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蜥王龙属
游蜥王龙(属名:Anguanax)是原始上龙科的一个已灭绝属,化石发现于意大利北部晚侏罗世(牛津阶)的红色菊石瘤状灰岩维罗纳组(Rosso Ammonitico Veronese Formation)。属下包含单一物种齐氏游蜥王龙(Anguanax zignoi),所知于一具部分完整的个体,代表首具关节连接的意大利蛇颈龙类骨骼。[1] 发现与命名游蜥王龙仅所知于正模标本MPPL 18797,现保存于费拉拉的“P·莱奥纳尔迪”古生物学与史前史博物馆(Museo Paleontologico e della Preistoria ‘P. Leonardi’)。该骨骼仍以关节连接状态保存于几块石灰岩石板上,包括一个含下颌骨的部分颅骨、32颗孤牙齿、颈椎、背椎及尾椎、一个右肩带、部分左肱骨、一个左桡骨、一个左尺骨、三个左腕骨、部分骨盆、一个股骨、两个上足、孤立的掌跖骨及趾骨。其于20世纪80年代从意大利北部维琴察省阿夏戈市喀伯拉巴采石场(Kaberlaba quarry)的一个结节燧石状石灰岩层中收集。该层段隶属红色菊石瘤状灰岩维罗纳组(Rosso Ammonitico Veronese Formation)中段的第5岩性带,后者形成于大约1.6亿年前晚侏罗世早期的牛津阶中期。该采石场由阿希尔·德·齐格诺(Achille de Zigno)于1883年首次简要提及,此人还从邻近的切苏纳采石场(Cesuna quarry)中收集了一批椎骨及其他材料。遗骸最初仅被齐格诺描述成蛇颈龙目,但随后被鉴定出含有鳄形超目材料,尽管两种材料均无法鉴别出属于哪一科。自此从地层上段收集并命名了第一种可鉴别的海生爬行动物——中喙鳄科的菊石涅普顿龙鳄,现已发现数具标本。[1] 虽然MPPL 18797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但仅在2014年由安德里亚·考尔(Andrea Cau)与费德里克·范蒂(Federico Fanti)所简要描述,并被发现代表了首具关节连接的意大利蛇颈龙类骨骼。颅骨与骨骼其它部分相比体积很大、存在泪骨以及向眼眶边缘前侧突出的独特前额骨,使人很容易将标本鉴别为上龙科。[2]标本由考尔和范蒂于2015年命名,模式种是齐氏游蜥王龙(Anguanax zignoi)。属名取自意大利东北部神话中半鱼半蜥蜴的水生动物安瓜纳(Anguana)及希腊语中有着领主或部族首领之意的anax一词。种名致敬齐格诺以表彰其发现红色菊石瘤状灰岩维罗纳组的首具蛇颈龙遗骸。[1] 描述游蜥王龙是种中型的肉食性原始上龙科,根据正模标本估计长约3—4米(9.8—13.1英尺)、重约200公斤(440磅)。[2][3]其整体身体比例与其它早期上龙科如化石保存完好的泥泳龙相似。正如适度扩张的朝向侧面的眼眶、细长的下颌骨及小而细长且略弯曲的有锯齿牙齿所示,游蜥王龙在其环境上层水域捕食柔软或较小型猎物。[1][2] 游蜥王龙拥有两项在其它蛇颈龙中较独特的特征,包括眼睑上的突起,处于眼眶朝向侧面的边缘的中间高度;乌喙骨后腹侧突发育成一个明显的梯形,不能从侧面接触关节盂,具有边从面向后侧位置指向后方及侧面的笔直边缘。此外,其它特征在上龙科中相对罕见,故其组合可将该属从其它上龙科中区分出来。其中包括狭窄的寰椎神经棘、脊椎上指向后面的后关节投影、乌喙骨凹陷上的隆起、眼眶后缘的阶梯状后腹侧角、位于尾椎背面但未延伸至神经弓的肋骨小面关节及底面上有低而宽的中线嵴的前段颈椎。[1] 种系发生学考尔与范蒂于2015年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确定游蜥王龙在其它上龙科中的位置。他们使用了包含大部分已知蛇颈龙的本森与德鲁肯米勒(2014年)的大型物种数据集,并将游蜥王龙恢复为非海猎龙类上龙科。正如本森与德鲁肯米勒(2014年)的原始分析所示,除非移除化石零碎的物种或进行地层假设,否则先进上龙科会形成一个大型多分支。以下分支图遵循该分析但做了简化,其中仅显示上龙科内部关系。[1]
参见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