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獸,別稱為“夕”。是中國傳說中會在過年前出現的一頭怪物[1]。上海图书馆参考馆员祝淳翔認為“年兽”一说最早追溯到民國報刊。可能源於山臊惡鬼的傳說,後續出現演變過後的民間說法,並透過各种媒体中广泛流传。
傳說
有一年,“年兽”跑到一村作惡,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紅色衣服吓跑;到了另一村,又被灯光吓走;到了另一處,也被打掃的人嚇跑。于是,人们開始了解“年兽”的弱點,牠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也不喜歡整潔的環境,所以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大掃除、贴紅聯、放鞭炮、挂红灯,又在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來发出声音,以嚇走“年兽”,使牠不再禍害人們。人们庆幸打敗“年兽”,於是敲锣打鼓,互称“恭喜”,便是“过年”一词的由來。如今,正月初一在部份地區被称为“春节”。
也有另一種說法,牽涉一位收服年獸的乞討老人。有說老人為鴻元老祖,後來收伏了年獸成其坐騎。
考证
《尔雅·释天》记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這說明“年”字是从周朝开始。以文字学角度來看,年的造字以「禾」及「千」兩個字組成的,与动物无关。《說文解字·禾部》:“年,穀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這裡的“年”有豐收的意思。
至於年獸怕声音、怕火光可能源自於放鞭炮驅逐山魈。南北朝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又舉《神異經》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烞熚有聲,而山臊驚憚遠去。”山魈的記載始見於《山海經》,韋昭注:“或云夔一足,越人謂之山繅也。或言獨足魍魎,山精,好學人聲而迷惑人也。”
大掃除的習俗自周朝即有,《周禮》記載:“率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鬼”。高誘注《吕氏春秋·季冬》:“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自先秦以來即有迎神以驱逐疫鬼之風俗。《论语·乡党》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何晏集解云:“孔子曰:傩,驱逐疫鬼也。”
上海图书馆参考馆员祝淳翔考證,年獸傳說最早只能追溯到民初小說家、報人孫玉聲(海上漱石生)於1933年1月17日發表於《金钢钻》的文章《沪壖话旧录·岁时风俗之回忆》。孫在文中說:「其有悬紫微星画轴者,画家每绘一石柱,柱上锁一似狗非狗之兽,或云是兽即天狗星,或云是兽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锁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恶,而使人不逢年患,故过年时悬此最宜。」但孫也不清楚此故事的更早來源。祝淳翔認為此文便是後世一切年獸故事的源頭。祝淳翔還認為,清代年畫中描繪的紫微星君降服猛兽主題,可能來自杜甫的《天狗赋》。[2]
參見
參考文獻
- 从文字训诂的角度考辨春节起源与年兽传说,葛雲,2013年,闽江学院学报
- 刘彩清. 对"年"兽故事的精神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