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子贡

子贡
端木賜像(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子贡(古同子赣)
本名姓:端木
名:赐
国籍衛国
活跃时期春秋末年

端木赐(前520年—前456年),複姓端木春秋末年衞國人,子贡(古同子赣)。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少孔子三十一歲。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萬仞宮牆典故,出自子贡稱贊孔夫子之學問高深。

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衞两国之相国。他还善于貨殖,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孔子去世前子贡未能赶到,孔子去世后,子贡守丧六年,为孔子弟子中为孔子守丧最长者。

後世,題辭輓商界有成就之人逝世,常以「端木遺風」等,甚至有人奉之為財神。「端木遺風」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子贡经商事有记载。與陶朱公范蠡齊名,為儒商初祖。嫡傳子貢之學的孫子為端木叔。子贡死于齐国

生平

拜師孔子

田常攻魯

齊國大夫田常要攻打魯國,以威攝齊國國內高氏、國氏、鮑氏、晏氏等卿大夫等四大家族。是父母之國的魯國,最後由子貢出馬[1]

子貢先出使齊國,说服田常,讓其同意放棄攻打鲁國而先攻吴國。又到吳國說服吴王先別打越國而攻齊國,最後说服晋國休兵御齐。[2]最终吴败齐,而田常乱。吴复攻晋,为晋所败。越勾践趁势灭吴而霸。所谓:子贡一出,十年而存魯、亂齊、破吳、强晉、霸越[3]。子贡也因此而闻名于诸侯

前479年

前479年3月9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历3月9日,格里历3月4日,夏历二月十一),孔子歿,終年七十三歲,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子貢的口才

子貢口才很好,被列在言語科,擅長說服、探問、和評論,也就是在政治和商業方面的重要能力。說服事蹟請見上方齊吳之戰。

探問則是他獨特的訪談技巧。當子貢要問孔子老師一個重要問題時(例如政治立場、或仕官意願),直接問可能太魯莽,招致老師不悅而不願意回答。所以他會找尋一個類比,問孔子在那個類比事件的態度如何,而後推測孔子在真正問題上的態度如何。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論語7.15)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論語9.13)

除了主動地探問,被動反問也是他的強項。孔子有時候對話從天外飛來一句開始,但其實不是要問問題,而是要表達自己的意見。悟性較差的曾子只會「是」,孔子就懶得繼續說了。但子貢會用開放式問句反問孔子,讓老師暢所欲言。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14.36)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15.3)

在評價他人方面,子貢算滿謹慎的,論語中記載不少他對孔子和顏回的稱讚,即使他個人事業極為成功,各界名人紛紛讚頌他比孔子厲害,他還是從不同的角度表達自己不如老師的地方。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論語5.9)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1.10)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屋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論語19.23)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論語19.24)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綏之期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論語19.25)

子貢不僅很會說話,也很會接話,而且很會安慰不得志的孔子。孔子平常都表現的很樂天知命(「不患人不己知」),但在子貢面前竟會吐露心中深深的失落感,可見子貢很會安慰人,讓孔子願意對他訴苦。他確實很會鼓勵老師。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14.36)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17.17)

孔子評價

由於尚未達到「恕」的境界,孔子僅僅肯定他的工作能力,認為他足以稱為「士」,但仍然不足以為成行仁的君子。

「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論語6.8)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論語11.18)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13.20)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論語5.4)

其中最后一句孔子回答:「女,器也。」这并非是一种赞赏,而是一种旁敲侧击的提醒。因为论语中另有孔子的论述,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很明显没有理解孔子关于器的意思,继续问「何器也?」,这也说明孔子不认为子贡能够被称为君子。

歷代追封

  •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其为“黎侯”。
  •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黎公”。
  • 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軼事

2022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試的主題為「社會企業」。透過錄音聲帶中老師的介紹,他認為現代的「社企精神」與儒商文化是相通的,而中國歷史上首先將儒家思想和營商結合起來的是子貢。

參見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史記/卷129》,出自司馬遷史記

參考资料

  1. ^ ([//web.archive.org/web/20201205173710/https://rifur.wordpress.com/2013/06/09/%E5%AD%90%E8%B2%A2%E6%95%91%E9%AD%A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路漫漫其修遠兮-子貢救魯by rifur](網友rifur整理)
  2. ^ 越绝书》:"記載春秋末年,田常欲作乱于齐,恐诸卿大夫,故移其兵攻鲁,孔子是鲁国人,故命子贡说之。"
  3. ^ 《越絕書·外傳本事》: 「當是之時,齊將伐魯,孔子恥之,故子貢說齊以安魯。子貢一出,亂齊,破吳,興晉,彊越。」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