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極盛勢力圖
鄭成功家族 (另稱鄭氏集團 [ 4] )是一個對東亞歷史 有著深遠影響的家族集團。鄭氏源自於中國 福建省 泉州府 南安縣 ,是闽南人 。鄭氏的興起可以追溯到發跡於日本 平戶 的大海商鄭芝龍 ,他所建立的龐大家業是日後明鄭 軍閥的濫觴。其子鄭成功 繼承他的海上事業,用以號召反清復明 、反滿復漢 ,並藉著與荷蘭的戰爭 在台灣 開闢了新的領土。三世鄭經 與四世鄭克塽 持續在台灣經營,直到澎湖海戰 後降清,鄭氏家族才在歷史舞台上沒落。,
鄭氏家族在東亞的歷史上有許多重要的事蹟,包含建立明鄭勢力 、攻占台灣 、將漢文化 引入台灣、參與三藩之役 以及澎湖海戰 戰敗影響台灣近代史 等。由於鄭成功為日本與漢族混血,日本 與國民黨 皆將明鄭強化為其統治合法性的依據。
鄭成功子女
鄭成功四子鄭睿與十子鄭發逝世後合葬於今臺南市南區的藩府二鄭公子墓 ,該墓為少數未被清朝遷回中國大陸的明鄭古墓。
排行
封號
名
字
號
生年
卒年
生母
配偶
備註
1
延平王
鄭經
1642年
1681年
王妃董氏
延平王妃唐氏
第二任延平王,英國人稱之「福尔摩沙國王」。
2
輔政公
鄭聰
哲順
怡堂
王妃董氏
明魯王女朱氏
策動東寧之變 ;康熙二十二年,授三品之職。(註:楊英“先王實錄”第104葉記載:(永曆)十二年(1658年)…船中失去...二,三舍,五舍三位。)
3
鄭明
哲熙
熙之
莊氏
林氏
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註:楊英“先王實錄”第104頁記載:(永曆)十二年(1658年)…船中失去...二,三舍,五舍三位。)
4
鄭睿
哲聖
聖之
莊氏
早卒。
5
鄭智
哲錫
錫之
1660年
1695年
莊氏
洪氏
失蹤[ 5] 。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
6
鄭寬
哲碩
碩之
溫氏
林氏
1683年收朱術桂所書“風來竹有聲”後,隱姓埋名於台灣,未被施琅獻予北京。[ 6] 官職失詳。
7
鄭裕
哲益
益之
1660年
1737年
王妃董氏
王氏
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
8
鄭溫
哲念
念齋
1662年
1704年
史氏
劉氏
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
9
鄭柔
哲能
能之
溫氏
洪氏
失蹤;[ 5] 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職。
10
鄭發
哲奮
奮之
蔡氏
早卒。
鄭成功孫輩
歷代延平王
鄭成功祖廟 正廳
鄭姓宗祠祖堂
1655年-1662年,鄭成功
1662年-1681年,鄭經
1681年-1683年,鄭克塽
歷代延平王妃
歷代延平王儲
1655年-1662年,鄭經
1679年-1681年,鄭克𡒉
家系表
过继
鄭士表
鄭芝龍 鄭芝虎 鄭鴻逵 鄭芝豹
延平王
鄭成功 田川七左衛門 鄭渡 鄭恩 鄭蔭 鄭襲 鄭默 鄭寧 鄭師尚 鄭師旦 鄭師奭 鄭師儀 鄭師恭 鄭師靖 鄭師彬 鄭師度 鄭師達
鄭經 鄭聰 鄭明 鄭睿 鄭智 鄭寬 鄭裕 鄭溫 鄭柔 鄭發 鄭綱 鄭綬 鄭緯 鄭紱 鄭綖 鄭纘武 鄭纘維 鄭纘綸 鄭纘續 鄭扈英
佐領
鄭克𡒉 鄭克塽 鄭克壆 鄭克均 鄭克坺 鄭克𡍬 鄭克圻 鄭克塙 鄭克坦 鄭克墇 鄭克培 鄭克崇 鄭克庄 鄭秉謨 鄭克圭 鄭秉誠 鄭秉訓 鄭克璽 鄭文 鄭寶 鄭與 鄭昆 鄭季 鄭仲
鄭安福 鄭安祿 鄭安康 鄭安畿 鄭安甸 鄭安德 鄭衍 鄭懿 鄭琦 鄭安禧 鄭安慶 鄭安祥 鄭安國 鄭安榮 鄭安華 遐齡 百齡 舜齡 永齡 長齡 慶齡
鄭世俊 鄭咸吉 鄭咸陞 鄭馥 鄭䭰 鄭馤 鄭馦 鄭馪 鄭𩡓 鄭明 鄭瑞 鄭星 鄭晟 鄭嘉 鄭官 鄭品 鄭器 鄭圖 鄭典 鄭臨 鄭啟
鄭斌 鄭敏 鄭敞 鄭敬 鄭桂 鄭松 鄭柏 鄭楫 鄭邦勛 鄭邦瑞 鄭邦寧 鄭文魁 鄭文必 鄭文英 鄭文芳 鄭文光 鄭文忠 鄭文泉 鄭文武 鄭文聯 鄭文敏 鄭文翰
鄭繼宗 鄭承宗 鄭承恩 鄭承耀 鄭承堈 鄭承續 六布 慶祿 慶福 慶裕 慶祥 雙定 慶溥 慶茂 英溥 善溥 慶喜
瑞山 圖山 德山 榮山 德印 德玉 松海 德壽 長恩 世恩 富恩 嵩泰
玉房 玉海 玉琛 恩榮 恩福 恩祿 恩厚 恩保 恩聯 興盛 玉麟 玉成 玉山 玉福 玉海 玉陞 玉良 潤泉
鄭沂 鄭澤 崇續 爾康
鄭繼昌 舒譄 舒說 舒䛃
後裔
鄭守讓 ,台灣魚類學 家、櫻花鉤吻鮭 的復育者,為鄭成功九代裔孫,是鄭成功第六子鄭寬的後代。[ 7]
鄭超英 ,福建泉州永春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隨欽差大臣沈葆禎赴台南府城,後因功敘獎升任道標都司守備、恆春營遊擊等官職,光緒十六年(1890年)官拜從二品安平水師副將。根據近年考證,鄭超英係明延平王鄭成功後人,參與台灣民主國 乙未(1895年)抗日戰爭 ,為國捐軀。[ 8] [ 9]
註解
參考資料
文中引注
^ 九州大学文学部附属九州文化史硏究施設会. 《九州文化史研究所所蔵古文書目錄》 第17卷. 日本: 九州文化史研究所. 1956 (日语) .
^ 《朝鮮顯宗大王實錄 》:「本南蠻地,蠻人甲必丹主之。其後寢弱,故明之遺民,多入居之。大樊國遣游擊柯貴主之。大樊國乃鄭錦舍所主也。隆武時有鄭成功者,賜國姓,封鎮國大將軍。與清兵戰,清人累敗。未幾死,其子錦舍繼封仁德將軍,逃入大樊,有衆數十萬。其地在福建海外,方千餘里。」
^ 王泰升等. 《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 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 台灣: 五南出版社. 2006-07-01. ISBN 9571141747 (中文(臺灣)) .
^ 《臺灣鄭氏始末 》,沈雲。
^ 5.0 5.1 楊英“先王實錄”第104頁記載:(永曆)十二年(1658年)…船中失去...二,三舍,五舍三位。
^ 鄭守讓 自稱鄭氏10代孫【聯合報╱記者吳淑君/宜蘭報導】 2009.03.08 02:12 am
^ 《時報週刊》2007年7月16日報導。 . [2011年5月25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年11月9日).
^ 陳文緯主修、屠繼善總纂,《恒春縣志》卷三,臺灣恆春縣地方史志,1894年。連雅堂著,《台灣通史》卷四 獨立紀,臺灣通史社出版發行,1920年。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鄭成功史料“百年孤本”發現始末,《廈門海峽生活報》2006年10月10日報導。 . [2014年5月20日]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年4月5日).
其他來源
参见
Template:貴族家譜 WARNING: template omitted,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too large -->
Template:明鄭時期 WARNING: template omitted,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too lar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