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肉动物」重定向至此。关于动物分类学上的哺乳动物类群,请见「
食肉目」。关于肉食性植物,请见「
食蟲植物」。
肉食性動物(英語:carnivore)又称肉食動物[1]、食肉动物[2]、肉食者、肉食类、食肉类[3](sarcophage),是以摄入其它动物的身体组织(通常为软组织,即通俗意义上的肉類)為获取营养的主要方式的动物。相比植食性動物,食肉动物在食物鏈中的營養級更高,生理特征也更利于捕食,但其消化系统只能处理蛋白质、脂肪和分子结构较为松散的碳水化合物(单糖、寡糖、淀粉和糖原),无法消化纤维素等紧密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的复杂多糖。
“食肉动物”一词狭义上特指肉类在食谱中占比超七成的高度食肉动物,而肉食占比较低的中度食肉动物和低度食肉动物则通常被归类为杂食性动物。食腐、拟寄生或吸血的動物也屬於广义上的肉食性動物。
分類
如果根据肉食的摄入占比,食肉动物可以被分为三类:
- 高度食肉动物(hypercarnivore):肉食占比超过70%
- 中度食肉动物(mesocarnivore):肉食占比30~70%
- 低度食肉动物(hypocarnivore):肉食占比少于30%
如果根据肉食来源的类群,动物的食肉行为(carnivory)则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 狭义上的“食肉性”:专指以捕捉四足动物为食
- 食鼠性(rodentivory):以捕捉小型啮齿类哺乳动物(特别是鼠类)为食
- 食鸟性(avivory):以捕捉鸟类为食
- 食蛇性(ophiophagy):以捕捉蛇类为食
- 食蛙性(anurophagy):以捕捉蛙类为食
- 食鱼性(piscivory):以捕捉鱼类为食
- 食虫性(insectivory):特指以捕捉昆虫(通常指成虫)为食
- 食蚁性(myrmecophagy):以蚂蚁和白蚁为食
- 食蛛性(araneophagy):以捕捉蜘蛛为食
- 食蠕虫性(vermivory):以捕捉各种外形细长的软体生物(即俗称的蠕虫)为食,通常指环节动物(如蚯蚓)、蛞蝓和昆虫幼虫(毛虫)
- 食软体性(molluscivory):以捕捉软体动物为食
- 食珊瑚性(corallivory):以各种珊瑚为食
- 食海绵性(spongivory):以各种海绵为食
- 食腐性(scavenging):以各种动物的残骸腐肉为食
- 食卵性(ovivory):以其它动物的卵为食,通常专指有外壳的蛋
- 食浮游性(planktivory):以浮游生物为食,专指其中的浮游动物
此外还有不以目标动物整体、而是以其身体某部分为食的食肉行为:
- 拟寄生性(parasitoidism):寄生在某宿主体中并啃食其组织为食
- 食血性(haematophagy或sanguivory):以血液为食
- 食毛性(keratophagy或ceratophagy):以毛发或蜕皮中的角蛋白为食
- 食鳞性(lepidophagy):以鱼鳞为食
- 食黏液性(mucophagy):以黏液或其它外分泌物为食
肉食性
魚食性
食蟲性
食蟻性
食蠕虫性
食壳性
食血性
參見
参考
- ^ 存档副本.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 ^ 存档副本.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 ^ 存档副本.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