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贺兰山

38°54′N 105°58′E / 38.900°N 105.967°E / 38.900; 105.967 賀蘭山(突厥语“贺兰”意为“骏马”),又名阿拉善山蒙古語;,鲍培转写Alaša aɣula西里尔字母Алшаа уул[1],位于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地处银川平原阿拉善高原之间,南北走向,長度約270千米,主峰敖包圪瘩海拔高3556米。贺兰山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界线,西北为阿拉善高原腾格里沙漠,东为银川平原鄂尔多斯高原,自古为中国兵家必争之地。

“贺兰”一词最早载于《晋书·北狄匈奴传》 ,西晋太康五至八年(284—287年),匈奴人迁内地“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杂错”,十九之匈奴部落中有一支名“贺兰部”,后部落名变为山名。又一說,蒙古语中的贺兰有奔腾骏马之意,贺兰山由此得名。

贺兰山自古有人类活动,匈奴、鲜卑、羌族、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先后在此居留、放牧。唐代韋蟾維基數據所列Q45452203已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明代“贺兰晴雪”为宁夏八景之首,明人陈德武诗:“六化飞罢净尘裳,贵富家翁做意悭。满眼但知银世界,举头都是玉江山。严凝藉雪风威里,眩曜争光日色间,独有诗人怜短景,贺兰容易又青还。”清人胡秉正诗:“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看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贺兰山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滚钟口拜寺口双塔和三关口古长城等名胜古迹。1988年,中国设立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9.35万公顷。1995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2005年,为中国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基地,2006年10月为首批中国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

地质地貌

从贺兰山山脊俯瞰大水沟,可见V字形沟谷,及谷底砾石,以及阴坡阳坡的植被分布差异

贺兰山呈南北走向,延伸200余千米,东西宽20-60千米,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喜马拉雅运动时继续升高。山脊海拔多在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瘩3556米。

贺兰山主峰敖包圪瘩,海拔3556米

[2]贺兰山与南部的牛首山褶断带、清水河—六盘山褶断带、罗山—云雾山隆起带构成了一系列的背向斜的断层。地貌上看,贺兰山西侧平缓,而东侧陡峭险峻,有大量露出地表的断层,东侧与银川平原垂直落差可达2000米。贺兰山北部以花岗岩为主,由于接近乌兰布和沙漠干旱少雨,所以物理风化强烈,贺兰山主体在贺兰山中部,山势陡峭,山体庞大,海拔较高,一般在2000-3000米之间,主峰敖包圪瘩就在贺兰山中部,海拔3555米,贺兰山中部东西宽度可达50公里。贺兰山南部山势相对和缓。有汝其沟、大水沟、小水沟、贺兰沟、插旗沟、苏峪口沟、三关口沟等50多条沟谷[3],沟道成V型,下部较为宽阔,沟底砾石遍布,沟口一般是碎石遍布的洪积扇[4]

气候

贺兰山是中国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贺兰山被毛乌素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包围,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对贺兰山产生大的影响,而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在贺兰山地区活动频繁,因此,贺兰山区终年干旱少雨,四季分明,日照强烈,无霜期158天,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5℃左右,最低气温-25℃左右[5]。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年蒸发量在1000毫米以上,由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巨大,所以空气极其干燥。

生态

贺兰山山谷中盛开的山丹丹

贺兰山地处温带草原区与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植被垂直分布非常明显,植被类型非常复杂,贺兰山植物群落有11个植被型55个群系。有草原荒漠针叶林,疏林草原,还有各种灌丛、草甸和少量落叶阔叶林[6]

山地草原分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两个亚类。疏林草原分布于贺兰山低山半干旱地带,海拔1600-2000米间的广阔范围中,介于山地草原带与山地针叶林带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山地疏林草原带。由于贺兰山低山区干旱,蒸发量大,中山区与亚高山温度又太低,以及水热条件不适等因素,导致贺兰山区落叶阔叶林面积很小,并且分布零散。

贺兰山区植被垂直分非常明显,主要分为4个植被垂直带,海拔1600米以下山前荒漠与荒漠草原带,1600~1900米出现覆盖度较大,草本植物生长较好的山麓与低山草原带、1900~3100米分布有大量以青海云杉为主的中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带,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阴坡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7] 3100米以上主要是高山与亚高山灌丛草甸带,是较好的夏季牧场。

贺兰山区阴阳坡之间的植被分布差异很大,在低山带, 阳坡多为草原植物群落,而阴坡则主要是灌丛;在中山带,阴坡以青海云杉林为主,阳坡以灰榆、杜松疏林和其它中生灌丛为主;31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阴阳坡分异不明显。由于靠近沙漠,贺兰山南段和北段荒漠化程度较高,森林面积很小。贺兰山东坡陡峭险峻,保水能力差,相对于更加平缓的西坡,森林覆盖率,植被更加单一。

贺兰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丰富,森林类型主要有青海云杉林,油松林,杜松林,山杨林,灰榆林,油松林、青海云杉林,青海云杉、山杨林,油松、山杨林,杜松、灰榆林。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80科324属690种,其中野大豆、四合木、沙冬青、蒙古扁桃、贺兰山丁香是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8]

贺兰山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有马鹿、獐、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有野生动物177种,隶属于20目44科,其中金雕、黑鹳、大鸨、胡兀鹫、白尾海雕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岩羊、马鹿、蓝马鸡、马麝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8]

資源

山区有石嘴山等10座大型矿区,富含优质煤炭。另外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粘土岩、灰岩等矿产,其中小滚钟口生产的粘板岩质地莹柔,用它雕成的贺兰石宁夏五宝之一。

贺兰山煤层自燃

贺兰山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同时因其日照充足、地层温度很高,从而诱发了煤层自燃事件,贺兰山煤层自燃从清朝开始至今已300多年。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贺兰山开设大小煤矿,汝箕沟煤矿成为中国太西煤生产基地,至20世纪末期,采矿导致井下开采条件全面恶化、人为肆意大规模采煤加剧煤层暴露、致使煤层加速自燃。火区每年烧损太西煤量约115万吨,总计烧毁煤炭3.4亿吨,每年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人民币。[9]

文化与历史

自古以來,各民族在這裡繁衍,留下了不少史前文化、遊牧文化、農耕文化遺產。西夏在寧夏立國,有大批西夏的皇陵。除此之外,有賀蘭山岩畫滾鐘口寺廟建筑群等文化遺跡。

賀蘭山也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標誌。南宋岳飞滿江紅》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詞句。賀蘭山当时属于西夏。有人认为借指金國,也有人认为其中此句中的「賀蘭山」指河北西路磁州賀蘭山,位于宋金边界,不是现在的贺兰山。

参考资料

  1. ^ 贺兰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B/OL] [2024] // 陈至立辞海. 7版网络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2.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概况.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3). 
  3. ^ 贺兰山[永久失效連結]
  4. ^ 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项目启动.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2). 
  5. ^ 宁夏贺兰山[永久失效連結]
  6. ^ 存档副本.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2). 
  7. ^ 贺兰山山脉简介.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7). 
  8. ^ 8.0 8.1 存档副本.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9. ^ 贺兰山煤层自燃300多年,烧毁煤炭3.4亿吨,为什么不扑灭?. 国际煤炭网. 2021-03-22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0).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賀蘭山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