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6′51″N 114°09′37″E / 22.28090°N 114.16035°E / 22.28090; 114.16035
此条目介紹的是於1978年7月起關閉的前最高法院大樓。
終審法院大樓 (英語: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Building ),位於香港 中環 昃臣道 8號,是香港司法機構 標誌之原型,於1912年建成,建築風格為新古典主義 ,揉合了遠東 的建築特色,大樓上蒙上雙眼的正義女神像 右手持天秤、左手持劍,代表大公無私[ 6] ;大樓外部於1984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
大樓曾經先後用作最高法院 及立法機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曾經被日軍 徵用為憲兵總部。戰後,隨著香港立法會 在2011年10月將立法會綜合大樓遷往添馬,大樓便移交予司法機構改為香港終審法院 ,已於2015年9月7日正式投入服務。[ 7] [ 8] [ 9]
夜晚的終審法院大樓
歷史
興建及設計
最高法院大樓在1903年的奠基石,由當時港督卜力 揭幕
香港最高法院在1844年設於威靈頓街 及雲咸街 交界的大樓內,後於1848年遷往中環皇后大道 7號一座兩層高的大樓內。隨着海旁填海計劃 在1904年完成,告士打道 一帶的新填海區完成,香港總督 威廉·羅便臣 成立的一個委員會建議興建新的法院及郵政總局大樓,並擬舉辦公開競賽,邀請建築師競逐設計,但建議未獲政府接納,改為委託具經驗的建築師負責如此重要建築物的設計工作,最後委託英聯邦 採辦處的顧問建築師亞士東·偉柏 及英格里斯·貝爾 設計[ 2] :10-13 。
1898年2月28日,立法局 決議興建大樓。大樓的設計經過多次修改,如把大樓正面從向東面的香港木球會(現遮打花園 ),改為向西面的皇后像廣場 ,而工務局亦修訂設計,加設地下室以設置供暖系統,整體設計在1899年完成[ 2] :13-14 。
大樓於1899年底開始動工興建,但甫開工即遇到困難,工人須移除原海岸線的堤岸,而打樁工程亦進度緩慢,工人最終在1903年4月完成以1447棵杉木為建材的樁柱工程,同年11月12日由港督卜力 主持奠基禮。其後工程因缺乏石匠與合適花崗岩 ,延至1911年才得以完成[ 2] :13-14 。
1912年1月15日,最高法院 由港督盧吉 主持揭幕。當時的首席按察司 皮葛 表示:「即使他日維多利亞城 不復存在,海港 被淤泥壅塞,香港會所 坍塌湮沒,這座大樓仍將如金字塔 般巍然矗立,為遠東 的睿智留下見證[ 10] 。」由於英語 的法院一詞「Court 」與粵語 的「葛」發音相近,最高法院大樓亦被俗稱為「大葛樓」[ 11] [ 12] 。法院啟用初期僅設有3個法庭 ,曾經被批評是極大的浪費[ 13] :92 。當時法院由按察司 與副臬司 所主理,如任何人對他們其中一人的判決不服並提出上訴,則由二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上訴聆訊[ 14] 。
大樓在香港日佔時期 被更改為香港憲兵部本部,並且加以興建了拘問室 等設施。香港重光 後,法官人數大幅地增加,最高法院於1970年代額外興建了隔間以容納共7所法庭,但地方已經不敷應用,布政司設立的專責委員會遂於1975年接受法律界建議,決定於金鐘 用地興建新的最高法院 [ 13] :91 。1978年,受到香港地鐵 遮打站 工程影響,最高法院大樓結構受損,需要關閉進行緊急復修,而工程的噪音問題亦影響法院運作[ 2] :25-27 。同年7月最高法院各部門分散遷移,有遷往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也有遷往中環舊消防總局,最高法院大樓到1982年10月4日才重開。1984年再遷往金鐘 法院道 現址[ 13] :92 ,大樓復修工程於1982年完成[ 11] [ 15] 。
改為議會用途
立法局大樓揭幕紀念碑,由時任港督的尤德 主禮
立法局大樓會議廳的主席專座,原為海事監督座椅,刻有聖愛德華皇冠 及船錨圖案,香港政權移交 後藏於香港歷史博物館
大樓外部在1980年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並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 2] :5 。行政局在1983年通過把舊高等法院改為立法局大樓,改建工程耗資3600萬元,舊高等法院圖書館改建為會議廳,並加建了即時傳譯設施與公眾席,其他設施包括港督套房、議員辦公室等,供立法局 進行會議及辦公之用[ 13] :92 。立法局大樓於1985年10月30日由總督尤德 主持揭幕及召開首次會議,尤德在會上發表了1985-86年度施政報告 [ 16] 。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 後,原立法局大樓隨著臨時立法會 的遷入而改稱為立法會大樓。由於立法會大樓面積有限,不僅無法滿足將來政制發展而增加議席的需要,只能用來舉行會議,當時的議員辦事處、立法會秘書處、研究部及圖書館等辦公設施分散在不同地點,構成相當的行政不便[ 17] 。政府在1998年曾提出擴建方案,建議在立法會大樓旁的遮打花園興建一座四層建築物新翼,總建築面積達1,1000平方米,成本約7.26億元。當年建議把議員辦公室、多間會議室及會見室、圖書館、立法會秘書處行政辦事處,及附屬設施遷入新翼,而立法會大樓騰出的空間,將改為即時傳譯室﹑攝影師室及技術人員設施,同時修改會議廰議席布局,把總座位增至99個[ 18] [ 19] 。不過,方案須封閉遮打花園兩年多、城市規劃委員會未必接受、立法會會議廳擴建需封閉至少8個月,最終遭到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否決[ 20] 。
1997年7月1日後,立法會大樓在遮打道一面加建旗桿
前立法會大樓會議廳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後,香港特區政府 放棄拍賣添馬艦 地皮,並計畫興建新政府總部及立法會大樓。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自1998年起,向政府商討興建一庭立法會專用大樓,政府在2000年12月建議三個選址,包括香港大會堂 、中信大廈 以北土地及添馬艦 填海地,立法會認為拆卸大會堂引起高度關注,而中信大廈以北則待2006至2007年度才可使用,不能配合立法會期望2008年初前落成新大廈的要求,故選定添馬艦 作為選址[ 21] 。經過多年的討論與檢討,政府於2002年同意落實有關計劃,並邀請世界各地有興趣參與的機構,提交意向書和設計概念。然而受到SARS事件 影響,香港政府於2003年5月擱置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交就有關計劃的撥款申請,並於同年11月19日正式宣布押後添馬艦發展工程 [ 22] 。隨著香港經濟的逐步好轉,行政長官 曾蔭權 於《2005-2006年度施政報告 》宣佈正式恢復在添馬艦 興建新政府總部 及立法會綜合大樓 的計劃,該些建築於2011年落成[ 23] 。
2011年7月15日,立法會在大樓內舉行最後一次會議(該年暑期休會前),最後一條通過議案為《告別立法會大樓》議案[ 24] 。超過150名現任和前任立法會議員在7月18日出席惜別立法會大樓活動,將在1997年6月23日埋藏於立法會大樓停車場地底,裝載了50多件立法局議員保留物品的時光錦囊出土,其後於宴會廳舉行惜別晚宴[ 25] 。同年10月(該年暑期休會後)開始於新建的立法會綜合大樓舉行會議[ 26] 。
復修為終審法院
香港終審法院 首席法官李國能 曾於2002年公開建議將終審法院 搬遷至立法會大樓[ 27] ,過去亦有人建議將大樓改建為博物館。曾蔭權在2009年4月宣布,政府決定在立法會遷往添馬艦新址後,把立法會大樓移交司法機構,作為終審法院的新址[ 9] [ 28] 。
立法會搬遷後,立法會秘書處在2011年11月21日將大樓移交給司法機構 [ 2] :5 ,終審法院大樓改建工程將於2013年次季展開,屆時終審法院大樓的法庭 總面積將較以往增加2.3倍,增設1個達230平方米的法庭、1個作為聆訊許可申請及訟費評定案件、達95平方米的法庭,8間法官辦公室、法官休息室、供予終審法院法官及司法機構職員使用的圖書館、兩間律師更衣室、4間律師專用會見室、律師休息室、傳媒工作室、司法機構政務處發展部辦公室、被告人拘留間及懲教署 職員辦公室等,此外亦會增加設備育嬰設施、無障礙 通道及兩間展覽廊等公眾設施[ 29] [ 30] [ 31] 。大樓將會採用多種節約能源裝置,包括二氧化碳 感應器、清新空氣供應監控系統、自動化需量控制器監控冷卻水循環系統、海水冷卻式製冷機及機房通風系統、電子鎮流器T5型節能光管,以用戶感應器及日光感應器電腦控制照明、發光二極管 出口指示牌及升降機機廂照明[ 32] 。
2013年2月,司法機構政務處 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4.6億元用以翻新立法會大樓,工程淨作業樓面面積達3,070平方米,預計工程於同年5月啟動,於2015年3月竣工[ 33] 。司法機構於2015年8月20日推出新標誌,以終審法院大樓正視圖為設計[ 34] ,並公布終審法院大樓在9月7日上午9時正式啟用[ 35] 。
終審法院大樓建築特色
終審法院大樓地面的柱廊
終審法院大樓採用新古典主義 的建築風格,仿效古羅馬 及希臘 的建築設計,由愛奧尼亞式圓柱 及多立克式圓柱 所支撐,組成地下及一樓四周的柱廊。大樓設計象徵秩序與公平,所有門窗分布於支柱之間,對稱有致。為了適應香港氣候,建築特設寬闊陽台,足以阻止陽光直接透進室內,提供散熱功能。[ 2] :29 [ 36] :3-4
大樓頂部揉合中西的建築特色,中央穹頂在建築物的外觀佔了主要位置,穹頂由雙層鋼架和桁架內部結構支撐,建於花崗石製方形基座上,四端建有尖塔裝飾。大樓最高點的穹頂頂塔上,嵌上青銅製都鐸皇冠雕塑,是英王愛德華七世 於1902年採用的御冠[ 2] :30 [ 36] :4 。大樓的南北兩側建有兩座中式金字屋頂,以中式兩層瓦片 鋪設,以防止在雨季滲漏,整個屋頂以雕琢華美的中國傳統柚木 托架及鋼製T字型支架承托[ 2] :33 。建築物採用本地的花崗岩建成[ 37] 。
楣飾與雕像
泰美斯 雕像
大樓面向皇后像廣場 的中央門廊部分築有三角楣飾,並刻有“Erected AD MDCCCCX ”(公元1910年豎立)的題字,兩旁各有一個以圓環襯托的刻字“E ”及“R ”,為“Edward Rex ”的縮寫,以象徵大樓建於英王愛德華七世 在位時期[ 2] :31-32 。
楣飾頂部為英國國徽 為設計的皇家盾形紋飾:左上方與右下方各刻有三頭獅子 ,代表英格蘭 ;右上方的一頭獅子 代表蘇格蘭 ;左下方的豎琴 代表愛爾蘭 。盾徽由英格蘭獅子及蘇格蘭獨角獸護持,頂端雕有皇冠,下刻有最高統治者的銘辭“DIEU ET MON DROIT ”(我權天授 )。倚在皇家盾形紋徽兩旁各有一尊雕像,左面為真理 之神阿勒忒亞 (Veritas ;Βέριτας )雕像,右面為憐憫之神克勒門提那 (Clementia ;Έλεος )[ 2] :31-32 [ 36] :3 。
三角楣飾的頂部豎立一尊高2.7米,代表公義的泰美斯 女神雕像,雕像右手持著代表公正的天秤 ,左手持著象徵權力的劍 。雕像被蒙上雙眼,象徵法律精神不偏不倚及公正嚴明[ 36] :4 。
內部設施
大樓東南入口,曾是最高法院法官及職員專用入口、立法會議員入口,現改為終審法院的辯方及犯人入口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在1912年啟用時,大樓三層均作為法院及辦公用途,地下設有田土廳及司法常務官辦公室、服務櫃位、2間囚室、接收囚犯室、警員等候室、執達主任室;一樓為大法庭、第二法庭及第三法庭、圖書館、法官辦公室、證人室、陪審員室、律師更衣室;二樓為首席檢察官及檢察官辦公室[ 2] :17 。地下設有室內高架橋,連接囚犯接收室與一樓的法庭,被稱為嘆息橋 [ 36] :5 。
大樓設有5個供不同使用者進出的入口:向皇后像廣場 的中央入口為囚犯專用;向昃臣道 的兩個入口則為司法常務官、文員和法官專用。隨着設施不敷應用,最高法院內部不斷加建,在1950年代於兩端的法庭內加建樓層,以增設法庭及附屬房間。拱頂下大法庭曾於1960年代建議加建樓層,但因擔心基樁柱負荷過重而未被採納,最終經過多次改建後,一樓及二樓增設至7個法庭。而大法庭與面向皇后像廣場的房間,1970年代改建為圖書館[ 36] :6 。
立法局及立法會
為應付議會的使用需求,大樓在1984年進行內部改建,把原為大法庭的圖書館改為會議廳,而面向皇后像廣場的房間改為會議廳前廳,會議廳北南兩端加建夾層,上層作為公眾席及記者席,下層則為傳譯室[ 2] :39-40 。一樓北面的第二法庭及附屬房間改建為會議室B及會議室C;南面的第三法庭及房間則改建為記者採訪室及會議室A,其後會議室A再遷到二樓南面的閣樓,原址改為記者招待會室。一樓東面的法官辦公室,改為主席辦公室及職員辦公室。二樓北面閣樓的法庭與房間合併為宴會廳,而南面閣樓原改建為職員辦公室,其後再改建為會議室A,司法人員辦公室改建為議員辦公室;面對皇后像廣場的貯物室則改建為電台廣播室[ 36] :6 。
終審法院
隨着立法會大樓改為終審法院,建築物將恢復作為司法用途。內部已完成改建,終審法院的犯人及辯方區域現設於大樓地下的東南部分,並加設獨立升降機及樓梯連接二樓。公眾入口現設於大樓西南面,並增設保安控制區域及大堂,在現有樓梯天井 增設升降機,而東北及西北入口則供法官及職員使用,亦加裝兩部升降機。地下的前高等法院犯人接收區,現改為圖書館 ,其中犯人入口、2間囚室、拱門及嘆息橋 現被復修,立法會秘書處辦公室現改為終審法院登記處,亦已加建夾層作為貯存文件用,地下亦會設有育嬰室、傷殘人士洗手間及機房等設施[ 38] [ 2] :61 。
一樓的立法會會議廳現改為終審法院的終審法庭(一號法庭),內部已重新設計及裝修,可供5名法官同時審理案件,原來的會議廳公眾席已拆卸,重現最高法院時代的拱門,法庭東面改為法官辦公室及休息室。立法會會議室B及會議室C將改為二號法庭、辦公室及會議室;南面的立法會記者採訪室及會議室A,則改為法庭大堂、記者室、2間更衣室及2間會議室。會議廳前廳改為展廳,展示香港法律相關文物,並加建旋轉梯連接前廳的夾層。二樓則改為辦公室及會議室[ 38] [ 39] [ 2] :62 。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