庄 |
---|
|
今属于 | 中華民國(臺灣) 新北市的板橋區、土城區、三峽區、鶯歌區、樹林區、中和區及永和區 |
---|
海山郡(日语:海山郡/かいざんぐん Kaizan Gun)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創設於1920年,該郡隸屬台北州[1]。其海山郡之名稱由來,是因為17世紀時荷蘭人稱此地為Gaijsan,隨後1713年首度有漢人進入此區請墾,向桃園的龜崙社承墾、後來形成海山庄[註 1]及海山堡[註 2]。
簡介
海山郡統轄板橋街、鶯歌街、三峽街、中和庄及土城庄,對照現在位置,即成板橋區、土城區、三峽區、鶯歌區、樹林區、中和區及永和區等[1]。海山郡役所設於板橋街,所址為舊台北縣政府,現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台北縣治自台北市的舊台北州廳遷至海山郡役所後,海山郡廢除,1946年設立海山區[註 3],但1947年便裁撤,之後所屬街庄依原本名稱獨立為鎮或鄉並直接隸屬於台北縣。之後,因人口增長,陸續有原中和析出永和、樹林與鶯歌分治等。原下轄的鄉陸續改制為市、僅三峽及鶯歌為鎮,復隨著五都改制,臺北縣變為直轄市,全數改為市轄區,除此外大致與日治時期政區規畫相同。
郡名由來
海山郡的「海山」之名,學者翁佳音認為是來自17世紀荷蘭人稱此地為「Gaijsan」,有推測為當地原住民語音譯[2],翁佳音推定為西班牙人稱「faisán」的荷語變音,意為野雞、雉,西班牙文獻中記載此地盛產非紅喙的石雞,至今三峽仍留存有「白雞」的地名。荷蘭文獻記載的「Spruijt nae Gaijsan」意為(由淡水上溯)「往海山之溪」,學者劉益昌釐訂為五股的冷水坑溪(五股坑溪支流),中村孝志譯為「海山川」,往下在關渡的正對岸匯入淡水河,往上至新莊的海山口一帶。由海山口可往西南通往海山。[3]:69-70,142-149
清代以後有所謂「海山堡」,涵蓋今日三鶯一帶。海山郡設治在板橋,但名稱卻取自三鶯有其典故。此係三峽、板橋兩街庄當時實力不相上下,總督府決定郡役所位於板橋之後,考量「民心融和」,故另取三鶯之堡名海山作為郡名,稍作調和。相同的例子還有臺南州東石郡[4],而臺南州北門郡可能亦同。
統計
1942年本籍國籍別常住戶口[5]
街庄名
|
面積 (km²)
|
人口 (人)
|
人口密度 (人/km²)
|
本籍
|
國籍
|
計
|
臺灣
|
內地(日本本土)
|
朝鮮
|
中華民國
|
其他外國
|
板橋街
|
23.4221
|
22,292
|
941
|
0
|
58
|
0
|
23,291
|
994
|
鶯歌街
|
54.2536
|
31,389
|
476
|
0
|
144
|
0
|
32,009
|
590
|
三峽街
|
191.4808
|
27,215
|
181
|
0
|
98
|
0
|
27,494
|
144
|
中和庄
|
25.3099
|
17,306
|
449
|
0
|
54
|
0
|
17,809
|
704
|
土城庄
|
29.5344
|
12,381
|
42
|
0
|
15
|
0
|
12,438
|
421
|
海山郡
|
324.0009
|
110,583
|
2,089
|
0
|
369
|
0
|
113,041
|
349
|
任次
|
肖像
|
出身
|
姓名 (生–卒)
|
在任時間
|
備註
|
1
|
|
東京府
|
長谷川直吉 (?–?)
|
1920年9月1日[a] |
1924年3月10日[b]
|
|
2
|
|
山口縣
|
石田治郎 (?–?)
|
1924年3月10日[c] |
1926年10月12日[d]
|
|
3
|
|
台北州
|
李讚生 (1890–?)
|
1926年10月12日[e] |
1928年9月18日[f]
|
|
4
|
|
鹿兒島縣
|
瀨戶山兼斌 (1885–?)
|
1928年9月18日[g] |
1930年2月16日[h]
|
|
5
|
|
東京府
|
細井英夫 (1898–?)
|
1930年2月16日[i] |
1931年5月23日[j]
|
|
6
|
|
秋田縣
|
松野孝一 (1905–1967)
|
1931年5月23日[k] |
1934年5月10日[l]
|
|
7
|
|
山口縣
|
大田修吉 (?–?)
|
1934年5月10日[m] |
1936年10月20日[n]
|
|
8
|
|
宮城縣
|
林通雄 (?–?)
|
1936年10月20日[o] |
1938年8月25日[p]
|
|
9
|
|
兵庫縣
|
矢野榮治 (?–?)
|
1938年8月25日[q] |
1940年1月31日[r]
|
|
10
|
|
台北州
|
劉萬 (安川萬) (1905–?)
|
1940年1月31日[s] |
1941年1月8日
|
|
11
|
|
宮城縣
|
熊谷三平 (?–?)
|
1941年1月8日[t] |
1942年1月14日
|
|
12
|
|
愛媛縣
|
大西富逸 (?–?)
|
1942年1月14日[u] |
1944年5月22日
|
|
13
|
|
福島縣
|
倉澤政夫 (?–?)
|
1944年5月22日[v] |
1945年10月25日
|
|
鐵道
設施
名所舊蹟
註釋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1.3 1.4 《臺北縣縣定古蹟海山神社殘蹟、中和瑞穗配水池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臺北縣板橋市: 臺北縣文化局. 2008: 2、3頁. ISBN 978-986-01-5753-6.
- ^ 曾品滄. 海山庄. 台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09-09-09.
- ^ 翁佳音. 第四章·淡水河口·18.Spruijt nae Gaijsan 往海山之溪;第七章·論十三行遺址的主人:荷蘭時代的十三行番社.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8-06: 69–70,142–149 [原荷文報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掃描版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台灣鄉土文獻影像;數位版抄本中研院台灣研究網路化.
- ^ 《市郡の區域稱呼其所在地並街庄の稱呼等に就て》,水越幸一,臺灣時報大正九年十月號
- ^ 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編. 昭和17年末 臺灣常住戶口統計.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 1943.
- ^ 6.0 6.1 小林, 虎五郎. 海山郡要覽. 臺北州海山郡役所庶務課. 1938-02-13.
參考網站
|
---|
板橋街 | |
---|
鶯歌街 | |
---|
三峽街 | |
---|
中和庄 | |
---|
土城庄 | |
---|
蕃地 (1932年撤銷) | 1922年撤銷 | 白石按 · 雞罩山 · 紫微坑 · 牛角坑 · 崙尾寮 · 竹坑山 · 鹿母潭 · 楠子橋 |
---|
1932年撤銷 | 五寮 · 詩朗 · 菜園地 · 圳子頭 · 柑子樹腳 · 十八分 · 烏才頭 · 鹿窟 · 外插角 · 內插角 · 金敏子 · 有木 · 東麓 · 大寮地 · 東眼山 · 熊空南腳 · 大旗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