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灣22°15′09.35″N 114°08′00.03″E / 22.2525972°N 114.1333417°E 瀑布灣(英語:Waterfall Bay)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西南部,毗鄰華富邨;當中曾以瀑布而著名,後因1863年興建薄扶林水塘工程而被截了一半水流。 歷史瀑布灣早於香港開埠之前經已廣為人知。清朝嘉慶初年,重新修纂的《新安縣志》選出了新安八景,其中「鼇洋甘瀑」[1]所指的就正是瀑布灣的瀑布,亦在1940年前被記載為「香港八景」之一。另一方面19世紀時來往廣州經商的歐洲貿易船隻抵達珠江口時,大多都會停留瀑布灣避風和取用食水,[2]並稱此處為香江(Heang Koong)[3][4]。 香港開埠後為了解決食水問題,香港政府決定截取瀑布灣的源頭,興建薄扶林水塘,並於1863年完成,自此之後瀑布灣的瀑布便失去了昔日壯觀的情景。唯在近年經受過極端暴雨過後的數日,因水量大幅增加而讓瀑布得以重現昔日光景。 而於香港保衛戰之前,英軍亦於該處修築防禦工事,但最後並沒有使用的機會。 1970年代鄰近的華富邨入伙後,不少兒童都喜愛到瀑布灣的淺灘玩耍,但其後發生了有小童溺斃的意外。為免再有意外發生,當局封閉了通往淺灘的道路,但近年仍有人在該處溺斃;亦因為這些意外,亦產生鬧鬼的傳聞。另外瀑布灣北部亦曾經是高爾夫球場,但因開築通往鋼綫灣數碼港道而需要關閉。 公共屋邨社區設施教育中學小學幼稚園
私立國際學校特殊學校交通主要交通幹道公共交通
註釋參見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