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
白银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市境西邻武威市、兰州市,南接定西市、平凉市,东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中卫市,北通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祁连山脉东缘,北部为腾格里沙漠边缘,地貌主要为沿河峡谷、盆地、绿洲相间。黄河自西部入境,呈S形贯穿全市流向北部。区域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3万人。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共计635.53亿元。市人民政府驻白银区。明朝洪武年间,官方曾在此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白银缘此而得名。白银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又因铜矿储量和开采在全国地位显著,有“铜城”之名。 历史沿革上古至南北朝上古至秦代境内先后为羌戎、月氏族、匈奴所居。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大将蒙恬率兵攻打匈奴,收复河南。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安定郡,今白银市内置祖厉、鹑阴二县。元鼎六年(前111年),境内再置媪围县,属武威郡。汉开通丝绸之路后,成为丝路的要塞。晋咸和四年(329年),石勒灭前赵,于此置陇东郡。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前凉,置平凉郡,先后属后秦、南凉、大夏。 南朝宋元嘉五年(428年),北魏于安定生擒胡夏皇帝赫连昌,其弟赫连定收集大夏余部奔还平凉即帝位。元嘉七年(430年),北魏攻破平凉。西魏大统十三年(548年),于鹑阴县地置会州。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移州治至鸣沙(今宁夏中卫县),改会州为会宁防。翌年,于祖厉县故地置乌兰县。 隋唐至北宋隋大业二年(606年),改会宁县为凉川县,并置会宁郡,治凉川。唐武德二年(619年),改会宁郡为西会州;改凉川县为会宁县。贞观六年(632年),废鸣沙之会州,改西会州为会州。开元四年(716年),于祖厉县故地别置凉川县,迁会州州治至此。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占据会州。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党项族李继迁攻破会州。明道元年(1032年),西夏兵败吐蕃。元丰四年(1082年),宋出大军攻西夏,市境成为两军前线。元符二年(1099年),宋筑会州城(今靖远县),并于西南百里筑会州新寨,名会川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会州为金所据。黄河以东属金,以西属西夏。 金至元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改会州州治敷川县为保川县。二十二年(1182年)置西宁县于今会宁翟所乡,贞祐四年(1216年),升西宁县为西宁州。兴定四年(1220年),西夏占领会州。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军灭西夏,破西宁州。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蒙古军破会州城。元代弃新会州,迁州治至西宁县。至元七年(1270年),并西宁县入会州,辖黄河以东地。黄河以西属宁夏府应理州,后改隶甘肃行省永昌路。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会州为会宁州。 明清时期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会宁州为会宁县,县治迁至今会宁县城,隶巩昌府。正统二年(1437年),置靖虏卫于今靖远县城。明朝中期,黄河以西为蒙古鞑靼部所居。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明出兵河西驱逐鞑靼各部。景泰县境分属靖虏卫、临洮府。 据志书记载,白银矿藏的开采,始于汉代,明朝洪武年间,“松山之南,矿炉二十座”,“日出斗金,集销金城”,在今市区专设办矿机构“白银厂”,白银市因此而得名。 清顺治元年(1644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后改靖远县)。会宁县、靖远卫属巩昌府。乾隆三年(1738年),靖远县改属兰州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设红水分县。民国2年,红水分县升为红水县,与靖远、会宁县并隶兰山道。 现代民国16年(1927年),三县直隶甘肃省。民国22年(1933年),设立景泰县。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于会宁会师,结束红军长征。 1949年,会宁、靖远隶定西专员公署,景泰县隶武威专员公署。1953年2月21日新华社公开报道“甘肃省皋兰县白银厂发现大型铜矿”。白银厂为明朝时沿袭下来的地名。1954年9月28日,正式成立“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1954年10月成立“郝家川建设委员会”(政权性质)。1956年,景泰县划归定西专员公署。1956年5月3日,中央批复甘肃省委关于设立白银市委、白银市人民委员会的意见。1956年6月,成立县级白银市。1958年4月,白银升为地级市,同时将景泰县并入皋兰县;11月,白银市改由定西专员公署代管;12月撤销皋兰县。1960年11月,靖远县划归白银市。1961年12月,恢复皋兰、景泰县,隶属白银市。1962年11月,设立白银市郊区。1963年10月,撤销白银市,改设兰州市白银区,靖远县划归定西地区,景泰县划归武威地区,皋兰县划归兰州市。 1985年8月,恢复白银市,析靖远县置平川区,白银市辖白银、平川两区及靖远、会宁、景泰三县至今。 地理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祁连山东延余脉与腾格里沙漠三大区域过渡地带。大体上是南北高,中间低,海拔在1275-3321米之间。黄河流经白银258千米,占流经甘肃总长的52%。境内河道坡降大、峡谷多。 东祁连山余脉在辖境内向东南延伸,自西北起为景泰县境内的寿鹿山(老虎山)、米家山,过黄河后为靖远县与平川区分界的哈思山、甲盔山、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泉、黄家洼山。至宁夏境内的西华山、六盘山。 气候白银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陆性强。
资源白银是全国瞩目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金、银等金属矿产及硫磺、煤炭、石膏、石灰石、芒硝、氟石等非金属矿产。 依托白银市矿产资源成立的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代码:601212)曾是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 政治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行政区划
人口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512,110人[10]。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708,75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96,642人,下降11.51%,年平均增长率为-1.22%。其中,男性人口为770,844人,占总人口的50.98%;女性人口为741,266人,占总人口的49.0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99。0-14岁的人口为285,816人,占总人口的18.9%;15-59岁的人口为938,550人,占总人口的62.0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87,744人,占总人口的19.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1,097人,占总人口的13.9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55,268人,占总人口的56.5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56,842人,占总人口的43.44%。 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83,740人,占98.1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8,370人,占1.8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99,647人,下降11.86%,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005人,增长11.8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39个百分点。 交通
经济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5.53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6.46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51.2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7.8亿元,增长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3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5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1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297元,比上年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3亿元,同口径增长0.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187元、12733元,分别增长4.5%、7.2%。[11] 名胜甘肃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甘肃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永泰龟城、铁木山等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释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