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孝道孝悌儒家中國佛教道教[1]倫理觀念中,是尊重父母長輩祖先美德。 《孝經》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儒家「孝道」概念的權威來源;這本書據稱是儒家重要創始人孔子和他的學生曾子之間的對話,講述瞭如何利用孝道的原則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孝道是儒家人群倫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對該概念的常見理解有:對父母好、照顧父母;以良好的品行,不僅對父母,而且在家庭之外,為父母和祖先帶來正面名聲;對父母與長輩表達愛意、尊重和支持;對父母與長輩表現出符合社會規範的禮儀;確保男性繼承人;維護兄弟之間的兄弟情誼;明智地向父母提出建議,包括勸阻他們遠離道德上的不義;對父母的疾病和死亡表示悲傷,並在他們死後埋葬其遺體等,並進行祭祀。

孝道在中國和其他東亞文化中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美德之一,也是許多故事的主要主題。此類故事最著名的合集之一是《二十四孝》;這些故事描寫了一些人物實踐孝道的過程樣貌。中國歷來有多種宗教信仰,但孝道幾乎為不同信仰所共同擁戴。歷史學家 Hugh D.R.貝克稱尊重家庭是大多中國文化的共同要素。[2]

釋義

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3]孝敬孝養孝承等。孝指為了回報父母的养育,而對父母的肯定,從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違背父母的意愿行事[4]。但若父母行為有所偏差時,就應規勸,不可盲從父母的命令,以免陷父母於不義。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止於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開始。《孝经·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廣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常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5]。“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道家莊子·天運》孝的觀念:“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老子在《道德经》提到:“六亲不和有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印度及其他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伦理概念,另外孝敬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和顺,比如对媳妇,对长辈亲戚(比如等)等。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 孟子

孟子·离娄 上
李錫金孝子坊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 赵歧

十三经注

孝道与政治利用

“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假托孔子之言,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經》。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常宣称「以孝治天下」。“孝”被古代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孝经》开篇即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阐明了通过“事君”而达到“立身”的孝道,才是宣扬孝道的真正目的。《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统治者利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过程。向广大民众宣扬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响人们,以齐其家。而这两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6]

元代典籍《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但不少是泯灭人性,不盡情理的愚孝,且含有大量迷信色彩和佛教因果论的思想。漢朝以後開始強調“忠臣必於孝子之门”[7]梁元帝有《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梁元帝也寫過《孝德传》。唐代贺知章也依此例撰寫過《孝德传》,他提到過沈景筠一代孝子,“事亲至孝,其母畏雷,每潮雨至,则焚香拜祝,真诚格天,迅雷不作。”後來他的母親去世後,每雷发,则奔墓前号哭云:“景筠在此”。

莊子論孝

莊子天運分六層。[8]

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

參看

  • 戲劇(如家庭倫理劇)的元素,例如孝義兩難存、人生交叉路。

参考文献

  1. ^ Kohn 2004,passim.
  2. ^ Baker, Hugh D. R. Chinese Family and Kinship.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 pg. 98
  3. ^ 3.0 3.1 漢語中“順”與“”同音,“孝順”也與“效”同音。“”是中國中原地区上古時代五帝之一,傳說二十歲時以孝道聞名於天下。與同為在中國歷史上“禅让”的代表人物。也被儒家言論所引用,尊為古代聖人之一。但舜的孝行也並非完全盲從或屈服,傳說中象(舜的同父異母兄弟)聯合父親多次謀害舜,舜逃走而不是盲目順從犧牲。參見《史记·五帝本纪》。
  4. ^ 《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5. ^ 《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6. ^ 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 [200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5). 
  7. ^ 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
  8. ^ 精選書摘. 傅佩榮《無用的日子讀老莊》:孝順的六種境界,重點在於「忘記」.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9-05-08 [202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中文(臺灣)). 

外部链接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