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翼龙属
翠鸟翼龙(学名:Alcione,或译阿尔库涅俄翼龙)是翼龙目的一个属,来自摩洛哥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奥勒德阿卜杜恩盆地,目前仅含一个已知物种:游荡翠鸟翼龙(A. elainus)。该翼龙与包括神鸟翼龙和巴巴里翼龙在内的其它几种翼龙共栖于海洋环境中。 发现与命名该属所有已知标本均是在一场历时三年、出土约200件翼龙标本的挖掘活动中发现的。正模标本FSAC-OB 2由部分骨骼组成,其中保存了包括股骨、肱骨、肩胛乌喙骨和胸骨在内的多种材料。归入该属的标本包括FSAC-OB 217(由第四掌骨组成)、FSAC-OB 156(一个下颌骨)及更完整的FSAC-OB 4(由肱骨、桡骨、尺骨、部分第四掌骨、第四趾第一趾骨、肩胛乌喙骨及胸骨组成)。[1] 翠鸟翼龙命名自希腊神话中被神明变成翠鸟的阿尔库涅俄。种名A. elainus取自希腊语elaino一词,意为“迷失”或“游荡”。[1] 描述翠鸟翼龙是种翼展1.8—2.4米(5.9—7.9英尺)的小型翼龙。与近亲相比其四肢比例较短。其解剖特征对该类群而言较为典型。下颌骨狭窄、(在背视图中)呈Y型且缺少牙齿,相反的是其具有锋利边缘。正模标本肩胛乌喙骨融合,表明该个体已经成年。该骨骼在许多夜翼龙科中均呈飞镖状,在无齿翼龙科中则不那么明显。[1] 分类以下分支图展示了安德烈斯等人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由朗里奇等人于2018年更新额外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作者发现翠鸟翼龙属于夜翼龙科。[2][1]
费尔南德斯等人(2022年)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发现翠鸟翼龙是翅翼龙和神鸟翼龙的姐妹群。三者与夜翼龙科构成新演化支远夜翼龙类。[3]
古生物学翠鸟翼龙更短的翅膀表明,该属比其它夜翼龙科更适合在飞行中快速拍打翅膀。另一种解释认为该适应是为了辅助水下运动,因为现代食鱼鸟类皆有短小的翅膀。[1] 古生态学翠鸟翼龙发现于摩洛哥北部奥勒德阿卜杜恩盆地马斯特里赫特阶晚期的磷酸盐中。该地质单元不隶属任何地层。其分为数层,而翠鸟翼龙发现于第三层(Couche III)。该层段可追溯到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以前约一百万年的马斯特里赫特阶最末期。第三层代表了当时已知的最具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1] 该区域已发现为数众多的海洋生物,包括鲨鱼和硬骨鱼,此外还有海龟、蛇颈龙及沧龙。仅发现了少量零碎恐龙化石,包括一种阿贝力龙类及一种蜥脚类。该地层的其它翼龙最初仅有神龙翼龙科的毛里塔尼亚磷矿翼龙。然而,除翠鸟翼龙外,近期研究还揭示了该地区至少还有五种翼龙,包括巴巴里翼龙、神鸟翼龙和特提斯翼龙。[1]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