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田藩
三田藩(日语:三田藩/さんだはん Sanda-han */?)是日本攝津國有馬郡三田的藩[註 1],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石高在高峰期達36,000石,藩廳先後為三田城和三田陣屋,藩校創建於寬保2年(1742年),最初名為國光館,文政元年(1818年)改名為造士館,人口在明治2年(1869年)時是4,438戶20,332人[2][3]。 武家屋敷方面,九鬼家時期江戶藩邸上屋敷先後設於數寄屋橋內、神田橋內、元誓願寺前和霞關,下屋敷先後設於二本榎和本所菊川町,藏屋敷位於江戶堀一丁目[4][2][註 2]。 歷史根據《三百藩藩主人名事典》記載,三田藩的創建時期可以追溯至天正16年(1588年)冬天,山崎片家從近江國山崎城以23,000石入主三田城。天正19年3月28日(1591年5月21日),片家死去,其後由其子山崎家盛繼位。關原之戰時,家盛作為西軍參戰,雖然曾經與宮城豐盛一同向德川家康通風報信石田三成舉兵,不過也與小野木重勝、石川貞清一同進攻田邊城。戰後,家盛在親戚池田輝政的努力下獲安堵,慶長5年(1600年)冬天獲加增至因幡若櫻藩30,000石[9]。《國史大辭典》和《角川日本地名大辭典》也同樣主張三田藩可以追溯至山崎片家[10][1],《大英國際大百科事典》則認為始於山崎家盛[11]。 慶長6年正月18日(1601年2月20日),有馬則賴以20,000石入主三田[9],《日本大百科全書》和《大辭泉》均認為三田藩起源於此[11]。慶長7年7月28日(1602年9月13日),則賴死去[9],其領地由其子丹波福知山藩藩主有馬豐氏繼承[11]。元和6年(1620年),豐氏轉封至筑後久留米藩[1],則賴的舊領也變為幕府領[3]。寬永3年(1626年),松平重直從出羽上山藩以30,000石入主三田,寬永9年(1632年)獲加增7,000石而轉封至豐前龍王藩[9]。 寬永10年3月1日(1633年4月9日),九鬼久隆從志摩鳥羽藩以36,000石入主三田,《藩史大事典》主張三田藩起源於此,領地是攝津國有馬郡北部53村30,000石和丹波國冰上郡10村6,000石。慶安2年5月14日,久隆長子九鬼隆昌繼位[2][1]。寬文6年,隆昌在丹後宮津藩藩主京極高國被改易後,與備中松山藩藩主水谷勝宗一同把守宮津城[9][12][13]。 寬文9年9月6日(1669年9月30日),因幡鳥取藩藩主池田光仲三子作為隆昌養子而繼位,即九鬼隆律。延寶5年至延寶7年(1677年至1679年),隆律負責對畿內和西國的幕府領實施檢地。貞享3年11月14日(1686年12月28日),柳生宗春次子作為隆律養子而繼位,即九鬼副隆。元祿10年7月22日(1697年9月7日),大和柳生藩藩主柳生宗在次子作為副隆養子而繼位,即九鬼隆久。寶永元年(1704年),隆久參與大和川改道工程。寶永4年4月16日(1707年5月17日),戶田忠章次子作為隆久養子而繼位,即九鬼隆抵。享保18年12月27日(1734年1月31日),丹波綾部藩藩主九鬼隆寬三子九鬼隆由作為隆抵養子而繼位。寬保3年12月29日(1744年2月12日),隆由之弟九鬼隆邑作為其養子而繼位[2][9][14]。 寬政10年2月6日(1798年3月22日),九鬼隆國就任為藩主。天保10年(1839年),隆國獲列為城主格。安政6年12月28日(1860年1月20日),丹波綾部藩藩主九鬼隆都三子九鬼隆義作為藩主九鬼精隆的養子而繼位。安政7年(1860年),隆義參照白洲退藏等人的建議改革兵制,將藩持有的盔甲全數出售,並且在其後用於購入史奈德步槍作為藩士的武器。慶應3年12月(1867年12月或1868年1月),原本主張佐幕的隆義在白洲的勸說下改為勤王。鳥羽伏見之戰爆發時,根據《三百藩戊辰戰爭事典》記載,三田藩當時駐守於神崎川,《藩史大事典》則稱三田藩有派一小隊參戰。明治2年11月(1869年12月或1870年1月),領內53村要求減免年貢而發起一揆。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2][10][15]。 歷任藩主
領地
註解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Information related to 三田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