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交
杭州公交是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的公共汽(电)车系统。其第一条线路(现7路)于1922年开通。截至2021年9月,全系统共开通运营一千三百余条线路,形成由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运营的,覆盖杭州市十城区的公交网络。此外,亦有开行连接海宁、德清、绍兴等周边县市的跨市线路。 运营线路常规线路常规公交是杭州公交的主要部分,依线路开行区域和等级分别使用不同位数编码。其中,主城区[註 1]、主城-其他城区[註 2]及城区-乡镇[註 3]连接线路使用900以内的数字编码。其余乡镇二级线路等以“2”、“3”字头的四位数编码表示。 截至2021年9月,除B1线、K155路外,常规线路均不含西文字母前缀。而支线、区间线等衍生线路,则由字母后缀或“区间”等字样分辨。 社区微公交社区微公交主要运行于杭州市主城区范围内。其特点是经由支小路运行,并在路幅较窄、客流较集中的路段设置招手即停和招呼站的非固定站点停靠方式,便宜乘降。该部分线路编码为1000-1999。一些微公交线路仅在工作日或者高峰时段发放班次。 地铁接驳线由于杭州地铁已于2020年底通达全部市辖区,大部分城区常规线路可以接驳至少一个地铁站。因此,地铁接驳线多包含于常规线路与社区微公交,其概念有所淡化。惟运营方需体现某线路具备其所称的便利快捷之特性时,方以后缀“M”(英文“Metro”缩写)和车头涂装辅之。然而,地铁接驳线均难覆盖地铁服务时间,班次密度亦各自有别。 公交快线、高峰线路公交快线大多途经城市快速路行驶,并减少沿途停站数量。在编码方面,一些线路使用后缀“快线”,另一些则仅在站牌上标出。部分线路仅在早晚高峰运行,亦属于高峰线路。 高峰线路则是只在早、晚高峰时间内运营的公共交通线路,绝大部分仅限工作日开行,节假日停驶。该类线路使用“7”字头四位数号段,使用绿色底色站牌。 夜间线路杭州的主城区、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均有夜间公交线路,使用“8”字头四位数号段和蓝色底色站牌,共有30余条。主城区之夜间线路仅覆盖主城区部分区域,且罕有后半夜开行的线路。 专线2014年12月29日,杭州历史上首趟定制公交从丁桥发车开往节能公司(单向),单趟车票14元,车程约70分钟。预订的乘客共有22人,实际乘车人数有16人,达到了上座率需要6成的要求。[2] 2015年1月5日,第二条定制公交(振华路东口来回崇贤港口)开通,与此同时第一条定制公交线因上座率不足被迫停驶,引发了市民对“定制公交是否定价过高”的讨论。[3] 此后,杭州公交又先后实施过多种定制公交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银联春游定制线”(后改名“旅游定制线”)、“网易心享巴士”等。 历史未来发展设施车站车辆
过去使用车型
车辆自编号含义杭州公交集团下属运营车辆自编号标识结构为X-XXXX,X为0-9的阿拉伯数字。 下表显示为自编号前缀,为运营分公司代码。
余杭公交公司(9-XXXX)的部分车辆自编号数字与车牌号的数字相同。 下表显示为现行自编号后前缀,为车辆代码。注:仅供参考,实际不完全相符。富阳及临安公交一体化后,因线路众多、车型繁杂且考虑原有公司架构而分配自编号,故该表对富阳公交(12-)、临安公交(16-)车型不适用。
下表显示为历史上使用过的自编号后前缀,为车辆代码。
车辆品牌有以下品牌但不限于
无轨电车型号
车辆停保设施
车资大多数巴士全程一票制,所有线路均采用空调车运营,大多数空调车价格在1-6元间。较长线路车资可能会有所提升,车资为4-36元不等,部分长线还实行分段计价。目前杭州范围内所有线路(含分段计价线)均为无人售票。 2017年5月23日起,杭州公交和支付宝、中国银联合作,在主城区的近5000辆公交车推广移动支付,支持杭州通支付宝公交卡二维码扫码支付、金融IC卡以及Apple Pay等银联云闪付方式。[4] IC乘车卡杭州公交可使用杭州通卡乘车,并享有优惠。从2020年1月15日起,全国所有交通联合卡可在杭州公交使用[5]。 换乘优惠自2015年10月(公交间换乘)/12月(公交地铁换乘)起,持有公交IC卡(包括杭州通卡、开通公交功能的市民卡)的乘客,在3-90分钟内(公交车从第一次刷卡开始计时,地铁从出站闸机刷卡开始计时),使用同一张公交IC卡刷卡换乘市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在享受现有优惠幅度的基础上,按所持公交IC卡享受1次换乘优惠。使用成人优惠卡、学生优惠卡和老人优惠卡,换乘最高优惠1元;使用普通卡、杭州通卡、Z卡或市民卡,换乘最高优惠2元。换乘车辆实际票价超过最高优惠额的补差价,低于或相等的免费乘坐。投币乘客、只采用地铁单种交通方式出行的乘客,不享受换乘优惠。原季节性降价优惠自该年10月起废止。[6] 争议事故参见注释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