鎶
鎶 112 Cn 名稱·符號 ·序數 鎶(Copernicium)·Cn·112 元素類別 過渡金屬 族 ·週期 ·區 12 ·7 ·d 標準原子質量 [285] 电子排布 [Rn ] 5f14 6d10 7s2 2, 8, 18, 32, 32, 18, 2
鎶的电子層(2, 8, 18, 32, 32, 18, 2) 發現 重離子研究所 (1996年)物態 液體 (預測)[ 1] [ 2] 密度 (接近室温 ) 23.7 g ·cm −3 沸點 357+112 −108 K ,84+112 −108 °C ,183+202 −194 °F 氧化态 4 , 2 , 1 , 0 (預測[ 3] [ 4] [ 5] )电离能 第一:1154.9 kJ·mol−1 第二:2170.0 kJ·mol−1 第三:3164.7 kJ·mol−1 (更多 ) 原子半径 147 pm 共价半径 122 pm (預測[ 6] ) 晶体结构 六方密排
(預測)[ 7] CAS号 54084-26-3 主条目:鎶的同位素
鎶 ( ɡē ) (英語:Copernicium ),是一種人工合成 的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 为Cn ,原子序數 为112。鎶是一種放射性 極強的超重元素 及錒系後元素 ,所有同位素 的半衰期 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最長壽的已知同位素为285 Cn,半衰期 為28秒。鎶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 人工合成。截至目前,科学家用不同的核反应共合成出了75个鎶原子。除了基礎科學研究之外,鎶沒有任何實際應用。
在元素周期表 中,鎶位於d區 ,是第7週期 、第12族 的成員。鎶和金 的化学反应显示,它是一种極易挥发的金属 ,在標準狀況 下可能是揮發性液體 甚至氣體 ,並似乎具有惰性氣體 的屬性,和同族的汞 相似,完全具有12族中的最重元素的應有屬性。
计算显示,鎶的某些性質和第12族中較輕的同族元素 鋅 、鎘 和汞 有较大的差异。最显著的不同就是鎶會在失去7s電子層 前先失去两个6d层的电子 。因此,根据相对论 效应,鎶會是一种过渡金属 。通过计算,科学家还发现鎶能呈稳定的+4氧化态 ,而汞則仅能在极端条件下呈+4态,锌和镉则不能呈+4态。科學家也精確地預測了鎶从游离态到化合态所需的能量。
位於德国 达姆施塔特 重离子研究所 (GSI),由西格・霍夫曼 和维克托·尼诺夫 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996年首次合成出鎶。其名稱得自提出日心说 的波蘭 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 。
概论
超重元素的合成
核聚变 反应的图示。两个原子核融合成一个,并发射出一个中子 。这个反应和用来创造新元素的反应相似,唯一可能的区别是它有时会释放几个中子,或者根本不释放中子。
超重元素[ a] 的原子核 是在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核[ b] 的聚变中产生的。粗略地说,两个原子核的质量之差越大,两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反应。[ 18] 由较重原子核组成的物质会作為靶子,被较轻原子核的粒子束 轰击。两个原子核只能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才能聚变 成一个原子核。原子核都带正电荷,会因为静电排斥力 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两个原子核的距离足够短时,强核力 才能克服这个排斥力并发生聚变。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 大大加速,以使这种排斥力与粒子束的速度相比变得微不足道。[ 19] 施加到粒子束上以加速它们的能量可以使它们的速度达到光速 的十分之一。但是,如果施加太多能量,粒子束可能会分崩离析。[ 19]
不过,只是靠得足够近不足以使两个原子核聚变:当两个原子核逼近彼此时,它们通常会融為一體约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单一的原子核。[ 19] [ 20] 这是因为在尝试形成单个原子核的过程中,静电排斥力会撕开正在形成的原子核。[ 19] 每一对目标和粒子束的特征在于其截面 ,即两个原子核彼此接近时发生聚变的概率。[ c] 这种聚变是量子效应的结果,其中原子核可通过量子穿隧效應 克服静电排斥力。如果两个原子核可以在该阶段之后保持靠近,则多个核相互作用会导致能量的重新分配和平衡。[ 19]
两个原子核聚变产生的原子核处于非常不稳定,[ 19] 被称为复合原子核 的激发态 。[ 22] 复合原子核为了达到更稳定的状态,可能会直接裂变 ,[ 23] 或是放出一些中子 来带走激发能量。如果激发能量太小,无法放出中子,复合原子核就会放出γ射线 来带走激发能量。这个过程会在原子核碰撞后的10−16 秒发生,并创造出更稳定的原子核。[ 23] 原子核只有在10−14 秒内不衰变 ,IUPAC/IUPAP联合工作小组 才会认为它是化学元素 。这个值大约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层电子 ,显示其化学性质所需的时间。[ 24] [ d]
衰变和探测
粒子束穿过目标后,会到达下一个腔室——分离室。如果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会存在于这个粒子束中。[ 26] 在分离室中,新的原子核会从其它核素(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应产物)中分离,[ e] 到达半导体探测器 后停止。这时标记撞击探测器的确切位置、能量和到达时间。[ 26] 这个转移需要10−6 秒的时间,因此原子核需要存在这么长的时间才能被检测到。[ 29] 若衰变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记录,并测量位置、衰变能量 和衰变时间。[ 26]
原子核的稳定性源自于强核力,但强核力的作用距离很短,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强核力对最外层的核子 (质子 和中子)的影响减弱。同时,原子核会被质子之间,范围不受限制的静电排斥力撕裂。强核力提供的核结合能 以线性增长,而静电排斥力则以原子序数的平方增长。后者增长更快,对重元素和超重元素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 31] [ 32] 超重元素理论预测[ 33] 及实际观测到[ 34] 的主要衰变方式,即α衰变 和自发裂变 都是这种排斥引起的。[ f] 几乎所有会α衰变的核素都有超过210个核子,而主要通过自发裂变衰变的最轻核素有238个核子。[ 34] 有限位势垒 在这两种衰变方式中抑制了原子核衰变,但原子核可以隧穿这个势垒,发生衰变。[ 31] [ 32]
基于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中设置的杜布纳充气反冲分离器,用于产生超重元素的装置方案。在检测器和光束聚焦装置内的轨迹会因为前者的磁偶极 和后者的四极磁体 而改变。[ 37]
放射性衰变中常产生α粒子是因为α粒子中的核子平均质量足够小,足以使α粒子有多余能量离开原子核。自发裂变则是由静电排斥力将原子核撕裂而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产物。[ 32]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自发裂变迅速变得重要:自发裂变的部分半衰期从92号元素铀 到102号元素锘 下降了23个数量级,[ 39] 从90号元素钍 到100号元素镄 下降了30个数量级。[ 40] 早期的液滴模型 因此表明有约280个核子的原子核的裂变势垒 会消失,因此自发裂变会立即发生。[ 32] [ 41] 之后的核壳层模型 表明有大约300个核子的原子核将形成一个稳定岛 ,其中的原子核不易发生自发裂变,而是会发生半衰期更长的α衰变。[ 32] [ 41] 随后的研究发现预测存在的稳定岛可能比原先预期的更远,还发现长寿命锕系元素和稳定岛之间的原子核发生变形,获得额外的稳定性。[ 42] 对较轻的超重核素[ 43] 以及那些更接近稳定岛的核素[ 39] 的实验发现它们比先前预期的更难发生自发裂变,表明核壳层效应变得重要。[ g]
α衰变由发射出去的α粒子记录,在原子核衰变之前就能确定衰变产物。如果α衰变或连续的α衰变产生了已知的原子核,则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反应的原始产物。[ h] 因为连续的α衰变都会在同一个地方发生,所以通过确定衰变发生的位置,可以确定衰变彼此相关。[ 26]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过它经历的衰变的特定特征来识别,例如衰变能量(或更具体地说,发射粒子的动能 )。[ i] 然而,自发裂变会产生各种分裂产物,因此无法从其分裂产物确定原始核素。[ j]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学家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即原子核到达探测器的位置、能量、时间以及它衰变的信息。他们分析这些数据并试图得出结论,確認它确实是由新元素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数据不足以得出创造出来的核素确实是新元素的结论,且对观察到的现象没有其它解释,就可能在解释数据时出现错误。
[ k]
历史
发现
位於德国 达姆施塔特 重离子研究所 (GSI),由西格·霍夫曼和维克托·尼诺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996年首次合成出鎶元素。他们在重离子加速器 中用高速运行的70 锌 原子束轰击208 铅 目標體,获得一颗半衰期 仅为0.24毫秒的277 Cn原子(另一颗被击散)。制取该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 为:
30
70
Z
n
+
82
208
P
b
→ → -->
112
277
C
n
+
0
1
n
{\displaystyle \,_{30}^{70}\mathrm {Zn} +\,_{82}^{208}\mathrm {Pb} \,\to \,_{112}^{277}\mathrm {Cn} +\;_{0}^{1}\mathrm {n} \;}
2002年重离子研究所重复相同的实验,再次得到一个鎶原子。2004年,日本一家研究机构也合成出了两个鎶原子[ 54] 。
名称
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盟 (IUPAC)在经过长期验证后,于2009年6月正式承认第112号元素的合成,并随后邀请霍夫曼領導的团队为112号元素提出一个永久名称。2009年7月17日,该团队提议将112号元素命名为Copernicium ,缩写Cp,以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 (Copernicus)。他们称,将其命名为Cp的原因,是由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说 与化学中的原子 结构(卢瑟福模型 )有很多相似之处。
Cp这个名称當時未获得IUPAC的正式承认。IUPAC在此后6个月的时间内进行审议,听取科学界的意见,并于2010年1月公布审议的结果。[ 55] 2009年9月,《自然 》雜誌上的一篇文章[ 56] 指出符号Cp曾用於镥 元素(Lu tetium)的旧称(C assiop eium),现在在配位化学中亦用于指环戊二烯 (茂 ,C yclop entadiene)配位体。根据目前IUPAC对元素的命名规则,新元素的提议名称是不得与其他元素名称或符号重复的。考虑到上述情况,为了避免歧义,IUPAC已把提议中的符号Cp改为Cn (C opern icium)。[ 57]
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所正式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所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58]
在台湾,此元素之中文名稱由國立編譯館 化學名詞審議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名詞委員會開會討論後決定命名為鎶 [ 5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于2012年1月确定了鎶(读音同“哥”)的简体中文名称,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批准后进入国家规范用字。[ 60] [ 61]
同位素與核特性
鿔的同位素列表
同位素
半衰期[ l]
衰变方式
发现年份
发现方法
数值
来源
277 Cn
0.79 ! 0.79 ms
[ 34]
α
1996年
208 Pb(70 Zn,n)
281 Cn
180 ! 0.18 s
[ 62]
α
2010年
285 Fl(—,α)
282 Cn
0.83 ! 0.83 ms
[ 10]
SF
2003年
290 Lv(—,2α)
283 Cn
3810 ! 3.81 s
[ 10]
α, SF, EC?
2003年
287 Fl(—,α)
284 Cn
121 ! 121 ms
[ 63]
α, SF
2004年
288 Fl(—,α)
285 Cn
30000 ! 30 s
[ 34]
α
1999年
289 Fl(—,α)
285m Cn[ m]
15000 ! 15 s
[ 34]
α
2012年
293m Lv(—,2α)
286 Cn[ m]
8450 ! 8.45 s
[ 64]
SF
2016年
294 Lv(—,2α)
目前已知的鎶同位素共有7個,質量數 分別為277和281-286,此外鎶-285還有已知但未確認的亞穩態 。[ 65] 鎶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 ,半衰期 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鎶-285,半衰期 為28秒。除了鎶-285外,其他壽命較長的同位素有鎶-283(半衰期4秒)和未經證實的鎶-285m(15秒)及鎶-286(8.45秒),剩下的同位素半衰期皆短於1秒。大多數鎶同位素主要發生α衰變 ,有些則會發生自發裂變 ,此外鎶-283也有機率發生電子捕獲 。[ 66]
根據預測,更重的未發現同位素鎶-291和鎶-293可能具有相對極長的半衰期,長達數十年以上,因為理論上它們預計位於穩定島 的中心附近,並且有機會在超新星 的R-過程 中生成,並在宇宙射線 中檢測到,儘管它們的含量大約僅為鉛 的10-12 倍。
化學屬性
推算的化學屬性
氧化態
鎶是6d系的最後一個過渡金屬,是元素週期表中12族 最重的元素,位於鋅 、鎘 和汞 下面。科學家預測,鎶與其他較輕的12族元素在屬性上有顯著差異。由於7s電子軌域 的穩定加上相對論 效應,6d軌域較不穩定性,因此Cn2+ 離子的電子排布 很可能是[Rn]5f14 6d8 7s2 ,這和同族元素是不同的。在水溶液中,鎶很可能形成+2和+4氧化態 ,後者更穩定。在較輕的12族元素中,+2氧化態是最常見的,而只有汞能呈+4氧化態,但極少見。唯一一個已知的四價汞化合物(四氟化汞 ,HgF4 )也只能在極端條件下存在。[ 68]
類似的鎶化合物CnF4 、CnO2 預計將更加穩定。雙原子離子Hg2+ 2 中汞具有+1態,但是Cn2+ 2 離子預計將不穩定,甚至不存在。[ 69]
實驗化學
原子氣態
鎶有基態電子排布為[Rn]5f14 6d10 7s2 ,所以根據構造原理 ,鎶應該屬於週期表的12族。因此,它的屬性應表現為汞的較重同族元素,可與金 等貴金屬形成二元化合物 。鎶的化學實驗主要研究鎶在不同溫度下在金箔表面的吸附 作用,從而計算出吸附焓值。由於7s軌域電子相對穩定,鎶表現出類似氡的屬性。實驗同時形成了汞和氡的放射性同位素 ,這使科學家能夠比較這些元素的吸附特性。
最初的化學實驗使用了238 U(48 Ca,3n)283 Cn反應。實驗檢測到目標同位素的自發裂變,半衰期為5分鐘。分析數據表明,鎶的揮發性比汞高,並似乎具有惰性氣體 的屬性。然而,由於未能確定283 Cn同位素的發現,因此科學家對這些化學實驗結果是持著疑問的。2006年4月至5月,Flerov核研究實驗室和保羅謝爾研究所的聯合團隊在聯合核研究所進行了鈇 的合成實驗:242 Pu(48 Ca,3n)287 Fl,並在衰變產物中對283 Cn進行研究。該實驗明確探測到兩個283 Cn原子,並發現鎶和金會產生弱金屬-金屬鍵。這意味著鎶是具高揮發性的汞同類物 ,明確屬於12族。
2007年4月,科學家重復進行了這條反應,又合成了三個283 Cn原子。該實驗證實了鎶的吸附特性,結果表示鎶完全具有12族中的最重元素的應有屬性。[ 4]
注释
^ 在核物理学 中,原子序高的元素可称为重元素 ,如82号元素铅 。超重元素通常指原子序大于103 (也有大于100[ 13] 或112[ 14] 的定义)的元素。有定义认为超重元素等同于锕系后元素 ,因此认为还未发现的超锕系元素 不是超重元素。[ 15]
^ 2009年,由尤里·奥加涅相引领的团队发表了他们尝试通过对称的136 Xe + 136 Xe反应合成𬭶的结果。他们未能在这个反应中观察到单个原子,因此设置截面,即发生核反应的概率的上限为2.5 pb 。[ 16] 作为比较,发现𬭶的反应208 Pb + 58 Fe的截面为19+19 -11 pb。[ 17]
^ 施加到粒子束以加速它的能量也会影响截面。举个例子,在28 14 Si + 1 0 n → 28 13 Al + 1 1 p 反应中,截面会从12.3 MeV的370 mb变化成18.3 MeV的160 mb,最高值是13.5 MeV的380 mb。[ 21]
^ 这个值也是普遍接受的复合原子核寿命上限。[ 25]
^ 分离基于产生的原子核会比未反应的粒子束更慢地通过目标这一点。分离器中包含电场和磁场,它们对运动粒子的影响会因粒子的特定速度而被抵消。飞行时间质谱法 和反冲能量的测量也有助于分离,两者结合可以估计原子核的质量。
^ 不是所有放射性衰变都是因为静电排斥力导致的,β衰变 便是弱核力 导致的。
^ 早在1960年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原子核的基态在能量和形状上的不同,也知道核子数为幻数 时,原子核就会更稳定。然而,当时人们假设超重元素的原子核因为过于畸形,无法形成核子结构。[ 39]
^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的质量通常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是根据另一个原子核的质量间接计算得出的。[ 44] 2018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首次直接测量了超重原子核的质量,[ 45] 它的质量是根据转移后原子核的位置确定的(位置有助于确定其轨迹,这与原子核的质荷比有关,因为转移是在有磁铁的情况下完成的)。[ 46]
^ 如果在真空中发生衰变,那么由于孤立系统在衰变前后的总动量必须保持守恒 ,衰变产物也将获得很小的速度。这两个速度的比值以及相应的动能比值与两个质量的比值成反比。衰变能量等于α粒子和衰变产物的已知动能之和。这些计算也适用于实验,但不同之处在于原子核在衰变后不会移动,因为它与探测器相连。
^ 自发裂变由苏联科学家格奥尔基·弗廖罗夫 发现,[ 47] 而他也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的科学家,所以自发裂变就成了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经常讨论的课题。[ 48]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的科学家认为自发裂变的信息不足以声称合成元素,他们认为对自发裂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无法将其用于识别新元素,因为很难确定复合原子核是不是仅喷射中子,而不是质子或α粒子等带电粒子。[ 25] 因此,他们更喜欢通过连续的α衰变将新的同位素与已知的同位素联系起来。[ 47]
^ 举个例子,1957年,瑞典 斯德哥尔摩省 斯德哥尔摩 的诺贝尔物理研究所错误鉴定102号元素。[ 49] 早先没有关于该元素发现的明确声明,所以瑞典、美国、英国发现者将其命名为nobelium。后来证明该鉴定是错误的。次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无法重现瑞典的结果。他们宣布合成了该元素,但后来也被驳回。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坚持认为他们第一个发现该元素,并建议把新元素命名为joliotium,而这个名称也没有被接受(他们后来认为102号元素的命名是仓促的)。[ 52] 由于nobelium这个名称在三十年间已被广泛使用,因此没有更名。[ 53]
^ 不同的来源会给出不同的数值,所以这里列出最新的数值。
^ 13.0 13.1 未确认的同位素
參考資料
^ Soverna S 2004, 'Indication for a gaseous element 11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 U Grundinger (ed.), GSI Scientific Report 2003, GSI Report 2004-1, p. 187, ISSN 0174-0814
^ Mewes, J.-M.; Smits, O. R.; Kresse, G.; Schwerdtfeger, P. Copernicium is a Relativistic Noble Liquid .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doi:10.1002/anie.201906966 .
^ 3.0 3.1 3.2 3.3 3.4 Hoffman, Darleane C.; Lee, Diana M.; Pershina, Valeria.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 2006. ISBN 1-4020-3555-1 .
^ 4.0 4.1 H. W. Gäggeler. Gas Phase Chemistry of Superheavy Elements (PDF) . Paul Scherrer Institute : 26–28. 200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02-20).
^ 5.0 5.1 Fricke, Burkhard. Superheavy elements: a prediction of thei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 Recent Impact of Physics on Inorganic Chemistry. 1975, 21 : 89–144 [4 October 2013] . doi:10.1007/BFb0116498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10-04).
^ Chemical Data. Copernicium - C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oyal Chemical Society
^ Gaston, Nicola; Opahle, Ingo; Gäggeler, Heinz W.; Schwerdtfeger, Peter. Is eka-mercury (element 112) a group 12 metal? . Angewandte Chemie . 2007, 46 (10): 1663–6 [5 November 2013] . doi:10.1002/anie.200604262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07-01).
^ Soverna S 2004, 'Indication for a gaseous element 112,'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03-29. in U Grundinger (ed.), GSI Scientific Report 2003, GSI Report 2004-1, p. 187, ISSN 0174-0814
^ Eichler, R.; Aksenov, N. V.; Belozerov, A. V.; Bozhikov, G. A.; Chepigin, V. I.; Dmitriev, S. N.; Dressler, R.; Gäggeler, H. W.; et al. Thermo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lement 112 . Angewandte Chemie . 2008, 47 (17): 3262–6 [5 November 2013] . doi:10.1002/anie.200705019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9-13).
^ 10.0 10.1 10.2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K.; Ibadullayev, D.; et al. Investigation of 48 Ca-induced reactions with 242 Pu and 238 U targets at the JINR Superheavy Element Factory. Physical Review C. 2022, 106 (24612). Bibcode:2022PhRvC.106b4612O . doi:10.1103/PhysRevC.106.024612 .
^ S. Hofmann; et al. The reaction 48 Ca + 238 U -> 286 112* studied at the GSI-SHIP. Eur. Phys. J. A. 2007, 32 (3): 251–260. Bibcode:2007EPJA...32..251H . doi:10.1140/epja/i2007-10373-x .
^ Wakhle, A.; Simenel, C.; Hinde, D. J.; et al. Simenel, C.; Gomes, P. R. S.; Hinde, D. J.; et al , 编. Compar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Quasifission Mass Angle Distributi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Web of Conferences. 2015, 86 : 00061. ISSN 2100-014X . doi:10.1051/epjconf/20158600061 .
^ Krämer, K. Explainer: superheavy elements . Chemistry World. 2016 [2020-03-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5) (英语) .
^ Discovery of Elements 113 and 115 .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 [2020-03-1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9-11).
^ Eliav, E.; Kaldor, U.; Borschevsky, A.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Transactinide Atoms. Scott, R. A. (编).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 1–16. 2018. ISBN 978-1-119-95143-8 . doi:10.1002/9781119951438.eibc2632 (英语) .
^ Oganessian, Yu. Ts. ; Dmitriev, S. N.; Yeremin, A. V.; et al. Attempt to produce the isotopes of element 108 in the fusion reaction 136 Xe + 136 Xe. Physical Review C . 2009, 79 (2): 024608. ISSN 0556-2813 . doi:10.1103/PhysRevC.79.024608 (英语) .
^ Münzenberg, G.; Armbruster, P. ; Folger, H.;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element 108 (PDF) .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1984, 317 (2): 235–236 [20 October 2012] . Bibcode:1984ZPhyA.317..235M . doi:10.1007/BF01421260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7 June 2015).
^ Subramanian, S. Making New Elements Doesn't Pay. Just Ask This Berkeley Scientist . Bloomberg Businessweek . [2020-01-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2-11).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Ivanov, D. Сверхтяжелые шаги в неизвестное [Superheavy steps into the unknown] . nplus1.ru. 2019 [2020-02-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4-23) (俄语) .
^ Hinde, D. Something new and superheavy at the periodic table . The Conversation . 2017 [2020-01-3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17) (英语) .
^ Kern, B. D.; Thompson, W. E.; Ferguson, J. M. Cross sections for some (n, p) and (n, α) reactions. Nuclear Physics. 1959, 10 : 226–234. doi:10.1016/0029-5582(59)90211-1 (英语) .
^ Nuclear Reactions (PDF) : 7–8. [2020-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11-30). Published as Loveland, W. D.; Morrissey, D. J.; Seaborg, G. T. Nuclear Reactions. Modern Nuclear Chemistry .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249 –297. ISBN 978-0-471-76862-3 . doi:10.1002/0471768626.ch10 (英语) .
^ 23.0 23.1 Krása, A. Neutron Sources for ADS. Faculty of Nuclear Sciences and Physical Engineering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 2010: 4–8. S2CID 28796927 .
^ Wapstra, A. H. Criteria that must be satisfied for the discovery of a new chemical element to be recognized (PDF) .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1, 63 (6): 883 [2021-11-28 ] . ISSN 1365-3075 . doi:10.1351/pac199163060879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10-11) (英语) .
^ 25.0 25.1 Hyde, E. K.; Hoffman, D. C. ; Keller, O. L. A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Discovery of Elements 104 and 105 . Radiochimica Acta. 1987, 42 (2): 67–68 [2021-11-27 ] . ISSN 2193-3405 . doi:10.1524/ract.1987.42.2.5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1-27).
^ 26.0 26.1 26.2 26.3 Chemistry World. How to Make Superheavy Elements and Finish the Periodic Table [Video] . Scientific American . 2016 [2020-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4-21) (英语) .
^ Zagrebaev, V.; Karpov, A.; Greiner, W. Future of superheavy element research: Which nuclei could be synthesized within the next few year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3, 420 : 3. ISSN 1742-6588 . doi:10.1088/1742-6596/420/1/012001 .
^ 31.0 31.1 Pauli, N. Alpha decay (PDF) . Introductory Nuclear,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 2019 [2020-02-16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11-28).
^ 32.0 32.1 32.2 32.3 32.4 Pauli, N. Nuclear fission (PDF) . Introductory Nuclear,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 2019 [2020-02-16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10-21).
^ Staszczak, A.; Baran, A.; Nazarewicz, W. Spontaneous fission modes and lifetimes of superheavy elements in the nuclea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hysical Review C. 2013, 87 (2): 024320–1. ISSN 0556-2813 . doi:10.1103/physrevc.87.024320 .
^ 34.0 34.1 34.2 34.3 34.4 Kondev, F. G.; Wang, M.; Huang, W. J.; Naimi, S.; Audi, G. The NUBASE2020 evaluation of nuclear properties (PDF) . Chinese Physics C. 2021, 45 (3): 030001. doi:10.1088/1674-1137/abddae .
^ Aksenov, N. V.; Steinegger, P.; Abdullin, F. Sh.; et al. On the volatility of nihonium (Nh, Z = 113).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17, 53 (7): 158. ISSN 1434-6001 . doi:10.1140/epja/i2017-12348-8 (英语) .
^ 39.0 39.1 39.2 Oganessian, Yu. Nuclei i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of Superheavy Element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2, 337 : 012005–1–012005–6. ISSN 1742-6596 . doi:10.1088/1742-6596/337/1/012005 .
^ Moller, P.; Nix, J. R. Fission properties of the heaviest elements (PDF) . Dai 2 Kai Hadoron Tataikei no Simulation Symposium, Tokai-mura, Ibaraki, Japa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 1994 [2020-02-16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11-01).
^ 41.0 41.1 Oganessian, Yu. Ts. Superheavy elements . Physics World. 2004, 17 (7): 25–29 [2020-02-16 ] . doi:10.1088/2058-7058/17/7/3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1-28).
^ Schädel, M. Chemistry of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5, 373 (2037): 20140191. ISSN 1364-503X . PMID 25666065 . doi:10.1098/rsta.2014.0191 (英语) .
^ Hulet, E. K. Biomodal spontaneous fission. 50th Anniversary of Nuclear Fission, Leningrad, USSR. 1989. Bibcode:1989nufi.rept...16H .
^ Oganessian, Yu. Ts.; Rykaczewski, K. P. A beachhead o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 Physics Today. 2015, 68 (8): 32–38 [2021-11-28 ] . ISSN 0031-9228 . OSTI 1337838 . doi:10.1063/PT.3.288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1-28) (英语) .
^ Grant, A. Weighing the heaviest elements. Physics Today. 2018. doi:10.1063/PT.6.1.20181113a (英语) .
^ Howes, L. Exploring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19 [2020-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1-28) (英语) .
^ 47.0 47.1 Robinson, A. E. The Transfermium Wars: Scientific Brawling and Name-Calling during the Cold War . Distillations. 2019 [2020-02-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1-28) (英语) .
^ Популяр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хим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иборгий (экавольфрам) [Popular library of chemical elements. Seaborgium (eka-tungsten)] . n-t.ru. [2020-01-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8-23) (俄语) . Reprinted from Экавольфрам [Eka-tungsten]. Популяр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хим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еребро — Нильсборий и далее [Popular library of chemical elements. Silver through nielsbohrium and beyond]. Nauka. 1977 (俄语) .
^ Nobelium - Element in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 Periodic Table .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20-03-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8) (英语) .
^ Ghiorso, A.; Seaborg, G. T.; Oganessian, Yu. Ts.; et al. Responses on the report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followed by reply to the responses by Transfermium Working Group (PDF) .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815–1824 [2016-09-07 ] . doi:10.1351/pac199365081815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3-11-25) (英语) .
^ Commission on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DF) .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7, 69 (12): 2471–2474 [2021-11-28 ] . doi:10.1351/pac199769122471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10-11) (英语) .
^ 第112号化学元素得到确认. 基础科学研究快报. 2009-06-30: 6.
^ New element named 'copernicium' . BBC News. 2009-07-16 [2009-08-0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08-02).
^ Juris Meija. The need for a fresh symbol to designate copernicium. Nature . 2009, 461 (7262): 341. PMID 19759598 . doi:10.1038/461341c .
^ Tatsumi, K; Corish, J. NAME AND SYMBOL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For Peer Review Only (PDF) . [2009-09-23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02-24).
^ IUPAC News: Element 112 is Named Copernicium . [2010-02-2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2-24).
^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3-06-1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8-28).
^ 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2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0-11-0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8-07).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2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 中国科技术语. 2011-10-27, 13 (5): 62–62.
^ Utyonkov, V. K.; Brewer, N. T.; Oganessian, Yu. Ts.; et al. Neutron-deficient superheavy nuclei obtained in the 240 Pu+48 Ca reaction. Physical Review C. 30 January 2018, 97 (14320): 014320. Bibcode:2018PhRvC..97a4320U . doi:10.1103/PhysRevC.97.014320 .
^ Såmark-Roth, A.; Cox, D. M.; Rudolph, D.; et al. Spectroscopy along Flerovium Decay Chains: Discovery of 280 Ds and an Excited State in 282 Cn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1, 126 (3): 032503 [2023-05-21 ] . Bibcode:2021PhRvL.126c2503S . PMID 33543956 . S2CID 231818619 . doi:10.1103/PhysRevLett.126.03250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06).
^ Kaji, Daiya; Morita, Kosuke; Morimoto, Kouji; Haba, Hiromitsu; Asai, Masato; Fujita, Kunihiro; Gan, Zaiguo; Geissel, Hans; Hasebe, Hiroo; Hofmann, Sigurd; Huang, MingHui; Komori, Yukiko; Ma, Long; Maurer, Joachim; Murakami, Masashi; Takeyama, Mirei; Tokanai, Fuyuki; Tanaka, Taiki; Wakabayashi, Yasuo; Yamaguchi, Takayuki; Yamaki, Sayaka; Yoshida, Atsushi. Study of the Reaction 48 Ca + 248 Cm → 296 Lv* at RIKEN-GARIS.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 2017, 86 (3): 034201–1–7. Bibcode:2017JPSJ...86c4201K . doi:10.7566/JPSJ.86.034201 .
^ Hofmann, S.; Heinz, S.; Mann, R.; Maurer, J.; Khuyagbaatar, J.; Ackermann, D.; Antalic, S.; Barth, W.; Block, M.; Burkhard, H. G.; Comas, V. F.; Dahl, L.; Eberhardt, K.; Gostic, J.; Henderson, R. A.; Heredia, J. A.; Heßberger, F. P.; Kenneally, J. M.; Kindler, B.; Kojouharov, I.; Kratz, J. V.; Lang, R.; Leino, M.; Lommel, B.; Moody, K. J.; Münzenberg, G.; Nelson, S. L.; Nishio, K.; Popeko, A. G.; et al. The reaction 48 Ca + 248 Cm → 296 116* studied at the GSI-SHIP.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12, 48 (5): 62. Bibcode:2012EPJA...48...62H . S2CID 121930293 . doi:10.1140/epja/i2012-12062-1 .
^
Holden, N. E. Table of the Isotopes. D. R. Lide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CRC Press . 2004. Section 11 . ISBN 978-0-8493-0485-9 .
^ Wang, Xuefang; Andrews, Lester; Riedel, Sebastian; Kaupp, Martin. Mercury is a Transition Metal: The First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HgF4 . Angewandte Chemie. 2007, 119 (44): 8523–8527. doi:10.1002/ange.200703710 .
^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 elements and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 2006: 1675 . ISBN 1-4020-3555-1 .
参考书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