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主营建筑业的特大型中央企业,请见「
中國建築集团 」。
中國建築 ,亦作中華建築 、漢式建築 、中國式建築 ,是中國幾千年來發展起來的建築風格的體現[ 1] [ 2] [ 3] [ 4] ,以斗拱 和屋簷 為最大特點。它影響了整個東亞的建築,包括韓國建築 、朝鲜建築 、琉球建築 、日本建築 、越南建築 、臺灣建築 、蒙古建築 、西藏建築 。同屬東亞建築风格 的日式建築及韓國建筑等深受其影響。中式建築的主要結構原則在歷史上的發展基本保持不變。主要變化則涉及各種裝飾細節。從唐朝 開始,中式建築對日本、韓國、蒙古、東南亞和南亞的建築風格產生了重大影響。[ 5]
中式建築大多採取左右對稱的結構,並使用較為封閉性的開放式空間、風水 (例如方向、層次、結構),強調等级制度 ,以及對各種宇宙學、神話 或一般象徵性元素的暗示。中式建築傳統上會根據類型對結構進行分類,自寶塔到宮殿等。由於經常使用木材這種相對易損的結構,因此更耐用的材料建造的紀念性建築保存較為稀少,因此對於中式建築的許多歷史知識,幾乎來源於倖存的陶瓷、模型、文獻等文物。[ 6]
儘管存在統一的風格,但中式建築因地區不同或從屬關係而有很大差異,例如建築是為皇帝、平民還是為宗教目的而建造的,並對於整體設計出現更多的變化,體現於不同民族的遺產中。
中國的建築與中華文明一樣古老。從各種資訊來源——包括文學、圖形、示範性—都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中國人一直享有一個本土的建築體系,從史前時代到至今,都保留了它的主要特色。從突厥斯坦到日本,從滿洲到法屬印度支那的北半部,載著廣袤的土地上,普遍存在著同樣的建築製度;這就是中國文化影響的領域。這種建築系統能夠在如此廣闊的領土延續四千多年,仍然是一座活生生的建築文化,儘管一再遭到外來入侵,卻能夠保持其主要特徵:軍事、知識等。
歷史
中國建築時間粗分為中国传统建筑 與中国现代建筑 ,兩者以鴉片戰爭 為時間點。
先秦
夏 、商 、周 三代的建築研究多以古籍,文字學,考古遺址等作為傳統建築研究史料。商代至漢朝 之資料,大多來自於考古遺址,墓室,畫像石,畫像磚及器物上繪畫等。周代建筑实物已无留存,虽发现一些遗存基址,但上部构造和外观仍不甚明了。了解周代建筑形象仅有的资料是当时的铜器、漆器中的仿建筑部分,或铸造、镌刻在这些器物上的建筑的局部图象。周代建筑以高台及长城為特色,高台建筑流行于战国到西汉时期,以高大的夯土台为基础和核心,在夯土版筑的台上层层建屋,木构架紧密依附夯土台而形成土木混合的结构体系。长城是为保卫自身领土、及抵御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军事工程,中国的长城始建于周代。
西周建筑
西周铜器建筑图像,已知最早一件表现建筑的铜器是夨令簋,约铸于西周成王、康王时期。器座四角有四柱,柱头有栌头,栌斗间有横楣,楣上有矮柱。另在陕西省 扶风县 出土一件蹲兽方鬲,约铸于西周中期。器下作屋形,前有双扇门,门扇框架呈日字形,上下镶版。门上下用连楹和门枕固定在门楣、门槛上。屋的左、右、后三面有田字格窗。传世的还有一件方鬲,同前者相似,但屋有前廊,廊外缘有田字格栏杆。这些虽不是建筑全部形象,但可看出西周建筑的某些风貌。
春秋建筑
春秋時,各國興建了大量城市和宮室。宮室都屬臺榭式建築,以階梯形夯土台為核心,倚台逐層建木構房屋,藉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單層房屋形成類似多層大型建築的外觀,以滿足統治者的侈慾和防衛要求。此後的戰國時出現了更多的城邑、宮室。戰國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二城,大城又稱郭,是居民區,其內為封閉的閭里和集中的市;小城是宮城,建有大量的臺榭。此時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蓋,晚期開始出現陶製的欄杆和排水管等。
臨淄 齊國 故城三號排水口遺址
山东省 临淄县 郎家庄春秋时代墓葬出土的漆器残片,中画圆形,四面画四座建筑,柱顶上有栱,承托脊檩。窗仍为井字格,但另加小格。这种四室相背的建筑可能和台榭建筑有关。
战国建筑
战国铜器上刻镂或模铸的建筑图象,以河南省 辉县 出土的铜鉴和上海博物馆 收藏的燕乐纹铜桮 较重要。辉县铜鉴上表现有魏国 贵族狩猎和献禽于庙、社的内容。其中刻的一座大建筑,左右列钟磬 ,可能是宗庙。图中器皿均画成剖面图,建筑上刻画出梁枋 断面和人在室内的活动,看来也是剖面图。建筑底层中央是土台,四周有单坡的廊庑。二层在土台顶上为心室,立中心柱(古称「都柱 」),外加辅柱,承三层楼板;心室四周也有廊庑,其外有挑出的平坐,周以栏杆,用小柱支在下层廊顶上。三层中心有心室,四面有四堂,上为四阿屋顶。顶层四周也挑出平坐。整座建筑是建在高一层的土台上的三层台榭建筑 ,各柱头上都画有斗栱。山西省 长治市 和南京市 六合区出土的两件战国铜匜上所刻建筑,与辉县铜鉴基本相同,都是二层或三层台榭建筑 的剖面图。
战国燕乐纹铜桮上錾有三座建筑图形,其中两座建在高一层的台子上,台四周有女墙 ,女墙下有登台的磴道,上有人物捧食器登上磴道 。台上建筑均为单层,柱有纹饰,柱头有栌斗。从建筑物的地面、屋面画矩形方格和女墙悬浮于磴道之上这些情况来看,也是剖面图。它表现的是一座高台,壁上有门洞,洞内为磴道,从台面所留井口处登台。台顶建筑四周为坡顶,画出瓦垄,中间平的部分画矩形格,可能是表示铺几层土坯的平屋顶。
漢代以後
漢代至唐代,由於疆域擴大,與唐代佛教的影響,除了有存留之實體建築可供研究外,石窟 結構與彩繪 也成為研究題材。唐至宋代 以後,除了實體建築存留者多外,亦有紀錄文本可供參考,為研究中國傳統建築實體材料最豐富的時間點。
唐代建筑
崇圣寺 三塔
唐代都城长安 和东都洛阳 皆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且建筑布局也更加规范合理。其中长安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城内的大明宫 更是雄伟。其遗址面积相当于北京紫禁城 总面积的三倍左右。此外,唐代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 、小雁塔 、广州怀圣寺光塔 和大理崇圣寺三塔 等。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现今遗存的唐代木构建筑仅余佛光寺 大殿,南禅寺 大殿等四座。最早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建中三年(782年),已属中唐。初唐的建筑只可从敦煌壁画 及同时代日本建筑窥得一二。
宋代建筑
开封铁塔
宋代的建筑标准守则对施工方面已经有很详细的描述。譬如李如圭于公元1193年模仿《尔雅·释宫 》编写的《仪礼·释宫 》。宋朝都料匠喻皓在公元965年 至公元995年间著有《木经 》三卷。他在开封负责一座木塔的建造,可是该木塔被大火烧毁,后来由铁塔所取代。当时因为他的著作与富商的工艺有关而被认为学术水平低,导致该书籍不被官方记载。虽然木经已经失传,仅在沈括在1088年所编写的《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中有简略记载,并且赞扬《木经》的作者。可是数年后,李诫编写了《营造法式》,成为全国建造楼房的标准。虽然唐代已经有其他类似的文献,譬如《唐令 》中的《营缮令 》,但李诫的营造法式仍然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国建筑施工守则。
随着宋太祖 复兴佛教,很多破旧的佛寺被修复、重建与扩建。譬如河南开封的大相国寺 、河北正定隆兴寺 、德清云岫寺 、义县奉国寺 。它们都秉承了唐代佛寺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布局。佛塔在东汉前期随佛教传入中土,虽然中唐晚唐五代时佛教一度式微,但宋代复兴佛教,因此仍然有不少佛塔的兴建。由于佛塔来自印度,为避免与皇帝城内的鼓楼与城楼作比较,大部分高的佛塔常见于郊外。
于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落成的安济桥 ,又名赵州桥、大石桥。该桥属节段性拱桥,它启发后来朝代的桥梁工程,如建于宋朝类似结构的永通桥。
唐代以来,各地学院都设立孔子庙。宋朝的学院则增建了东庑、西庑、光贤祠等祭祀建筑。庑是指走廊、廊屋。一般的都建有大成殿,殿内设孔子像,东西庑 则设有孟子像等等。“大成”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也”,意指孔子整理三代至周公的学问,是集大成的学者。以此为建筑命名,来突显孔子庙的特质。另外,如果曾经得到皇帝的诏书,学院会兴建御书阁。譬如平江府学的御书阁,前身为六经阁,邻近池水,是一座两层重檐式建筑。后来被毁,重建为三层高的御书阁。
宋代园林中的个体建筑与群体形象都是千变万化,从现存的宋画中可以看得出来。譬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中见到一字形、折带形、丁字形、十字形、工字形等布局,造形各异,如架空、覆道、两坡顶、九脊顶、五脊顶、平顶、平桥、廊桥、亭桥、十字桥、拱桥、九曲桥等等。倚山临水、架岩跨洞都是落院的基本模式。
元代建筑
元代建筑多用白色琉璃瓦 ,为一时代特色。
明清兩代建筑
中式教會建築
十九世紀晚期基督宗教在華推行本色運動。當年教會常被指為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工具,因此教堂和西方傳教士成為攻擊目標。教會覺得應該結合中國文化傳道,擺脫與西方傳教士的從屬關係,因此提出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觀念,以消除與民眾的隔閡,使基督宗教在中國紮根。1924年,教宗碧岳十一世 委宗座首位駐華代表剛恒毅 總主教在上海徐家匯 大堂召開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教會史上又稱上海公會議,自5月14日開至6月12日),大會主題是要求建立一個正常的、自由的、中國化的天主教會。會中研討適應中國地區之傳道方向,給中國教會制訂了一套全備的傳教典章,為中國教務豎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會議中主教們決定了把中國奉託給聖母 照顧保護,並奉聖母為中華母后,事經聖座核准施行,會議開幕時舉行了隆重的奉獻典禮,會後又由總主教率領數十位主教及神父赴佘山 朝聖,向天上母后舉行再奉獻禮。[ 8] 其時有不少外國建築師在華工作,他們開始以西方技術結合中國傳統形式建造教堂,以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香港便出現多幢中式教會建築,包括了華南總修院 、道風山 、玛利诺神父宿舍 、聖馬利亞堂 和聖三一堂 。[ 9]
塔建筑
中式建築特色及結構
须弥座
須彌座
臺基出現的很早,從殷墟 考古遺址的宮殿夯土高台來看,中國傳統建築已有建築臺基概念,增加建築物尊貴感。到六朝 時,佛教傳入,臺基形式開始變化,須彌座 成為富視覺裝飾意味的臺基。
柱礎
柱础是柱的基座。在中国古建筑中用于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与台基之间。其功用有三:将柱子的重量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传到地面;防水防潮;装饰。
斗栱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 ,弓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 ,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 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屋頂
中國系建築的屋頂外型多樣,體積龐大,也可以顯示屋主的身份地位。傳統建築之屋頂材料,由內而外依序由三部分組成,由內而外依序為基層,結合層與面層,並加上屋脊裝飾等。
常見民居建築類型
方形建築
山西乔家大院 静怡院
方形建築為中式住宅的普遍類型。四合院 的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四合院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
三合院 为中国传统古厝的基本形制。三合院一般由北面正房(正身)和东西厢房(护龙)组成。由于房屋坐落于三个方向,故名三合院。正厅为祭祀与接待宾客之处,左房是户长居室,右房是长辈居室;左护龙为长子所住,右护龙为次子所住;若中人丁旺盛,则于左右护龙外,再加盖“外护”,屋舍高度则随正厅(房)、护龙依次下降。三合院是四合院的简化形式,通常是将四合院南房直接用院墙代替,大门也采用门楼样式。其它形式有一条龙、单伸手。
徽派建筑
高淳吴氏宗祠 采用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皖南 徽州 六县〔歙县 ,黟县 ,绩溪 ,婺源 ,祁门 ,休宁 〕,以及旧时的严州 地区(今浙江 建德 、桐庐 等地),亦流行于赣北 、皖南 等徽语区(如江西 浮梁 、德兴安徽旌德、石台 ,等地)。马头墙 是徽派建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徽州三雕和徽州壁画是最普遍的装饰物,有些雕刻作品和壁画如今也是相当珍贵的文物。
徽州民居依靠着黄山,又有无数河流、小溪穿过。徽州民居一般都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风格清新雅致,又不失奢华。徽州民居注重风水,强调与自然的统一,宏村的牛型设计更是享誉中外,至今来看也十分科学、精致。
明清时期,徽商鼎盛,衣锦回乡后,将巨大的财富带回徽州各地,修建富丽堂皇的房屋、私家园林也便成了体现身份的方式之一,宏村等地有些房屋的墙壁甚至鎏以金粉,相当奢华。宏村有“民间故宫”一称,保存着大量的画作、楹联、木雕等精美物品,是研究徽文化重要的途径。
著名的徽派建筑代表有,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西递,宏村,南屏,呈坎,唐模,屯溪老街,等等。其中,西递、宏村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亦是首个民居类的世界遗产。如今,许多地方都仿建徽派建筑,由以安徽省内居多,北京、南京等地亦有。其中大部分并不是标准的徽派风格,只是将建筑加上一些徽派元素,如马头墙安放在屋顶,加之白墙黑瓦。
吳越建築
贛派建筑
晉派建築
閩地建築
嶺南建筑
潮汕建築
客家建築
窑洞式建築
陕西 延安 的窑洞
窑洞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国大陆黄土高原地区,例如陕西省 和山西省 的特色建筑。黄土高原比较缺乏木、石等建筑材料和烧砖、瓦所需的燃料,但有质地细密的黄土层。窑洞特别是土窑充分利用了这一情况。外部的土层有利于室内恒温和隔音。下面是实地的地板可以大量承重。易燃材料不多因而火灾不易传播。
建築的主要特点是顶上覆土,内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多数后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见的单间窑洞宽約三點五米左右,高约三至四米,深約五至九米。前面有木结构、带门和格子窗的外壁。内部墙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掺石灰的泥,还可以贴纸和窗花进一步装饰。窑洞前的地面平整后,在周围围以土墙。
土窑建築直接在黄土形成的崖壁上挖孔形成居室。多数在内部加盖砖或石墙,以防止土层倒塌。
栱圓形建築
四环承启楼
蒙古包
福建南部與西部常見此類型,最著名的栱圆形建筑是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总数约三千余座,主要分布地区包括龙岩市 永定县 和漳州市 南靖县 、诏安县 、平和县 、华安县 。产生于宋元兩代,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蒙古包 亦是栱圓形建築的例子。这类住房形式不限于蒙古族 ,而是在中亚地区游牧民族中很常见。古代突厥 、契丹 、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住房。辽国 上京 的宫城里的宫帐被称为斡耳朵,也是一种形式的蒙古包。汉语中的蒙古包一词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也称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
船屋和艇户
中国疍家人是以船为家的渔民。由于他们生活在船艇上,他们的脚与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略有差别,士大夫则雅称之为“艇户”。
中国桥梁
赵州桥 (图)与广济桥 、芦沟桥 、洛阳桥 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10] 。
据考古发掘分析,中国石器时代 的桥梁为木梁桥。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加工大型石料成为可能,石材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中,王莽 时期修建的灞桥 ,以石为墩,以木为梁,是石木结合的代表作。石拱桥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桥梁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建于隋朝的赵州桥 制作精良,结构独创,其石拱桥跨径纪录,直到1959年湖南黄虎港桥的建成才被打破。而卢沟桥 和双龙桥 都属于厚墩联拱石拱桥。与厚墩联拱相对应的是薄墩联拱石拱桥,多见于南方软基水网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唐朝的苏州宝带桥 。而最著名的竹索桥是四川省都江堰安澜桥 ,是以竹蔑为索材的吊桥。而中国最著名的铁索吊桥是四川省甘孜的泸定桥 。中国古代的造桥技术,特别是石拱桥的建造技术,为现代桥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
目前中国有超过100万座公路和铁路桥梁,近十年来,平均以每年2.7万座的速度增长。同时,中国桥梁不断刷新世界桥梁纪录,创造了众多“第一”和“之最”(参见世界大桥列表 、世界悬索桥列表 、世界斜拉桥列表 、世界拱桥列表 、世界最高桥梁列表 (桥面高度) 、世界最高桥梁列表 (结构高度) )。不过,国内桥梁建设取得的很多“第一”,多集中在跨径、塔高等指标上。在桥梁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成套施工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12]
研究歷程
二十世紀初,中國建築並非如西方已成為正式研究學科,對於中國傳統文人來說,建築是匠作,非文人所為,因此中國建築的傳襲皆靠口耳相傳之師徒制,存留的書面資料目前相當少,目前只有宋朝《營造法式 》與清朝 《工部工程作法 》等書面資料仍是研究中國建築的重要文字資料。最早研究中國建築為西方人。留美的梁思成 、其妻林徽因 與留日的劉敦楨 等人加入中國營造學社 後,將中國傳統建築一一測繪,編輯書面資料及整理文獻記錄,讓後世有更豐富的中國建築研究資料。
四川安顺廊桥
参考文献
引用
^ L. Carrington Goodrich. A Shor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Sturgis Press. 2007. ISBN 978-1406769760 .
^ McCannon, John. Barron's how to Prepare for the AP World History Examination .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19 March 2018 [19 March 2018] . ISBN 978076411816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 March 2018) –通过Google Books.
^ Formichi, Chiara. Religious Pluralism, State and Society in Asia . Routledge. 1 October 2013 [19 March 2018] . ISBN 978113457542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 March 2018) –通过Google Books.
^ Winks, Rob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V: Historiography . OUP Oxford. 21 October 1999 [19 March 2018] . ISBN 978019154241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10-28) –通过Google Books.
^ Steinhardt, Nancy Shatzman. The Tang Architectural Icon and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 The Art Bulletin. June 2004, 86 (2): 228–254. ISSN 0004-3079 . JSTOR 3177416 . doi:10.2307/3177416 .
^ ddmdomag. Filipino-Chinese Coalitions . openthedorr. 2013-04-09 [2019-03-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 October 2014) (英语) .
^ Liang Sicheng , year 12,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types , ed. by Wilma Fairbank,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
^ 中華之后,為我等祈!Regina Sinarum,Ora pro nobis! . [2017-02-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2-16).
^ 中式教會建築的由來 . [2017-01-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2-02).
^ 中国四大古桥 . 景观世界. [2017-07-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5-14).
^ 茅以升 . 中国古桥技术史: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文明書局. 1991.
^ 中国是桥梁强国吗?——桥梁跨度“第一”背后的隐忧 . 新华网 (新华社). 2016-09-28 [2017-07-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4-30).
书籍
《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博遠,臺北。
李允鉌,《華夏意匠 》,廣角鏡,香港。
梁思成 ,《中國建築史》,明文出版社,臺北。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明文出版社,臺北。
劉致平,《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尚林出版社,臺北
参见
十九世紀前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期
二十世紀中期至今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