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为杨恺的其他人物,請見「
杨恺 」。
楊守敬
《清代學者象傳 》中的楊守敬像
楊守敬 (1839年6月2日—1915年1月9日)谱名开科 ,榜名恺 ,更名守敬 ,字 惺吾 ,号 鄰蘇老人 。湖北省 宜都 人。清末 歷史地理 學家、金石文字學 家、目錄版本學家。
生平
杨守敬1839年出生于 湖北省 宜都市 陆城镇 ,表字 惺吾。同治 元年(1862年)次参加乡试 中舉人 后,1865年考取景山官學 教習。以后他一共七次进京赶考,[ 1] 虽然没能考中,但结识了潘祖蔭 和张之洞 等著名人物。[ 2]
杨守敬很小就对地理 感兴趣,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来注疏郦道元 6世纪的《水经注 》。因为他通晓理知识,1880年出使日本 ,在駐日欽使黎庶昌 手下充任隨員。因日本在明治维新 后迅速西化,传统的中国出版物不再流行,变得十分便宜。因此,杨守敬和黎庶昌在日本购买了上万本中国古籍,有的在中国也很难找到,甚至是在中国绝版的。这些书在1884年以《古逸丛书 》之名出版。[ 2] 杨守敬去世后,國民政府收购了他的收藏,将他的藏书大都保存在國立故宮博物院 。[ 3]
回国后,杨守敬先后在武昌 任黄冈市 教谕 、两湖书院 教习、勤成(后改名存古)學堂總教長,築鄰蘇園,藏書甚豐,曾参加《荆州府志》的编纂。宣統 元年(1909年)被举为礼部 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省 通志局纂修。武昌起義 後,有歹徒持枪入屋,声言“借盘费。”避居上海 。袁世凯 任大总统 ,欲聘其为顾问 ,以“年老无意出山”拒绝赴任。晚年在上海賣字為生,自號鄰蘇老人 。民國 三年(1914年)5月,袁世凯委任为參政院 參政[ 4] ,因此楊往北京。四年(1915年 )1月9日,在北京 逝世[ 5] ,民国政府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归葬宜茔龙窝。[ 6]
成就
楊守敬二十五歲前往北京市 ,即好金石学 ,[ 7] 搜求汉、魏六朝金石文字,[ 8] 結交好友潘存 。[ 9] 同治 六年(1867年)著成《激素飞清阁评碑记》。
在日本期間,收集散佚在日本的中国古籍 ,写成《日本访书缘起条例》。在大阪市 ,有人见杨购书,“莫不窃笑癖而且痴,而余不顾也。”回國後黄公度 鼓勵他写成《日本访书缘起条例》。
其亦好研究《水經注 》,[ 10] 光緒 三年(1877年)《水经注疏·江水》的初稿写成。光緒 三十年(1904年)與弟子熊会贞 撰寫《水经注疏》稿成,[ 11] 杨守敬每每点出:“此戴袭赵之确证。”[ 12] 宣統 元年(1909年)十月,罗振玉 给杨守敬信中,称赞其“舆地之学”与王念孙 、段玉裁 之“小学 ”、李善兰 之“算学 ”为當時的“三绝学”。[ 13]
工書法 ,宗歐陽詢 ,撰有《楷法溯源》、《评碑记》、《评帖记》、《学书迩言》等。藏书40万卷[ 14] 。著有《歷代輿地圖》、《水經註圖》、《水經註疏》、《隋書地理誌考證》、《寰宇貞石圖》、《日本訪書志》等。民國 八十年(1991年)王永瑞编审《杨守敬集》。
家人
注釋
^ 国学大师——杨守敬 . [2020-04-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5).
^ 2.0 2.1 Brown, Shana J. Modern Antiquarianism and Sino-Japanese Rivalry: Yang Shoujing in Meiji Japan. Fogel, Joshua A. (编). Role of Japan in Modern Chinese Art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69–83 [2020-04-23 ] . ISBN 978-0-520-28984-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5).
^ 中國文物圖說: 國立故宮博物院手册 .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7 [2020-04-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5).
^ 命令 (PDF) . 政府公報. 1914-05-27, (738號).
^ 5.0 5.1 故參政楊守敬之略歷 . 神州日報 (上海). 1915-01-19. 參政院參政楊惺吾君守敬於本月九日午後五時在京逝世
^ 杨守敬生平简介 . 宜都市博物馆. [2020-04-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8-08).
^ 《三续寰宇访碑序》中说:“同治癸亥,余年二十有三(三当五)。入都,即好金石之学。”
^ 《望堂金石二集》中说:“余癸亥入都,游法源寺,见翁刻尚存……往拓乃得数纸。”
^ 杨守敬在四十一岁的《年谱》写:“孺初(按潘存)以穷京官,自顾不暇,而啬衣缩食,以济吾用。……记之以告子孙,其恩不可忘也。”
^ 潘存为《水经注疏》初稿题《叙语》:“楚北杨君惺吾,博览群籍,好深湛之思,凡所论述,妙语若百诗,笃实若竹汀,博辨若大可。尤精舆地之学,尝谓此事,在汉以应仲远为陋,在唐以杜君卿为疏,此必有洞见症结,而后敢为斯言,所谓眼高四海空无人者也。所撰《历史舆地图》,贯穿乙部,《隋书地理志考证》,算及巧历,而《水经注疏》神光所照,直与郦亭共语,足使谢山却步,赵、戴变色,文起梅村,未堪比数,霾蕴岁久,焕若神明,旷世绝学,独有千古,大雅宏达,不我河汉。”
^ 《虞初近志·杨守敬传》记载:“后十余年,与衍相见京师,则亟出《水经注疏》稿本相质,曰:‘吾书幸以成,多弟子熊生助属稿。’”陳垣曾与胡适论杨守敬《水经注疏》的成书年代。胡适根據杨守敬致梁鼎芬 两封只署有“四月十三日”信札,于1948年8月14日写成《跋杨守敬论水经注案的手札两封》,考证此二信杨守敬写于光绪十九年或再后一年,陳垣回信說:“大跋在杨守敬写给梁鼎芬的信里,发见杨守敬光绪十九年还没有《水经注疏》的著作”。陈垣则认定信写于光绪二十三年。吳天任根据梁鼎芬《节庵先生遗诗》卷五“黄州诗”的记载,认为信写于光绪二十年,似较为可信。(見《杨惺吾先生年谱》)
^ 《水经注疏·卷五》,顺帝更名安平……道元误矣。戴改安帝。杨疏:“赵氏不捡……而……以订郦氏,大谬。戴氏亦不加详考,竟依改,可哂也。”
^ 杨守敬《殷商贞卜文字考跋》,载《邻苏老人题跋》,《杨守敬集》第8册。
^ 《和州杨氏家谱·开科》
參考書目
吳天任 :《楊惺吾先生年譜(附水經注疏清寫本與最後訂本校記)》,藝文印書館,1974。由著名詩人 、歷史學家 、酈學 家吳天任 編撰。
杨世灿:《杨守敬学术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