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野線
泉野線(日语:いずみ野線/いずみのせん Izumino sen */?)是日本相模鐵道的鐵路線,連結神奈川縣橫濱市旭區二俁川站與神奈川縣藤澤市湘南台站。車站編號使用的路線記號為SO。 此外,此路線已經取得延伸至平塚市的許可,然而仍未有延伸前景(詳細參見後述)。 概要原本這條路線就是構成神奈川東部方面線計畫的一部份,該計畫內橫濱市的西部路段在1970年代即開始進行。同時間沿線進行了大規模的造鎮計畫,被期待能回收建設資金。 本路線是典型的私鐵建設鐵道,並設站開發周遭土地的路線,與此同類型的還有東急田園都市線和更早之前的阪急寶塚本線。此外,當時相鐵正好面對東急的惡意併購,因此特別對田園都市線有強烈的對抗意識。 2013年以後的開發方針為將泉野線沿線地區(二俣川 - 夢丘)豐富的自然環境與未利用地分別活化並開發新市鎮,並指定該地為示範區域[1]。 本路線因為是住商分離的其中一端,負擔新市鎮聯外交通的責任,而具有在早晚尖峰時段有許多利用者,但是其他時段則否的特徵。而為了償還建設費,本路線設有加算運費,略高於搭乘相鐵本線的費用。 路線資料
歷史
沿線風景泉野線通過橫濱市西部的丘陵地帶,但未隨著地形起伏,反而使用了大量地塹、隧道、高架橋緩和路線的坡度。此外該線未設有平交道,軌道則敷設50公斤重的長焊鋼軌,因此目前最高速度為100km/h,但是實際上列車可能以120km/h運轉。 二俣川 - 泉野二俁川站出發的列車後緩緩爬升,跨過本線後與其分離,不遠處即可見到東海道新幹線的高架橋與南萬騎原站。通過該站即進入隧道(原先該路段為地塹,後回填成為隧道),離開時路線轉為高架並抵達綠園都市站。離開該站後路線再度進入隧道,之後再以高架橋跨過阿久和川並抵達設在地塹上的彌生台站,兩旁的緩坡植上了櫻花樹,春天花開時會搖身一變成櫻花隧道。離開彌生台後再度進入隧道,並抵達同樣也是設在地塹上的泉野站,前述路段到此為止是第1期開業的路段。 泉野 - 湘南台泉野站起變成南向的高架鐵路。列車渡過和泉川後會在河與山谷間穿梭而行,周圍有寬廣的旱田與雜木林,右手邊為丹澤山地與箱根山,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看見富士山。跨過長後街道即抵達高架的泉中央站,離開該站的列車會與和泉川分離再度進入丘陵地帶。經拱橋跨過環状4号後來到夢丘站,附近有橫濱市營地下鐵藍線的下飯田站。夢丘站後與藍線合流,渡過境川後直入至山谷的斜面,行駛進隧道內直到地下化的湘南台站。 運行形態列車種別與運行班數行駛於泉野線的列車過去只有「各停」一種,1999年2月27日新增「快速」種別(但泉野線内各站皆停),2014年4月27日再度新增「特急」,是泉野線内初次有速達運轉的種別[4]。2019年11月30日廢除特急,新增「通勤特急」、「通勤急行」[3][4](快速・通勤急行在泉野線内各站皆停)。因此,泉野線内有通過運轉的種別只有平日早晨的「通勤特急」,週六與假日全列車以及開往湘南台方向的下行全列車變更為各站皆停的型態。 坐擁新市鎮的泉野線具有強烈往橫濱中心部與東京都心部的指向性,運行圖(時刻表)的構組成與本線高度相關,大部分列車在二俣川站轉進本線開往橫濱站。此外,往本線大和・海老名方向的直通運轉因為二俣川站配線的關係而必須在留置線折返,一般狀況下除了回送列車並不進行。使用車輛的編組節數分為10輛與8輛兩種,各形式並未特定運用。基本上通勤特急、通勤急行為10輛;快速、各停大多為10輛,一部分以8輛運行。平日與周六、假日白天的運行模式採用60分循環。另外日中時段運行班數如下表示[5]。
列車編號
運行編號在先頭車輛右上或左上表示二位數的運行編號,列車編號與運行編號並關連性。2015年5月31日改點後如下所示。
現行列車種別全部以通勤電聯車運轉,只需要乗車券就能搭車。各種別內的括弧()表示下行列車的目的地,上行列車全部開往橫濱。 通勤特急(通特)英語表示為「Commuter Limited Express」。2019年11月30日改點後新增的種別[3],只在平日早上往橫濱方向運行。 2019年11月30日改點後的運行概要如下所示[6]。
快速英語表示為「Rapid」。設立於1999年2月27日,先於同年3月10日開業的泉中央站~湘南台站間[2][8]。橫濱站~湘南台站間中途停靠本線的星川站、鶴峰站、二俣川站與泉野線內各站。泉野線系統的快速全列車與本線直通運轉,所需時間約30分左右。設定當初只在早晨尖峰時與日中時段運行,日中時段全部的「各停」被換為快速並以12分間隔運行,之後增班改為10分間隔。2006年改點時穩定1日內運行班數,改以20分鐘1班並且大幅擴大其運行時段,除早晨深夜之外幾乎整天(週六假日到傍晚過後為止)都有班次。2012年改點時,西谷站的待避線因不能使用而暫停平日早上運行的班次。2019年11月30日改點後增停西谷站。 2019年11月30日改點後的運行概要如下所示。
各停(各站停車)英語表示為「Local」。各停為各站停車的略稱,顧名思義各站皆停。種別幕與路線圖等大多標示為「各停」,但是站內與車内廣播多半播為「各站停車」。開業當初時,日中時段班距為20分且只有半數班次直通本線開往橫濱。其後數次增班,但在1999年2月27日改點時設定「快速」班次並將日中時段的列車全數更換為快速,因此該時段的各停消滅。2006年5月再度改點,日中時段的「快速」減班,為了填補空缺又再度設定各停直至今日。從二俣川站出發的下行列車若以7000系、新7000系擔當運行時,種別幕的「各停」下方會以「白底灰字」標示開往泉野線避免乘客誤乘開往本線海老名方向的列車,但是上行列車全部為白底黑字(新7000系為黑底白字)與本線各停相同。另外在湘南台站開業前,「各停」列車會加註「泉野」、「泉中央」等文字。 過去列車種別特急英語表示為「Limited Express」。2014年4月27日改點時新增,是相鐵線内最快的種別,但在2019年11月30日改點時遭到廢除,新設通勤特急取代。 2018年12月8日後改點的運行概要如以下所示。
女性專用車平日在下列時段設置女性專用車。設定車廂為橫濱方向數來第4節。
平日非尖峰時段與週六、假日則不設置女性專用車。 泉野線的女性專用車與本線共同在2005年5月9日引進。引進當初時晚間的設定為「橫濱車站22時以後發車的下行全部列車」,但從同年12月5日擴大設定時間,改為18時開始。[9]。2019年11月30日改點後相鐵·JR直通線開業,專用車廂改為靠近海老名方向的最尾端車廂,設定時間帶的長度則縮短(廢除夜間的設定)。 車站列表
後續發展與其他公司直通運轉現在相模鐵道可藉由相鐵新橫濱線往來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與東急電鐵(東急)旗下路線,而與東急線連接的東京都交通局(都營地下鐵)三田線等各路線正計畫進行直通運轉[11][12]。當初泉野線也被包含在直通的計畫內,但是2019年11月相鐵·JR直通線開業時泉野線未設定直通列車,需要在二俣川站轉乘海老名到發的列車。 往平塚方向延伸計劃泉野線動工時即從交通政策審議會的回覆取得往平塚方向的許可,當初計画預定從湘南台站,經慶應義塾大學湘南藤澤校區並通過茅崎市北部延伸至平塚站 (14.5公里) 。 但是隨著在相模線倉見站與東海道新幹線交會處建設新站(相模新站)的計画成形後,變更經路設置分歧線並在途中從寒川町往倉見站(平塚市、寒川町雙城計畫)延伸的構想也隨之浮出檯面。另外在2004年度時,由神奈川縣與沿線自治體、国土交通省、學者專家、相模鐵道等組成「泉野線延伸研究會」,對於往倉見站方向延伸的可能性或引進LRT(輕軌)進行為期3年的研討[13][14]。 2009年往平塚方向的延伸許可即將到期之時,取得了10年間的延長(許可更新)。 2010年6月由神奈川縣、藤澤市、相模鐵道、學校法人慶應義塾共四方組成「泉野線延伸實現研討會」,經過2年的研究後,選定以單線鐵路(非LRT)延伸至慶應義塾大學湘南藤澤校區周邊為止路段 (3.3 公里) 的方針。[14][15]。 2016年4月7日交通政策審議會選定延伸線為2030年前應整備的24條鐵道路線其中之一,並確定由湘南台站延伸至寒川町倉見站[16](答申案在同月20日「交通政策審議會答申第198號」正式得到回覆)。 2017年6月8日藤澤市公告預定設置於該市内兩站的候補地,分別為伊藤洋華堂湘南台店前附近的A站(地下車站)以及慶應義塾大学湘南藤澤校區前的B站(高架車站)[17]。 注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Information related to 泉野線 |