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
紅豆[1][2](學名:Vigna angularis),亦称荅、小豆、赤豆[3][4][5],是豆科蝶形花亞科豇豆屬植物,為常見的食材之一。最早起源於喜馬拉雅山一帶,而後種植區域遍及東亞諸國。 紅豆屬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高營養榖類食品,而且含有蛋白質、醣類、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鉀、鈣、鐵、磷、鋅等營養素。紅豆有豐富的鐵質,可以使人氣色紅潤,可以補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體力、增強抵抗力。 近親有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然而赤小豆藥效較佳。 栽植
台灣
主要品種
病害
蟲害
收穫食用红豆的种子在亚洲地区被广泛食用。 红豆可与大米等谷豆类煮成红豆饭,也可单独或佐以大米、薏仁、莲子等配料煮成粥、糊和糖水类食物。在中华文化地区,水含量较高、粘度不高的版本常称红豆汤,過濾掉红豆的称红豆水或红豆茶,红豆碾碎、略稠浊的则称红豆沙(该词也可另指下文的红豆馅),均可加糖及奶冷冻制成冰棒或冰沙。类似的食法也见于日本(汁粉、從兄弟煮)、韩国(朝鲜式红豆粥)、越南(𥻹豆𧹼 chè đậu đỏ)等地。红豆也是广东、香港一带钵仔糕的常见配料。 泡水后蒸煮熟后加糖翻炒制成的红豆泥(也称红豆馅、红豆沙)是东亚多国菜系中十分泛用的甜食馅料,可用于馅饼、面包、酥点、汤圆、月饼、煎堆、茶粿、青团等各式糕点的内馅,其它含有红豆沙且较有代表性的食品包括豆沙包、红豆冰、铜锣烧、高力豆沙、水晶包、粽子、羊羹、大福、鲷鱼烧、车轮饼、粘豆包、驴打滚等。 文化其他植物的别名在王維詩作《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中所說的“紅豆”疑似指以下三種植物之一。 红豆树,中國獨有樹木,因過度砍伐與採摘而瀕臨滅絕。 海紅豆(Adenanthera pavonina),又名孔雀豆、相思豆,其種子有小毒,也入藥治療腸胃不適。 雞母珠(Abrus precatorius),然而其含有毒蛋白,不可誤食。 注釋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