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標準時間(
UTC+8)。
羲和号[註 1],全名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英語:Chinese Hα Solar Explorer,CHASE),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
概述
羲和,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间和历法的女神。取名“羲和”,象征着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3]。
“羲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主导研制,用户方为南京大学。“羲和号”卫星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空间探测,填补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首次提出天文光谱测速导航新方法和新技术[4],标志中国正式步入空间“探日”时代。
任务及有效载荷
任务
- 观测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光球及色球表现,揭示太阳爆发的源区动态特性和触发机制;
- 观测太阳暗条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色球表现,揭示其与太阳爆发的内在联系;
- 获取全日面Hα波段多普勒速度分布,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过程,为解决“太阳爆发由里及表能量传输全过程物理模型”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5]。
有效载荷
羲和号的主要科学载荷是带有Hα滤光片的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太阳空间望远镜)[6]。
Hα成像光谱仪的任务是对整个太阳盘进行光谱分析,并以光栅扫描模式构建发光体的二维光谱“肖像”。基于这些数据,太阳的二维图像形成在两条接近的线中656.3nm (Hα)和656.9nm (FeI),它们对应于太阳大气中不同水平的条件[7]。通过一次扫描(时间小于60秒),可以获得日面上近1600万个点的光谱信息。
性能与工作原理
“羲和号”整星重量508公斤,设计寿命3年,运行于517公里高度、倾角98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该轨道将经过地球的南北极,能够24小时连续对太阳进行观测[4]。通过对Hα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
“羲和号”采用国际首创的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的“双超”卫星平台。卫星平台采用“动静隔离非接触”总体设计新方法,将平台舱与载荷舱物理隔离,阻断平台舱微振动对载荷工作的影响,防止平台舱热变形影响载荷舱。与传统卫星平台相比,“羲和号”卫星平台的指向精度、姿态稳定度均提高了2个数量级。卫星平台在轨试验成功后,是世界上首次将磁悬浮技术在航天器上进行工程应用,将大幅提升空间观测技术水平[8]。
“羲和号”卫星具有在轨验证无线能源传输、舱间无线通信、舱间激光通信、重复连接释放、舱间电缆脱落与收纳、原子鉴频太阳导航仪等多项新技术[4]。
发射与相关搭载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9]。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91次发射,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承载的第100次航天发射任务[10]。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次以“一箭十一星”同时发射羲和号以及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商业气象探测星座试验卫星[11]、低轨导航增强试验卫星、和德二号E/F卫星、交通试验星、田园一号卫星、金紫荆卫星二号[12]、大学生小卫星-1和大学生小卫星-2A等10颗小卫星[13],发射采用单星+蜂窝圆盘构型。
任务进展
在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了太阳H-α谱线,全日面的H-α波段的光谱图像。通过卫星在轨进行探测,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的观测和成像,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得太阳暴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而建立起太阳暴发从光球到日冕的能量积累、释放、传输的完整物理模型,对研究太阳暴发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理提供关键数据[14]。
研发团队
项目发起者是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承担卫星科学应用系统的设计研发和运行等工作[1][15]。
- 科学总顾问:方成
- 首席科学家:丁明德
- 科学应用系统总指挥:李向东
- 总设计师:李川
- 副总设计师:李臻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
---|
现在 | | |
---|
过去 | |
---|
樣本取回 | |
---|
未來計畫 | |
---|
已取消計畫 | |
---|
太阳-地球 | |
---|
括號內為發射年份,未來時間為預估發射年份 |
|
---|
|
运载火箭 | |
---|
卫星 | 遥感 | |
---|
地球观测 | |
---|
环境监测 | |
---|
气象 | |
---|
军事侦察 | |
---|
通信与广播 | |
---|
跟踪与数据中继 | |
---|
导航与定位 | |
---|
天文与空间科学观测 | |
---|
技术研究与试验 | |
---|
|
---|
空间探测器 | |
---|
载人航天 | |
---|
设施 | |
---|
机构 | |
---|
人物 | 科学家 | |
---|
航天员 | |
---|
| 在轨 | | |
---|
714工程 | |
---|
921工程 | 第一批十四人 (1996年) (1998年) | |
---|
第二批七人 (2010年) | |
---|
第三批十八人 (2020年) | |
---|
第四批十人 (2024年) | |
---|
|
---|
|
|
---|
|
---|
纪念活动 | |
---|
相关作品 | 书籍 |
- 杨利伟自传《天地九重》
- 《航天七部曲》
- 《中国飞天路》
- 《挺进太空》
- 《问鼎苍穹:共和国航天纪实》
|
---|
纪录片 |
- 《东方神舟》
- 《撼天记》
- 《太空英雄》
- 《非凡21小时》
- 《神六:再上太空》
- 《神奇的嫦娥五号》
|
---|
电视剧 | |
---|
电影 | |
---|
音乐 | |
---|
|
---|
|
---|
历史 | |
---|
教學 | |
---|
研究 | |
---|
影響 與服務 及應用 | |
---|
人物 | 校长 | 中央大学及其前身 | 缪荃孙(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 → 陈三立(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 → 李瑞清(两江师范学堂监督) → 江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 郭秉文(南京高師、東南大學) → 张乃燕(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 → 朱家骅(中央大学) → 罗家伦(中央大学) → 顾孟余(中央大学) → 蒋中正(中央大学) → 吳有訓(中央大學) → 周鴻經(中央大學) |
---|
金陵大学及其前身 | |
---|
南京大学 | |
---|
|
---|
党委书记 | |
---|
学术 | 知名学者 |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
人文社会学科资深教授 | |
---|
人文社会学科荣誉资深教授 | |
---|
|
---|
校友 | |
---|
|
---|
学校 组织 | |
---|
附設 机构 | 独立学院 | |
---|
现今附属及实验学校 | |
---|
史上附属及实验学校 | |
---|
附属医院 | |
---|
设计院 |
-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
---|
各类企业 | |
---|
|
---|
建筑 风物 | 校园·环境 | |
---|
现址 | |
---|
鼓楼校区 | |
---|
仙林校区 | |
---|
舊址 | 南京旧址: 四牌樓,丁家橋(農學院、醫學院),牛首山麓(抗戰前建設,未完工) 抗战时期:重慶沙坪壩(抗戰時期主校區)、柏溪(一二年級新生校區),成都華西壩(醫學院及農學院畜牧獸醫學系,後遷步後街) |
---|
|
---|
校园 文化 | 史上社團 |
- 教授會(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會 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會 中央大學教授會)
- 學生自治會(南京高師學生自治會 東南大學學生自治會 中央大學學生自治會)
- 南高史地研究會
- 潛社
|
---|
其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