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藩
甲府新田藩(日语:甲府新田藩/こうふしんでんはん Kōfu-shindenhan */?)是日本甲斐國山梨郡和八代郡的藩,寶永6年6月3日(1709年7月9日)創藩,享保9年閏4月28日(1724年6月19日)轉移至越後國蒲原郡黑川而改稱黑川藩(日语:黒川藩/くろかわはん Kurokawa-han */?)[註 1],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石高是10,000石,黑川藩時期的藩廳是黑川陣屋,藩校是弘道館,人口在文政2年(1819年)時9,574人[2],《藩制一覽》則記載為2,022戶9,757人[3]。 武家屋敷方面,甲府新田藩時期江戶藩邸上屋敷和下屋敷在寶永7年(1710年)時分別位於神田橋之內和小日向[註 2],正德3年(1713年)時分別位於常盤橋之內和牛込,享保3年(1718年)時分別位於牛込和濱町[2]。黑川藩時期上屋敷先後設於牛込橫寺町和外櫻田,下屋敷則先後設於濱町和本所割下水[註 3][7]。 歷史寶永6年6月3日(1709年7月9日),甲斐甲府藩藩主柳澤吉保致仕,並且隱居於六義園,由其長子柳澤吉里繼位。吉里在繼位時將甲斐國山梨郡和八代郡內的10,000石新田分知予其四弟柳澤經隆[2],領地涵蓋山梨郡栗原筋8村約4,477石、萬力筋3村約1,028石和八代郡大石和筋9村約4,494石[註 4][9]。 享保9年3月11日(1724年4月4日),隨著吉里轉封至大和郡山藩後,經隆也在同年閏4月28日(6月19日)轉封至越後國蒲原郡黑川,領地是館村代官所原本領有的42村。翌年10月22日(1725年11月26日),郡山藩藩士柳澤保教五子作柳澤里濟作為經隆的養子而繼位。享保20年12月29日(1736年2月10日),里濟之兄柳澤里光長子柳澤里旭作為里濟養子而繼位。元文元年8月3日(1736年9月7日),里旭之弟柳澤保卓作為里旭養子而繼位[2][10]。 明和6年9月6日(1769年10月5日),藩領藏光村和宮內村被江戶幕府收回,同年12月獲賜赤川村和古館村作為替地[註 5]。安永3年5月18日(1774年6月26日),保卓長子柳澤信有繼位。寬政9年5月16日(1797年6月10日),信有次子柳澤光被繼位。天保7年11月26日(1837年1月2日),大和郡山藩藩主柳澤保泰十子柳澤光昭作為光被養子而繼位。文久2年11月13日(1863年1月2日),武田信之六子成為光昭的養子。翌年,光昭首次與在江戶的藩士以及他們的家屬一同前往黑川[2][10]。 慶應4年3月13日(1868年4月5日),光昭隱居,由其養子柳澤光邦繼位。同年5月29日(7月18日),黑川藩在陸奧會津藩的要求下派遣家臣至奧羽越列藩同盟。同年7月29日(9月15日),當新政府軍在北越戰爭中攻佔長岡城後,原本保持中立的黑川藩宣佈投降。明治3年7月8日(1870年8月4日),藩領9,787石改由越後村上藩、三日市藩和新發田藩領有,作為替地分別從新潟縣和三日市藩獲得9,300石和507石。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2][10][11]。 財政黑川藩的財政在創藩以來已經非常嚴峻,10,000石的領地中新田佔約1,300石,而且有約3,000石是無法耕種的土地,因此實際石高少於10,000石。藩領山地也多,缺乏土地開墾農田,新田直至幕末也僅增加約1,800石,年貢徵收額一般也只有12,000至13,000俵左右,加上為定府,在江戶的開銷也不少[2]。 對此,黑川藩在寶曆年間(1751年至1764年)下令預繳年貢,明和年間(1764年至1772年)之後也經常徵收御用金。盡管如此,黑川藩依然債務纍纍,文政12年(1829年)時不得不向郡山藩宗家借貸1,700兩來償還部分債務。天保5年(1834年)6月,黑川藩的債務累積至10,623兩,在與金主交涉後,通過降低利息、無利息和分期等方法來償還,然而在天保14年(1843年)時債務仍達5,000兩左右[2]。 歷任藩主
領地
註解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Information related to 黑川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